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规范中考历史命题若干方法
2015-07-27杨鸿
杨鸿
(福建省霞浦第一中学,福建 霞浦 355100)
浅谈规范中考历史命题若干方法
杨鸿
(福建省霞浦第一中学,福建霞浦 355100)
摘要:2005年,福建省教育厅开始把历史列入中考科目当中,并实行开卷考试。这使得试题更具开放性,对命卷教师的命卷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规范中考历史命题,首先要明确目标,避免考点重复出现,同时要编制命题规范细目表、搜集时政热点,力求试卷的稳中创新。
关键词:《考试大纲》;中考历史命题;宁德市中考试卷
初中历史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终结性省级考试,目的是准确、全面地反映初中毕业生是否达到《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业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1]福建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全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历史学科均采用开卷考的形式。《福建省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指导意见》指出:“开卷考的命题原则是试题更具开放性,考察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思考,强调历史的前后联系,但一定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实际教学情况。”[2]与闭卷考相比,开卷考试题更具开放性、探究性和综合性等特点,有些题不易在课本中找到现成的答案,要学生自己灵活答题、综合归纳。这就对命卷教师的命卷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通读《课程标准》和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明确测试目标
教育部制订的《课程标准》和省市考试大纲是中考历史命题的依据,中考历史试题的测试目标,与《课程标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考试只是在一种新的情况下,对《课程标准》的达成情况进行一种特定形式和条件下的转换和测试。根据《课程标准》和《2014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历史)》提出的目标要求是:“历史学科考试目标以知识为基础,能力为重点,加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注意过程方法的体现。知识能力由低到高的九个层次,较高层次的目标要求包含了较低层次的目标要求”。具体如下:[3]
1.再认重大的历史事实、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
2.再现历史的发展过程、阶段特征。
3.阅读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简单的问题有正确判断和认识。
4.识读简单的图、表、数据,把握历史事件的主要特征及其内在联系。
5.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概括和比较。
6.结合所学知识对历史问题进行简单说明、辨析。
7.初步运用史论结合、辩证等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8.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并做出自己的判别和解释。
9.初步运用历史学习的方法、习惯、思维,并应用于学习和生活。
二、研究近三年中考历史试题,避免同一考点重复命题
由于中考是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终结性省级考试,具有一定的风向标和指向作用,因此在命题时务必慎重。具体的做法是结合省市考试大纲,在考纲中圈出近三年尤其是本市的中考历史试题已考过的四大题考点,避免同一考点重复命题。下面以2011—2014年宁德市中考历史试题第26题所考察的考点为例作个比较:2011年宁德市中考历史试题第26题所考察的考点是“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清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统一的措施”,最后让学生归纳“统一是历史的大势所趋”,渗透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2012年宁德市中考历史试题的第26题相对应的考点是 “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史实,评价汉武帝;列举‘贞观之治’的内容,评价唐太宗”,旨在通过两则材料考察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归纳、比较能力,试题难度较2011年有一定程度的提高。2013年宁德市中考历史试题的第26题相对应的考点是“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列举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并分析其影响”,本题考察的考点与2011年及2012年的考点不雷同,但遗憾的是只设两小题,没有最后再设一问来点明中国古代史对外政策经历了 “由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的变化”。因此,个人感觉整题的命题思路不够完整清晰,对学生的归纳能力考察目标不够突出。2014年宁德市中考历史试题则针对今年的时政热点——民族关系来命题,第26题相对应的考点是“简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知道唐太宗采取的民族政策,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西藏的管辖”,虽然所选取的材料图6《达赖五世朝见顺治帝》与2011的材料图片相同,但命题方向不同,最终让学生得出结论:“自古以来,各民族都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做出贡献”。使学生的民族情感得到升华。
三、搜集本年度最新时政热点,初步拟定材料解析题和综合题的命题方向
