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外向型中高级汉语学习词典的词条信息

2015-07-31杨金华

辞书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词目词条词典

摘要外向型中高级汉语学习词典应尽早摆脱内向型语文词典的桎梏,在打造外向型上努力实现更多的突破。我们应从用户群体的实际需求出发,充分考虑学习者汉语水平不高、词汇量有限,特别是文化背景知识不足、交际能力不强等因素,集查检与教学于一身,在为他们释疑解惑的同时,提供词语运用的相关知识及交际需要的各种信息,逐渐培养他们“规范”使用语言的意识,从而达到语言单位正确输出的目的。

关键词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中高级词条信息

纵观英美等发达国家外向型学习词典不难发现,这些词典不再仅仅满足于为读者释疑解惑,而是将相关的语言知识、用法知识及交际知识融为一体,为读者提供全方位服务。应该说,词典集查检与教学于一身早已成为现代西方学习词典的一大潮流,它们基本完成了从纯粹的语言描写向查检与教学兼顾的实用功能的转型升级。(谢海江等 2010)

我国外向型汉语教学词典脱胎于内向型语文词典,至今仍带有深深的内向型语文词典的痕迹,可谓“外向型词典内向化”。大部分词典基本保持着为读者提供查检词义,以帮助理解为主的单一功能,鲜有为满足学习者需要而多角度提供信息,“帮助用户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学习和运用语言知识和技能”(章宜华,雍和明 2007:448),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工具书。目前国内出版的外向型汉语综合型学习词典已有十余部,但词条所提供的信息项目却不外乎读音、词性标注、释义、例句这几个常项,其他相关信息少之又少,远远不能满足学习者的需要。这与欧美国家外向型学习词典丰富的条目内容及详尽的相关信息形成鲜明的反差,也成了外国学生不愿意使用汉语词典索解相关知识和信息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以现代词典编纂理念为依据,以帮助学习者准确理解、正确生成和输出语言单位为出发点,在外向型中高级汉语学习词典兼顾查检与教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词条信息的类型、作用以及提供信息的原则等方面做些探讨,并适当结合对外汉语教学等问题进行讨论。

一、发挥自身优势 兼顾查检与教学

语言的使用离不开语言所在的环境,词语的运用也离不开对词语运用相关知识的了解。汉语母语者自幼就在母语环境中受到汉文化的熏陶,耳濡目染且“习以为常”,逐渐形成了对语句准确的理解力、判断力以及良好的表达能力。二语学习者则不同,他们在词语使用上不具备母语者所具有的潜在背景知识和语感,缺乏对所用词语的社会文化及语境的了解,因此,他们在对所用词语各种相关信息的把握及其使用规律或大致倾向方面,难以与汉语母语者相比。汉语词汇教学中虽然也讲解词语的用法,但对词语的搭配、特点的讲解多是零散的、孤立的、不系统或不完整的,加之时间上的限制和教学进度的要求,很难对每个词的用法、个性特点、对前后词语的限制等进行全面阐述,帮助学生快速在大脑中建立完整系统的“档案”,对所学词语进行准确定位。

词典则不同,它可以通过词条对词目的意义、语法特性、构成成分等进行解释,需要时展示句型、例句及各种用法,说明其适用范围(可进入什么样的语境,如何使用等)。在解释词目意义和用法的同时,给出更多的搭配信息和语境信息,以帮助学习者在全面理解词目意义的前提下,准确把握它们的使用条件,正确生成并输出语句。长此以往,便可在增加学习者语言知识的同时,逐步培养他们对词语使用的“规范”意识,减少偏误的几率,形成良性循环,最终达到正确输出语言单位的目的。

词典不同于词汇教学的另一个特点是,教学中往往只针对难解词语、同义词的异同、虚词的用法等进行重点讲解和辨析。词典虽有篇幅限制,却不像课堂教学那样限时,因此,完全可利用这一优势对所收词语的使用情况进行细致梳理,并将词目的特点及其进入交际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分门别类地提供给学习者。诸如词目的基本意义和引申意义、常规用法或特殊用法、基本特点和习惯性搭配、进入句子的条件、在句中的位置和相关限制、对前后词语的要求、词目的语体和色彩、适用的场合和相关语境等信息,用学习者能接受的语言形式和简单明了的方式交代清楚,以备学习者随时查检之需。

