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与效果观察
2015-08-01张红梅胡艳
张红梅 胡艳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与效果观察
张红梅 胡艳
目的 探讨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患有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疾病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患有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疾病的患者88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44)。采用常规产科护理模式对对照组实施护理,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对观察组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症状控制效果(总有效率90.9%)显著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0.5%);产后出血临床治疗总时间(6.01±0.88)d显著短于对照组(8.52±1.65)d;对产后出血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97.7%)显著高于对照组(81.8%)。结论 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患有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疾病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综合护理;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
产后出血是指产妇在胎儿完全娩出之后的24h以内,失血的总量达到或超过500mL,属于目前临床产科常见的一种分娩期并发症,患者的病情程度较为严重,是产妇死亡的一个首要原因,对产妇生命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且该症状在产后2h开始发病的可能性较大[1-2]。本研究探讨对患有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疾病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8月~2014年8月在江西省萍乡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患有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疾病的患者88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44)。对照组中初产妇26例,经产妇18例;患者年龄18~37岁,平均年龄(25.3±1.9)岁;产后出血发病时间1~37h,平均发病时间(5.1±0.6)h;患者孕周34~42周,平均孕周(39.8±1.4)周。观察组中初产妇25例,经产妇19例;患者年龄19~36岁,平均年龄(25.4±1.8)岁;产后出血发病时间1~39h,平均发病时间(5.3±0.5)h;患者孕周34~43周,平均孕周(39.6±1.3)周。上述自然指标研究对象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采用常规产科护理模式对对照组实施护理。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对观察组实施护理,主要措施包括:(1)第一产程:①休息及饮食:使产妇在产后能够保持良好心态,对产程进展情况进行观察,定时通过肛查对宫口扩张及胎先露下降情况进行了解,确认宫口的开大程度达到3cm之后,可以实施人工破膜处理,对胎先露的高低情况进行了解,观察羊水。②子宫收缩剂和镇静剂药物的使用应该保证合理、及时。③为每位产妇绘制专门的产程图,对产程的实际进展情况进行观察,产程延长和滞产应该保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2)第二产程:①静脉通道:防止该产程延长,增强产妇信心,使其能够正确屏气和用力,严格把握助产的相关技术。②随时做好对新生儿及产妇进行抢救的一切准备。③会阴切开:在胎儿的头部暴露之后,对会阴实施切开处理,但应对切口的出血情况进行观察和控制。④正确使用腹压,避免胎儿的娩出速度过快。⑤在胎儿娩出的时候应该对产妇的会阴部进行针对性的保护,使胎儿的胎头、胎肩能够以适当的速度缓缓地娩出,防止发生软产道撕裂伤等不良现象。⑥胎头顺利娩出之后给予10U的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⑦胎儿顺利娩出之后将弯盘置于产妇臀下,对出血进行收集,以便能够对产后出血情况进行更加准确客观的判断。注意心理安慰,同时加强产妇的监护。(3)第三产程:对胎盘剥离征象进行准确的识别,避免粗暴揉挤子宫或牵拉脐带,协助娩出。对胎盘胎膜完整性进行检查。胎盘顺利娩出之后应该对软产道裂伤情况进行检查,如果出现该症状必须及时进行缝合处理。正确估计实际产后出血量,如在200mL以上应该查找原因后进行有效处理。对产妇生命体征、全身情况和面部表现进行密切观察[3-4]。
1.3 疗效评价标准 无效:产后出血症状仍然持续存在,产程时间明显延长;有效:产后出血症状明显减轻,无持续性出血现象存在,产妇状态良好;临床治愈:产后出血完全停止,产程时间正常,产妇状态良好,产后治疗计划实施顺利[5]。
1.4 满意度评价 在产妇出院前,以不记名打分问卷,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期间的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了解,100分为满分,80分以上为满意,80分以下为基本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6]。
1.5 观察指标 选择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症状控制效果、产后出血临床治疗总时间、对产后出血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等作为观察指标。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症状控制效果 对照组患者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总有效率为70.5%,观察组为90.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症状控制效果比较[n(%)]
2.2 对产后出血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81.8%,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7.7%,组间差异与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对产后出血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比较[n(%)]
2.3 产后出血临床治疗总时间 对照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疾病共治疗(8.52±1.65)d;观察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疾病共治疗(6.01±0.88)d。该指标数据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产后出血症状的出现通常情况下与广大产妇的心理因素有一定的关系,比较常见的因素主要包括婚前生育史、反复人工流产史等,上述原因均会导致产妇在产前、产时,甚至产后处于严重的精神紧张状态,其主要会担心分娩是否能够顺利进行、胎儿发育是否能够正常、生男生女等问题,因此,在临床产科护理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这一问题,综合评估产妇存在的实际心理问题,通过针对性的措施,并结合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和良好沟通技巧,对广大产妇实施必要的心理疏导,使其在围产期内均能够保持相对理想的心理状态,从根本上防止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症状的出现,保证产妇和婴儿安全,提高产科护理的满意度[7-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期间接受综合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疾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0.9%,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97.7%,明显高于仅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的70.5%和
81.8%,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说明综合护理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疾病治疗过程中应用的重要性和优势性。
[1] 吴丽萍.欣母沛用于难治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和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12,15(12):164-165.
[2] 韦焱.38 例阴道分娩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1,31(13):543-544.
[3] 孙华,张露萍.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2,13(27):126-127.
[4] 顾月君,边秀珍,裘文华.急诊动脉栓塞救治产后子宫大出血 18例临床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1):171-172.
[5] 张洁,汤军,沙凤丽,等.产后出血的观察与护理体会[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4):458.
[6] 孙红英,李亚楠.35例产后出血的护理干预[J].中国医疗前沿:下半月,2013,4(14):114.
[7] 陈晓琴,肖兵,罗晓菊.等.有控性牵拉脐带对第三产程及产后出血置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1,13(11B):51-52.
[8] 吴益莉,张跃明.难治性产后出血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18(2):396-397.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2.049
江西 337000 江西省萍乡市妇幼保健院 (张红梅 胡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