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HP 分析的项目现场物资管理风险研究
2015-07-24凌霄余滨刘进波
凌霄 余滨 刘进波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71)
0 引言
采购过程贯穿于整个EPC 项目生命周期中,一方面,设计方案及成果为采购过程提供输入条件,同时采购又是设计的延伸,通过采购将设计成果转化为实际的产品;另一方面,采购阶段所获得的设备及材料为施工阶段所使用,是项目施工阶段的输入。可以看出,采购是衔接设计与施工的重要桥梁。在当前的火电建设项目中,设备采购成本占到项目总成本的50% ~60%,是项目成本控制的核心。采购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给项目的成本、进度带来巨大的影响。
项目现场的物资管理工作是采购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采购工作在施工阶段的具体表现。现场物资管理主要指在项目施工阶段对现场所需要的物资设备进行催交、检验、运输、保管工作。对于整个项目来说,物资管理工作能否高效进行是实现项目进度、质量、费用等目标的重要前提。因此,对现场物资管理风险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针对某火电厂EPC 项目现场物资管理的过程,本文选用层次分析法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进行相关风险分析,针对风险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方法。
1 项目现场物资管理的风险识别
作为风险管理的基础工作,风险识别是在风险发生之前,判断可能会影响项目的风险因素,并对该风险因素造成的影响进行辨识。常用的风险识别方法包括头脑风暴法、德菲尔法、情景分析法、SWOT 分析法、流程分析法等。
本项目为两台330MW 的火力发电厂新建工程,地处新疆吐鲁番地区。运用头脑风暴法,分析项目特点,识别了现场物资管理的风险因素。具体风险因素如下。
1.1 供货商风险
供货商是采购供应链的上游环节,供货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项目进度能否按期实现,项目质量能否达到标准,项目成本能否达到目标成本。供货商的风险主要是指因供货商自身的原因,导致其不能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保质保量地将设备物资发运至项目现场,不能为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1.1.1 交货延期风险
供货商交货延期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点:部分设备生产周期较长,因排产时间过晚,导致设备供货时间不能满足现场需求;设备供不应求,供货商的生产能力有限,导致设备交货延期;供货商的资金链存在问题,部分外购部件无法按时交付,导致设备无法按时交货。这些都构成了供货商的交货延期风险。
1.1.2 质量风险
设备到场时,设计、原材料质量、制造工艺等供货商方面的原因使得设备质量不符合施工要求,导致工程项目的安全性不符合标准,功能性达不到设计要求,给经济、技术以及人身等方面带来损害,给工程施工带来隐患和损失,这就是质量风险。
1.1.3 信用风险
因供货商的诚信问题,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合同陷阱与合同欺诈,如签订合同后不能履行,拖延交货期限,到场设备品牌及型号与合同规定的不符等,这些都给项目的执行带来负面影响,构成了供货商的信用风险。
1.1.4 运输风险
项目的设备物资由供货商负责发运,交货方式为项目现场车板交货。设备物资种类多、数量大,设备发货周期较长,发货地点较为分散,运输距离远,运输方式多,存在超大件设备运输及特殊设备运输。由于运输过程复杂,不可控因素较多,若供货商对合同中运输条款理解有误,则会给项目的完成带来影响,这些都构成了运输风险。
1.2 现场管理风险
现场管理风险属于内部风险。项目现场物资管理采用的是施工单位代保管模式,在设备物资到场后的卸货、清点、检验及保管过程中,若现场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人员能力不足,物资保管条件不到位,则会给现场管理带来风险。
1.2.1 管理人员风险
管理人员是现场物资管理工作的直接实施者,是项目执行的重要资源及推动力,同时也是风险因素之一。若管理人员数量配备不足,专业水平欠缺,工作责任心不强,则会给现场物资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带来不利影响,产生管理人员风险。
1.2.2 管理制度风险
管理制度是现场物资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场物资管理部门及物资管理人员的行为准则,“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能够降低“人”的因素所带来的主观风险,同时有利于项目执行的规范化、有序化。管理制度中的不合理及漏洞,将使得物资管理工作混乱无序,产生管理制度风险。
1.2.3 保管条件风险
现场物资保管所需要的条件主要有物资堆场(包括露天堆放场、保温库房、棚库、特殊物资堆放场等),物资到场卸车及转运所用的机具车辆,设备开箱工具等。完备的物资保管条件是实施物资保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若保管条件不足,则会给设备物资的保管带来隐患,产生设备丢失、损坏的风险。
1.2.4 沟通风险
项目现场物资管理采用代保管模式,设备物资由两家代保管单位按照各自工作范围分别保管。在现场物资管理中,存在着代保管单位与设备厂家间的沟通,代保管单位间的沟通,以及两者与总包方、业主方的沟通。现场物资管理过程中的许多问题,需要各方协商解决,若沟通环节存在问题,则会给物资管理带来沟通的风险。例如,厂家设备到场时,若没有按照保管范围分别卸车,则会增加代保管单位间的沟通协调工作。有时,为了保证现场施工进度,需要从代保管单位之间相互挪用设备物资,若沟通环节存在问题,则会产生很大的阻力。
1.3 环境风险
环境风险是外部风险,主要指项目所在地的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风险,具有较大的不可控性,且风险发生时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1.3.1 自然环境风险
项目所在地夏季高温且常伴有大风,自然环境较为恶劣。而厂家设备对保管环境有相应的要求,若发生极端恶劣天气,则会对设备安全产生影响,给后续的设备安装使用带来隐患。
1.3.2 社会环境风险
项目位于新疆地区,周边少数民族众多,社会环境较为复杂,且堆场周边较为荒芜,所在地流动人口较多,增加了设备物资被偷盗的可能性,这些都构成了社会环境风险。
