APP下载

略谈音乐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5-08-10王文丽

小学教学研究 2015年8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音乐语文

王文丽 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语文教研员;北京市学科带头人,北京市首届名师工程培养对象。曾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三八红旗手”“北京市劳模”等光荣称号。在全国教学大赛中多次获得一等奖,在北京市阅读教学大赛中获得特等奖。

从教24年,植根课堂,潜心研究教学,逐步形成了“亲和、淳美、细腻、清晰”的教学风格,其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和娴熟的教育教学技术受到专家的大力肯定和一线教师的热烈欢迎。曾应邀到全国百余个省市及马来西亚、印尼等地讲学几百场,出版教学专著《语文让我如此美丽》《课堂飘香是茉莉》等。

一、音乐对语文教学的意义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教改实践中,人们逐步认识到:语文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新课标倡导的“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将音乐引入语文学习之中,使其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方面发挥作用,很好地体现了语文的课程资源意识以及语文学习的发展趋势。中国古代教育将音乐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这说明我们的先祖已经发现音乐在人的培养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乐记》中“乐者,德之华也”已论证了音乐的启迪作用。

音乐的功用主要包括感染性、愉悦性和教育性三个方面,也可以说,音乐可以给人以心理上的共振、感情上的激发、情操上的熏陶和哲理上的启迪。而语文教学中,不正包含着这些内容吗?

二、音乐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1.音乐和文学:对美的领会和诠释

从美学意义视角来讲,音乐和文学具有一样的内涵,它们都是对美的领会和诠释。音乐运用“流动”的声音音响来展现其存在,文学是运用静态的文学语言展现文学的存在。文学语言运用或高或低、或粗或细、或大或小的语调表现来展现其情感的表达,这一点类似音乐中的音效和音响。事实上,优秀的古诗词都被认为具有极佳的音乐性。

诗词有乐感,散文亦如此。小学语文课本第12册选入了朱自清的《匆匆》。在这篇散文中,维持了音乐通常运用的手段——复沓。所谓“言之不已,又重言之”,既显示出诗人感慨的遥深,又增加了诗的旋律感。“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徘徊”“匆匆”等字眼在文中反复出现,一种幽怨之情反复回荡。“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相同的意思,句子的重叠,使感情层层推进,在参差中又显出整齐的美,收到了一唱三叹的效果。

所以,我们在教学文学作品时,关注其本身的乐感,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这样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就不是停留于枯燥的字面上,文字的美就能够被充分地挖掘,从而使作品的整体美感被牢牢把握。

2.音乐与“情境教学法”

李吉林老师在她的“情境教学法”中提出:以音乐渲染情境。音乐是一种抒情功能极强的艺术形式,通过乐曲进行中力度的强弱、旋律的起伏变化以及节奏的抑扬顿挫,使人获得比其他艺术形式更为直接、更为丰富、更为生动的感受。当它以音响的运动形式作用于人的听觉,产生感性上的直接体验时,必然会唤起听者心理上类似的反应,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因此,通过音乐更容易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情境之中。在语文教学中,把音乐与文学结合起来,使选取的音乐与教材语言达成一致性或相似,尤其在整个基调、意境上以及情节的发展上二者和谐、协调,当它们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强化,共同作用于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时,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从而达到以音乐渲染特定情境的目的。

例如:我在教学北京版教材第六册《锡林郭勒大草原》一课时,一开课就播放了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的MTV,达到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唤起共鸣的目的。(插入视频)草绿花香、蜂飞蝶舞、牛闲马奔,把学生引进了广袤无边、景色别致的大草原,学生如身临其境,对于文本的言语自然就有了真切的感受和体验。在这节课中,我还带领学生用手敲击桌面,模仿马蹄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的声响,感受草原的辽阔、广袤;在结尾处以教师的演唱指导朗读“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这一句,让学生感受到马儿奔跑的尽情和欢畅。

