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体态语的运用
2015-08-04贺婷
贺婷
摘要: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运用体态语,能有效地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提高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效率。基于此,从教师体态语的分类出发,分析体态语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介绍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体态语的合理应用,并提出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应用体态语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体态语;运用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5)07-0036-02
前言
教师在开展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时,不仅需要注重语言表达,更要学会用丰富的体态语进行辅助教学,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效率。下面就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体态语的运用进行分析[1]。
1教师体态语的分类
体态语是一种非语言类交际手段,能丰富语言内涵,突出语言表达的意义。通俗地说,体态语就是通过身势、手势、眼神、面部表情等,让交流双方体会到对方所要表达的意义。
1.1眼神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眼神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通过眼神交流,教师能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教师在进入课堂,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先面向所有的学生,通过眼神与学生打招呼;教师在提问学生过程中,可以单独注视这个学生,这样学生会感受到自己受到教师的重视,无疑会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还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眼神,从而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使用消极的眼神,如冷漠的眼神、愤怒的眼神,这样很有可能给学生留下负面影响,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
1.2面部表情
人们往往能通过一个人的面部表情了解这个人的心理情况。为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特别注意面部表情的合理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面部表情以微笑为主,当学生看到教师脸上的微笑时,会放下心里的负担;同时通过微笑,还能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能将课外的不良兴趣带入教学过程中,这样很容易增加学生的心理压力,从而降低课堂教学质量[3]。
1.3手势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手势的合理运用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利用手势,教师不仅可以诠释教学内容,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传达教师的情感。当然,教师要合理、自然地运用手势,不能过分夸张,也不能毫无秩序,手舞足蹈,否则学生会感觉教师比较浮夸,会对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1.4身体姿势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通过身体姿势,能将教师的文化素养、精神面貌全面展现出来。从整体上看,身体姿势可以分为站姿、走姿、坐姿等。在西方国家,课堂教学之所以比较活跃,课堂气氛之所以比较好,其主要原因是教师的身体姿势比较随意,有的时候,教师甚至会坐在讲台上讲课。对于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教师要合理地运用身体姿势,在体现中国式课堂教学特色的基础上,适当地随意运用身体姿势,从而有效地缓解课堂气氛。
2体态语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
2.1体态语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
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是十分重要的。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可以分为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两种情况,而在非语言交流过程中,体态语有很高的比重。假设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用平淡的语气进行教材讲解,没有与学生进行眼神交流,也没有相应的面部表情、手势,这无疑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眼神和面部表情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利用手势对教学内容进行详细的解释,利用相应的身体姿态进行教学补充说明,这样就能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2.2体态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体态语的运用情况,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内心情绪,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体态语实现的。教师既能利用体态语诠释教学内容,同时还能根据学生的体态语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例如当教师看到学生迷茫的眼神时,说明学生对讲解的知识点没有理解,这时,教师就需要重新讲解一遍这部分知识的重点。
课堂是教师的舞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体态语的应用情况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教师的印象。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部表情僵硬,没有手势,也不看学生,这必然会对降低学生对教师的印象;相反,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合理地运用体态语,能通过标准、准确的体态语和学生交流,必然会给学生留下一个良好的形象。由此可见,体态语对对外汉语教学有十分重要的作用[5]。
3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体态语的合理运用
3.1把握好情感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把握好情感,真诚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用真心关爱每一个学习汉语的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留学生往往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这些学生的生长环境、生长背景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导致这些学生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一视同仁,让每一个留学生带着笑容走进课堂,也带着笑容走出课堂。当教师要提问学生时,要用亲和的微笑去鼓励学生,并用适当的手势对其进行表扬,例如竖起大拇指、鼓掌等。同时,由于有的学生害怕回答问题,但他们的自尊心很强,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要合理地应用体态语,利用真诚、鼓励、相信的眼神,配合微笑及得当的手势,对他们进行鼓励,避免因教师体态语使用不当,从而降低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热情[6]。
3.2充分配合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体态语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的体态语要围绕着教学内容,利用丰富的体态语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在讲解“酸甜苦辣”时,可以根据相应的内容做出合理的面部表情,并鼓励学生一起做这些表情,这样不仅能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还能让学生在做这些表情的过程中,理解教学内容的知识。
3.3结合教学对象利用体态语
对外汉语课程是一门跨文化、跨国界的教学内容,教师在开展对外汉语教学活动时,要充分尊重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体态语习俗。教师在运用体态语时,要告诉学生,这些体态语并没有不尊重其国家文化的意思。同时教师要最大限度地了解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学生的体态语习俗,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发生冲突。另外,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教师要采用不同的体态语,例如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学生,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灵活、活泼的体态语进行课堂教学;对于年龄比较大的学生,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端庄、大方的体态语进行课堂教学。
3.4提高自身的修养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体态语使用情况,直接反映出教师的性格、个人修养。对于年轻的教师,其体态语灵活但不浮夸最好;而对于年长的教师,其体态语端庄大方但不沉闷最好。不管教师的体态语风格如何,只要在教学过程中能结合教学内容,合理运用,不弄虚作假、不浮夸,就能获得良好的应用效果。因此,教师要注重提高自身的修养,自信地与学生进行眼神交流,衣着大方整洁,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7]。
4教师运用体态语的注意事项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利用体态语时要注意,不能滥用体态语,教师要根据教学活动的进展情况,在最合适的时机应用体态语,从而活跃课堂气氛,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师急于求成,在不应该用体态语的环节随意运用体态语,必然会降低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同时教师在利用体态语前,要尽量了解留学生的文化背景,例如对于美国的留学生,他们认为在交流过程中,需要看着对方的眼睛,从而表示尊重;而日本学生则认为在交流过程中看着对方眼睛是没有礼貌的[8]。
总结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合理地运用体态语能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解释,并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体态语,从而为对外汉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添淼.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体态语的运用[J].汉语学习,2010,(6):98—100.
[2]张舒杰.体态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2:125—126.
[3]勾冬晴.浅析教师体态语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与运用[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2011,(4).
[4]刁子龙.浅谈教师肢体语言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传播与版权,2014,(3):116—117.
[5]刘颖.对对外汉语教师体态语运用初探[J].现代交际月刊,2011,(10):87—88.
[6]李可.体态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1,(16):203—204.
[7]吴小月.浅析对外汉语教师课堂体态语言教学[J].艺术科技,2013,(5):130—131.
[8]李晶晶.体态语在对外汉语课堂中的应用[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13,(8):148—149.
(责任编辑:朱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