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情感教学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
2015-08-05黄小飞
黄小飞
【摘 要】情感教学不仅能使思想政治课教学更有吸引力、感染力和教育力,而且还激发了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情感教育渗透在我们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只有情感教学为先,才能促使学生爱学、会学以及用好思想学习政治课的知识。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情感教学;必要性;对策
情感,作为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是人的需要和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反映。它表现为喜、怒、哀、乐、爱、憎、欲等,是一种比较高级的、复杂的心理现象。情感有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之分,前者表现出肯定的特征,后者表现出否定的特征,情感对人的活动起着重大作用。情感教学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以情感为基础,通过一定的教学方式,使受教育者在一定的教育环境和氛围中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消极学习变为积极学习,并能够化为受教育者内在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它并从中受益。情感教学可以强化受教育者的自主认知态度,激发受教育者的积极情感,抑制、转化消极性情感,使积极情感成为受教育者认同教育内容的内在驱动力。中学思想政治教学需要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思想政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育内容,没有情感教育,思想政治教学就失去了神韵和灵魂。只有充分重视情感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并认真把它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育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进步需要的、具有高素质的一代人才,我们的社会才能发展进步,不断地走向健康、文明。
一、情感教学的含义
情感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健康而丰富的情感、生动形象的语言,并借助于直观教具,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和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进而化为学生意志和行动的教学艺术。我国著名学者鱼霞在《情感教育》一书中说到:“情感教学是完整的教育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康的个性与人格特征,真正成为品德、智力、美感及劳动态度和习惯都得到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而朱小蔓教授在《情感教育论纲》中对情感教育是这样论述的:“所谓情感教学,就是关注人的情感层面如何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产生新质、走向新的高度,也是关注作为人的生命机制之一的情绪机制,如何与生理机制、思维机制一道协调发挥作用,以达到最佳的功能状态。”
二、情感教学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实施的必要性
情感教育是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所追求高境界的理想教学,并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的实践磨练,探索与研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形成师生互动,富有特色的教学风格,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实现教学精神与教学能力新的突破,在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引起情感的共鸣。
1.实施情感教学是由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决定的
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以及有关社会科学常识教育进行系统教育的必修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德育工作能真正体现实效性,情感教育必不可少。与其他课程相比,思想政治课在教学上更能发挥出情感的渗透,在教学中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不加以情感教育,就会变成空洞的理论说教,枯燥无味,不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更不能达到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2.实施情感教学是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影响学校教育质量高低的关键在教师。教师会教,学生才能学得会,教师乐教,学生才能乐于学,教师善教,学生才能学得好。在情感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一对矛盾,那就是教与学的矛盾。在这对矛盾中,“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支配着教学过程的发展方向。政治课能否赢得学生的好感和引起学生认真学习的兴趣,取决于教师的品德修养,学识修养和课堂教学艺术修养。政治课教师忠于职守,平等待人,爱护学生,则易受学生尊重,若讲课深入浅出,思路清晰,广征博引,逻辑严密,则使学生精神振奋,耳聪目明。再能巧设情境,因材施教,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则能激发出学生学习这门课的极大兴趣。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多读书,厚积知识,涵养性情。又要多阅世历事,积累生活经验,培养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用自己较高的思想素质,良好的人格品质和文化素养,为学生做出表率,充分发挥教师在情感教学中的感染力。也正因为如此,情感教学的实施关键在于促进教师情感品质的优化。
另外,由于中学思想政治课实施情感教学中存在着问题,比如新课程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倡导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引导学生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在教学实践中,许多老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策划课堂活动,但往往对活动的主旨不作深入思考,出现为活动而活动、为体验而体验的教学泡沫现象,使得教学华而不实,走向形式化。具体表现在,整个教学过程显得匆忙零乱,课堂教学表面上是全员参与,实际上重点不突出,缺乏深度,这就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中学思想课情感教学的对策了。
三、情感教学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的落实
