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竞值架构视角下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

2015-07-31申文青

中国经贸导刊 2015年17期
关键词: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摘要:利用竞值架构理论兼容并蓄的思维方式,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划分为合作式、创新式、控制式、绩效式四种模式,并对其理论分维及应用环境进行分析,这有利于组织选择并培育符合自身特点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促进组织效能的提高。

关键词:竞值架构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组织效能

学术界从上个世纪90年代逐渐开始从理论假设方面展开战略人力资源管理(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SHRM)对组织效能影响的研究。实施SHRM可以有效提高组织效能,已是众多学者日益达成的共识。随着研究的深入,需要更有效的研究手段,用以阐述人与组织的悖论现象。竞值架构(competing values framework ,CVF)基于兼容并蓄的思维方式,经过大量实证研究与理论的抽绎、整合,把多种不同的思想理念展现于一种理论框架之中,从整体角度归纳不同组织理论,是一种研究组织矛盾现象的理论框架。由于人们的价值取向日趋丰富,在组织研究过程中CVF便成为有效的研究工具。[1]CVF有助于决策者转变原来片面的、非此即彼的研究方法,用全面融合的观念分析问题,从全新角度去解决问题。

一、基于CVF视角的SHRM模式划分

虽然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SHRM的重要意义,但通过CVF进行SHRM研究起步不久,只有为数不多的理论分析和经验总结。基于CVF视角出发,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有利于对SHRM更细致的了解。

SHRM的战略定位被称为模式选择。以CVF思维方式,可将SHRM划分成不同模式,为组织决策提供依据。如有学者提出在CVF视角下把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分为自由合作、承诺支持、规范制度、效益目标4种模式并进行了实验论证。[2]或从人力资源管理目标以及员工发展的主体角度出发,构建他们认为的人力资源管理理想模型。该理想模型由官僚模式、市场模式、专业模式和灵活模式组成。[3]实际上,这种分类方式所依据的角度和CVF思维方式比较类似,从CVF维度上看,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发展SHRM模式理论研究。在已有理论研究成果和推理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和归纳提炼,从CVF角度出发,可将SHRM的模式分为合作式、创新式、控制式、绩效式四种类型。

二、基于CVF视角的SHRM理论分维

结合CVF视角的SHRM模式分类,一般而言:1、合作式SHRM的特征为弹性和内部焦点。也就是说重视团队合作和员工情感承诺,组织重视建立完善内部员工选拔晋升机制,关注提高员工团队合作水平,在采取薪酬激励机制时关注员工内心平等感受,促使员工为组织未来可持续发展做出战略贡献。故其构成要素为团队能力、战略贡献;2、创新式SHRM的特征为弹性和外部焦点。该模式重视创新发展的组织,一般会更重视外聘具有丰富专业知识且技能强的优秀人才,关注员工职业技能水平的提高。而在绩效考核和薪酬机制中主要依据员工创新水平和工作经历。故其构成要素为专业技术、创新贡献;3、控制式SHRM的特征为控制和内部焦点。该模式重视稳定和控制的组织,一般更重视员工基本素质能力,重视内部选拔晋升机制,要求社会活动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在绩效考核和薪酬机制中主要依据员工遵守纪律情况以及职位资历。故其构成要素为科层秩序、通用能力;4、绩效式SHRM的特征为控制和外部焦点。该模式重视绩效和短期发展目标的组织,一般更重视招聘外部员工促进短期目标实现,岗位培训只关注提高员工短时间内的生产效率,绩效考核主要依据员工在实现组织可量化的短期目标中的贡献。故其构成要素为短期贡献、量化绩效。

三、基于CVF视角的SHRM模式应用分析

(一)提升员工参与能力,优化员工队伍配置

合作式SHRM是关注组织内部人力资源配置,关注员工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互助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注重培育组织文化来强化团队凝聚力,并以此提升员工承诺。通过创造平等发展空间,提升员工参与能力来促进内部人际关系和谐。合作式SHRM在人事招聘过程中尤为重视组织内部人力资源,积极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制定科学具体的培训方案,为员工提供系统完善的职业培训,培训内容除专业知识技能外,还包括团队精神及人际交往技巧;在薪酬激励过程中重视员工内心的公平感,组织内部为员工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提供足够的晋升的机会;团队工作业绩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绩效考核标准中,评价指标重点关注员工为达成组织战略目标所作出的战略贡献,并把人际关系情况作为评价成功的标准。合作式SHRM的这些特点使得组织在内部员工队伍配置时会比较多地应用。

