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在装备管理中的应用探究
2015-07-24谢京龙赵军刘正义
谢京龙 赵军 刘正义
【摘 要】物联网的应用极大地扩大了作战的时域、空域和频域,将使战场态势感知更加透明、实时。本文借鉴物联网作战运用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将物联网运用到装备管理中的构想。
【关键词】物联网;装备管理
作为互联网的一种延伸和扩展,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是一种通过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红外感应器、传感器、定位系统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技术独特的优势可满足军事多业务应用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全面性等需求,非常适合现代战争对信息获取、处理、传递、利用的要求,其在军事上的应用,简称军事物联网。物联网的应用极大地扩大了作战的时域、空域和频域,将使战场态势感知更加透明、实时,必将成为未来体系作战指挥员决策的利器,对装备管理产生深远影响。
一、物联网及其在装备管理中的应用
1.物联网的概述
物联网又称传感网,是将互联网和各类传感器相互衔接的一种新技术。从技术层面上讲,物联网是指通过智能感应装置感知信息,并通过传输网络将信息传递到指定的信息处理中心,实现物与物、人与人之间的自动化信息交互与处理。从应用层面上讲,物联网是指把世界上所有的物体都连接到同一网络中,然后将这一网络与互联网相结合,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达到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物联网是为了打破地域限制,实现物物之间按需进行的信息获取、传递、存储、融合、使用等服务的网络。
物联网在体系架构上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感知层,其主要作用是识别物体,采集信息;二是网络层,其主要作用是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进行传递和处理;三是应用层,其主要作用是完成信息的分析处理和决策,与行业需求结合,实现行业智能化。
2.物联网在装备管理中应用的含义
从广义上讲,装备管理指装备的全系统、全寿命管理,包括整个装备建设系统的组织管理,并贯穿于装备体系建设的全过程和各种装备的全寿命周期。从狭义上讲是指武器装备从军队接收到退役、报废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其工作范围主要涉及:武器装备的调配、动用与使用,封存与启封、保管与保養、维修、技术革新、退役与报废、管理信息与管理工作研究、教育与训练、安全管理、战备工作、战时管理、检查与考评等。
采用物联网技术对装备进行管理,可以在全局上做到实时、动态、针对性强的装备保障,起到集约化管理,消除保障的盲目性,提高效率。在作战中,利用网络系统跟踪监测部队对物资的需求,将所需物资及时、准确的送到各作战单元。物联网技术可以把分散的、多种多样的保障力量连接成高效的大系统,使指挥员能够快速掌握战场需求和保障力量的部署情况,提高指挥的速度和准确性。
二、物联网对提高装备管理的作用
1.提高装备调配的灵敏性
装备调配,是对体系作战所需武器装备的筹措、储备与补充。在体系作战条件下,对抗激烈,精确打击成为主要手段,使得装备战损率增加,装备调配任务复杂,难度增大。利用物联网RFID技术、IPv6技术、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等,可以对作战体系中所有武器装备配备相关信息电子标签,实现装备保障的可视性、灵敏性。通过建立联合战场装备感知控制网络系统,动态地感知和实时统计分析武器装备的位置、作业、损毁、维修和报废等全寿命周期状态,使指挥员知道需要什么保障、多少装备、在哪里、已进行到什么程度等。
2.增强装备维修的针对性
体系作战中,合理调整、分配维修力量,提高装备维修保障效能是保持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通过在武器装备中内嵌诊断传感芯片,操作员能及时了解武器装备各部件的完好情况,对武器装备完好率、保养情况、库存状况等实现状态感知,并通过网络向最近的装备维修点订购所需的具体零部件,装备保障点能够提前准备、随到随修。指挥员通过装备感知控制网络系统,对整个保障路径都做到了全程“清晰透明”,实现宏观监控与管理,避免保障工作的盲目性,并可根据战场变化,预见性地做出决策,自主地协调、控制和实施保障行动,实现自适应性的保障能力。
3.实现弹药供给的精确性
在信息化条件下体系作战中,由于各类武器装备型号复杂、使用条件和环境不同,担负的作战任务不同,弹药消耗的种类、数量及规律都不同,弹药保障任务十分艰巨。利用物联网射频识别技术、二维条码技术和智能传感技术,能够为自动获取在储、在运、在用物资信息提供方便灵活的解决方案。通过弹药上的电子标签,可以实现从起点直达战斗部队的“一站式”供给,提高了弹药请领、运输、接收、储存和发放的速度与精确度。在体系作战全过程中,实现准确的地点、准确的时间向作战部队提供数量适当的弹药补给。同时,自动化的网络平台,可实时获取保障对象弹药需求变化的信息,从而提高弹药保障计划与协调保障行动的精确性。
参考文献:
[1]EPOSS.Internet of Thingsin2020[R].2008:54-60.
[2]尤春艳,朱桂斌,王炀.物联网及其军事应用研究[J].军事通信技术,2011,32(1):69-73.
[3]董连山.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研究[M].国防大学出版社,2012,1.
[4]陈海勇,朱诗兵,李冲.军事物联网的需求分析[J].物联网技术,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