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关注心理辅导的作用机制分析
2015-08-04于青秀
于青秀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管理者关注的重点,也是社会人士普遍关心的问题。辅导员是大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接触最为频繁的长者,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辅导方面的作用,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针对教育发展新时期下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高校辅导员的心理辅导策略也应当进行创新。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心理辅导 作用 方法
一、前言
在社会思潮多元化的今天,大学生的思想也受到多方面的影响。资本主义腐败生活观念在当代社会中的出现,给部分大学生带来了消极影响,拜金主义与享乐主义在社会中的传播,让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不断出现。加之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大学生的就业、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导致了大学生心理失衡。高校辅导员发挥自己在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中的作用,是其发挥教育作用的重要实践。
二、高校辅导员关注心理辅导的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心理辅导的说服力
辅导员与大学生在生活与工作中走得较近,一个好的辅导员具有较大的公信力,这样的辅导员开展心理辅导工作,有利于提高心理辅导工作的说服力。大学生信任辅导员,认可辅导员的公平与正义、民主与责任,就会将辅导员的辅导之言当成一回事,听到心里去。在高等院校中,辅导员主要从事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更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要力量,他们的日常工作质量直接关系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具体工作中,辅导员直接与学生进行互动,是思想政治工作以及管理工作的落实者,是学生与学校领导之间的沟通桥梁。辅导员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个性以及基本情况,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开发学生的潜能,在沟通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二)有利于提高心理辅导的感召力
辅导员的个人素质以及人格魅力,对于其心理辅导工作的水平有着较大的意义。在心理辅导工作中,高校辅导员的人格魅力就像是心理辅导工作的催化剂,可以极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在高校管理工作中,辅导员一般都是管理者精心选拔的优秀教师。他们的政治立场较为坚定,具有高度的职业精神以及良好的思想工作能力,能够利用科学有效的沟通技巧以情动人,以理动人。因此,让辅导员开展心理辅导工作,会加强心理辅导工作的科学性,促进心理辅导工作感召力的提高。
三、高校辅导员落实心理辅导的方法
(一)学习心理辅导的基本技巧
要做好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辅导员需要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知识,了解基本的心理辅导技巧。这对于工作在教育一线的高校辅导员来讲,是一件具有挑战性的事情。首先,高校辅导员需要在工作之余,阅读一些关于社会学、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的书籍,了解美学、哲学与历史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接受正规的心理健康辅导。学校要支持或者组织辅导员到正规的机构进行心理培训,了解心理原理,促进其心理辅导工作质量的提高。在学习与培训的过程中,不同性格的辅导员会获得不同的心理知识学习感受,产生个性化的心理辅导方法,从而让他们的心理辅导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
(二)加强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
要做好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要先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高校辅导员需要对自己所管理的学生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对学生心理存在的普遍问题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对于新入学的大学生,辅导员需要对学生的环境适应问题、个人发展目标问题以及情感问题进行了解,并关心那些具有特殊心理问题的学生。在新生入校之前,辅导员需要利用手中的档案资料,对学生进行一一了解,通过入校之后的心理健康测试,与学生进行交流。教师要引导班级内的班干部在心理辅导中发挥作用,发现问题及时向辅导员汇报。辅导员要针对自己了解到情况,给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每一份档案都要尽可能详细,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测试结果、学生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以及与学生的交谈时间、内容等进行记录。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更为深入地理解,并且进行跟踪了解。在积累的过程中,辅导员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有利于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有效引导。
(三)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对于教师与学生之间距离的拉近、学生情感的真实展现有着促进作用。教师要利用正确的方法与大学生进行互动,从而促进心理辅导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面对面地交流。对于辅导员来讲,与学生接触频繁是其开展心理辅导工作的优势之一,面对面地与学生谈心,有利于辅导员发现学生的问题。用真挚的情感与学生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会让学生愿意说出自己的疑惑。还可以利用网络开展心理辅导,避免学生的尴尬,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做好心理辅导工作,会让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心理辅导。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与当代大学生距离最近的教育工作者,高校辅导员应当担负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在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教师需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学生进行管理,利用个人榜样力量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形成。高校辅导员通过心理辅导工作,充当大学生思想政治上的导师,成为学生心灵上的导师,对于高等教育的改革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赵丹. 关于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2(32).
[2]赵旻,王颖.美国高校心理咨询机构的发展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北京教育(高教),2011(11).
[3]刘蓉,胡新煜.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思考——设立心理辅导员的必要性[J].知识经济,2010(22).
[4]白晓春,魏广东.刍议高校心理咨询机构专职教师的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