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比人,比丢了什么?

2015-07-27程路

人民教育 2015年24期
关键词:榜样竞争考试

程路

当我们硬要把一些人用有限的指标作比较并分出高下时,我们便把这些人物化了……

做了一年“人民谈”栏目,让我对现实问题有了一根敏感的神经。人是什么,人性是什么,教育中有哪些行为是不符合人性的,也是做栏目时我想得最多的事,今天特别想写一写,“人比人”的事。

人比人,让现代人不安

在很多人的成长记忆中,都会有一个样样比我们强的“邻家孩子”,他们听话懂事,有礼貌,学习成绩年年优秀,不让家长操心……有了他,我们的好日子就没有了,我们开始背着重重的负担过活,似乎怎么做都是他的手下败将。我们总是在仰视他、嫉妒他,却没有一刻能超越他。等到成年,我们再回想,好多“破绽”才会被看出来,这才知道,这个“邻家孩子”都是老师或家长创造出来的一个“综合形象”,它集众家之长,却没有短处,这个虚拟人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用来鞭笞我们。

然而今天,我们这些受骗者做了家长或老师之后,或多或少地还会用这种手段,我们美其名曰树立榜样,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样可以让孩子们获得极大的动力,见贤思齐。”但我们都忘了,榜样一定要有个前提,就是真实,今天的家长和老师目的性普遍很强,大家总会很自然地隐去榜样身上的很多不堪。

其实,那个“邻家孩子”终究只是一个可怜的“替罪羊”,家长只要对孩子的未来充满不安或高远的期望,就一定能神化出很多“假想敌”来。

这当中,我们都用到了一个思维手段:比较,把身边的孩子跟远处的孩子比较。作为人,我们能熄灭心中比较的冲动吗?很难,把人与人进行比较已经成为现代人心中最基本的思维模式了,因为当代世界就是靠比较而建立起来的。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社会就是一个竞争场,而竞争的本质就是比较。价格是衡量一切的标尺,任何东西一到市场上,就能分出高低上下,所有的商品都只能分成兩种:赚钱的和不赚钱的;而这些产品背后就是公司与公司之间的竞争,所有的公司不论其特色,最终也都只能被分成赚钱的和不赚钱的;而公司的背后便是人的比较和竞争,能为公司赚钱的就是好员工,反之就是差员工,好的员工收入会更多,差的员工甚至会失业,会生活无着……人比人这种思维方式之所以能深入人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惧怕被这个社会所抛弃。

竞争创造了财富,这些财富奠定了今天社会的物质基础,竞争和比较还给每个社会成员以动力,让他们不断努力。但这并不是说,人比人这种思维方式就是符合人性的,能长存下去。无论是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所定义的人的“虚假的需求”,还是弗洛姆在《逃避自由》、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中形容的当代人拱手交出文艺复兴以来数百年千辛万苦才得来的个性自由解放成果的现象,其实都是在批判当代社会用一种价值观去衡量比较一切人。有人认为这是个性化与社会化的根本矛盾,无法调和,这个问题或许只有将来更高级的社会才能得到解决,未来的社会将是一个能给人更多个性空间的社会,而不只是对人在职业技能上的多维性进行肯定。今天的信息化社会多多少少已经看到了它的影子,感受到了进步的趋势。

从这个趋势我们能够看出,人是复杂的,多向度的;一个人的降生不再是为了满足某几种功用的产品,将来也不应该是;人还有不能被创生它的大自然所决定的自由意志——区别于任何客观世界的造化;同时,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目的也更明确了,就是为了让所有个体成员都更加舒适,整个社会更符合人的本性……因此,从这些角度上讲,人不应该、也不可能被拿来比较。

人比人,让教育没人味

当然,在某一领域内,人的差异是个客观现实,任何人都不可能视而不见,但它不应成为我们把人分出高下的理由。当我们硬要把一些人用有限的指标作比较并分出高下时,我们便把这些人物化了,他们在我们的眼里并不是活生生的人,而是只有某几项功用的工具。而如果这些人是没有多少分辨、判断能力的儿童,通过我们的反复强调,稚嫩的孩子们会相信我们所说的,他们渐渐地也会把自己物化,从而变成教育体制中的一样物品,跟粉笔、黑板并无本质差别,只有我们用它们时它们才会动。

