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化瘀解毒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5例疗效观察
2015-07-31张锐
张锐
益气化瘀解毒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5例疗效观察
张锐
目的 对益气化瘀解毒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进行研究观察。方法 选取130名符合冠心病心绞痛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2组均服用肠溶阿司匹林等药物进行治疗,试验组使用益气化瘀解毒汤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益气活血汤进行治疗,2组患者每天均使用1次药物,共用药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2组患者心绞痛发作的次数、疼痛程度、持续时间及心电图等变化。结果 2组心绞痛症状疗效比较,试验组显效36例,有效25例,无效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85%;对照组显效24例,有效28例,无效1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试验组心绞痛症状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化瘀解毒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明显好于普通方法的治疗效果,所以在临床上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采用益气化瘀解毒汤方法治疗值得推广。
益气化瘀解毒;冠心病心绞痛;疗效
冠心病心绞痛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近年呈高发态势,传统中医药治疗该病多数是以益气补肾法[1]、活血化瘀法[2]、化痰导浊法[3]等治法,应用清热解毒法治疗的报道较少。本研究应用益气化瘀加清热解毒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较传统治法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3月~2013年3月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第二中医医院内二科门诊及住院患者130例,其中男72例,女58例;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60.86±5.48)岁;病程6个月~14年。把符合标准的13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n=65),其中试验组的男38例,女27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58.42±3.64)岁;对照组男34例,女31例,年龄38~78岁,平均年龄(60.12±2.98)岁。2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根据[4]2007年《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指南》配合心电图对病情进行诊断和确定,药物诊断[5]根据《药物治疗冠心病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检测。
1.3 治疗方法 试验组65名使用益气化瘀解毒汤进行治疗,对照组65名使用益气活血汤进行治疗。2组患者每天均使用1次药物,服用1个疗程(2周)。试验组和对照组均采用西药中的肠溶阿司匹林等药物进行治疗。治疗前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观察,观察期间注意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的次数、疼痛程度、持续时间及心电图等变化。
1.3.1 观察指标与方法 130名患者在进行治疗前进行胸部、心脏、舌头等检查记录,按照病情的严重程度分为3个等级,在治疗前后将所有入选病例做静息心电图检查,并化验血、尿、大便常规和肝、肾功能,以观测其安全性。
1.3.2 疗效评价标准 心绞痛症状疗效分成显效、有效和无效进行判定:显效:症状基本上消失无明显病状;有效:症状有些消失有些正处于消失的状态,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和持续的时间有明显的减少;无效:治疗后心绞痛病症依然在发作,而且次数没有减少的迹象。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组研究的数据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正态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2组正态计量数据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心绞痛症状疗效比较 试验组显效36例,有效25例,无效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85%;对照组显效24例,有效28例,无效1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试验组心绞痛症状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心绞痛患者治疗对比(n)
2.2 2组心电图ST-T疗效比较 试验组显效26例,有效28例,无效1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3.07%;对照组显效23例,有效24例,无效1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2.30%,试验组心电图ST-T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心电图ST-T疗效比较(n)
2.3 安全性检测 所有病例在治疗前后所进行的血、尿、大便常规及肝、肾功化验结果显示均在正常范围。
3 讨论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6]。病理特点是运动时不能相应增加对心肌的氧供,满足心肌氧需求的增加而诱发心绞痛,引起心绞痛发作的活动量是可以预测的[7]。中医学无“心绞痛”一词,但综合其病因、临床表现当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其病名主要有“心痛”“胸痹”“卒心痛”“厥心痛”等。我国中医对这一病症进行治疗的时候一般都采用驱寒、活血、对肝脏进行保健等等方法进行治疗。随着研究的深入,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认识到本病多表现为气虚血瘀等夹杂证候,气虚血瘀成为本病最常见最基本的证型,益气活血化瘀也成为治疗本病的主流治法。现代研究证实[8-10]气滞血瘀、气虚血瘀、热毒伤络、淤血闭阻等均为胸痹心痛的重要病机。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发生变化,嗜食肥甘厚味,肥胖、超重,吸烟,嗜酒,社会竞争力及心理压力增加,以及气候变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本病在病因病机上发生了变化。本病患者症状中伴有烦躁易怒、口干口苦、大便干结、舌红苔黄的人数明显增多,此时单纯用益气活血化瘀来治疗本病疗效降低。综合分析,本病患者由于脏腑虚衰,气血阴阳失调及以上所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在体内产生了热毒,热毒为内毒,影响着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热毒具有病变复杂,骤发性烈、凶险多变,虚实夹杂、顽固难愈等特点[11]。鉴于此,在益气化瘀的基础上加清热解毒药物,组成了益气化瘀解毒法,通过临床验证行之有效。本临床研究观察也证实了在益气化瘀基础上增加清热解毒药物,无论是心绞痛症状还是心电图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增强了疗效。本益气化瘀解毒汤由黄芪、麦冬、五味子、丹参、川芎、水蛭、葛根、三七粉、炙甘草、连翘、黄连组成。本方共凑益气化瘀解毒之功效,针对气虚血瘀热毒之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卓著,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1] 陆金宝,周如倩,徐品初,等.健脉981拆方治疗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10):33-35.
[2] 周小青,罗尧岳,谢小兵,等.活血化瘀方对高脂饮食致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11(5):402.
[3] 汪涛,冯莉,陆一竹.调肝导浊方对体外培养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影响的实验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2(1):44-45.
[4]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 [S].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3):195-206.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993:41-45.
[6]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471.
[7] 王保贤.冠心病心绞痛中医分型治疗体会[J].中医药信息,2001,18 (4):19.
[8] 陈燕力,刘东立.行气化瘀法治疗胸痹心痛经验[J].北京中医,2006,25(8):469-470.
[9] 李兰波,梁艳卿.通痹汤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浆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J].中医研究,2009,22(7):33-34.
[10] 卢笑晖.黄连解毒胶囊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9(6):457-458.
[11] 丁书文,李晓,李运伦,等.心系疾病中的热毒学说.中国医药学报,2004,19(10):593.
10.3969/j.issn.1009-4393.2015.14.109
山东 266400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第二中医医院内二科 (张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