总之,外向型中高级汉语学习词典应在对读者群体的相关情况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外国学习者的认知特点、语言水平和理解能力,在对词目进行语言静态描写的同时,把它“放在有着各种制约和联系的语言动态系统中”(杨金华 2012:288)进行全面说明和解释,从正确输出的角度帮助学习者把握所查词语,培养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词条信息的分类及其作用

外向型中高级汉语学习词典的条目信息涉及范围较广,根据信息在词条中所起的作用,可分为三大类:核心信息、用法信息、辅助信息。具体分析如下:

1.核心信息

核心信息是词目的基本信息,属于语言的静态信息。主要包括词目的书写、读音、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基本句型、功能及语体、修辞色彩等方面的信息。此类信息主要帮助学习者理解词目的最基本情况,特别是词的基本意义以及在句中的基本位置。对于汉语水平不高、词汇量不多的外国学习者来说,这类信息极为重要,他们只有了解了词目的基本信息才能进行选词造句。据考察,不是所有词典都提供上述各项信息,尤其是基本句型,多数词典只是通过例句来展示。有的词典虽然也对词目可进入的常见句型加以说明,但说明形式过于复杂,不利于学习记忆。

应该说,核心信息只是学习者组词造句的第一步。词典如只提供这类信息,还是不能帮助学习者正确理解词义和用法,甚至会导致他们生成偏误语句。因为任何词语的使用都离不开它所在的文化和语境,而当外国学习者不了解某词的用法时,往往会根据该词在母语中的意思和用法或自己的想象“随意地”“创造性”地运用,以致无法顺利完成交际任务。这显然有违对外汉语教学的初衷。可见,外向型中高级汉语学习词典必须在核心信息的基础上增加词目运用及交际需要的相关信息,以帮助学习者全面把握词目的意义和用法,学会正确遣词造句,表达思想。

2.用法信息

用法信息是对词目使用特点的概括。由于词语总是在特定的语境中使用的,且通常具有一定的规律,在结构关系、前后搭配、适用范围和对象等方面或多或少能反映出某种特点和倾向,因此,这类信息是词目使用规律和特点的综合或总结。其中包括搭配限制和音节上的要求、动词的特点和形式变化、倾向适用的句式(如把字句、被字句、反问句、祈使句等)、适用场合和环境、说话语气及情感,前后句子的出现情况以及证明各种用法的例证,等等。

以往的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往往忽略了这部分内容,以为只要给出词目的基本信息,学习者就会自觉地正确使用,殊不知在词目用法信息缺失的情况下,学习者同样造不出正确的句子,甚至会给他们的学习带来副作用。(杨金华 2007)如果说词目的核心信息是学习者决定是否用某词进行造句的前提条件的话,那么,详尽到位的用法信息则是他们恰当选择词语、正确生成语句、准确表达意思的基础。由此可见,用法信息与核心信息同等重要,不可或缺。从这个意义上说,词典提供详尽到位的用法信息是为学习者正确理解和运用词语创造有利条件,是他们顺利进行学习的外在保障。如果从词典类型的角度看,详尽的用法信息也是外向型学习词典有别于内向型学习词典乃至普通语文词典的重要标志之一,应该受到特别的重视。

据考察,有些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也给出了核心信息以外的一些其他信息。如词目的SK等级、词的内部结构分析、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类义词、量词、重叠、语体以及褒贬色彩等。这些信息对理解词目虽然都有一定的益处,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词典提供这些信息不仅随意性大、差异大,而且不加区别,也不讲究呈现方式(大多为静态的、孤立的),甚至不考虑这些信息能否直接或从哪些方面能帮助学习者使用词语。如果只是把这些信息罗列出来而不做特意设计或安排,对学习者的实际使用是没有什么直接帮助和指导作用的。可见,外向型中高级汉语学习词典有必要对各种信息进行细致的梳理、分类和筛选,根据词典类型和对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供用法信息。

