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设计(景观方向)研究生教育中的设计能力培养探索*

2015-07-31任留柱田长丰RENLiuzhuTIANChangfeng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斯坦尼景观设计研究生

任留柱 田长丰 REN Liuzhu, TIAN Changfeng

环境设计(景观方向)研究生教育中的设计能力培养探索*

任留柱 田长丰 REN Liuzhu, TIAN Changfeng

环境设计专业景观方向的研究生培养是在设计学学科下环境设计专业研究生培养当中的核心方向之一。与风景园林学培养下的学生相比较,艺术类出身的环境设计专业研究生在对景观设计的认知能力上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对于景观学学科体系的建立和景观设计思维与方法的训练,以及对相关学科的涉猎认知能力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基于此,本文将探讨一种适合环境设计专业研究生的景观设计能力训练的框架,包括培养学生的空间操作与场所认知能力、掌握一种设计程序方法和基于混合式教育(Blended Learning)模式下的多学科涉猎能力。

环境设计;研究生教育;设计能力

0 引 言

从单纯的字面意思理解,“环境设计(Environment Design)”专业应当是以土地或滨水为载体,依托于城乡环境和建筑环境的设计专业。在这个范畴当中,景观设计(含土地利用规划设计,Land-use Planning Design)无疑是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中必不可少的核心方向之一。但是由于我国学科发展的历史原因,环境设计(包括环境艺术设计)从专业设立之始,采用了以建筑为载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截止到21世纪的前十年,它的主要培养方向是室内装修以及建筑室内空间设计。但随着多学科的融合发展趋势日益成为主流,特别是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和社会需求,使得环境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进入了转型期,开始由传统的建筑室内空间设计到以“人居环境和谐发展”为主体的室内外环境综合设计。在中共十八大上,“生态文明”更是被提到了国家的重大战略之一。2013年教育部将环境艺术设计更名为环境设计。由此可以看出,转型之后的研究生设计能力的新探索将成为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命题之一。

然而,当前的景观设计教育主要集中在建筑类院校、农林类院校、艺术类院校当中,它跨越了建筑学、风景园林学、景观生态学、环境行为学等多学科。尽管各种不同背景下的院校的景观方向教育在设计能力的培养上有各自不同的侧重。但不可否认,对于设计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设计方法的训练和掌握,以景观学为基础的多学科涉猎认知能力训练,是所有高校当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特别是在艺术类院校当中,由于艺术类学生多数受到过较为系统、正规的艺术训练,具有良好的绘画基础和一定的艺术修养,但在景观设计中过于关注形式形态而缺乏对生态和功能的思考。

1 景观方向研究生设计能力现状

与建筑学、风景园林学等工科背景下的学生不同,在艺术学背景下的环境设计专业的研究生在本科学习阶段对于“景观类”课程涉猎较少。目前我国所招收的设计学(含艺术设计,MFA)专业环境设计方向的研究生绝大多数均来自于环境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而且几乎所有的学生在其本科学习阶段,大都以建筑及室内空间设计课程为主;对于室外空间的学习基本也仅是以庭院设计、公共设施设计等基础课程为主,而针对景观设计能力的训练严重不足。可以说,绝大多数研究生对景观设计的认知程度相当浅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场地空间塑造能力问题

在今天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当中,普遍认为基础课程的训练可以考虑一定程度上的教学创新,但其训练的核心课程大都以建筑学基础课程为主。以我校为例,本科的基础课程如空间构成、空间与建筑等基础课程,设计训练课程为设计基础1(建筑设计)、设计基础2(室内设计)、设计基础3(景观设计)等专业课课程。因此,研究生在本科学习阶段过于靠近建筑及室内设计类课程,在景观设计类课程中,因空间操作和场地塑造能力的不足造成了设计成果无空间层次感。

另外,由于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最大区别在于景观设计的元素是有机的,而建筑设计的元素绝大多数是无机的。特别是景观设计的两个重要考虑因素——地形和植物,它们所具有的水平维度远大于竖向维度。由于研究生们在本科学习阶段普遍接受的是以建筑空间为主题的Studio课程,造成了在景观设计当中,学生们还是依照过去的设计方式来展开设计,并未考虑到由于地形和植物的影响所产生的空间不确定性。

1.2 设计思维方法问题

设计思维方法训练一直是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的难点,最为普遍的现象就是绝大多数研究生从未掌握一套自己认为有效的设计范式,而学生们拿到设计基地图纸后,不假思索地展开以形式美学构图为基础的现象尤为普遍。以我校为例,在早期的研究生Studio课程当中,我校教师们发现研究生一旦完成了场地美学构图后,几乎便直接进入了设计效果图绘制阶段。

