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官员的着装

2015-08-06杨治钊

中国青年 2015年3期
关键词:五品官服白居易

文/杨治钊

自古以来,官员着装就很受关注。一些官员着装,饱受热议。有的不讲究穿戴,在灾难现场、访贫问苦等场合,衣着过于鲜艳,打扮入时,皮鞋锃亮;而在庆典、仪式等展示单位形象时,又不太注重,邋邋遢遢,衣服皱巴巴的,头发油渍渍的。更别说一些腐败分子戴名表、穿名牌、结高级领带、抽高档烟了。官员着装这件事儿,并非小事,有时是自我修养的个性表达,有时却只落得个自讨苦吃的结果。

古代官服的趣话

自古以来,中国官员着装都有一些规定和要求,有的是明文规定,有的则是约定俗成。古代官服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礼服,也称朝服,在祭祀仪式或盛大典礼上穿戴;另一类则是常服,用于一般性的正式场合。为了显示封建等级,这两类服装都依身份、官品不同,而在色彩匹配、纹绣图案上有所区别。

据《旧唐书·舆服志》记载:“贵贱异等,杂用五色。”唐代三品以上服紫,四五品服绯,六七品服绿,八品服深青,九品服浅青。凡刚进入官场的,多以有朝一日能穿上四五品的绯服为奋斗目标,但因金字塔式官场格局,如愿者屈指可数。如果本人官阶未到五品,经过上级特许批准,也可以服绯。绯者,大红也。唐代诗人白居易任江州司马,官职在七品,按规定不应服绯。江西观察使裴堪是白居易的顶头上司,仰慕崇拜白居易诗情豪意,特许白居易穿上大红色的官袍。白居易感其上司瞧得起,特作诗曰:“新授铜符未著绯,因君装束始光辉。惠深范叔绨袍赠,荣过苏秦佩印归。”后来白居易被召回长安,任朝议郎,官至正六品,距五品还有一阶之差,新上司是一位古板人,对白居易服绯不予批准,白居易感叹,诗曰:“凤阁舍人京兆尹,白头犹未着绯衫。南宫启请无多日,朝散何时复入衔。”用诗意表达对于未能服绯而牢骚满腹。

从北周至元代,古代官服区分官职大小通过颜色来识别,从九品的浅青至三品以上的紫红,官职越大,颜色越深、越热烈。青、绿、绯、紫分别象征清纯、力量、吉祥、高贵。理解古代官服颜色,刚入仕途时,年轻有活力、有朝气,是八九品服青;正值壮年,得力干将,处于中坚力量,是六七品服绿;五十岁左右年纪,人生已没有什么奔头,盼望一切吉祥平安,是四五品服绯;花甲之年,一般是朝廷大员或地方诸侯,显得位贵权重,是三品以上官员服紫。分析古代官服颜色,是非常讲究层次和地位,不是随便确定的。

据唐韦绚著的《戎幕闲谈》记载:相传唐代颜真卿任醴泉尉,相当于现在基层科级干部,当时唐玄宗要亲自主持科举选拔官吏,欲去报考,但心里没底,便让一位善于看相的尼姑算前程。尼姑说:“颜郎事必成。”颜真卿问:“官至几品?”又说,“所望五品,着弼衣,带银色,足矣!”尼姑笑答:“颜郎所望,何其卑耶?”便指着靠垫上紫色说:“颜郎衫色如此。”果然如尼姑一语中的,颜真卿考试成绩极佳,名列前茅,授长安尉,深得玄宗喜爱,数月后升任监察御史,官服颜色由浅而深,仕途一帆风顺,直至官至二品,着紫色官服。

如果认为古时官服是朝廷免费发的,那就错了。其实,中国古代官服并不是免费的,而是官员本人掏钱购买的。比如,清代官服每套价值较为昂贵,一些为官之初,家境条件差,拿不出银两,像这类官员对于购置官服,就是沉重经济负担,有些不得不长年借之,或租用。廉洁俭朴的曾国藩,从政十余年,所有财产只有书籍和官服居多。当官者官服必不可少,书籍是曾国藩嗜好。曾国藩对其弟说:“将来我罢官归家,只有把官服便卖了,则与五兄弟拈阄均分。”在当时看来,官服则是一笔不菲家产。

从元代开始,在不同颜色袍服上,刺绣花朵,体现官职不同。到了明代,改绣动物,文官绣禽,武官绣兽。清代官员服色不分品级,除皇帝、亲王、郡王用金黄色外,其余百官一律是青色,庆典时用绛色,另在一块绣件补褂上,一至九品文官分别绣鹤、锦鸡、孔雀、雁、白鹇、鹭鸶、鸳鸯、鹌鹑、练雀;一至九品武官分别绣麒麟、狮、豹、虎、熊、彪、犀牛、海马。蟒袍则按绣蟒多少区分,文官三品以上九蟒、四至七品八蟒,七品以上五蟒。这比过去其他朝代要复杂得多。

