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到《北风吹》就会想起您

2015-07-28蒋力

歌剧 2015年1期
关键词:王昆北风吹喜儿

2014年11月27日,北京奇冷,我国着寒风去八宝山,为11月21日同一天去世的两位声乐界前辈送行。楼乾贵先生是我所在的中央歌剧院的前辈,是我敬重的歌唱家,向楼先生的遗体鞠躬告别后,我和同事们在竹厅门外略作寒暄、稳定,情绪。寒暄的同事中有我们剧院的另一位前辈李光羲老师,他刚从王昆老师的告别现场过来,说那边人很多,现在或许少一点了。我和两位同事随后转到了前院,那是八宝山的一个新厅,我一直没有记住它的名字。大厅外排队等候进去告别的人仍有不少,门上的横幅写的是“怀念王昆”,旁边的大屏幕滚动播放着一个新编的专题片,让我们又一次听到王昆老师那清亮的歌声和“北风那个吹”的熟悉旋律。进去后,是几人凑成一排的三鞠躬,然后围遗体转过半圈,再向家属表示哀思。熟悉的面孔甚多,不宜一一招呼,大家的心思,此时都系于一人。最后的送行相当别致:在音乐理论家田青先生的主持下,众多曾被王昆老师培养过的歌手们,围成一个大圈,一首又一首地唱起王昆老师的代表作。我注意到,众人中唯有一个老人扶杖而坐,他就是歌剧《白毛女》的编剧之一、也是《白毛女》主创队伍中唯一健在的贺敬之。

1995年9月,剧作家、诗人、文艺理论家、曾多年担任宣传和文化部门领导职务的贺敬之,以“塑人民不朽形象,扬民族壮美歌声”为题,概括地写下他对王昆的评价:

王昆同志是解放区成长起来的新中国有代表性的人民的歌唱家和歌剧表演艺术家,是歌剧《白毛女》第一代喜儿的最成功的扮演者,是实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和党的社会主义文艺路线的优秀文艺战士。她为探索和建立新时代的民族声乐学派和革命现实主义的民族歌剧表演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

回顾半个多世纪以来王昆同志的生活道路和艺术实践,研究、总结和学习她的成功经验,发扬她“永远为人民歌唱”的革命精神,这对今天是有十分重要意义的。

贺敬之同志所说的“第一代喜儿的最成功的扮演者”,是完全准确的,也是尊重事实的,当时先于王昆排演喜儿这一角色的是林白,1945年的首轮演出,有几场仍是她主演。现在媒体报道中经常把王昆老师说成是喜儿的“第一个扮演者”,“个”与“代”,虽是一字之差,却不能说是准确的表述,甚至混淆了概念。

1950年5月,王昆曾写过一篇《我怎样演(白毛女)》的文章。笔者惭愧,不知此文在何处发表,也没有读过。由荆蓝老师主编的《中国歌剧史》一书,援引了其中的要点,一是先要分析角色所处社会地位、遭遇的事件、性格,及人物关系,多研究角色的内心情绪;二是要掌握角色的情绪变化和情感发展的重要环节,适当选择表现这种变化的节奏与形象:三是为自己设计相应的外形动作。最后提出要不断地创造、不断地丰富自己的角色,不要以为戏已经演好了受到好评,就放松对角色的继续研究。

“2008中国歌剧论坛”之后,中国歌剧研究会的一项重要活动是设立“终身成就奖”,经过提名、讨论、投票等环节后,王昆老师以全票当选,成为19名获得此荣誉的老艺术家之一。筹备颁奖活动时,我们对17位老艺术家做了一次采访(周巍峙、郭兰英两位因故未能采访),大多是到各位前辈的府上去采访的。在采访王昆老师之前,我与她没多少接触,偶尔见面,几乎都与剧场有关。有一次在北京的民族宫礼堂看江苏镇江艺术剧院的音乐剧《快乐推销员》,她和周部长老两口就坐在我前面,开演前我客气地向他们请了安。戏开演后,周部长与王昆老师有一段小声的对话——

周:这个戏叫什么?

王:《快乐推销员》。

周:——推销员?以前看过吧?

王:弄混了,以前看过的是话剧,叫什么推销员来着?

周:我记得是推销员什么的。

我听到他俩的对话内容,凑到两位老人的耳边说:“那是话剧,叫《推销员之死》。”王昆说:“对,《推销员之死》。”周部长点头。两人都侧头看了我一眼。我又补充一句:“这个《快乐推销员》是新创作的,刚刚参加了‘哈尔滨之夏。”周部长说:“你很熟悉嘛。”

更近的一次见面,是2009年在北京的人民大会堂,王昆老师来看中央歌剧院的《白毛女》。那是《白毛女》第一次在人民大会堂演出,之前已有十余年的空档。我记得去贺敬之老部长家采访时,我曾向贺部长提到此事,贺部长很关心排练情况,叮嘱我转告剧院领导,希望来他家通报一下。10月29日,临近演出时,剧院院长俞峰和时任党委书记柏玉华一起去了,贺部长听了汇报后,高兴地在俞峰用的总谱上题词:“祝愿中央歌剧院为振兴中国歌剧事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贺部长的秘书柳勇也希望剧院多邀请一些老文艺工作者来看演出。我代表剧院打电话邀请王昆老师,她立刻就答应了,还说“这么多年不演了,一定要来看看”。又说要多几张票,带几个学生来。我问她:周部长能不能来?她说:他不在北京,估计来不了。