而更为明显的是,在涉及到大尺度的场地规划设计当中,学生们因缺乏足够的空间尺度训练而无从下手。当涉及到生态规划设计的时候,学生们因为其艺术生背景,造就了知识储备薄弱,无法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系统”概念,造就了研究生喜欢摆弄一些似是而非的设计口号和惊艳的效果图来试图弥补其设计缺陷。

1.3 多学科涉猎问题

在2013年9月,我系对所有在读的环境设计专业研究生展开一次专业书籍读书普查,结果发现六成左右的研究生的阅读范围还停留在《现当代设计史》(王受之)、《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等考研必读参考书内容。对于学科内享有盛誉的《景观设计学》(约翰·O·西蒙兹)、《人性场所》(克莱尔·库珀·马库斯)、《设计结合自然》(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总体设计》(凯文·林奇)、《环境行为与空间设计》(高桥鹰志)、《景观设计学和土地利用规划中的景观生态学原理》(文克·E·德拉姆施塔德)等著作几乎还处在尚未听说的状态。

由此可以看出,环境设计专业的研究生在对待风景园林学等相关学科体系的认知还停留在艺术学的范畴下,绝大多数设计思想还停留在对所谓的“装饰”、“美化”的概念当中。正如20世纪50年代哈佛大学的景观系主任佐佐木英夫(Hideo Sasaki)曾经告诫我们:“当前,景观设计正处在十字路口,一条指向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领域,而另一条则是肤浅装饰的雕虫小技。”正所谓当前日益严重的国土生态安全问题要求景观设计不仅仅要将眼光停留在传统或现代的园林设计当中,还要广泛地涉猎景观生态学、市政工程学、土地使用规划、环境行为学等多学科知识。

2 景观方向研究生设计能力培养思路

艺术类出身的研究生在从事景观设计时,往往过度地依赖于所谓的构图法则,而忽略了景观设计的本质在于人与场所之间的互动关系是一种普遍现象。对此,针对郑州轻工业学院近几年的教学探索,提出了一个在研究生阶段对设计能力培养的方式,由三部分组成:从具体的空间认知到设计范式的建立乃至熟练运用到建立完整的景观学框架体系。每一部分都有明确的训练主题,彼此之间相互联系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训练过程。

2.1 空间操作与场所认知

空间操作一直以来是传统建筑设计教育的核心命题,在景观领域中也不例外,但和建筑设计相比较,景观设计对于空间的理解更多地是体现在“场所(Place)”范围当中。2004年由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American Society of Landscape Architects)、加拿大景观设计师协会(CSLA,Canadian Society of Landscape Architects)、景观设计教育委员会(CELLA,Council of Educators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注册景观设计师委员会(CLARB,Counci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Registration Boards)、景观设计专业评审委员会(LAAB,Landscape Architecture Accreditation Board)联合完成了景观设计核心知识结构研究报告(LABOK,Landscape Architecture Body of Knowledge Study Report),在报告中强调了九个景观设计教育和景观设计师执业所需要的能力[1],其中第五点就涉及到了景观设计在不同尺度空间的规划、设计、管理和实践能力(Desig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at Various Scales and Application)(表1)。

对于空间操作与场所认知能力的训练,首先要让学生建立起三维的空间关系,特别是要学会从传统的“空间—平面”学会向“空间—平面—空间”这一转换关系过渡。不仅仅要求学生们通过详细的测绘培养学生的空间尺度感,同时还可以将POE(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分析作为研究生设计能力训练的重要手段,强调从使用者(User)的角度去观察场地中各种人群的活动,依托人体工程学和环境行为学等学科知识,以草图思考和社会调查的形式记录个体及群体的感受,并从中有所领悟。

同时,还可以通过设计思维方法训练和专题设计的方式,通过特定的基地条件和设计任务书,在完成基地分析和功能定位的基础上,以相对极端化的方式要求学生面对空间问题。在我校,通过快速设计和草图思考的手段,要求在1小时的时间内,完成该基地的25个方案草图。这种训练综合了我校一贯强调的“SA(Site Analysis)—CA(Case Analysis)—CD(Case Design)”的设计步骤。学生们所接受的空间训练和场地观察的认知再配合相应的案例分析学习,也就自然而然地进入到了方案设计的状态。

