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型批判视角下神话中的“史实”研究
——以勒内吉拉尔作品《替罪羊》为研究范本

2015-07-22安徽省淮北市淮北师范大学235000

大众文艺 2015年19期
关键词:替罪羊史实原型

张 莉 (安徽省淮北市淮北师范大学 235000)

原型批判视角下神话中的“史实”研究
——以勒内吉拉尔作品《替罪羊》为研究范本

张 莉 (安徽省淮北市淮北师范大学 235000)

马新国在《西方文论史》中所说“从古希腊哲学家,一直到启蒙运动初期,神话被认为是非逻辑、不真实的谎话而受到排斥。然而,自近代意大利学者维柯开始,西方浪漫主义诗人和哲学家认为神话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并不与科学的真理或历史的真理违背,而是对他们的补充,甚至比后者更接近真理”。本文以勒内吉拉尔的作品《替罪羊》为解读范本,该书通过分析法国诗人纪尧姆.德.马肖《纳瓦尔国王的审判》作品中隐藏的替罪羊机制解读出诗歌中蕴含的史实。笔者借用暴力迫害和替罪羊机制重新解读神话,将神话放置于历史和社会大背景下进行考证和解读。探寻神话与文学的联系,寻找神话中的“史实”。

神话原型批评;替罪羊;神话;史实

一、诗歌真实的欲盖弥彰

纪尧姆·德·马肖的诗歌《纳瓦尔国王的审判》写了犹太人河中投毒谋害了全城人,并且“他们在基督徒中的同谋的恶行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的指控。层层罪行激怒了上帝,招致犹太族的灭顶之灾。痛斥犹太族坏行的同时,我们也会质疑诗歌中犹太人种种坏行的动机。但是,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诗歌的原型极可能是流行于“法国北部在1349年至1350年爆发的鼠疫引起,那些被鼠疫感染的人群几乎在到处传播着犹太人放毒,犹太人该杀”的历史事实。结合这个“史实”,会发现诗歌与历史记载的异和同。相同的是诗歌与历史的叙述都出现了相同的结果,即犹太人因为种种恶行而犯下滔天大罪,招致灭族危机;不同的是诗歌与历史记载中有关犹太人犯下的罪行,即所做的坏事是不同的。勒内吉拉尔没有被无法考证的原因所牵绊。他转而探讨出由人的欲望、摹仿、暴力行为而导致的社会矛盾,继而衍化发展产生的“替罪羊”和暴力机制,这成为解读犹太人遭遇屠杀的关键。他提出四种迫害范式:“一种是社会和文化危机的描写;第二种是指控捣乱者的罪行;第三种是嫌疑者身上有特殊标记作为选择受害者的标准;第四种是集体将受害者处死的暴力场面。”。至此,勒内吉拉尔引用四种迫害范式进而解读诗歌中犹太人遭屠的原因。不管是历史中因瘟疫而遭屠杀的犹太人还是诗歌中因河中放毒而招致杀身之祸的犹太人,我们都能发现犹太人遭遇了第一种、第二种和第三种迫害范式,即犹太人的灭族危机发生在社会和文化的危机出现时,犹太人作为当时的薄弱群体被选定为受害者,而被指控。犹太人成为替罪羊的过程也解释了其族群遭遇灭族的原因。而勒内吉拉尔站在支持迫害者的角度来掩盖受迫害者的真正原因,诗歌中的大部分描述都在极力论述或者谴责犹太人的所作所为,给读者造成一种错觉,即犹太人十恶不赦的行为导致了其族人遭屠的命运。按照替罪羊机制来解释便是:诗歌作者极力解释的荒谬反而就是被掩盖的历史真相。

二、破译神话中的“史实”

诚如作者所言:“不管神话如何失真和变形,它的原型能真实流传下来。”不管神话如何改编,原型是存在的。勒内吉拉尔在对神话内容的对比解析中得出一种文化现象的本质:“神话文本中存在着诸多的替罪羊,它们遭受着迫害和暴力”。不管是提单神话中弟弟的意外死亡还是特欧体瓦坎神话中自愿跳入火炉使阳光照耀大地的标记受害者,他们都是迫害范式下的受害者,他们都遭受了集体暴力。尽管神话中对他们进行了诸多掩饰性的细节描写,但是仍然无法掩盖他们“替罪羊”的真相。本质上讲,耶稣在《圣经》中为世人救赎的境遇与《纳瓦尔国王的审判》诗歌中犹太人遭遇灭族的境遇是没有差异的,因为他们受暴力迫害,都充当了“替罪羊”的角色。通过“替罪羊”暴力迫害范式解读,经历了时间和空间考验的神话也存有可以解读的史实。

