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扬你的个性 把握你的感动

2015-08-07李东梅

魅力中国 2015年50期
关键词:艺术大师黄色画画

李东梅

艺术在我们身边,它是色彩、是音乐、是舞蹈;艺术在我们心中,它是协调、是激动、是享受。艺术课程改革就是要告诉学生与社会,艺术并不是神秘的、高贵的黑色,而是多彩的、绚烂的五彩;要让学生们在自由的天地间,用自己的幻想打造世界,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更美丽的世界。

实施新课堂的最大潜力在课堂,因为教育教学活动发生于师生之间,师生的双边活动场所在课堂。课堂上,教师给予学生充分展现自我、阐述自我的机会,是他们乐于思考。勇于说出与众不同的见解。而学生们许多纯真的想法也是我们意想不到的,给了我们不少启发,使我们受益匪浅。

在美术课上有许多要求学生欣赏的美术作品,尤其是欣赏艺术大师的作品。米罗、克利等艺术大师的对学生们来说是陌生的,在教学中,我先向学生们介绍这些大师,他们兴致很高,觉得大师很了不起,很迫切的想看大师的作品。吊足學生们胃口了,于是我就让他们翻开课本,欣赏大师的杰作。学生们激动的打开书,接下来只听到嘘声一片:“什么呀?这就是艺术大师的画?!”“这话是什么东西呀?”“乱七八糟的,难看死了!……”

由于大部分学生从小接受的都是些很具象的画,加上家长、周围人们的影响,总是觉得画得像就是画得好,画的不真实就是乱画。我正想向学生们介绍这些画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觉得这些画很美!”他的话引来大家的非议,许多学生对此不屑一顾。我问:“你觉得这些画美在哪里呢?你知道画的是什么吗?”他说:“虽然我不知道这些画画的是什么,但是我觉得这些画的颜色搭配得很美,和我们平时画的画不一样。”这句话,引起其他学生的注意。他们纷纷开始观察这些作品的颜色,接着,就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我觉得第一幅图很美,因为他用黄色做背景,很鲜艳。”“我觉得第二幅图很好看,因为它的颜色很特别这种颜色流动起来了。”课堂一下子生动起来了!我惊喜于学生们对色彩的敏感,鼓励他们继续观察,并提出问题,让他们谈对颜色的感受,比如“黑色给你什么感受?”“黄色的背景让你想到了什么?”……

接下来,要谈谈画面的形象了。我说:“一开始,大家都说这些画不好看,可是后来大家发现了它们颜色的美。现在,请你们凭自己的感觉来说说这些画画的是什么,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幅画?”有一个同学说:“我最喜欢第一幅图画。我觉得第一幅图画的是太空里的景象。”

我适时提出了问题:“可是艺术大师却用了鲜艳的黄色表现太空,这是为什么呢?”同学们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议论纷纷。接着,就有学生发言了:“因为太空里面太黑了,给太空一点阳光,里面的其他生物就不冷了。”“有了鲜艳的黄色宇航员到了太空也不会觉得无聊了。”再继续欣赏另一幅画的时候,有个学生说:“我觉得这幅画画出了一种神奇的力量。”我觉得很惊讶,问道:“神奇在哪呢?”学生说:“这个小女孩今天不高兴了。她打碎了花瓶,把太阳下的变小了,世界也变黑了,小狗吓跑了,蘑菇也吓得都败了。小男孩看见小女孩变得这么丑,被吓昏了。小女孩神奇的力量让火箭升起来了。小女孩发泄完,准备从窗外的小路离开这个让她不开心的地方。”他的发言应得了全班同学热烈的掌声。

此时,我感到既惊讶又欢欣!原来这幅作品可以这样来理解!大师的作品竟让学生解释得这么富有故事性、科幻性!学生们眼中的事物可以如此随性!……学生们纯真的想法深深的打动了我。他们的想法千奇百怪,却都能和画画联系上。他们的新想法千奇百怪,尤其是观察细微之处;感想,尤其善于想别人想不到的东西;敢说,敢说别人还没有说过的话。他们不再是相同规格的“机器人”,而是有个性、有一定思辨力的人,他们的想法可以与众不同、天马行空、不受他人左右,只要自己喜欢。

我想,这就是课改神奇的魅力吧。它重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在学习中看到自己的价值,找到自信。而美术教师的责任,就是把握学生的这种感动,保护这种感动,让学生们始终保持善于发现的眼睛、易于感动的心灵、富有爱心的灵魂。

猜你喜欢

艺术大师黄色画画
李建峰 钧瓷壶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可以穿的名画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5)
黄色四翅小粉蝶
黄色的小蝎子
我爱画画
老树画画
巴勃罗·毕加索:不安分的艺术大师
颜色文化——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