王昆老师家,是在北京南三环边的十里河857号,附近是一大片市场,拐进旁边的现代化村落,很容易就找到了她家。时在2009年11月2日下午3点,我们到达时,王昆老师还在午休。她的助手小王去卧室通报,不久她就出现在我们面前,还埋怨着小王“客人都来了,怎么不早告诉我”。见了面先问姓名,我报上姓名之后,王昆老师的反应是:“噢,你就是蒋力!”这一反应足以看出这位八旬老人的敏捷。

我记下了那天采访的主要内容,大致如下:

蒋力:王昆老师,您好!我们今天来是向您口头通告,您获得了“中国歌剧艺术终身成就奖”,同时也是来向您表示祝贺!我们想为颁奖活动拍一个专题片,希望您就中国歌剧这个话题说几句,我们想请您从《白毛女》演喜儿这里讲起。

王昆:我认为歌剧是一个最具有魅力的艺术,因为它动用的艺术手段很多。它的音乐是很精致,很讲究,从戏剧角度讲,角色能在必要的时段内抒发最激烈的感情,在不必要的时候又能很简短,甚至跳过去。这个观众都能接受。所以歌剧是非常好的艺术。我演的剧目不多,主要演了《白毛女》,从19岁开始,给中共七大演出,一直演到(19)62年,前后演了17年,也到国外演出过,像苏联、奥地利苏战区部分。我一开始也不会演戏,通过演《白毛女》,在实践中渐渐懂得什么是歌剧,歌剧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慢慢就喜欢上了歌剧,懂得了它的艺术规律和艺术力量。特别是解放战争开始的那个时候,《白毛女》的作用是推翻旧社会,建立新社会。当时最重要的是解放生产力,解放农民,武装农民思想,让他们起来支援战争。另外就是提高农民地位。战争也得靠农民群众,解放战争也是这样。当时共产党处于劣势,没有广大农民的支持,是不可能取得最后的胜利的。用今天的话说,这部戏的价值就是让农民懂得了自己的价值,农民懂得了自己应该不再像杨白劳一样去自杀,不再卖女儿。这部戏有非常鲜明的主题,直接对农民进行教育,我觉得这部戏的力量就在这里。应该说是《白毛女》教育了广大农民群众,也成长了一个组织,像歌剧导演也是从无到有,是新中国歌剧的开始、里程碑。这部戏对中国歌剧起了一个重要示范作用。

蒋力:您对中国歌剧发展还有什么看法?

王昆:这个我可不知道,但是我觉得中国歌剧和其他艺术一样,必须在本民族的传统上去发展,离开这个没有成功的。所以成功的作品,都是民族的,发展了,必须和生活结合起来。《白毛女》紧紧扣在民族的音调、民族的感情、民族的味道里,所以很成功。

蒋力:您现在还在台上演出,平常是一个什么样状态?还练声幺?

王昆:对呀,不练怎么能唱。我今年85岁,要练声,这么多年了,《北风吹》和《扎红头绳》一直是我在舞台上的保留曲目。我就想告诉后来的人,85岁还是可以唱的,声带是人体退化最晚的器官。

蒋力:您觉得什么样的歌剧会留下来?

王昆:我觉得好的剧目一定要让人有激动、心跳的地方,像《洪湖赤卫队》中“儿死后……”。有些剧目,估计只有知识分子爱看,老百姓都接受不了。……雨果的《悲惨世界》不错。

蒋力:演唱会之后,您下一步计划是什么呢?

王昆:不去参与了,老了,如果唱得不行,硬塞给别人,对别人是很痛苦的事情。

蒋力:我记得您对媒体谈过一个观点,后来被记者用作一篇报道的标题,叫“歌剧院为什么不演歌剧?”

王昆:对。我觉得既然是歌剧院,就要演歌剧。说这句话,是提醒社会对歌剧的关注,其中有国家对歌剧的政策问题。现在歌剧演出少了,观众也少了,我不知道,是不是观众变了?我觉得舆论对歌剧的支持也不够。

王昆老师家很像一个博物馆,墙上挂的、柜上摆的,哪样东西都有故事。拘于礼数,我未敢仔细去观赏每一件摆设,只请王昆老师与我拍了合影。照片上,王昆老师左侧身后,是名画家艾轩为她画的肖像,虽是复制品,质量毫不逊色:我右侧身后,是周部长的书法,一个潇洒的“牛”字,那是王昆老师的属相,也是老伴儿对她的最高赞誉!

2010年4月,王昆老师参加了在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隆重举办的颁奖活动。之后,她亲自主持了一次有众多明星演员参与的《白毛女》的排演。

在悼念现场,一位记者让我谈几句感受,我说:王昆老师一辈子做了很多事,唱了很多好歌,培养了很多学生,我最感慨的是,她一辈子没有离开《白毛女》。我记得看过的一篇报道中提到,1998年她和周巍峙一起看望老作家巴金时,她曾蹲在巴老身边,贴着老人家的耳朵,清唱了一段《北风吹》。今天为王昆老师送行,我们没有听到哀乐,我们听到的仍旧是《北风吹》。今后,无论什么时间,再听到《北风吹》时,我们依然都会想起您、想念您——王昆老师!

猜你喜欢

王昆北风吹喜儿
搏击长空
An improved model of damage depth of shock-melted metal in microspall under triangular wave loading∗
北风吹
憨福
同学情谊
白毛女(第一幕节选)
回乡记
北风吹
A thermostable serralysin inhibitor from marine bacterium Flavobacterium sp. YS-80-122*
北风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