根据近几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历史学科评价报告,全省各设区市中考历史试卷题量大体在30小题左右,其中单项选择题都是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改错辨析题虽然各设区市题量不太相同,但分值都在15分以上,相差不大;各设区市大分值试题都是材料解析题和综合题,共约45分左右。[4]由于材料解析题和综合题占了近一半的分值,一方面能突出主观题在历史学科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此类题型知识容量大,可以从不同角度,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面和理解、分析、比较、归纳等历史学科的综合能力。所以在命题时结合时政热点,首先拟定这几大题的命题方向至关重要。
我们以2014年宁德市中考历史卷为例:宁德市中考历史卷总题量为29题,单项选择题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改错辨析题5小题,共16分;材料解析题和综合题各两大题共4题,总分44分。命卷时首先确定今年的时政热点是 “习总高扬的中国梦,为此要营造和谐的国际国内环境。但内有分裂分子的暴恐行径,外有敌对势力的遏制和全球经济危机,还要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多极化的趋势。所以一方面要坚决反恐一方面抓民族团结,此外还要注重安全建设和强军”。因此这四道主观题便是紧紧围绕这些国际国内重大时政来命制的。如第26题围绕民族问题来命制,使学生理解民族问题的重要性,从而在现实生活中更自觉遵守国家的民族政策;第27题围绕全球化,特别是科技对推动全球化来命题,培养学生树立国际意识和科技意识,这对于日益开放中国的中国而言,不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第28题则是围绕历史上崛起的大国可为当今正在崛起的中国提供经验和教训来命题,同样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和重大的现实意义;第29题则是围绕中国梦这一时代使命来命题,而其呈现方式又是选用六月下旬《人民日报》刊载的《百年潮,中国梦》的素材和基本结构样式,考的内容时代性强,试题呈现的方式比较新颖。此外命题时按照“先中后外,先古后今”的顺序编排,突出专题性,中国史和世界史分值安排上也比较合理,符合初中历史六大板块知识比例要求。
四、结合省市中考考纲对初中历史知识内容比例及难度值要求,编制命题规范细目表
按照中考历史考纲的要求,试卷中的初中历史知识内容比例为:中国历史约65%,世界历史约35%;试卷难度:容易题、中等题、稍难题比例约为8:1:1,难度值控制在0.8左右。 由于中考历史考试范围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共六本书,不可能在命题时做到每个考点都考到,因此要考察的只能是历史学科中最基础和最重点的知识,尽量做到试题覆盖面广,全方位考查省市《考试大纲》中要求的基本考点、教学中的重点及关键点知识。而要做到以上这些,则必须拟定编题计划,实质上就是编制知识、能力二维的双向细目表,并对学生要考察的历史学科九种能力和试题的难度值进行预估,以保证命题质量。可简单制作命题双向细目表的表头如表1:
表1
五、明确四大题型的主要特点和编写要求,做到稳中求变,变中创新
目前全省各设区市都采用单项选择题、改错辨析题、材料解析题和综合题四种题型,命题时要注意这四大题型的主要特点和编写要求,做到稳中求变,变中创新。
(一)编制单项选择题的注意事项
单项选择题是目前各学科都采用的一种题型,它具有覆盖面广,测试知识内容广泛、测试目标较全面的特点。填空题、改错题、连线题、识图表题等测试的内容都可以改编为选择题,能较全面地考察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1.编写选择题题干时要做到问题表述明确,语言简练通俗,力求创设新的问题情境。如2012年宁德卷第7小题“歌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之情。与该作品相关的历史事件是”。这样的题干语言表述精炼明确,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也较新。
2.可以通过不同的选择题型、选项的设置等调节试题的难度。如2013年宁德卷第2小题“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实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种现象的出现得益于巨大的防洪灌溉工程:A.都江堰 B.灵渠 C.通济渠 D.永济渠”。本题既考察学生对都江堰的掌握程度,又考察了学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难度值有所提高。
3.尽可能采用多种形式,避免一种题型贯穿始终。如2014年宁德卷选择题第8小题通过图片考查人物、第10题通过年代尺考察历史事件;第13题通过采访手记考察战役等等。
(二)编制改错辨析题的关注点
改错辨析题是近几年初中历史考试中采用的一种常见题型,它实际上是填空题和辨别题的变形,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1.一题中只能有一处错误,并保证题干表述完整、流畅。如2012年宁德卷第24小题“冷战是二战后,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和平解决问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的政策”。本题主要是考察学生对“冷战政策”的掌握,题干表述完整清晰,而且只有“和平解决“一处错误。
2.对需要改错的内容,须提供充分的信息以帮助学生做出正确判断。如2013年宁德卷第21题“公元221年,诸葛亮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本题题干时间、地点、人物等信息俱备,学生很容易就能找出错误是“诸葛亮”。
3.正确答案与错误内容要有似真性,对学习上马虎大意的学生有迷惑性。如2014年宁德卷第22题“明长城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蜿蜒六千余里,气势宏伟,是世界上一个奇迹”。本题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在改卷过程中却发现有部分粗心的学生把 “明长城”与“秦长城”混淆。
(三)编制材料解析题的原则性
材料解析题主要是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对学生的综合归纳、概括提炼历史知识及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能力要求比较高。它的的最大特点就是立足历史学科“论从史出,以史论证,史论结合”的原则。
1.所选材料要标明出处,所考察内容应是与课标及考纲相关的内容。
2.材料应贴近初中生的阅读水平,阅读量要适当。