3.辅助信息

这是指词目在不同上下文中表现出来的各种特点、词目与其他词语的关系以及一些外围信息等,对全面了解词目具有辅助作用。如词汇方面的信息包括,词目的同义词、反义词、近义词、类义词、上下位义词、关联词语、同族词等;其他方面如,可否用于具体事物或用于抽象事物、已发生或未发生、可否用于过去时间或用于将来时间、是否常用于现实中存在的情况,等等。此外还有其他变体或扩展形式、否定用法、词语等级,等等,涉及的用法范围更广泛,可以帮助学习者了解词目的适用环境、可能的表达方式,等等。

综上所述,三类信息大致内容展示如表1:

同义、反义、近义、类义、同族词、逆序、否定表达、其他变体或扩展形式、特别提示、等级、同近义词辨析

适用时间(过去/现在/将来)、适用对象(具体/抽象)、已然/未然表1列出的信息项目是主要的,但不是封闭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在这些信息中,核心信息相对封闭,用法信息和辅助信息则有一定程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即可根据具体词典及条目不同而有一定幅度的增减或调整。

三、三类信息的关系及提供信息的原则

通常来说,相同类型不同规模词典的词条信息可能有所不同,不同类型相同规模词典的条目信息一定有所不同,相同类型和规模的词典也会因各自侧重点的不同而互有不同。

1.不同类型信息之间的关系

在词条的三类信息中,核心信息相对稳定,是词条中的常项信息。无论规模大小,综合型学习词典一般都应提供此类信息中相对稳定的信息,如词形、读音、词性、词义等,其他信息应根据词典的具体侧重情况而有所选择。专门型学习词典(如搭配词典、短语词典、成语词典、惯用语词典等)则因各自的宗旨不同也应酌情选择。相对于其他两类信息来说,核心信息受词典类型和规模的影响最小。

用法信息的稳定性次于核心信息。其信息项目总量虽然很多,但具体词条的信息多少仍取决于词目本身的使用情况及词典的类型等因素。由于语言中有的词实际使用时适用范围较广,而有的则十分受限,因此不同词目的信息在数量和范围上或多或少都会有所不同。就总体而言,凡具有同义、反义、近义、类义或对应等类聚关系的词语之间在组合中的特点及规律方面往往有一定程度的相同或相似性,或同多异少,或同少异多,或相对相反,有时甚至与其经常同现的其他词语及使用的具体环境密切相关。

辅助信息是这三类信息项目中稳定性最差而灵活性最大的一类,有时词目的描写更为具体,有时更为宽泛。此类信息是三类信息中受词典类型和规模影响最多、自由度较大的,因此不同词目之间会有较大的差异,具体条目内容也更具个性。 三类信息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三类信息关系图

图1表明各类信息与词目关系的远近程度:内圈为核心信息,最能揭示词目特征,相对来说也最稳定;中圈为用法信息,有一定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外圈离词目的距离最远,信息的稳定性较差,与词目的关联性较小,变数也最大。不同类型与规模的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应根据这三类信息的作用而在信息类型的种类、数量及具体信息项目配置上有所区别。

2.词条提供信息的基本原则

外向型中高级汉语学习词典应根据自身宗旨及服务对象有针对性地制订词条信息的基本原则,尽量使词条信息的提供在目标和方式上具有可控性。但据考察,大部分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在信息提供上没有明确的原则。除几个常项信息外,其他似乎都凭感觉选择,很少从读者视角出发,对各种信息进行整理、分类并加以筛选;也没有考虑提供哪些信息是针对学习者的哪类问题;哪些信息更有利于学习者对词目的理解或正确地遣词造句;没有区分哪些是重要的必备信息或辅助信息,以及用何种方式呈现这些信息更简单易懂,更易为学习者接受。此外,词典提供的外围辅助信息较多,直接的用法提示信息较少。这显然不能达到有效指导学习者学习的目的。下面结合以上表述拟写条目进行讨论。

