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有效教学的若干见解
2015-08-05张阁
张阁
【摘 要】针对热点话题—有效教学,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师生关系、课堂气氛、教学方式等因素与课堂有效教学之间的关系,与高中生物阶段的各位同仁分享,以期能够共同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有效教学;课堂气氛;教学方式;多媒体;教育心理
有效教学一直是教育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笔者若干年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实现有效教学,提出个人的几点浅见: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
新课标要求生物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都要紧跟时代步伐。教师要把学生视为与自己平等的对象来看待,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思想,真心实意的关注和关爱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揣摩和理解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心理上的自由和安全,感受到朋友般的温暖和关怀,进而“信其师,亲其道,乐其学”。
课堂气氛是教学过程中师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心理环境,课堂气氛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上师生的思想和行为、教学效果以及学生个性的发展。积极、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能使课堂教学活动有条不紊,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特点;它能使师生、学生之间关系和谐、融洽;能使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教学过程,并自觉而踊跃地配合教师去完成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经常通过愉悦的笑容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通过幽默诙谐又具有个人特色的语言等方式调节课堂气氛,使课堂教学既具有知识性,又兼具趣味性,使学生在没有心理压力的环境中,与教师进行有效的对话与交流,轻松愉快地理解掌握所学知识,课堂效果明显优于教师“自编自演的独角戏”。
二、善用启发式和探究式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
在教学方法上,笔者一直推崇探究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是指“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掌握科学家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包括观察、测量、制作、提出假设、试验、模型建构和交流等”。生物学本身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新课程标准也倡导探究性学习,强调要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合作与交流等,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探究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发师生、生生之间的思维交锋,撞击出智慧的火花,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积极思考,多角度探索,发散思维。学生可顺利消化所学知识,有效实现课堂内容的内化,同时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活学活用。
三、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以解疑,学以致用
作为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的科学,生物学自诞生之日起便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要不断的用心积累,形成深厚的积淀,才能在课堂上做到信手拈来,生动演绎,使学生产生“啊,原来是这样!”的顿悟,从而降低理解记忆的门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如在讲植物激素乙烯的时候,可以引入生活中现象:为什么从超市买回的硬邦邦的猕猴桃,想快点吃的话要和熟香蕉放在一起?讲免疫的时候引入为什么有的人吃了生芒果嘴巴会肿的像香肠;讲遗传的时候引入生男生女问题、单双眼皮和割双眼皮问题;甚至可以引入科幻影视片,如将温室效应和《未来水世界》、基因工程和《侏罗纪世界》等联系起来。常言道:实践出真知。将生活中蕴含生物知识和原理的现象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使课堂教学生活化,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让学生体验生物的神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
四、重视多媒体的应用
高中生物的学习内容中,很多生命现象和生理过程是作为抽象概念来叙述的,且不少内容是分子生物学的知识,尽管教材中配备了不少插图,学生学习起来仍会感到枯燥,缺乏整体性与系统性。使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将抽象内容直观化,使之形象化、具体化,既有利于突破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又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讲人教版必修2基因的表达时,这些微观世界里的复杂变化,靠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让学生理解掌握,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直观、形象地观察微观世界的运动变化,从而对该生理过程及本质一目了然。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一直推崇通过多媒体演示flash动画,将课本中相关生理过程的文字叙述直观化、具体化、形象化,既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又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笔者在选修1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中,曾尝试自己设计动画效果来讲解电泳和凝胶色谱法的原理,学生对相应问题的理解比较透彻,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个人认为,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更符合学生对客观事物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
五、重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在教学中的应用
教育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具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高中阶段的学生在认知方面,虽然是理性认识在不断增强,但感性认识仍占主导地位,教师的教学实践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比喻、拟人、模型、模拟活动、多媒体动画等多种途径将知识直观化、形象化,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20世纪末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赛里格曼提出的积极心理学对教育实践的深刻启示是:教育实践要積极构建一个适宜的环境,努力挖掘每个人身上积极的个人特质。心理学上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说明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力,但是能不能成功,取决于周围的人能不能像对待成功人士那样爱他、期望他、教育他。这些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是课堂教学实践中赏识教育的理论基础,教师要用欣赏的目光看待学生,多看学生的闪光面,包容学生的不足,为其提供合适的学习任务,及时肯定和表扬学生的进步,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的信心。
六、塑造个人魅力,形成自身特色的教学风格
人格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周围人的行为,在课堂教学中,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师,能够起到良好的身传效果,引导学生的课堂表现。大学期间曾参与一项关于学生心目中理想的教师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心中理想的教师最应具备的特点中排在前三位的是:知识渊博、富有激情和幽默。这同样适用于中学教师:激情是高效课堂的催化剂,教师面带微笑、精神抖擞的走入课堂,无形之中就会向学生传递一种正能量,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幽默型教学风格的教师讲课生动形象,机智诙谐,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擦出学生智慧的火花。“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教师的幽默离不开渊博的知识,教师博文广识,才能在教学中左右逢源,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从语言和行动上都想模仿,从而对学生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姜彦新,席国强,梅险.活跃课堂气氛优化教学效果[J],黑龙江教育,2008年第7、8 期,123-124
[2]蔡榕.扎根生活,让生物教学更生动[J],考试周刊,2011年第90期,190
[3]施晨芳.多媒体技术让生物课堂更精彩[J],科学教育,2013年第1期,32
[4]李银蝶、陈志伟.高中生物课堂的多样化教学[J],中学生物学,2011年第27卷第10期,5-7
[5]楚昕颖.浅谈心理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J],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3月第12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