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及应对措施
2015-07-27王幸
王幸
【摘要】目的 探讨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及应对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18例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风险管理的体会。结果 实施风险管理措施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风险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护理风险主要指的是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的不安全事件的总和。由于护理风险的影响因素很多,其具有难预测性及突发性等特点。对护理风险进行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并且也是一项持续的长期性工作,更是提升护理服务工作质量的重要基础[1]。我院对收治的118例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18例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年龄42~81岁,平均年龄(63.5±3.3)岁。共发生护理风险事件9例,其中输液注射5例,设备因素2例,跌倒1例,护士专业素质因素1例。
1.2 研究方法
1.2.1 安全风险因素评估
①疾病风险:大多数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都合并有脏器功能减退及多脏器慢性病变,并且由于心血管药物的作用容易诱发血压降低、心律失常以及休克等并发症,这大大增加了临床护理工作的管理风险。②治疗用药风险:由于心血管疾病治疗的药物种类繁多,对于药物的注入速度与剂量都有着严格的要求,部分药物还存在明显的副作用,并且在注射泵、静脉留置针以及输液泵额应用方面也可能发生安全风险[2]。③仪器设备风险:在心血管内科领域中,经常用到的仪器设备主要包括呼吸机、除颤仪、心电监护以及心电图机等,如果对仪器设备的修养与保养工作不到位,或者护理工作人员的操作技能并没有达到相关标准要求[3],就会诱发护理风险事件。④护理人员素质风险:在心血管内科中,由于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如果其护理风险意识薄弱,专业知识技能不够全面,就会导致护理人员难以及时发现潜在的护理风险,从而容易造成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例如,经心电监护的患者如果发生多源室早,护理人员如果不能尽早识别及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就会造成室颤[4]。
1.2.2 护理干预措施
①组建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开展预见性护理措施:由高级责任护士、护士长等组成风险管理小组,主要任务是负责对重症患者的各项可能风险进行评估,并且在此之后制定出心内科重症护理预案与风险管理预案。预见性护理在“预防在先、治疗在后”的基础上逐步消除存在的不良事件隐患,只要发生不良风险事件,就应当给予科学而正确的治疗。由于心血管内科患者容易发生跌倒、坠床等意外风险事件,所以需要加强对入厕、起床等方面的防护,告知每一位患者在长时间休息后不能突然起身,避免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症状,最终防止患者发生心脏骤停以及心力衰竭等并发症。②加强临床用药护理:护理人员在进行临床用药时严格执行医院查对制度,同时执行护患双方查对制度,进一步提高对患者身份识别,在给药时主动询问并告知患者,进一步强化患者的遵医行为,让患者充分了解到在用药时可能发生的不良发应与相关注意事项。③维持仪器设备正常使用:医院应当安排专业的人员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的维修与保养。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开展定期的仪器知识培训与考核,使其做到熟练使用各种仪器设备,避免因仪器运转问题或操作不正确而导致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④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医院应当对护理人员开展重症心血管疾病应急预案培训以及护理风险培训,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对护理人员进行每月1次的知识技能考核,通过晨会提问、护理查房以及业务学习等方式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采用百分数(%)进行组间比较,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118例患者实施风险护理管理措施之前,发生不良事
件9例,发生率7.63%,护理满意度93.22%(110/118);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之后,发生不良事件2例,发生率1.69%,护理满意度98.41%(116/118)。实施风险管理措施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来说,通过组织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将存在的安全风险因素查找出来,从而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强化对护理风险的管理意识,从而有效降低了各种不良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有效保证了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命健康。此外,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护理人员的风险责任意识得到强化,而护理风险管理预案的制定与培训考核制度的推行,则大大提升了护理人员在心血管内科中的护理技能水平。与此同时,每月1次知识技能考核和护理质量检查还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从而在根本上保障了护理的安全性,全面提升了护理工作的质量。
本次研究中,118例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后的不良风险事件发生率(1.69%)显著低于实施前(7.63%),护理满意度(98.41%)显著高于实施前(93.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任惠廷,刘瑞芳.关于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探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01:362.
[2] 齐勇梅,权开花.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初探[J].中国伤残医学,2014,08:266-267.
[3] 谢艺珍.浅谈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及防范策略[J].当代医药论丛,2014,15:178-179.
[4] 陈花棉.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13:1203-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