2.2 设计程序方法训练

当今的设计教育,即使对于设计的感性,也是力求“理性辅助下的直觉把握”,科学、理性、技术、工程是现代景观设计的看家本领[2]。艺术类出身的研究生太执着于所谓的设计灵感和设计美学法则。尽管景观设计需要直觉感悟、想象和激情,但这种感性、想像和激情不能盲目胡思乱想。

表1 景观设计核心知识结构研究报告Tab.1 research report of core knowledge structur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esign

图1 卡尔·斯坦尼兹决策模型早期理论框架(1990)Fig.1 the early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Carl Steinitz Framework (1990)

当下的设计教育尤为重视设计程序方法的训练,研究生教育中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能够让每一个研究生形成自己的设计方法体系。在培养当中,我校借鉴美国哈佛大学卡尔·斯坦尼兹(Carl Steinitz)教授所提出的“卡尔·斯坦尼兹决策模型框架”来指导学生展开设计创作与设计研究。

卡尔·斯坦尼兹决策模型框架最早起源于1990年十月的A Framework for Theory Applicable to the Education of Landscape Architects (and Other Environmental Design Professionals),卡尔·斯坦尼兹首次论述了基于多年教学心得所提出的一套景观规划设计范式。在这个范式中展示出一种设计框架,它包括了生态学理论、美学理论、历史学理论、感知理论和认知论,当然也包括了设计过程的相关理论(图1)[3]。直到1994年卡尔·斯坦尼兹发表了A framework for theory and practice in landscape planning,才标志着“卡尔·斯坦尼兹决策模型框架(Carl Steinitz Framework)”[4](图2)正式成型。

卡尔·斯坦尼兹决策模型简单易懂,能够直观地向景观设计初学者解释场地的论证过程。卡尔·斯坦尼兹决策模型将六个不同的问题组织起来,每个问题又联系到某特定的基于理论的答案或者模型。在各类项目中,这个框架会被“经历”三次:第一次逐层向下,定义项目的背景和范围——确定问题;第二次逐层向上,细化项目的研究方法——如何问答这个问题;第三次再次逐层向下,完成项目得出结论——找到答案。这6个问题以及相联系的模型是根据最初确立景观设计项目时的考虑顺序而自上而下列出的。

卡尔·斯坦尼兹决策模型,可以视为一种科学研究方法,也可以视为一种模型。同时,我校借鉴该模型作为学生授课的方式之一,用于组织Studio课程来指导研究生展开设计和案例分析(图3)。而对于已经有从业经验的研究生来说,应当在培养上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上,教师们帮助研究生们思考该模型的运作原理,同时也应该成为比较和评价他们设计成果的依据[5]。

图2 卡尔·斯坦尼兹决策模型(1994)Fig.2 Carl Steinitz Framework (1994)

图3 田长丰:运用卡尔·斯坦尼兹决策模型对郑州轻工业学院东四楼改造分析Fig.3 applying the Carl Steinitz Framework to analyze the Eastern 4th Building Modification project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

2.3 多学科涉猎能力训练

多学科涉猎是研究生的必备技能之一,多学科涉猎旨在鼓励研究生不仅仅要关注于本专业领域内的学术动态,还要放宽眼界,学会抓住学术前沿信息,提倡不同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并在此过程中发现设计研究的创新点。

特别是信息化时代,多学科的涉猎应当基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角度来展开,这是今天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在大数据时代,对于知识的记忆能力没有太多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学会运用它。在目前,单纯的课堂教学以及各种形式的教学改革探索从未停止,但是基于工作室培养的模式依然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展开混合式教育(Blended Learning)模式教学,将面对面讲授(Face to Face)和数字化学习(Online Learning)整合起来。一方面可以克服传统工作室教学中的弊端,使得教学更加高效;另一方面,可以克服传统的网络教学的不足之处。在研究生培养的多种方法探索中,混合式教育模式教学应当是研究生教学改革的一种重要趋势。

景观设计的教学是跨学科的,正如孙筱祥所谈到的“这一学科是以‘生物、生态学科’为主,并与其他非生物学科(例如土木、建筑、城市规划)、哲学、历史和文学艺术等学科相结合的综合学科。它的基础知识包括地质学、自然地理、土壤学、气象等自然科学,生物学、植物学、生态学等生物科学,园艺学、林学等农业应用科学,以及文学、艺术、美学等多学科相综合的新的绿色生物系统工程学科”[6]。M.Elen Deming说:“景观设计最初不过是一门手艺,好几个世纪之后才成为标准化的职业,并最终缓慢进化为复杂精深的学科。景观设计这个词就是一个抽象的知识体系,一个不断进化的学、知、行半自助系统,在系统的一致意见指导下产生、认证和消亡。经过反复的调查和研究,这些知识体系不断进行自体更新。”[7]

