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弘扬中华民族善良助人的美德

2015-07-21王同书

蒲松龄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善良聊斋助人

王同书

摘要:解析毛泽东对《聊斋志异》的评价,可以当做历史、社会、民情看,内容丰富,体现了中华民族善良助人的美德,是好书。

关键词:毛泽东;聊斋;当历史、社会看;善良;助人

中图分类号:I207.419    文献标识码:A

文革时期,我从一些小报上看到毛泽东向身边的人推荐《聊斋志异》,要他们阅读、学习,并说《聊斋志异》里面的“狐狸精”善良、帮助人、很是主动等等。当时看到这些资料,感到特别惊讶与兴奋,惊讶的是在阶级斗争弥漫的年代,毛泽东却予以赞扬,并要人阅读学习这部鬼狐之书!兴奋的是毛泽东的赞点居然和我一样,这种惊喜与兴奋,至今记忆如新!

“文革”后,我像千千万万研究者一样,恢复了研究,读到有关毛泽东与《聊斋志异》的更多资料,如《毛泽东读古书实录》和《毛泽东与〈聊斋志异〉》(《党史博采》)等,令我大开眼界,油然而生深入研究这一课题的想法,但由于当时忙于《水浒》、《红楼梦》和古今诗歌的课题,就将研究毛泽东荐读《聊斋志异》这一课题搁置了,这一放就是十几年。现在已垂老多病,但研究这一课题之意兴不吐不快,故特撰此小文,以了宿愿。

毛泽东青少年时代,以及投身革命,转战、建国时代,对中国古文的阅读,偏重文史哲方面,对文学作品的关注、阅读多集中在《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红楼梦》这些长篇名著,对《聊斋志异》这些短篇谈狐说鬼之书涉读较晚,但是一经入览,就兴趣盎然,大有会心。可以说是入览虽晚,但钟爱居上。毛泽东读古典小说,多着眼于书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和今用价值,经常信手拈来加以应用。如对日寇的后发制敌之策时,引用《水浒》上林冲与洪教头比武事,说洪教头妄自尊大、盲目轻敌,对强敌冒然出手,结果一下子就被打翻在地,所以对待日寇不要学洪教头。又如在论及要在敌后开展斗争时,引用《西游记》故事说:要像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皮里,搞坏其五脏六腑,将敌制服。在召开高级将领会议,特要求高级将领读《红楼梦》,并说应将这部书当做中国历史看,不仅推崇《红楼梦》的社会意义,还特别介绍人物形象,说作者将凤姐写活了,而且说了不只一次。可见对这些文学作品的关注。

毛泽东对《聊斋志异》称赞、评议,却始终如一。年过古稀,仍然爱读,称赞《聊斋志异》写得好,对其高评一直维持,其赞扬的聚焦点非常值得关注。

《毛泽东读古书实录》和《党史博采》,有详细载记毛泽东对《聊斋志异》的推荐与赞扬,有的评论别开生面,值得重视深思。现将其中有关《聊斋志异》的评议摘要介绍:《实录》将《聊斋志异》列入目录的虽只有“1942年《聊斋志异》可以当作清朝的史料看”,但内文有多处载记:一是对《聊斋志异》总体评价,如《红楼梦》等书一样,可以当做历史、社会、民情看,内容丰富,是好书;二是对作者的评价,认为蒲松龄善于调查研究,同情民众,写出民众愿望;三是在“演讲”中、“报告”中,引《聊斋志异》故事印证当前时事,“古为今用”;四是对亲、友、同事的谈话时,引用《聊斋志异》故事,阐述自己理解,启发教育听众;五是对《聊斋志异》书中许多故事、人物,做了批语、评论。这五个方面又都是围绕着三条红线:一条是正确认识中国古代文学(文化)瑰宝;一条是善于读活,古为今用,看出新意、深意;三是要各人深入学习,继承优秀,创造新成果,利国利人。这三条精彩纷呈,不乏震古烁今见解。略举例说:如《席方平》说的是席廉与同乡富户羊某不和,羊某死后,贿赂阴司官吏拷打席廉致其浑身红肿,惨叫死去。父亲惨死,席方平悲痛欲绝,魂魄离体,到阴间为父伸冤。但是,阴间的狱吏、城隍、郡司甚至冥王都受了贿赂,不但不为席方平伸冤,还对他严刑拷打,逼回阳世,不准告状。可是席方平就是不屈服,要到玉皇大帝那里再告。后来听说二郎神是玉皇大帝的亲戚,公正廉明,席方平便又重新回到阴间去找二郎神。路上又被冥王的鬼卒抓住,冥王软硬兼施,叫他不要再告,并强行把他投胎为富贵人家婴儿,席方平愤怒哭啼,绝食三天便夭折了,又成游魂,又跑到阴间告状,结果遇上玉皇大帝殿下的九王正好来巡视。席方平拦路喊冤,九王授理,叫二郎神重审速判,最后二郎神判决,将贪赃枉法的冥王、郡司、城隍、助纣为虐的鬼役,以及为富不仁的羊某一网打尽,分别治罪。同时,表彰补偿了席廉父子的善良、孝义,并增加他们的财富和阳寿三十六年。