经过长期的考试、排名、对比、树榜样、单一评价这些物化训练,孩子们会渐渐相信自己来到学校就是为了提升那几项指标的,并最终成为教师、家长达成其目标的工具,他们的学习、生活便失去了更多的主动性,自我意识和自由意志都会变弱,从而生命活力也会下降;因为被强制关注那几项指标,他们慢慢地会变成向度很低的人,没有多少其他兴趣。生命活力直接影响的就是好奇心和生活热情,他们将是一群对世间万物见怪不怪的小老头、小老太太。而兴趣的减少、人生向度的降低,则让他们生存的根基变得很脆弱,经不起太大的风浪。

应该指出的是,即使那些在对比排名中的“常胜将军”,也未必就是学生时代的赢家,甚至他们的问题可能会更严重。他们如果只去关注老师、家长或权威所强调的那些指标,人生向度在应该迅速扩张的年龄却降低了;他们的压力会更大,生怕常年的优势毁于一旦。内蒙古一位常年成绩优秀的男生就因为一次失利而自杀。更可怕的是,由于做事的动机不是来自兴趣这个最重要的出发点,那么其动机就很可能来自同学的羡慕、老师的好评、家长的赞许或者对未来的担忧,久而久之,他们便有可能不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变成了一个没有兴趣的人。很多孩子会把获胜时的兴奋混同于做事的兴趣(可能有部分人会转化为对做事本身的兴趣),多数人都会养成太过看重别人的评价的习惯,内心养大了一个需要很多虚荣和肯定的自我,初心难觅,甚至有个别极端的人会发展出有障碍的人格。

符合人性的教育一定要摒弃人比人的思维方式。不幸的是我们现在的教育很多功夫都下在了人比人之上,虽然我们禁止了在小学生中搞排名,但最终审判——高考一直都在那里,我们无法真的给孩子们松绑。一位到中国高中插班的外国孩子谈到了他在中国高中一学年的感受,几乎天天都要考试,都要排比,都要总结,这让他感到恐惧、自卑,常做噩梦。回国后,他的高中老师、校长都问他:我们的高中如何才能赶上中国高中?考试,不停地考试!的确,中国中学生因为长期的考试训练而使很多相关技能远远超出了同龄的孩子,让世界注目,但也失去了很多。这位外国学生在大学三年级时又来到了清华大学进修,用第三语言——中文跟中国最优秀的大学生一起学习,从没参加过高考的他初到班上还是充满了自卑的,但一段时间后却发现他完全能跟得上中国学生,也没觉得中国学生比他更聪明,甚至在做研究上他还更得心应手。

人比人有一个客观作用,就是让原来不同的人更加整齐划一。通过一次次的考试、对比、评价和总结,我们一直在收获着非常高的学业成绩,如PISA测试的那些科目,把第二名都甩了很远。但也牺牲着很多个性化的东西,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我们的教育在生产着高稳定性计算器……可能还有很多无法列举的个性特征在中小学阶段尚未显露就被磨平了,我们却根本不知道。

教育是让人成长得更好的过程,自己与自己比才是最适合的评判标准,学生今天比昨天进步了,教育就有了存在感,而不要奢求你的学生都要比别人强。同事到国外小学参观,说那里的小学生都不知道别人的成绩,老师也只是对每个孩子提出他自己的目标和要求,孩子们每天都过得很开心,沉浸在进步的快乐中,这种心态或许更适合孩子们的成长,更符合孩子们的本性。遥远的未来,我们的孩子都注定要投入到那个充满竞争、对抗的社会中,的确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但这不是中小学阶段就能急得了的,很多过度未雨绸缪的做法可能适得其反。我们的家长和教师都需要明确这一点,让人与人的比较尽可能来得更晚一些。

猜你喜欢

榜样竞争考试
竞争的合适位置
感谢竞争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如何平衡友谊与学业竞争的关系?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
榜样
榜样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