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站上京企外迁风口
2015-07-25新产经王少杰
文 / 《新产经》 王少杰
河北众多园区一哄而上纷纷承接北京产业转出项目的意图已很明显。那么,在此背景下,如何依托各自优势做到精准承接北京转出项目呢?
从不缺少公众关注度的京津冀一体化,但凡有一丝风吹草动都会引发无限瑕想。虽然早在去年初,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京津冀一体化至今却依然不温不火。不过,伴随近期北京产业转移的持续升温,三地围绕产业转出与承接,被重新拉回舆论风口。即便三地刻意保持着低调,但在业内仍引起了不小的波动。
有媒体报道称,日前,一体化下的三地曾围绕北京产业转移,明确了作为承接方的天津与河北将划定出52个承接平台(园区),用以对接产业转移。其中,河北确定了40个承接平台。但是,针对这份承接名单以及每个承接平台详细情况,三地官方至今未作出公开回应和说明。
亦有观察者指出,一边是产业转移,一边是产业接收。需转移的产业类型早已作出详尽披露,而作为接收方的承接平台却向外界透露的仅是一组大数据,详细名单却迟迟不予公布,这或是顾及到承接平台之外的地方招商压力,调查发现,天津与河北两地的产业园区普遍希望能承接到北京转出的产业项目。于河北而言,确立的40个承接平台虽然目前仍未得到官方证实,但事实上已远不止这些。
“精准承接”河北还有多远?
日前,经济观察研究院院长新望在接受《新产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起初,河北省曾明确提出,试图将全省196个省级开发区平台全部开放,承接北京产业转移。后来,为精准承接北京转出项目,河北从省政府层面将一哄而上的园区进行谨慎调整,通过优中选优筛选出40个在生产配套、服务环境等条件相对完善的园区作为承接平台。但从目前有承接迹象的部分园区中看,平台数量已远远超出筛选后的规模标准。
如今,已挤入对接北京转出项目之列的园区,不仅有来自河北各地市园区的成员,也有不少来自县城所在地园区参与。在业内看来,河北下辖的众多园区中,均表现出了试图在北京产业转移中分得一杯“羹”的渴望,而且部分园区已初露端倪。
据了解,衡水市工业新区作为当地最大的产业集聚平台,自今年上半年以来,开始陆续承接北京产业转出的项目。自5月12日开始,北京威克多制衣中心的服装研发中心和生产中心全部由北京大兴迁至衡水工业新区并投入使用,北京仅保留威克多总部和服装设计中心。据悉,威克多制衣中心搬迁到衡水是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来第一个由北京整体搬迁到河北的项目。在邢台市经济开发区,为积极谋划和打造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平台,该区与北京大兴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合作对接机制已经确立,双方定期沟通,全力推进合作事宜。目前,双方正在筹划在该区建立邢台—大兴工业园,力争成为承接北京外迁产业和企业的全新平台。
“目前,河北唐山、廊坊、保定、秦皇岛、沧州等地市园区也纷纷与北京产业转移取得实质对接,并在各地市园区建立承接平台。”新望对记者表示说。
值得一提的是,为承接北京外迁项目,在河北不仅有地市一级的园区在为争取项目做准备,位于河北一些区县境内的园区也加入了“争夺”队列。有迹可循的是,近日,北京嘉寓集团投资17亿元的节能门窗幕墙及50兆瓦光伏分布式屋面电站一体化项目已在河北威县—顺义产业园开工建设,这是威县牵手北京顺义区在威县合作共建产业园的首个开工项目。据了解,威县—顺义产业园区位于威县省级经济开发区内,主要承接顺义区外迁的装备制造、农产品深加工和商贸物流等产业项目。而在此前,北京百荣世贸商城、北京大红门服装商贸城、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等25家专业市场与怀来县万悦广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近千家商户即将入驻怀来县。
据初步统计,已对接或承接到北京产业转出项目的园区,仅在河北县(市)级其数量多达数十个,远远超出“40个承接平台”规模标准。
虽然就“40个承接平台”,河北省商务厅巡视员史玉强曾表示,是京津冀合作模式的一个创新。但他也坦言称,河北省曾经明确提出,将全省196个省级开发区平台全部开放,承接北京产业转移。由此可见,在河北,一旦有北京产业项目需要落地,适合去哪个开发区,就去哪个。
对于“全省园区总动员“的说法,似乎在保定市官方隐约得以证实。据该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从全市园区会议中要求,保定市就全市34个承接北京产业转移园区的发展定位,做了基本安排。共划分科技、产业、食品等七大类承接地区。这将意味着该市下辖每个区、县(市)园区都需做好承接北京转出项目的准备。
临港园区渐成承接主阵地
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河北众多园区一哄而上纷纷承接北京产业转出项目的意图已很明显。那么,在此背景下,如何依托各自优势做到精准承接北京转出项目呢?