(二)提高员工创新能力,有效应对环境变化

创新式SHRM是注重组织外部人力资源整合,重视员工创新意识培养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组织人力资源部门主要职责是,通过不断的改革、开发新资源以及采用新的程序和手段,以应对环境的变化。创新式SHRM在招聘过程中尤为重视组织外部人力资源,十分看重员工的工作经历和专业知识技能;员工培训活动依据组织迫切需要的内容进行,主要是提高员工必备的岗位专业技能水平。但这种没有完善的方案步骤,往往受实际业务影响;在薪酬激励过程中关注员工的工作经历,内部选拔晋升空间不大;在绩效考核过程中,考核结果往往受组织或者部门评价的直接影响,评价标准重点放在员工创新成果和开发的新业务上的贡献[3]。把应变能力和创新水平作为评价成功的标准。如果组织内部的劳动力成本较高,可以应用创新式SHRM,从外部吸纳人才保证业务顺利开展。

(三)确保员工稳定,规范员工行为

控制式SHRM是关注开发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重视内部员工稳定的同时,也强调对员工的行为规范控制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主要通过工作分析、制度规范以及组织再造等措施来实现控制。控制式SHRM在人事招聘过程中主要从组织内部选拔人才,关注选拔的人才的综合通用能力。采用规范简洁的招聘考核机制,这是由于关键生产工艺环节已经被细化为一系列规范简单的步骤;员工知识技能主要由组织统一负责培训提高,有详细的计划方案;在薪酬激励过程中关注组织内部员工的职位资历,内部晋升机会多,可充分保障员工工作稳定;绩效考核主要依据预先确定的制度规范和任务指标,对员工评价标准重点在于其遵守组织规章制度情况。如果组织外部环境稳定,组织间的竞争以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为中心,可应用控制式SHRM。

(四)提升员工业绩,稳定组织产能

绩效式SHRM是关注整合外部的人力资源,同时对员工进行严格过程取向管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人力资源部门主要发挥战略合作作用,注重计划和目标制定、生产率测量等。绩效式SHRM在人员招聘主要挖掘外部人才资源,关注选拔的外部人才在实现组织短期目标过程中做出的贡献;组织对员工培训工作投入较少,仅限于有利于完成短期目标任务的有针对性的培训。从整体上看,组织内部晋升空间不大;有严格规范的激励机制,薪酬激励过程中关注短期内的员工表现情况,重视其短期创造的业绩;绩效考核主要依据预先确定的任务指标,员工评价标准重点在于其在组织内完成的量化指标。把收益、效率、名誉、竞争力作为评价成功的标准。绩效式SHRM通常用于成本依赖性强、具有稳定产能优势的组织。

明确不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适用特点,有利于组织选择并培育符合自身特点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促进组织效能的提高。但需要明确的是,组织选择SHRM要同时考虑与其所处情境因素的合理契合。

参考文献:

[1]叶海英,刘耀中.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综述——基于三个理论和三个视角[J]. 中国市场,2010,18(5):34—37

[2]戚振江.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进展[J]. 科学学研究,2004,22(5):522—528

[3]李鑫,孙清华.SHRM对企业绩效影响机理的实证研究——基于山东省151家企业的问卷调查[J].管理工程学报,2010,24(3):50—54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研究院2014年课题“转型期独立学院法人治理结构优化研究”(项目编号:GDJY—2014—D—b021)的阶段性成果〕

(申文青,1977年生,河南省洛阳市人,广州大学松田学院管理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战略与组织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资源基础理论视角下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现状分析
关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人力资源柔性研究综述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综述
企业文化视角下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推演
酒店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