3.歌曲与语文:让教学变得更加艺术

歌曲是由歌词和乐曲组成的,具有较强的文学性、音乐性和易传播性等特点。一首好的歌曲能在社会上广泛而又持久地流行,并能影响某个时代的人们的意识形态。合理利用歌曲,把歌曲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增强课堂教学的艺术性。例如《手术台就是阵地》这篇课文为我们塑造了白求恩这样的人物形象——一个尽职尽责的医生,一个勇敢无畏的战士。或许是那段历史离今天的学生过于久远,因此让这个人物清晰、真切地出现在学生眼前,从而产生崇敬和感恩之心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为了达成这样的教学效果,我除了给学生播放视频,了解了白求恩在什么情况下来到中国,还在展示白求恩在中国生活和工作一年九个月的图片时插入了一首歌曲——《怀念白求恩》。

在充满怀念的忧伤的旋律中,在平白如话却真情洋溢的歌词的浸润下,学生这样写道:“我们不能忘记白求恩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不远万里来到了我们身边,不能忘记他手术台旁鞠躬尽瘁的身影,还不能忘记他因为操劳过度而头发花白、面容苍白,更不能忘记他把生命都无私地奉献给了我们。”这种认识和歌词中所说的“不远万里,你带来和平的希望,出生入死,你拯救战争的创伤,生生不息,你走在英雄的路上,永永远远,你活在我们心上”是极为吻合的。这样就使得课文和歌词相互映照,一个坚毅、果敢、充满仁爱的白求恩的形象树立在了学生的心中。

三、用特色课程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多次提及语文课程要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鉴于音乐与文学诸多的共同特质,将音乐资源引入语文课程成了不少语文教师不约而同的选择。但是,包括我在内的同行们已有的探索,使得乐曲常常只在这几方面发挥着作用:(1)导入新课。既可以使学生身心得到放松,营造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通过播放适当的歌曲使学生大概了解文章的主题,达到抛砖引玉、营造氛围的效果。(2)阐释课文。音乐可以阐释文章主题,使主题变得深刻隽永,也可以使文章中的主人公形象更加具体。(3)结课、点题。有的是重申主题,画龙点睛;有的是水到渠成,自然结篇;还有的推波助澜,巧留余韵。音乐资源的确为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提高了语文教学的艺术性,学生也从中得到启迪,产生灵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审美素质、情感素养等。但是,音乐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中仅仅止于此吗?仅仅是起到“锦上添花”的点缀功效吗?在语文课程中,音乐资源是否还可以成为语文教学内容本身,从而更切实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还提出要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需要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来支撑。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音乐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无论在课内还是在课外,都能够使语文的学习面向生活,面向时代,使教学灵动而有趣味。因此,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开发意识,要善于将自然与社会广阔天地里的资源巧妙而恰当地引入语文课程。

1.歌曲可以成为学生识字的载体

一般情况下,学生识字主要以文本为依托,尤其是低年段的教材,编者常常会选取诗歌、韵文作为课文,成为学生识字的载体。一些歌曲也常常具备作为识字载体的特征,歌词的内容浅显,贴近儿童,富有情趣,字词和语汇反复出现,尤其是好的歌曲旋律与歌词达成一致,创设情境,学生能在音乐与文字共同构成的意境中不知不觉地识字。

2.歌曲可以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我们常常号召学生阅读经典、阅读名著,如《红楼梦》《西游记》,教材中也常常有名著中的节选。事实上,这些名著和经典也早已与音乐这种艺术形式达成了默契。无论是《枉凝眉》《葬花吟》还是《敢问路在何方》《红梅赞》,这些歌曲都是从名著中生发出来的,它们浑然一体,让人感到妥帖、舒服,人们一说到“此”,自然就会联想到“彼”。我在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时,就在开课伊始播放了电视剧《水浒传》中刘欢演唱的《好汉歌》,由此引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同学们,梁山有108个好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的主人公林冲就是第一个出场的好汉,课文讲了发生在他身上的什么事情呢?”结课时这首歌再次响起,我又说道:“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关于梁山好汉的故事,请你回去之后自己阅读《水浒传》。”再一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阅读从歌曲走向文本,从课内走向课外。