由于政治课理论性强,需记忆的知识点多,并且多数学生认为:到考试时记记背背就够了,用不着花大力气,这样造成了学生学习不深入、听课状态不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在提高政治兴趣上下了大功夫,一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有利于缩短师生间的距离,从而使学生“亲其师”而后“信其道”。课下多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外的东西,如兴趣、爱好、家庭情况,学生认为老师十分关注自己,然后“爱屋及乌”提高学习兴趣。二是创设愉快的课堂气氛,重视讲话的语音、语调、动作、表情的感染作用,增强了号召力和感染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效果。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落实情感教学。
1.构建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情感因素
教学中,使用多媒体、优秀影片、挂图、实物等直观形象把学生带进某种特定的情境之中,以具体的形象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现代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网络和各种媒体的发展使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也相当多。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信息量大、时政性强,与社会生活实际结合紧密,而教材上的知识往往会比较抽象、深奥,在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时便显得吃力。通过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网络以及挂图等多种形式与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整合,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形式,能创造更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达到教学过程的优化,促进教学的互动。网络、影视、报刊、杂志等媒体中的鲜活材料是情感教学的好教材,政治教学要利用这些媒介,让学生感知现实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去体验感人场面的扣人心弦,感受英雄人物的可歌可泣,批判丑恶行为的卑鄙龌龊。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珍惜生命,关爱他人。如,在學习《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时,我结合“伊拉克战事”,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一系列战争漫画和图片,生动、形象、直观,并且我滔滔不绝讲了许多最新的情况:战争的原因,战争的危害,双方军事力量对比,世界各国的援助等,紧紧抓住社会热点问题,教育学生有一个鲜明的观点,“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学生们的兴致很高,大家积极参与踊跃发言,高潮迭出,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再如,在学习完《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一框后,我利用课外时间播放了《新中国大阅兵》,学生看完后都很激动,都说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什么爱国、民族自豪感、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根本不需要教师大费口舌。
2.巧用多形式的教学语言激发学生情感
语言能够打动人的心,完全是因为它包含着一种激情、一种心灵深处的心声,是一种灵魂和情感的流露。一堂课效果的好坏,教师的激情性语言往往对学生产生极强的感染力,能收到极好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教师的语言修养、运用语言的艺术在课堂中往往起到特别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要想施教于学生,教师自己首先要进入角色,挥洒真情,用激发学生情感的语言,把课本中无声无情的文字变成有声有情的语言,使教学语言如出我口,如出我心,以此来感染学生,增强其艺术表演力。如在初三讲述“捍卫国家尊严”一节时,在谈到外帝国主义在我领土租界横行,公园门口竖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时,语言应慷慨激昂,义愤填膺[6];讲到新中国的成就与辉煌,就应扬眉吐气,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这样的教学语言比起那种平铺直叙地讲解,更富启发性,更能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绪,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贯彻了素质教育的要求。语言的巧妙运用在思想政治课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3.引用故事来催生学生情感的体验
教材上的例子大多比较简单,有的例子时间较远,我就进行增补或系统形象化。如时传祥,我用口头和体态语言,生动地描述他如何背大粪桶,不怕脏臭和讥讽,感动得学生啧啧称赞。在讲“为人民服务”的内容时,我适时地补充孔繁森的例子,描述他如何在大风雪天,把自己棉大衣脱下给九十多岁的藏族老奶奶穿上;他又是如何几次卖血抚养两个藏族孤儿。讲徐洪刚为了保护受辱妇女,赤手空拳同四个持刀歹徒博斗,身中14刀,用背心托着流出的肠子追歹徒达五十多米,最后倒在血泊里。悲壮的语调,赞叹的表情,形象的手势像磁铁般地吸引住学生,他们深深地被英雄事迹所感动。我还从周围找典型,增强学生们的亲切感。如结合讲“关心热爱周围的人”,我走访焦作工学院,向同学们讲述了大学生如何把饭钱节省下来,为治疗一位教师三岁孩子的疑难病症捐款的事。最后我问:“焦作工学院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值得不值得學习呀?”“值——得!”有的学生当时就摸口袋,表示也要把零花钱捐出来。
4.民主的课堂讨论激发学生情感的投入
课堂讨论和学生掌握学习的各个环节——认识、理解、应用紧密结合,可促使思想政治教学的诸项目标(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得到全面落实,但这并不等于说任何内容都可纳入讨论范围。过分肤浅的内容使课堂讨论流于形式,过分深奥的内容使课堂讨论失去生气。可以进行课堂讨论的有两类内容。一是知识障碍点,包括每课的重点、难点等,这些内容往往是学生理解教材内容、把握知识内涵的主要障碍;二是思维的障碍点,学生思维发生障碍一般是由于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知识难度的不适应造成的,也可能是因思维定势受某种旧知识或某些传统影响所致。这两个障碍点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主要“拦路虎”,将其作为讨论内容,能够保证课堂讨论的质量及效率。例如,我在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观原因时,提出“如果把洪秀全换成刘邦或朱元璋,太平天国是否还会失败?”让学生讨论。学生们似懂非懂,感到新颖有趣,却又把握不准。我马上点拨学生:“大家可以想一想:刘邦或朱元璋穿上了皇袍是否就意味着农民革命的成功?”找到了切入口,同学们思维的波澜随之涌起: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不是先进生产力和新的生产关系的代表,它不可能彻底摧毁封建社会制度;农民领袖就是夺取了政权,充其量也只能成为地主阶级改朝换代的工具,等等,讨论使学生们加深了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单纯的农民战争必然失败的认识。
参考文献:
[1]王秋颖:《情感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思路》.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