2 项目现场物资管理风险评价分析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比较复杂又比较模糊的问题的决策方法,该方法适用于不容易完全定量分析的决策问题。采用AHP 方法对现场物资管理风险评价的指标进行权重分析,将该评价体系按照一定的逻辑划分为有序的层次,分析层与层之间的关系,建立递阶的层次结构;根据客观情况和主观经验判断同一个层次两两元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并以定量表示,然后利用数学计算确定每层元素相对于该层准则的权重,进而计算每一个元素相对于总目标的权重,具体过程如下。
2.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根据项目的特点及风险因素识别的结果,分析建立现场物资管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层次图(图1)。
2.2 构建判断矩阵
层次结构确定后,比较层级中任意两个元素相对于上一层级的重要性,将比较结果建立起相应的判断矩阵A,见表1。
aij表示对于上一层元素C,本层元素Ai和Aj的相对重要性比较,一般采用1 ~9 的比例尺度来对其进行赋值,各标度含义见表2。
表1 构建判断矩阵A
表2 判断准则表
2.3 计算相对权重并检验其一致性
设λmax是判断矩阵A 的最大特征根,W 是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由公式
得出判断矩阵A 的特征根W,对W 做归一化处理,归一化的结果就是相对上一层级某元素,该层级所有元素的相对重要性的权重向量。
2.4 进行一致性检验
求解权重向量W 是确认层次单排序的过程,需要对其进行一致性检验。
图1 现场物资管理风险评价指标层次结构图
随机一致性指标RI 为经验值,见表3。
表3 随机一致性指标RI 的取值
2.5 计算结果
根据经验判断及专家意见对评价指标进行评分,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层的判断矩阵及计算结果,见表4 ~表11。
表4 A-B 层次的判断矩阵及计算结果
表5 B1-C 层次的判断矩阵及计算结果
表6 B2-C 层次的判断矩阵及计算结果
表7 B3-C 层次的判断矩阵及计算结果
表8 C 层各元素对于目标层A 层的组合权重
表9 C1-D 层次的判断矩阵及计算结果
表10 C2-D 层次的判断矩阵及计算结果
表11 C3-D 层次的判断矩阵及计算结果
根据以上分析,计算D 层各元素对于目标层A 层的组合权重,见表12。
表12 D 层各元素对目标层A 层组合权重
递阶层次的组合判断CR=0,满足一致性。
对排序结果进行分析,将权重指数大于0.1的列为主要风险,则项目现场物资管理存在以下主要风险,即交货延期风险、管理制度风险、自然与社会环境的风险。
3 风险应对的方法
项目现场的物资管理过程中存在各种内在及外在风险,通常可采用风险规避、风险缓解、风险转移、风险接收的策略来应对这些风险。
针对该项目现场物资管理过程中的主要风险因素,制订以下风险计划。
3.1 交货延期风险
应对供货商交货延期的风险,建议采用风险缓解的策略。可采取按计划时间及时完成招标采购,选择履约能力较强的供货商;技术资料的确认工作应及时跟踪,以确保供货商能及时排产;供货商外购部件的分包采购进度需及时了解;对于供货商存在的客观实际问题,双方应及时提前沟通,共同协商解决;在确定具体交货期的前提下,必须确保并确认供货商的生产进度预留一定的设备供货缓冲过渡期,从而规避不确定因素的出现;重视对供货商生产全流程各环节的情况了解,将相应的管理落到实处。
3.2 管理制度风险
现场管理制度的风险,属于内部风险,可以采用风险缓解策略。在项目前期做好相关管理制度的编制及审核工作,并及时将相关规定传达给相关部门负责人;根据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对管理制度进行动态完善和调整;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的相关内容执行,以避免出现问题时无法界定和明确相应的责任方;加大考核力度,设立奖惩机制,保证工作的开展在有据、有序的状态下进行,为工程项目的顺利投产提供保障。
3.3 自然环境风险
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是客观存在的,不可改变,针对自然环境风险,可以采取风险缓解策略。在项目策划阶段,通过对当地环境的调查以及历史气候信息的查询,对可能出现的自然环境风险提前预估,做好相应的应急预案;针对不同设备对环境的要求,采取相应的保管手段营造相应的“保管环境”来应对自然环境的风险。
3.4 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也属于不可控性较大的风险因素,宜采用风险缓解策略。应配备足够的库房保管人员,制定相应的防盗措施,如修建防盗网、夜间增加巡逻、设置岗亭等;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做好应急预案,并与当地行政执法机关保持联系,掌握当地实时的社会状况。
4 结语
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现场物资管理风险进行了分析研究,对风险因素进行了识别,并且按照风险影响程度进行了排序,在此基础上,针对影响程度较大的风险因素,提出了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对于工程总承包项目现场物资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管理思路,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1] 张崇涛. EPC 总承包模式的风险管理[J]. 建筑管理现代化,2004 (3):12-14.
[2] 保罗S 罗耶. 项目风险管理:一种主动的策略[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3] 约翰·拉夫特里. 项目管理风险分析[M]. 李清立,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4] 史新英. EPCM 模式下的S 项目重点设备采购风险分析及应对[D]. 上海:东华大学,2014.
[5] 靳晶. 电力建设项目的采购管理研究[D]. 天津:天津大学,2009.
[6] 王健男. 工程建设物资采购管理研究[J]. 机械管理开发,2006 (4):129-131.
[7] 马士华,林勇. 供应链管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61-162.
[8] 蒋望东. 采购风险管理的一种新方法[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 (2):74-75. PM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