神话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不会依照当权者或者记载者的意志任意删减,它是集体对于社会解读的完整流传,经过了时空转换和社会熏染,能承载更多的历史信息。首先,不同版本的神话记载内容因地域和时间的差异,会出现叙述内容的巨大变动。如果追查神话产生差异和变动的原因,我们就能查到导致神话叙述内容变动的历史事实。分析得当,或许会得到“勒内吉拉尔式”的发现,即“当宙斯变成天鹅,成了勒达的情人时,我们没有想到兽性的罪行”。较之于原始叙述,这种美化式的叙述方式隐藏或至少减轻了神的罪恶。“柏拉图不仅反对把一切范式罪行归于众神,也反对对这些罪行的诗学处理”。诚然,勒内吉拉尔在神话叙述转折处,找到神话发生“美学”和“诗化”处理变化的历史真相,进而追查到当时社会存在的尊重传统神话的内容,重视道德在神话中的表现等社会风气和历史真相。其次,神话的存在形式涉及口传文本、记载文本和出土文本等。不同形式存在的神话叙述仍然存有差异。比如,神话文本的记载和出土实物的图像叙事会存在差异。比如,实物出土下“图像叙事”中的嫦娥是带有尾巴或者更多的版本形象,而文本记载中的嫦娥是日常人形象。而这种差异的表达就是:“仙文化”逐渐走入文学并为大众所接受。由孔圣人尊崇的对鬼神“敬而远之”到人神共融并喜闻乐见的文化变革,也体现了汉代包容万象的社会文化氛围。流传在社会中的神话,经历了失真和改编,依然带有类似诗歌功能似的解读,综合所有的因素来考察神话的不同版本、图像叙事差异,我们就能发现变动的神话与社会“史实”的关系,即神话的变动反映了历史的变动,历史的变动促进了神话的变动。神话与历史相辅相成,能验证彼此的真实。确切的说,它是一部可以结合历史解读的活史诗。

三、结语

对于如何破译神话背后蕴含“史实”,笔者通过分析神话版本变动、神话表述内容来解读神话背后的“史实”。然而,大多数人对于神话首要的标签定义便是:编造、虚无。但是,自20世纪原型批判理论风靡以来,人们认为神话不仅仅是一种编造甚至是某种臆想。实际上,神话背后隐藏着诸多意象和原型,而原型的真相就含有社会的或历史的某种真实,即史实。神话中蕴含的史实,需要一个合理的解读方法。对于诗歌而言,诗歌是是诗人的个人表达,后人难以辨别客观与作者主观表达的真实。所以,人们认为诗歌不能与正史记载相提并美。然而,勒内吉拉尔敢于结合历史和社会背景回归诗歌的文本,去搜寻历史真相。他借用替罪羊和暴力机制向读者解读出了史实。同样,追查神话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叙述差异,我们进而分析到转折历史与承前启后的原因,即历史事实;追查神话内容的叙述差异和变形,我们能看到神话内容中所反映出的历史真相。从这些方面来讲,神话是解读历史的有效文本,我们可以从神话中解读出“史实”。

[1]勒内吉拉尔.替罪羊[M].东方出版社,2002.

[2]马新国.西方文论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中国基督教协会.圣经[M].中国基督教协会,2005.

[4]布鲁斯.崔格尔 徐坚.理解早期文明比较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5]勒内吉拉尔.替罪羊[M].东方出版社,2002年版.

猜你喜欢

替罪羊史实原型
包裹的一切
论20世纪60年代美国现实主义小说中的替罪羊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论《西藏隐秘岁月》的原型复现
引领学生追求历史学习的最高境界
原型理论分析“门”
唐宋时代的科举与党争——内藤湖南“宋代近世说”中的史实问题
“替罪羊”小考
“贵族政治”与“君主独裁”
——内藤湖南“宋代近世说”中的史实问题
替罪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