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点追踪技术在程控CRT测量左心功能中的作用
2015-07-25宫春影
宫春影
【摘要】目的 采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测定扩张型心肌患者的左室整体功能指数,从而评价斑点追踪技术在左心功能判定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方法 应用三位斑点追踪技术对17例正常人及17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进行三腔起博器(CRT)手术前后左心功能及心肌非同步运动指标进行检测,具体指标包括左室平均长轴应变(MLS)、平均径向应变(MRS)、射血分数(3D-LVEF)及左室16节面积应变达峰时间最大差(A-MaxTs)和标准差(A-Ts-SD),根据所得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患者与正常人相比较各项参数均有差异,术前、术后1周MLS、MCS、MRS、3D-LVEF、A-MaxTs、A-Ts-SD参数有所改善。结论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快捷精准,对于判断左心功能及心肌非同步运动的变化,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关键词】斑点追踪技术;CRT;左心功能;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81 【文献标识码】A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是近些年推出的一项用于检测心肌运动的新技术,其最大的优势是追踪心脏三维空间内的实施运动,获取心肌形变程度的三维心功能参数,具有很高的准确性[1-2]。而心脏实行同步化治疗指的是,通过增加心室内、心室间收缩的同步性、改变房室间期、改善房室瓣反流现象,以此提高心房辅助泵血功能,这样的治疗过程在诊断心肌症状上对医学发展具有跨时代意义[3]。本次研究利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针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再同步化治疗前后的左功能及心肌非同步运动变化进行评估,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在评估心肌功能和非同步运动方面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CRT组: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治疗的17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其中男10例,女7例,年龄22~64岁,平均年龄45.7岁。入选标准为最佳药物治疗基础上NYHA心功能Ⅲ级或Ⅲ级以上的心理衰竭患者。正常组:17例,男9例,女8例,年龄26~59岁,平均年龄48.1岁。经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等检查证实,17例正常志愿者均无心肺等疾病。组间年龄、性别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7例扩张型心肌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诊断,同时配备PSL-30SBT二维探头及PST-2SSX三维矩阵探头。这17例患者分别在CRT术前、术后各1周进行三维追踪技术检测。17例志愿者进行正常的三维斑点追踪技术检测,记录同患者组机器自动显示的6个数据:MLS、MCS、MRS、3D-LVEF、A-MaxTs和A-Ts-SD[4]。
1.3 判断指标
数据皆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x±s”表示。手术前后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x2检验进行分析;正常组与手术前后组之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正常组与患者组相比较显示:DCM患者左室平均长轴应变、平均径向应变、射血分数只相对较小,左室16节面积应变达峰时间最大差和标准差延长。CRT术后1周,DCM患者MLS、MCS、MRS、3D-LVEF较术前稍有改变,其余参数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正常组与DCM组手术前后1周3D-STI检测左心功能各参数比较(x±s)
组别 n MCS(%) MRS(%) MLS(%) A-Ts-SD(%) 3D-LVEF(%) A-MaxTs(%)
正常组 17 -12.21±7.25 41.89±7.64 -7.42±4.12 19.85±3.47 29.54±1.48 249.16±57.45
DCM组手术前 17 -34.13±2.64 27.41±13.26 -23.10±2.13 84.52±21.40 71.54±2.87 49.24±5.32
DCM组手术后 17 -14.40±5.10 32.18±5.82 -14.63±5.14 82.41±18.32 42.25±8.34 51.45±4.78
3 讨 论
正常组与CRT组相比较,发生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室的同步性和左室的收缩功能明显低于正常人。而经手术发现即手术前后两组患者数据对比,术后患者的左心室的不同步性和收缩功能迅速得到改善[5]。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不存在斑点颗粒的缺失,能够在一个心动周期内获取纵向、径向、圆周方向等多个心肌变化运动参数,同时反映其在时间上的变化值,并且临床证明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使严重心衰患者的总死亡率下降了36%[6]。可从三维立体镜检内分析左心室心肌应变,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但经过研究,伴随时间的延长,左心室长期不同步会影响左心室的收缩功效,导致射血分数降低。
本研究初步显示了,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能够简便、直观并且精确记录数据。在临床治疗方面,判断左心功能及心肌非同步运动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瑞芳,秦石成,孙璐璐,等.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再同步化治疗后左心功能及心肌非同步运动变化的评价[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2.:73-74.
[2] 纳丽莎,高文霞,刘丽文,等.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短期疗效的评价[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3,22(10):838-842.
[3] 汪咏莳,巩 雪,宿燕岗,等.基于三维斑点追踪的左心室扭转功能预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疗效的实验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4,23(1):57-60.
[4] 杨 雨,秦石成,张瑞芳,等.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短期疗效[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2,23(4):243-247.
[5] 王 帅,秦石成,张瑞芳.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正常儿童左心室心肌纵向应变的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2,23(3):73-74.
[6] 张瑞芳,秦石成,孙璐璐,等.三维斑点追踪成像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再同步化治疗后疗效的评价[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1,20(10):838-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