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作的可持续性

2015-07-22苏州大学艺术学院2012级MFA215000

大众文艺 2015年19期
关键词:奶嘴当代艺术画画

姚 健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 2012级MFA 215000)

创作的可持续性

姚 健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 2012级MFA 215000)

城市的现代化,文化是冒进还是保守,艺术是生存还是死亡,这些问题都是源于“当代艺术”的影响,象征着先进的流行的全球的艺术形式,满载着“希望”冲击着传统绘画的阵地,艺术家面临着抉择,创作的动机面临着挑战。无论是学院还是画廊,无论是职业画家还是流浪画家,无论是创作还是商业绘画都会遇到这样的选择,正确看待新生事物,理性做出判断,是艺术家生存之本源,责任之根基。

创作;当代艺术;养画

“当代艺术”向传统绘画发起的挑战,很热烈,来势汹汹,热浪滚滚,它将更多的年轻人从商场领到美术馆,看画展一度成为了时尚,人人都能品头论足一番,当代美术馆一个接一个出现在现代都市的角角落落,有的甚至成为了影响当地经济的重要一环。不知从何时开始,艺术如此的贴近生活,不再是来源于生活,极端化的程度可以简单到生活=艺术,这些形式被接受并非偶然,因为代表现代化的西方,在艺术形式上亦是流行的前沿。西画在中国流行很晚,然而发展很快,和国民经济一样,使足马力,超越了西方的想象,“当代艺术”在这片土地很快被接受也就理所当然了。

大学里,学生们一直抱怨缺乏创作题材,导师叮嘱着走出去看看,你便有话要说,把“话”画下来,发出自己的声音。习惯学院式绘画后,每到创作时便犯了难,这一点我深有感悟,每一届的毕业展似乎也是大同小异,什么流行画什么,也不明白在取悦谁,不是自己,也不是观众,更不是同道,思想一直停留在前辈们的阴影里,接触的东西多了,有时候未必是好事,居然忘了初心,不知如何言语了。艺术院校毕业后能依然从事纯粹创作的寥寥,有的留校,有的回归本土执教,有的从此杳无音讯,和别的专业一样,绘画似乎没有太多可以炫耀的资本,不是绘画本身不高贵,一旦从事了本行,日子相对艰苦,一边喊着“以画养画”的口号一边捶胸顿足的为下个月的口粮向老板们争取着,日子再艰苦,有“奶嘴”含着也会感觉甜蜜,或许是信仰,让从事绘画的同道始终能坦然面对现实处境。

创作面临的难题不是题材,也不是素材,素材可以从生活中积累,脱离了所谓的学生时代,眼界拔高了,以及所要表达的内容越来越多,不会为想不到画什么而头疼,表现手法更是千般变化,美术馆轰轰烈烈的展览让我等后辈能迅速集中的接触着当下最流行的艺术群体,创作的冲动往往就是从这些画展中而来,特别是对于“半职业化”的画家们,一旦看到对口的作品,嘴里便有了含着奶嘴的感觉,感性的艺术家会忘却除了创作外的一切,全身心的再次投入到梦想中。当梦醒来,再次为了创作所需的“食材”忙碌着,周而复始的执着着,一边画自己的“话”,一边不得不听从他人的“话”,以画养画,令人敬佩。画坛通常喜欢把这类艺术家,称作“流浪艺人”,“流浪艺人”也不会反感这一称号,以此自嘲再合适不过,对于创作艺人来说,工作室越简单越好,重要的是能把自己关起来,独立去创作,废弃厂房成为了画家们最合适的选择,价格不高,面积够大,远离喧嚣,放空自我,这些有利条件让厂房成为了画家的安乐窝,不管是正统艺术院校还是所谓的流浪艺人生命的大部分时间都会献给为自己代言的画里。西画和国画在本质上都是抒发情趣,给人以审美享受,对于一部分恶俗的当代艺术展示在此不予置评,画画的出发点本是简单的,画画的过程本是痛快的,画画的成果本是愉人的,对此如果不能做到,我认为大可放弃。

西画一画便是数月,在此期间,任何的微妙经历都将对画面施加影响,学油画的朋友知道,在我们创作期间会面临反反复复的纠结,或是周遭琐事的干预,心情会有一些不畅,但这都只是一瞬,创作过程本身是对自我的一种审视,下定决心去画一张画,就表示这段时间里拒绝打搅,会把自己主动隔离。我认为创作过程是一件私密的事情,在故事没有结局之前不希望旁人给与剧透,同时希望独立的思考能给自己最大程度的安慰,只有在遇到瓶颈的时候寻求思路方能得到正确的答案。创作的首要是确定主题,再者整合素材,创作之前所花的功夫不比创作过程来的容易,现在素材取来的途径大大方便,这也就导致了有些作品会像撞衫一样出现惊人的相似,不能怪素材不好,同样的素材,经过不同人的雕琢,会有不一样的面貌,自我修养在作品中体现无疑,作品是画家的最好代言。

军人有军魂,画家同样具备坚持到底的斗志,伟大的人往往是孤单的,众多艺术家在很多情况下不被理解,不被支持,艺术价值本身也很难被准确定位,成本和最终的定位往往是无法估量,高起高落,影响作品价值的因素有时不是作品本身所决定,当作品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以后,画者的言行、人格将决定着其创作的延伸意义和潜在价值,画画不光练的是技术,个人修为更为重要,各种“诱惑”对于新生画家而言是奶瓶式的慰藉,来自商圈的诱惑,来自名利的诱惑,来自海外的诱惑,这些可以作为玩物或成长的名片,却未必能真正汲取养分,画家的养分来自同道的品评、来自自我的修为来自朴实的耕耘,来自信心的你……有的时候会羡慕拥有“奶嘴”般诱惑的同行,似乎这就是一种认可,是最终成果,殊不知奶嘴不可食,上瘾后还能一门心思地维持初心么,我们的创作如果是为了得到奶嘴,那么何不选择做点“特别”的艺术样式来博眼球,这样更直接,更有效率。

创作亦如创造新生命,作为缔造者是必须予以负责的,无价值的产品会被无情的抛弃,技术可以通过练习提高,艺品在千锤百炼下方能破茧成蝶,作为孤独浪人或是画者只求勿忘初心,坦诚相见。

猜你喜欢

奶嘴当代艺术画画
当代艺术概念的确立与有效性
陈文令当代艺术作品选
当代艺术的珍奇橱柜
——评《全球视野下的当代艺术》
我和“奶嘴”的断舍离
日本当代艺术的“三剑客” 上
奶嘴如何清洁消毒
宝宝可以用安抚奶嘴吗
小赛和奶嘴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