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救特点观察

2015-07-31石彪

当代医学 2015年16期
关键词:病死率成功率心肌梗死

石彪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救特点观察

石彪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救特点。方法 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98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急救法,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急救法,对2组患者抢救情况以及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无死亡,对照组患者死亡3例(6.3%),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院前急救,能有效降低患者病死率,从而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特点;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是冠心病的一种,是指患者先出现冠状动脉病变,随之出现冠状动脉血供减少或中断,造成的严重心肌缺血现象,情况严重的患者同时可能出现部分心肌缺血坏死[1-3]。急性心肌梗死具有病死率高、发病快等特点,对患者的生存质量会造成严重影响,甚至直接威胁患者生命[4]。本研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救特点,意在找出最佳的抢救方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5月~2012年8月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98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男23例,女26例,年龄40~80岁,平均(68.3±11.2)岁;21例意识障碍、10例呼吸困难、18例心前区疼痛。观察组男25例,女24例,年龄41~82岁,平均(70.3±10.2)岁;20例意识障碍、12例呼吸困难、17例心前区疼痛。2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急救,包括生命体征检查、使用镇痛药以及转移至医院等。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急救,方法如下。

1.2.1 急救准备 急救人员在进行急救之前做好所有工作,叮嘱患者以及家属冷静面对当前发生的问题,帮助患者摆放较为舒适的体位,防止病情加重,叮嘱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帮助缓解病情。

1.2.2 急救措施 立即对患者进行各项生命体征检测包括血压、心跳次数、体温以及呼吸频率等,行18导联心电图,当确定为心肌梗死后考虑开通闭塞冠状动脉的方法,使心肌再灌注。判定采用急诊介入治疗或紧急溶栓。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后给予吸氧,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5mg,若患者病情并未得到有效好转则可肌内注射杜冷丁100mg。除此之外及时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选择较粗血管),使用静脉留置针敷贴固定,从而确保静脉给药不会出现外漏情况。医院开通绿色通道是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关键,患者抵达医院后需要立即送入监护室,同时对其进行溶栓治疗,缩短患者发病到溶栓治疗的时间,若是患者耽误时间越多则并发症发生率也就越大。

1.2.3 患者转运 对患者进行现场施救且患者病情稳定后立即进行转运,同时准备好各项急救物品,防止转运途中出现紧急情况。注意患者体位,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避免出现呼吸、血压变化过大。

1.3 观察指标 对2组患者急救后的恢复情况,死亡情况和病情缓解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无死亡,对照组患者死亡3例,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情况[n(%)]

3 讨论

现如今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压力的加重,急性心肌梗死患病人数正逐年呈逐年上升趋势,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重点在于从发病到院前急救的时间,这说明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言,实施救治的时间越早,抢救成功率也就越高[5]。文献报道,大部分患者会在起病1h后出现死亡,所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显得极其重要,防止患者病情加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病情进展快、起病急,病死率高等特点,对患者需要进行周密的抢救治疗措施,从而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抢救的过程中,院前的急救利于对患者进行早期的救治,这对院内抢救成功率会造成直接影响,所以在患者入院前给予及时的抢救措施必不可少。在对患者进行院前急救过程中,急救人员应当做好充足的设备以及急救药物准备,例如除颤仪、氧气筒以及心电图机等,保证院前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抢救过程中,为了能够提升抢救的成功率,将其急性心肌梗死对并发症发生率,急救人员需要及时对患者的病情做出准确评估,同时给予镇痛药物,建立静脉通道,对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进行密切观察,有针对性的抢救措施,降低患者病死率。

从本研究可以看出,老年人是主要发病人群,加强对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以及健康知识指导,特别是在重点人群生活社区做到形式多样的方式。使老年患者尤其是有既往病史的人群,在家庭以及社会中得到关心。定期做好健康体检,同时建立健康档案。不断加强家人以及患者的求救意识,加强心血管疾病知识,早期判断、识别急性心肌梗死的前兆,同时加强家属以及患者自我判断疾病危险。在家中也应当常备救心丸、以及硝酸甘油,避免出现惊慌。

院前急救能保证最基础的生命支持以及心肺复苏,帮助患者尽可能减少疼痛,缓解病情,为治疗提供有益条件。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时,首要原则是维持、保护心脏功能,避免梗死范围逐渐扩大,及时处理泵衰竭以及其他并发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无死亡,对照组患者出现3例死亡,病死率为6.3%,进一步说明了尽早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对于院前急救的120而言,应当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由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极有可能出现心跳骤停的情况且来势凶猛,因此早期对患者进行电除颤非常重要[6],但患者出现心跳骤停后,1min电除颤,其成功率在90%以上,延迟1min复苏成功率则将下降10%。若是在12min电除颤的成功率则仅为3%[7]。所以应当不断加强急救人员的队伍建设,急性心肌梗死具有发病急的特点,在对患者进行急救的同时要求做到不间断,认真、仔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以及生命特征[8]。

综上所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院前急救,能有效降低患者病死率,从而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1] 刘忠勇.4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救特点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8:143-144.

[2] 温乃林,杨文彪.1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救体会[J].中国乡村医药,2003,10(3):55.

[3] 刘君.院前抢救急性心肌梗死的体会[J].中国医药导刊,2012,10: 1734-1736.

[4] 梁肖霞,周华玲,彭雪梅.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3):15-16.

[5] 张少霞.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J].社区医学杂志,2013,16:48-49.

[6] 黄比戏.对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院前急救的临床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1(8):97-98.

[7] 王书海.急性心肌梗死53例院前急救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 9(12):286-287.

[8] 赵紫英.探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4):67-68.

10.3969/j.issn.1009-4393.2015.16.026

云南 671000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急诊科 (石彪)

猜你喜欢

病死率成功率心肌梗死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呼吸科医生应当为降低人口全因病死率做出更大的贡献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