对于研究生来说,对景观学的认知从景观设计开始,学生们不仅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去学习一套有用的学科知识和设计技能,而且还要了解研究的基本事项和内容,它包括对设计问题的认知和研究课题的形成、相关文献的收集工作、对学科现状的了解以及根据设计项目的实际需求来完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设计策略,最后还要对景观学内某些方向上的研究甚至是学术前沿的一些动态所带来的影响有所观察。

3 结 论

Valerie Malhotra Bentz和Jeremy J. Shaprio认为研究生在从事专业研究和专业实践当中应该作为协调者,要把自己的实践视为创作和思考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术研究者,它的身份具有双重意义,不仅要通过专业技能与知识展开评价与运用,并在此过程中扩展和改进学科知识,而且还要掌握创造知识的技巧[8]。

环境设计专业景观方向的研究生设计能力培养是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而成的。要看到针对艺术类背景下的研究生培养的问题是可以通过有效的方式训练来弥补其缺陷的。在目前的培养模式当中,我校虽然还存在课程衔接紧密度不高,Studio课程教学不够开放、研究生在进企业参与设计实践环节不够强等问题,但通过环境设计系近两年的课程教学可以证明,按照我们所探索的这套方法在研究生培养当中是十分必要的,其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但是针对艺术类背景的环境设计专业景观方向研究生如何发挥设计能力的培养,仍需要我们继续探索与反思。

[1]American Society of Landscape Architects(ASLA), Canadian Society of Landscape Architects(CSLA), Council of Educators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CELLA), Counci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Registration Boards(CLARB),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ccreditation Board(LAAB). Landscape Architecture Body of Knowledge Study Report(LABOK)[EB/OL]. [2014-10-22]. http://www.wbdg.org/design/ dd_landscapearch.php.

[2]刘滨谊. 风景园林的性质及其专业素质教育培养[C]//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 和谐共荣——传统的继承与可持续发展: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0年会论文集(下册).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 2010: 4.

[3]Steinitz C. A Framework for Theory Applicable to the Education of Landscape Architects (and Other Environmental Design Professionals) [J]. Landscape Journal, 1990, 9(02): 136-143.

[4]Steinitz C. A Framework for Theory and Practice in Landscape Planning [J]. Ekistics, 1994, 61(364): 4.

[5]卡尔·斯坦尼兹, 黄国平. 论生态规划原理的教育[J]. 中国园林, 2003(10): 14-19.

[6]王绍增, 林广思, 刘志升. 孤寂耕耘默默奉献——孙筱祥教授对“风景园林与大地规划设计学科”的巨大贡献及其深远影响[J]. 中国园林, 2007(12): 27-40.

[7]Deming M E. Editor’s introduction. Landscape Journal, 2009, 28(02): iv-viii.

[8]Bentz V M, Shapiro J J. Mindful inquiry in social research [M]. Thousand Oaks: Sage, 1998.

图片来源:

表1:作者绘制

图1:Steinitz C. A Framework for Theory Applicable to the Education of Landscape Architects (and Other Environmental Design Professionals) [J]. Landscape Journal, 1990, 9(02): 136-143.

图2:Steinitz C. A Framework for Theory and Practice in Landscape Planning [J]. Ekistics, 1994, 61(364): 4.

图3:作者绘制

(编辑:申钰文)

Cultivation of the Design Ability in Environment Desig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s one of the core directions in the environmental design postgraduate education. Compared with the students in th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there are certain gaps in the cognitive ability of th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or the postgraduate of the environmental design of art background, especially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iscipline system and the training of landscape design thinking and method, and there are also some problems in the cognitive ability of the related subjects. Based on this, a framework for the training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bility for the environmental design professional graduate students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including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ability to operate in space and place, to establish a design paradigm and the Learning Blended model under the multi subjects.

Environment Design; Postgraduate Education; Design Ability

10.13791/j.cnki.hsfwest.20150405

任留柱, 田长丰. 环境设计(景观方向)研究生教育中的设计能力培养探索[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5, 30(04): 18-22.

G643

B

2095-6304(2015)04-0018-05

* 郑州轻工业学院第二批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资助项目(02002)

任留柱: 郑州轻工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教授,renliuzhu@126.com

田长丰: 郑州轻工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

2015-06-20

猜你喜欢

斯坦尼景观设计研究生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浅谈斯坦尼康使用心得以及未来市场发展趋势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真正的谦卑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30min造出“斯坦尼康”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军事科学院招收1995年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