3.歌曲可以引领学生体察生活,学会表达

很多儿童歌曲描写了儿童的快乐生活,如《小鸟,小鸟》《快乐的节日》《让我们荡起双桨》等。一些成人歌曲,虽然说的是成人的体验和感受,但是也能够触及学生心灵,引发他们对人、对事、对生活,乃至对生命的思考。记得我曾经让学生写过一篇题为《妈妈》的作文,大多数学生都选择了“妈妈送给自己生日礼物”“妈妈陪伴在生病的自己身边”这样的事例,其实生活中妈妈对自己的关爱无微不至,无处不在。于是我给他们播放了《母亲》这首歌:“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三鲜馅,有人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你身在他乡中,有人在牵挂;你回到家里面,有人沏热茶;你躺在病床上,有人掉眼泪;你露出笑容时,有人乐开花……”在这样一首歌的启迪下,学生再写妈妈时,就学会了从细微处、从多个角度观察妈妈,通过一个个小事例把对妈妈的感激和爱表达得更加真切、自然。

4.歌词有助于学生学习修辞

有人认为:“歌词是与小说、散文、诗歌等一样具有独特的叙述方式,独特的审美角度,独特的结构形态的艺术表达形式。”罗大佑就把歌词比作是“语言的花朵”,歌词意境的美除了语言本身的美和感情的真挚以外,很大一部分还来自修辞的独具匠心的运用。

在小学阶段,学生主要学习的修辞手法就是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好的歌词给学生提供了学习这些修辞手法的范例和空间、机会,具有超乎寻常的教学价值。曾经有人问过我:教材中的文本难道不能提供这样的范例和空间吗?为什么要以歌词作为语文学习的载体呢?我想:生活即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课堂,生活即是学习语文的课本,教师应该打破语文学习的界限,善于把生活中那些对学生学习有益的东西拿到课堂上来为学生所用,为教学所用,真正体现“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

5.歌曲历练学生的人格品性

人们喜欢一首歌,通常对歌词有同感,人们是被歌词感动了,旋律只是帮助人们记忆。好的歌词既有深厚的诗词功力,又充满了灵性灵感。其实,诗与歌词在某种程度上境界是一样的,两者的区别在于诗的受众比较小,更在乎个人感受,而歌词要唱给大家听,要将个人情感融入大众情感,由此也可以说“歌词是送给大众的精神食粮,让思想插上歌声的翅膀”。好的歌词往往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人文情怀,能够教会学生如何做公民、做儿女、做学生、做朋友、做自己。例如“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拥抱过就有了默契,你会爱上这里;不管远近都是客人,请不用客气;相约好了在一起,我们欢迎你”。这首《北京欢迎你》就把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礼仪之邦,迎接四海宾朋的热情和迎来奥运盛事的喜悦充分表达了出来。

6.歌曲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歌词通常是押韵的、对仗的,读起来朗朗上口,有节奏感。肖川在《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中这样写道:“让学生赏析歌词,我觉得是中小学校本课程开设非常好的一个选题,歌词不同于诗词,不同于学术语言,它比较平实和舒展;又不同于日常生活的语言,它比较凝练和雅致;更不同于市井、俚俗的语言,它可以陶冶性情、培养趣味,让人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我曾经执教过《月之故乡》一课,这节课的重点就是以歌词为例,培养学生的语感、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听过这节课的老师大概对这样三处环节还有印象:(1)开课听写歌词,教师有意漏掉两句,让学生将其补充完整;(2)学前隐去歌曲的题目,请学生根据内容概括题目;(3)模仿歌词中的句子,写出自己对月亮和故乡的理解。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个性得到了尊重,语感得到了培养,能力得到了提升。

又如执教《送别》时,我仍然是结合六年级第六单元提出的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选择了一首歌词来教,目的在于:(1)复习、回顾、整理、积累小学阶段学过的关于“送别”的诗词;(2)以李叔同的《送别》为例,初步懂得什么叫诗歌中的意象,以及送别诗中为什么会常出现“长亭”“芳草”“古道”等意象,丰富学生对诗词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李叔同的这首歌词语言清新淡雅、情真意挚、凄美柔婉,歌词长短参差、朗朗上口,句式充满了变化。尤其难得的是把“长亭、古道、折柳、夕阳、芳草离”这些千百年来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以短短的一首词集中起来,恰好体现了王国维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评价建议”中写道:“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着重考查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第三、四学段,可以通过考查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以及自己的体验,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这也就意味着在第三学段的学习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欣赏,提高对语言文字的审美能力。

总之,语文教师应该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音乐资源的合理利用,使通向语文学习的路不止一条。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音乐语文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
音乐
我的语文书
音乐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