经梳理后发现,河北一批毗邻港口的产业园区,在承接北京产业转出项目中优势明显。为此,史玉强认为,本次中央高调并力度鲜明的提出推进京津冀一体化,背后的重要的逻辑之一是,代表了中央在新的十年政经周期内,对滨海新区新的战略红利的赠送。
事实上,这一说法并非空穴来风。据了解,依托毗邻渤海与黄骅港等自然区位优势,沧州黄骅港经济开发区早在去年承接北京产业转移中,成功引入北汽集团并在该区合作建立北汽集团黄骅产业园。此外,沧州渤海新区也随后引入现代汽车最大配套企业入驻该园区,为当地汽车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注入新动力。与此同时,北京20多家医药企业整体搬迁至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集中兴建渤海新区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园。据介绍,该园分为起步区、核心区及研发区,规划建设期10年,力争到2024年建成投产,产业园区投资规模达到150亿元,年实现销售收入190亿元、利税28亿元,建成以高端原料药及中间体、医药制剂、现代中药及医药关联产业为主,集研发和生产于一体的一流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同样依托海域港口等优势,唐山曹妃甸从京冀共建曹妃甸现代产业实验区承接颇多,目前已吸引100多家企业实地考察调研,其中鹰目(曹妃甸)精密钣金制造、中国航天万源新能源产业园等8个项目签订了投资协议,24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还有消息称,北京和曹妃甸地区的合作也日益加深。今年上半年,两地往来交流活动达200余批次,到曹妃甸实地考察调研的企业1000多家。目前曹妃甸对接北京企业达160余家。
与上述四家临港产业园对接定位不同,秦皇岛经济开发区依托南紧临北戴河区、东南朝向渤海等自然环境优势,重点对接北京教育、医疗、高新产业。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任胡英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实逼迫下,开发区对于自己的产业发展定位,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目标进行了深刻思考。“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我们要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和装备制造、节能环保、大数据等高端产业。”
秦皇岛市新闻发言人陆长明也曾表示,在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确定之后,秦皇岛将重点建设“三大承接平台”:打造“大北戴河区”首都行政教育医疗功能疏解承载区、打造京秦高新技术产业合作发展示范区、打造京津冀滨海高端商务区。其中,京津冀高端商务区,承接金融机构、企业总部、咨询机构、公共服务等功能转移。
目前,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已经开园,秦皇岛瀚海国际创新创业园揭牌,北京大学(秦皇岛)科技园下半年开工,中科院技术成果转化基地第二批项目转化即将实施。不难发现,这些项目均与京津科研院所和高校密切相关。据了解,该区已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7所院校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北京化工大学秦皇岛环渤海研究院、天津大学秦皇岛环保技术研究院等四所京津高校在开发区设立了研发机构,今年下半年将正式投入研发和运营。
园区揽项目暗涌风险
史玉强还曾表示,每个开发区的产业规划要在全省产业布局中不能搞雷同,有的以生物制药为主,有的以装备制造业为主,我们要求每个开发区重点发展两到三个产业,不能全面开花。
然而,在该省主张所辖省级开发区全部开放,作为承接北京产业转移平台时,纷纷进京跑项目。这势必影响到北京产业转出与接收的有效衔接,从以往待转出项目,适合哪类园区,就落户哪个园区的理性态势中,裂变为园区能揽到什么样的项目,就引入并发展什么样的产业。这将意味着,企业到一个区域随便放,没有一个科学规划,产业不会发展很好,更不能实现升级。目前,园区产业发展同质化、单一化风险正在悄然形成。
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例。就在外界为沧州在承接北京产业转移中,一次引入20余家医药企业并联手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园而拍手称快时,河北唐山乐亭县也同样传出好消息,庆林小分子肽、北京海德润制药有限公司等10家“京”字号生物医药企业已陆续入驻,为该县倾力打造的承接北京医药生物产业园奠定坚实基础。显然,在河北境内,相距不足300公里的沧州与唐山乐亭县,在不久将来均会建起一个规模相当的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园。“除此之外,在河北境内的园区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数量多达10余家。”有业内人士如是说。
相比之下,河北园区发展商贸物流产业的数量更是居高不下。资料显示,河北省将衡水工业新区作为河北省承接京津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平台,重点承接京津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商贸物流等产业转移和技术转移。其中,商贸物流是其重点发展方向。不仅如此,为承接北京产业转移升级,张家口怀来县正在积极打造万悦广场、万悦港两大商业、商贸物流产业龙头,进一步巩固京西商贸物流市场的核心地位。
另据了解,廊坊、保定、石家庄、邢台等地园区也在不同程度上打造着商贸物流产业,均做好了承接北京产业外迁的准备。与此同时,为承接北京外迁的装备制造业,唐山、沧州及衡水等地部分园区均已规划布局。
新望分析认为,各地必须立足于当前明确自身的定位,发挥产业比较优势,而不是盲目追求一致。比如北京突出自身的知识、技术,天津突出自身的产业创新、研发,河北突出自身的战略支撑、高新技术。
同时,产业转移思路和之前有所不同,不仅仅是单纯的产业转移,而是把产业转移和人口的迁徙、城镇化建设、生态保护这四方面协同在一起。此外,产业转移更重要的是市场力量,往产业链更高端走。这需要让企业能够看到未来的发展前景,政府力量很重要,市场力量同样不能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