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戏精神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2015-07-21徐丽燕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17期
关键词:游戏精神语文教学小学语文

徐丽燕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视越来越高。小学是一个人的启蒙阶段,在此阶段能够培养学生日后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孩子的天性是活泼好动的,枯燥的学习环境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所以游戏精神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出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针对此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 小学语文;游戏精神; 游戏责任;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6(b)-0000-00

1游戏与教学的融合统一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具有十分灿烂的传统文化,但是纵观整个历史文化,我们不难看出整个传统文化都表现出了一种十分严肃的感觉。自古以来,教育就被认为是一项十分严肃的活动。这也是当前教育和游戏不能有机结合的关键。人们只是单纯地把书本作为学习的对象,认为游戏是脱离教育之外的活动,而且还认为游戏阻碍了学生的学习,这种传统观点已经十分不适合当前的教育环境。从学术角度来说明游戏和教学之间为什么不能融合。从抽象意义上来说,二者的本性就是冲突的,游戏是一种自发性的活动,而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性的活动,游戏是本体价值的体现,而教学对于学生而言只具有工具价值。游戏和教学之间的矛盾是由来已久。从根本上说,这种对立的产生主要是人们对游戏和教学之间本质的理解错误。当前之所以把游戏精神纳入教学体系当中,主要是因为这种方式能够体现出对儿童的一种尊重。直到进入二十一世纪,语文新课改为游戏进入教学中提供了一个好机会。教育部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里面,使得学生能够表现出更多的游戏特性。将游戏精神加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习具有一定的规则性,而规则性则是游戏的一大特点,充满着竞争性,体现出了平等、自由、公平的原则,让学生能够在游戏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课堂上主要以教科书上的内容为核心,它能够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发散学生的思维,展现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的同时融入到游戏中,体会到游戏和学习的双重乐趣,这不仅符合孩子的天性,而且和当前的教育理念十分吻合。但是教育才是最大的前提,当前只是把教育通过游戏的形式体现出来,并不是通过游戏的形式去组织教学活动,这也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遵守的方面。

2畅游教科书的文本世界

2.1塑造游戏伙伴

孩子总是喜欢和小伙伴一起做游戏。所以书中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十分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整个课堂的学习情况。在教科书的文本世界中,通常主人公都是十分的淘气活泼、或者蠢笨、滑稽可笑的,着实让人感到开心。

当前的教科书的编写也注意到了这个方面,在书中都会塑造一些可爱、幽默、天真的人物形象。学生会和教科书中的小人物进行沟通,有一种“他就是我,我就是他”的感觉,这样学生不仅会和这些人物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而且还会模仿书中的人物,进而就能够以一种十分快乐开心的方式进入到课本中,让自己和书中的人物共同存在。《我选我》( 二年级上册第 28页) 的王宁是勇敢的自己,《风娃娃》( 二年级上册第 70页) 中的主人公是怀着好意却办了坏事的自己, 《纸船和风筝》( 二年级上册第 92页) 里的小熊和松鼠的故事, 又像是记叙了自己与自己的好朋友之间发生的种种……

2.2 张扬游戏语言

知识是以文字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我们也可以认为知识的学习就是一场文字游戏,书中的人物、时间、地点,环境都会通过一种现实的手法表现出来。当前小学所使用的人教版语文教材中就会通过大量的拟人、排比、对偶等方式,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特别是低年级的书中,儿歌占有十分大的比例,语言上比较简单,而且表达方式也很口语化。同时,通过大量的拟人手法,使自然界中的事物能和人一样说话、走路、有思维。《四季》:草芽尖尖,他对小鸟说: “我是春天。 ”荷叶圆圆,他对青蛙说: “我是夏天。 ”谷穗弯弯,他鞠着躬说: “我是秋天。 ”雪人大肚子一挺,他顽皮地说: “我就是冬天”。( 一年级上册第 67页)如上所示, 这样的语言使课文的内蕴变得有意思起来: 其一, 在《四季》这首儿歌里面, 草芽、荷叶、青蛙以及雪人富有各个季节特色, 同时又各自具有自己的形态, 以自然“常态”的谷穗成熟而下垂的样子写为“人态”——鞠躬, 能使学生从他们所熟知的人的形态理解谷穗的形态, 妙趣横生。

2.3 创设游戏情境

首先,创造出曲折动人的情境。任何人物的出现、事件的发生都必须有一个情境。当前的语文教科书中就创设了意境十分丰富的游戏情境,能够让学生进入到情境中感受书中人物的感情世界,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作者的中心思想。如一年级上册第74页中的李白《静夜思》这首诗歌, 其语言凝练, 感情真挚, 意境深远, 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朗朗上口的古典诗歌, 能使学生在反复的吟诵过程当中描绘出心中一幅美丽的图景: 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 无声地拨动着作者的心弦; 举头仰望, 低头沉思, 俯仰之间, 神驰万里, 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在对美丽图景的构建的过程中, 学生便陷入了一次次的沉迷的陶醉。一段语言文字, 往往会把人带到色彩斑斓的景色、丰富多彩的生活或具体可感的人物之中。