1)信息范围上应做到完整、全面

这是从学习者的视角、并以能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和输出语句为标准提出的。所谓“完整”是指应给出的信息不缺漏,即词目进入句子及交际所需的条件和信息不能少;所谓“全面”是指多方位对词目进行解释说明。两者中的任何一项不足,都会影响学习者正确理解和准确运用。

2)具体信息上注重揭示词语使用的条件

这是指在字面意义的基础上,揭示词语的隐性含义和结构意义,词条提供的信息尽量与词目使用条件相匹配。如词目的适用环境或准入场合;使用者的心态和听话人可能的反应;交际双方的地位和关系限制;对动词的常用搭配、倾向性搭配、离合形式的搭配,动词的特点(心理动词、表持续性动词),词目适用的时间(过去、现在和将来)、对象类型(具体的和抽象的事物、个体和集体),以及对前后词语在音节上、色彩及语体上的要求,等等,详细说明用法上细小的规律或特点。如:

不愧[副]当得起(某个好名声)。多指某人某物在某方面很突出或特别好,用来称赞、赞美某人某物。具有褒义色彩。前面常有“到底、真、都、果然、一直、仍、的确”等词。常和“是、为”连用,构成“不愧+是/为……”结构。前后常有别的句子进行解释和说明。

成气候比喻某人有成就或某事有发展前途。常用否定式,表示没有可能取得成就或没有发展前途。多用来对人或事情进行估计。“成、气候”中间可插入别的成分(不了、得了、什么等)。前面常有“想、一定、能、不可能、不会、渐、已、未、不、初、难、尚未”等词语。在句中位置比较灵活,前面或后面常有别的句子进行说明或补充。

3)信息的表达方式上尽量浅显、明白

考虑到学习者认读能力、理解力和词汇量有限,各种信息的给出都应遵循表达浅显易懂、解释清楚明白的原则。如释义方面基本上采用说明解释的方法,需要时,增加对条目构成成分的解释及其他补充说明,以便学习者能看懂并理解词目的意义。用于解释词目以及例句中的词语尽可能限定在基础汉语范围之内,以初中级词为主,基本不用超纲词。行文力求与读者的汉语水平和阅读能力相匹配。如:

倾注[动]倾,使东西歪下来,倒出里面的东西。……②(感情、精神或注意力都)集中到(某人身上或某物上),或(精神或力量都)集中起来(做某事)。常指人对工作、事业、家庭、子女的付出和奉献。“倾注”前常有“全部心血、所有的爱、精力、对某人的感情、母爱、聪明才智、智慧和汗水”等词语。多用于好的事情、抽象事物,不用于不好的事情。具有书面色彩。

充满[动]在……里到处都是,有很多……。表示在某个地方或某个事物中都是某种感觉;也指对某人或某物有很多……。前一用法用于具体事物,后一用法用于抽象事物。后面的宾语是抽象名词时,常搭配“乐趣、诱惑、好奇、活力、理想、矛盾、信心、期待、感情、诗意”等词。结构前常有“到处、仍、都”等词。

4)词条提供的例证应贴近生活、简洁易懂

词条提供的例证应是现实生活中用得上的句子,意思完整、结构自足、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应注意短句多、长句少;一个例证大多由两三个小句构成,可展示词目的使用环境、搭配和句型等。这样做的目的是以潜移默化的方法培养学习者连贯表达的习惯和能力。如:

不见得他虽然年纪大了,但干起活来却不见得比年轻人慢。‖—我们今天下午去步行街买东西吧!—那里的东西不见得便宜,你还不如去商场买呢!‖你这两天这么忙,不见得一定要今天去看他,以后哪天下班后都可以去。

成气候如果你一个人干这件事,想成大气候是很难的,大家一起做可能还有成功的希望。‖他这个人成不了什么气候,因为他太骄傲。‖现在农民有钱了,可如果这些钱不用在发展生产上,农村经济是不可能成什么大气候的。

总之,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在条目编写上应努力突破汉语词典信息量少、不实用的局限,尽量把那些能帮助学习者流畅地使用语言,培养他们正确生成、输出语句能力的有效信息全面展示出来。下文是为《汉语短语句式词典》设计的两个完整条目,以供大家参考:

从事……工作cóngshì……gōngzuò[五级]

例句 毕业以后,我一直在电视台从事新闻工作,至今已有七年了。‖母亲是一名教师,她从事教育工作已经有三十多年了,她把一生的精力都献给了教育事业。‖我一直很羡慕那些从事文学创作工作的人,他们工作时间很自由,而且在家就可以工作。

解释

做一种工作或和某方面有关的工作,大多不很确切,是一个概括的表达。可分为两类:一类不指具体工作,多按行业分类,如教育、卫生、文学创作、农业、外交、文化、军事、地质、贸易等;另一类指比较具体的工作,如律师、秘书、服装、护理、研究、科研、翻译、领导、新闻业务、医护、教学、宣传、救援、情报、执法、管理、加工、慈善、保安、儿童、社区、统计分析,等等。多用于正式场合。结构位置比较灵活,前面常有别的句子说明情况,后面的句子补充某人工作的具体情况。◎多用于叙事和对话,书面语。

语法 从事+名词、动词+工作。框架格式。在句中做谓语,有时也做定语。

搭配扩展 从事军事工作;从事教育工作;从事研究工作;从事保安工作;从事新闻工作;从事文学工作;从事儿童工作;从事秘书工作;从事情报工作;从事服装工作;从事统计工作;从事咨询工作;从事护理工作;从事管理工作;从事危险工作;从事研究和教育工作的人;从事高温工作的人。

跟……相处gēn…xiāngchǔ[五级]

例句 我只是跟他相处了两个星期,不可能知道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如果你不和大家说话,不和大家交流,大家怎么跟你相处下去呢?‖虽然他长得不怎么帅,但是跟他相处久了,你就会发现他很聪明,而且做事细心,很有能力。‖你应该多学学跟人相处的方法,多交些朋友,这样对你的将来很有好处。

解释 (两个人或一些人)在一起,有接触和来往。通过在一起或经常接触互相才有感觉和了解,因此往往不指一次性的、短时间的接触,多指跟……在一起学习、工作、活动、生活一段时间。结构前常有“很难、难以、常、一旦、已经、不愿意、怎么、没法、仍要”等词语。“相处”后常有其他成分,如“相处了两个星期、相处下去、相处得不错”等。可用于已经发生的和没有发生的事情。◎多用于叙事和对话。

同义表达 也说“和……相处”“与……相处”,后一用法用于书面语。

语法 跟+名词、代词(指人)+相处。框架格式。在句中做谓语,也做定语。

搭配扩展 很难跟他相处;跟邻国友好相处;跟他人平安相处;和邻居友善相处;谁能跟他相处;跟对方相处了一段时间;我们朝夕相处了一个月;跟他相处久了才了解他的为人;不想再跟他相处下去;跟同学相处得很好;跟周围的人相处得还不错;跟他相处很愉快;你一定会跟他相处得很好;跟他相处的那段日子里;学会跟人相处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汉语水平考试中心.汉语8000词词典. 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2.刘川平,潘先军.学汉语用例词典.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

3.鲁健骥,吕文华.商务馆学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4.邵敬敏.SK汉语水平考试词典.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孙全洲.现代汉语学习词典.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6.谢海江.词典编纂理念的二度转向.辞书研究,2010(6).

7.杨金华. 释词简约有碍对外汉语词典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辞书研究,2007(4).

8.杨金华.外国学生未能广泛使用对外汉语词典原因探究. ∥王德春主编.对外汉语论丛(第5集).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9.章宜华,雍和明.当代词典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上海200083)

(责任编辑李潇潇)

猜你喜欢

词目词条词典
藏语传统辞书词目编排法探析
米沃什词典
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词典例证翻译标准探索
2016年4月中国直销网络热门词条榜
2016年3月中国直销网络热门词条榜
2016年9月中国直销网络热门词条榜
日语中“V1+V2型复合名词”的分类
——基于《广辞苑》从有无对应动词形角度
大数据相关词条
《汉语大词典》漏收宋代笔记词目补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