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分析

2015-07-31李晓辉

当代医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老年

李晓辉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分析

李晓辉

目的 探讨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62例心肌梗死后行PCI治疗或静脉溶栓治疗后再灌注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经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找出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相关因素。结果 对62例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律失常患者的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压<90/60mmHg、<45岁、血糖>6mmol/L患者的RA发生率较高(P<0.05),动脉压力波形异常、手术时间>1h、多支血管病变、病变血管血流TIMI 0级患者的RA发生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梗死前心绞痛为RA保护因子,病变血管血流分级、发病至手术时间为RA的危险因素。结论 再灌注心律失常,其梗死前心绞痛为RA保护因子,病变血管血流分级与发病至手术时间为引发RA的主要危险因素。

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再灌注;影响因素

心肌梗死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冠心病并发症,采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为常用的治疗手段,可挽救更多的患者生命安全,但是患者若出现缺血性心肌细胞再灌注时,氧自由基与细胞内钙超载等因素,引发心肌细胞膜兴奋性不一致,极易导致兴奋折返,出现心肌梗死后再灌注性心律失常,为介入治疗后血管再通的主要标准,若未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则可能会导致治疗成功率受到影响[1]。找到心肌梗死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预防,对提高心肌梗死治疗效果有重要价值[2]。本研究对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判断其相关因素,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瓦房店市中心医院2012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62例心肌梗死后行PCI治疗或静脉溶栓治疗后再灌注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国心脏协会指定的心肌梗死临床诊断标准;男42例,女20例,年龄31~62岁,平均年龄(45.9±6.9)岁。排除标准:既往精神病史者,严重精神障碍者,心力衰竭者,肝、肾、肺等重要器官功能严重不全者。

1.2 方法 采取自制问卷方式,将所有患者的资料进行收集,实施前,对所有调查员进行培训,调查时,采取统一指导语,在1h内完成全部试卷。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一般资料,如婚姻状况、体重指数及血糖、血脂、血钾及吸烟史、既往疾病史、手术史、梗死部位及血管再通前的血压状况、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发病至手术时间及动脉压力波形及病变血管血流指数等。

1.3 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所得数据录入SPSS19.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2组正态计量数据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相关因素分析 对62例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律失常患者的相关因素分析显示,血压<90/60mmHg、<45岁、血糖>6mmol/L者的RA发生率较高(P<0.05),动脉压力波形异常、发病至手术时间>1h、多支血管病变、病变血管血流TIMI 0级的RA发生率高(P<0.05)。

2.2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经单因素分析显示,梗死部位、病变血管血流分级、发病至手术时间、闭塞动脉及血糖、血钾为影响因素,而梗死前心绞痛为RA的保护因子。见表1。

表1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律失常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梗死前心绞痛为保护因子,病变血管血流分级、发病至手术时间、血糖、血钾为RA的危险因素。见表2。

表2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临床上对心肌梗死主要采取溶栓与扩血管、PCI等治疗手段,帮助患者缓解疼感。但是因ST段迅速回落,其骤然出现的一过性心律失常则诊断为再灌注心律失常(RA),研究显示[3],其发生机制是中性粒细胞激活、氧自由基增多、血管受损及儿茶酚胺增多引发心肌自律性提高,经再灌注后,其缺血区的颤阀降低,出现不应期的缩短,极易产生折返机制等因素相关。再灌注时,钙离子大量进入细胞中,细胞中钙质超负荷,对心肌的电机械收缩耦联造成影响,加快缺血部位的心肌收缩,极易产生微血管痉挛,形成血流阻力,造成心肌供血障碍,加快RA的形成[4]。

血糖与血钾是RA的主要影响因素,可能与高血压及高血钾会对心肌细胞膜造成影响,使钙质超负荷,出现耗氧量下降,加强心肌收缩,促进心律失常的存在,与心排血量及血容量不足等因素相关[5-6]。

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45岁以下者的RA发生率高(P<0.05),随着年龄上升,其发生率逐渐下降,但是对于RA发生的年龄、性别影响情况尚有争议,可能与再灌注恢复时间及病例选择、病变性质及监护记录等因素相关。

发病至手术时间>1h患者的RA发生率较高,可能是在冠状动脉闭塞后,其缺血时间与RA相关,短时间缺血能减少心肌损伤程度,发生RA的几率较低[7-8]。

本研究显示,血管血流分级与RA的发生也呈显著相关性,堵塞的血管通畅及再灌注前缺血性心律失常情况及严重程度等相关。而梗死前心绞痛为RA保护因子,因梗死前心绞痛可对缺血心肌微循环结构及功能完整性进行维持,从而避免产生RA。其病变血管血流分级与发病到血管再通时间,都是RA产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提示对各种因素最正确的预防,避免再灌注对血管造成的损伤,可降低心脏恶性事件发生,可改善患者远期预后。

[1] 苏伟,甘继宏,马茂儒,等.急性冠脉综合征后室性心律失常性电风暴5例[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2,33(3):266.

[2] 符史健.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8):3508-3509.

[3] 罗淑霞.预见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63-64.

[4] 王荣英,石汉文,田英平,等.缺血分级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律失常的影响[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21(2):141-145.

[5] 黄学成,陈青萍,袁智萍,等.心律震荡对老年大面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恶性心脏事件的预测价值[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3,30(4):593-595.

[6] 朱贵月,潘凌云,马晓静,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白细胞计数与肌钙蛋白I心律失常的关系[J].中国急救医学,2011,31(1):12-14.

[7] 李晏丽,沈云蚓,郑佳,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院死亡独立危险因素的观察[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3,21(6):521-523.

[8] 杨群.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38例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4):141-142.

[摘 要] 目的 观察锁定钢板与普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2组(n=50)。治疗组给予锁定钢板手术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疗效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71.2±11.4)min、术中出血量(138.4±56.3)mL、住院天数(6.2±1.9)d、骨折愈合时间(3.9±2.3)个月,总有效率为98.0%,无术后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88.3±13.6)min、术中出血量(174.2±49.8)mL、住院天数(8.1±2.2)d、骨折愈合时间(4.5±1.8)个月,总有效率为90.0%,有4例发生不同程度的术后并发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普通钢板,锁定钢板对于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具有操作简单、骨折愈合快、关节稳定性强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锁定钢板;普通钢板;老年;肱骨近端骨折

10.3969/j.issn.1009-4393.2015.5.040

辽宁 116300 瓦房店市中心医院心内科 (李晓辉)

猜你喜欢

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老年
专家型髓内钉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对比
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用于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临床研究
锁定钢板结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分析
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中肱骨颈干角重建对疗效影响的分析
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