其次, 通过曲折动人的情思。一篇文章、一个故事、一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情感流露。情感是故事发生的基础。有人说语文是一门表达情感的学科,这就是因为书中每个文章都是结合了多种创作元素的结果,其中就包括情感的嵌入。我们可以纵观当前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择的文章,大多数都是一些情感丰富的文章,能够表达出真挚的情感。“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诗中的夸张手法,给人以扑面而来的气势, 宛如瀑布飞泻一般, 迸发的情感触及着诗的边缘;《可爱的草塘》让人领略大自然之美, 荡涤着读者心头凡世的尘埃……这些作品无不依附着情、浓缩着情、洋溢着情。 对文本的研读, 恰似聆听一声声“情的诉说”。

3 实践游戏在教学中的责任与义务

游戏中的责任和义务主要是针对教师而言的,作为课堂游戏精神的指引者——教师必须能够根据课堂内容对整个游戏过程进行全方位的把握。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杜威认为,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作为教师不能够只以教科书为中心,还是应该回归到以儿童为中心、目的、起点。虽然教师已经是成人,但是骨子中孩子气并没有完全消失,游戏的魅力也深深地吸引着教师。在保证课堂的平等、自由的氛围中,教师和孩子应该得到全面的心灵上的放松。教材是教师授课的主要依托,所以教材的编写必须能够考虑到教师、学生、知识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三者之间的平衡。在课堂上应该让学生能够体验到在游戏中学习的乐趣,特能够让教师不违背教学目标。

首先, 对教科书中游戏精神的张扬。要想实现游戏精神在课堂上的展现,作为教师而言必须做到以下一点,第一,教师必须自身就具有游戏精神的心理。在课堂上提高学生对周边世界的视角,同时也真正意义上地认识到每个学生在智力上和情感上的品质,以及他们的生活领域以及内心世界。这样能够帮助老师把游戏精神渗透到课堂中的每个部分,也能够发扬学生的那种游戏精神。教育的本质就是能够在尊重人的自身秉性的同时加以进到学生体会到学习所带来的乐趣,这也是游戏精神、课堂、学生、教师之间关系的最佳体现。第二,学生是课堂上的主体,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教师应该保证学生自身的创造性,通过游戏让学生能够展现自身的独特观点,通过学生和学生、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辩论,就能够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教师也能够在和学生的相处中受益。第三, 注重真实体验, 倡导学习的自由性与开放性。 对于教育而言, 唯一真实的是体验本身。如若课堂对于学生来说只是雁过无痕, 这样的教育不是生活, 它与学生没有意义关联。 真实体验, 是生命的歌唱与创造, 也是游戏之所以成为游戏的精髓。

其次, 对教科书中游戏精神缺失的弥补。 第一,恰当丰富的游戏形式, 是学生获得语文素养发展的内在动力。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高年级阶段,对于游戏形式的教学比起低年级阶段大幅度减少。但是, 这并不意味着在实际的课堂当中我们就完全丢失游戏精神, 只是一味对知识的灌输。这其实更加考验的是每位课堂引导者——教师对游戏精神的阐述与生发。 第二, 勇于否定与批判, 注重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在过去对课程知识的研究中, 课程知识被视作客观的、普遍的、价值中立的绝对存在。这种认识在今天遭到了普遍质疑和批判。在新的课程理念下, 我们更多地是将教科书中的知识视作一种 “知识环境”, 这种知识环境并非完全被事先设计好, 而是一种真实的、活动性的、有师生现实参与的对话情境, 需要课堂舞台上每一位参与者共同来展现与完成。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章主要针对当前下小学语文教学中游戏精神的应用。游戏作为一种教育方法,其主要目标就是把教室作为学生的精神家园,在学习中逐渐增长见识,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小学是一个人一生中必须经历的重要阶段。也是对学习能力培养的阶段。在枯燥的学习中找到一些乐趣,在游戏中获得知识。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孩子的游戏天性是与生俱来的,是不能够被教育的严肃性所磨灭的。所以,让学生在痛苦中学习还不如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知识,能够更好地运用知识,并掌握和别人沟通的能力。游戏精神的运用一定会让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 伽达默尔. 真理与方法: 上卷[ M] . 洪汉鼎, 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9: 131.

[ 2] 刘焱. 儿童游戏的当代理论与研究[ M] . 成都: 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23.

[ 3] 赫伊津哈. 游戏的人[ M] . 杭州: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1996.

[ 4] 蒋风. 儿童文学原理[ M] .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8: 133.

[ 5] 黄晨. 儿童文学游戏精神初探[J ] . 儿童文学研究, 1994( 2) : 3.

猜你喜欢

游戏精神语文教学小学语文
论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游戏精神
导游戏精神促使幼儿园课程游戏化
游戏精神下英语词汇学教学策略探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