历朝历代的官员,除了身上穿的衣服外,头上的冠、腰中的带、手中的笏、头上的伞、佩带的剑,不同的等级而各有不同,这些均是区别官阶等级的重要标志。

现代公务员的着装

现代公务员不同于封建时代的官员,着装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统一着装,比如像警察、工商、税务、城管执法等;另一种是非统一着装,就是不直接参与执法的公务员。除了统一着装通过颜色、图案尤其是肩章、胸徽等,反映职务高低外,非统一着装已经不能反映出官员级别高低了,这是社会民主平等的进步。

对于非统一着装的公务员,目前国家没有明确的统一规定,只要求必须符合公务员的职业道德标准,严肃、端正、得体、大方,但具体操作上不太好把握。一些官员不懂得穿戴的艺术,闹了许多笑话,甚至受到公众的质疑与谴责。比如,在大型庆典场合、重要仪式、严肃会议等,少数官员衣着随便,穿休闲服、休闲鞋,就闪亮登场;有的即使着西装,脚登皮鞋,却穿一双白色袜子;也有的在夏天把衫衣扎在腰带里,却看见一串钥匙在裤带屁股后面摇摆,这些不懂得着装基本常识的行为,既失礼又失体,更谈不上品位了。

更有甚者,一些官员为了美化形象,追求服装品牌,提升衣着档次,不惜花重金购置高档服装、高级领带、名牌皮鞋、进口手表,女性官员还进高档美容院,花大价钱整容、美容、美体,煞是折腾。自己的收入有限,没有钱怎么办,那就贪污挪用公款、受贿他人钱财。

当前官员如何着装?北京市海淀区曾出台规定,禁止公务员穿吊带裙、凉鞋光脚上班,并启动公务员职业礼仪教育月活动;西安市要求公务员仪表整洁,不准穿拖鞋、背心、超短裙,不佩戴与公务员身份不相称的饰品;浙江省档案系统规定女公务员不准穿紧身裤、露背装等性感衣着。

除此之外,因为公务员面对公众服务,还应该懂得一些服饰礼仪。比如,女性官员应当以冷色调为主,借以体现出典雅、端庄与稳重,既不可以不化妆,也不可以化浓妆。男性官员应当以深色为主,西装、夹克、衬衣是主流,不必追求奇装异服。

这些仅仅是原则上的要求,细节问题就要自己把握了。看似简单,其实很复杂。比如,下级在上级面前刻意秀出自己高人一筹的穿衣品味,极有可能弄巧成拙;在调解群众纠纷时,就不能穿黄色等显轻浮的服饰,会被群众误以为不成熟、不稳重,难以让群众相信;抗洪抢险、抗震救灾、访贫问苦,就不能穿西装、打领带,甚至皮鞋锃亮,就会被误认为不是来工作的,而是来看热闹的。

衣着形象是一种精神面貌,是一个人的文化品味、审美意识以及生活态度,从侧面体现干事创业的状态,其着装得体和谐,就会有一种无形的魅力。毛泽东从来不穿西装,经常穿着中山装,精神矍铄,神采奕奕,很有朝气;卡斯特罗总是穿着象征战斗的迷彩服;非洲原殖民地国家元首们喜欢穿五颜六色的大袍子;卡扎菲着装风格更是永远走在潮流前沿,而甘地要么光着膀子,要么裹着大布。

值得一提的是,官员着装必须远离奢侈品,养成穿着朴素、整洁、大方、得体的习惯,而不是哗众取宠。彭丽媛陪同习近平出访,虽没穿世界名牌,没佩戴高贵饰品,只穿国产大衣,提国产提包,却以得体服饰,高雅气质,干练风度,广泛受到国内外舆论与公众的好评,她为各级干部的着装树立了榜样。如果官员一味追求奢侈品,就会贪污腐化堕落,百害而无益。各级官员应该坚决抵制奢侈品,率先垂范,引领社会风尚。当然,除了拥有良好外在形象外,还必须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如此这般,会更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猜你喜欢

五品官服白居易
论《山药粥》中的“自我”
——基于主人公“五品” 流汗表现的分析
ART IN THE FIELD
早冬
早春(节选)
从《山药粥》看日本封建时代底层人物的人生境遇
从《山药粥》看日本封建时代底层人物的人生境遇
清“康熙通宝”钱五品解析
道德仁义礼:“蜀学”核心价值观论
即事
“衣冠禽兽”是骂人的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