3.在每小题的设问上注意试题的难易程度应逐渐由易到难,着重考察学生通过阅读提炼概括信息的能力。如2012年宁德卷第27题主要是考察学生对“闭关锁国”的表现和影响及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史实。问题(2)侧重考查学生对材料进行提炼概括的能力,问题(3)则考察学生史论结合的能力,该题在设计上的难易梯度和层次性,使试题有一定的区分度。
(四)编制综合题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综合题看似和材料解析题差不多,但其主要特点是专题性更突出,呈现方式更多样,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常编制综合题时,采用的方法是将一个综合性的大问题分解为几个小问题的形式,目的是降低试题难度,以符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
1、综合题干中要设置导语,既能概述题目意图,又指导考生答题方向,同时也是对考生一次潜移默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如2014年宁德卷第29题所设置的导语是“中国梦是旗帜,是号角!《百年潮.中国梦》在央视热播后,引发某班同学共鸣。请你参与他们的活动,一起完成观后感悟。”就能对学生进行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2、综合题中所设置的问题都须围绕一个主题,各题之间都有关联,且有层次上的要求。如2014年宁德卷第28题所设置的问题——“回眸历史、探究历史、反思历史”就有层次上的要求。
3、在能力要求上,既要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还要考察知识的运用能力,问题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如2014年宁德卷第28题最后一问“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你从以上探究过程中可得到哪些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此问进一步强化了以史为鉴的学科价值,不失为一种成功的设计。
六、编制试卷答案,做好审卷各项细节工作
试卷阅读量和参考答案的文字总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考试信度,因此在试卷初稿出来后,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作答试卷,看看是否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水平。一般而言,在规定时间内,有85%左右的考生完成全卷内容是合适的。此外,在审卷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细节问题:
1.试卷是否有充分利用图片、数据和表格等,使版面设计更加丰富多彩。
2.试题叙述是否有不够严谨的地方需要进一步加强。
3.试题在题干情境设置及材料解析题或综合题的设问上是否理想。
4.试题引用的图片是否清晰,图片或表格的功能发挥是否充分。
5.试题文字所用标点符号是否合理正确。
以上只是本人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对命卷工作进行的一些探索,还有待不断地深化研究,以求寻找到更好更多的新方法。总之,命制一份中考试卷不仅要求命题者对学科专业知识能融会贯通,而且要掌握命制试题的各种方法与技巧。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练习改进,提高自我的学科专业水平,同时通过理论研究命题技巧来提高我们的命题水平,以便更好地体现历史中考的评价功能。
参考文献:
[1]黄德兴.新中国成立以来会考、中考、高考的历史回顾[J].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11(9):9.
[2]福建省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区2005年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指导意见.福建中考明年首次列入历史并实行开卷考试[EB/OL].http://news.sina.com.cn/c/2004_11_07/ 15094167612s.shtm1,2004_11_07.
[3]2014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历史)[M].2014.
[4]历史学科评价组.2011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历史学科命题评价报告[M].2011.
(责任编辑:陈虹)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_2109(2015)07_0105_05
收稿日期:2015_03_10
作者简介:杨鸿(1972_),女,汉族,中学一级,主要研究方向:中学历史教学研究。
Several Methods on How to Standardize the Proposition of History Test in the Senior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YANG Hong
(No.1 Midd1e Schoo1 of Xiapu,Xiapu,Fujian 355100)
Abstract:Since 2005,History has been inc1uded in the subjects of the Senior Schoo1 Entrance Examination and imp1emented the open_book examination by the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Fujian Province.This reform not on1y makes the test more open but a1so proposes higher requests to the teachers who design the test papers.In this paper,a few methods are presented on how to standardize the proposition of History Test in the Senior Schoo1 Entrance Examination.
Key words:Exam Outline;the Proposition of History Test in the Senior Schoo1 Entrance Examination;Senior Schoo1 Entrance Examination Papers of Ning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