毛泽东对“席方平”的故事讲过多次。最早是在1942年4月与“鲁艺”的严文井、何其芳等人谈《聊斋志异》,毛泽东说:“《聊斋志异》是一部社会小说,可以当作清朝的历史来读。内容丰富,思想先进,描写形象。”又说:“《聊斋志异》是反对八股文的,它描写女子找男人是大胆的。”有些故事,含义丰富重大。如“《席方平》是借描写阴间的黑暗,来揭露清朝人世间的黑暗。阴间的狱吏、城隍、郡司、以至冥王也都是贪污受贿,不问是非曲直。对受地主恶霸迫害冤死的冤案,不但不受理,而且用酷刑迫害告状者。…… 《席方平》含义很深,席方平在阴司的遭遇,实际上是人间官吏鱼肉人民的真实写照,是对封建社会人间酷吏官官相护、残害人民的控诉书”。

毛泽东在建国后也多次讲这则故事。他曾有声有色地给身边的同志讲述,对席方平的坚强特别赞赏,特别是受锯刑时忍而不嚎。他说:这篇小说的主人公觉得,阴曹之暗昧尤甚于阳间,但坚持终于胜利。这证明坚强的人,按科学办事的人,虽然要历经磨难,冤案终能昭雪。他就此勉励、要求干部要有坚持原则的勇气,在大是大非面前,要旗帜鲜明。毛泽东秘书林克回忆说,毛泽东同他讲过《席方平》的故事,给他留下的印象特别深。

毛主席还说:“小鬼同情席方平故意锯偏,这个细节写得好。”“《席方平》应该选进中学课本。”

毛泽东还很有兴致地给身边的同志讲了《聊斋志异》中关于狼的故事,讲书中写捉狼者像杀猪一样杀死了狼。讲完了故事,毛泽东还笑着对他们说:从蒲松龄这样生动描写出捉狼情况,可见“蒲松龄有生产斗争知识”。蒲松龄长期生活在农村,对屠夫宰猪见得很多,才能写得如此真切生动,令人爱读。新中国建立后,何其芳回忆毛泽东在延安给他们讲狼的故事后,也深有感触地说,毛泽东以这个故事为例子来说明蒲松龄的难能可贵。从这个小例子也可看出毛泽东对《聊斋志异》的认识评价很高,不同于以往人们的评价,视角独特,能够透析当时作者写作《聊斋志异》的历史背景、社会状况,体现出毛泽东透视古籍,活用古典,体悟出作者在每个故事中所要反映的思想,非同凡响。

《聊斋志异》的主要特点是写鬼狐。作者笔下的鬼狐,有的美丽善良,有的聪明伶俐,也有的恶毒凶残。《聊斋志异》里也写了不少处治、战胜恶鬼、凶神、妖魔的故事,启发了毛泽东“不怕鬼”的思维,想编书针对当时粗暴、横蛮对待中国的帝国主义者、对华不友好者。1959年4月,毛泽东在第16次最高国务会议上向与会的同志通报当前的形势和党的大政方针,在讲了1958年炮击金门的事之后说:“金门是我们祖国的土地,我们有理由捍卫,美国管不着。什么威胁我们都不怕。”接着,他给大家讲了《聊斋志异》中那篇《青凤》“狂生夜坐”的故事:《聊斋志异》里有一个狂生,晚上读书,有个狐鬼要赶他走,吓他,从窗户口探出一个满面漆黑的鬼脸,伸一个长而血红的舌头出来,以为这个书生就会吓倒了。这个书生不慌不忙,拿起笔把自己的脸画成张飞黑脸,也把舌头伸出来。人、鬼两个就隔窗这么盯着,你望着我,我望着你,那个狐鬼无可奈何只好走了。毛泽东给大家讲完这个故事后,强调说:“《聊斋志异》的作者告诉我们,不要怕鬼,你越怕鬼,你就不能活,鬼就要跑进来把你吃掉。”

1959年5月6日,毛泽东在中南海紫光阁与周恩来、陈毅一起会见十一个国家的访华代表团和这些国家的驻华使节。谈话中又一次讲了上述《聊斋志异》中狂生夜坐的故事,并且再次信心满怀地讲了我们不怕鬼的道理。他认为,首先我们不怕鬼,敢于和鬼斗争。再者,我们对鬼也要讲究斗争的战略和战术。他坚定地表示,世界上的任何鬼,都是可以战胜的。

1959年四、五月间,毛泽东还根据国际国内政治斗争形势的需要,提议编选《不怕鬼的故事》,要中国科学院的文学研究所编选,由所长何其芳具体负责。1959年夏,何其芳等选辑《聊斋志异》、《子不语》等书中有关故事,编成《不怕鬼的故事》,送毛泽东审阅。毛泽东亲自对书中文稿编排,解释文字做了大量修改,确定了初稿,交中央政治局委员审阅。委员们提出意见后,毛泽东于1960年指示何其芳再加精选、充实。定稿后,何其芳请毛泽东写序。1961年1月4日上午,毛泽东在住地颐年堂约见了何其芳,谈到《不怕鬼的故事》的序言,要讲除了战略上藐视,还要讲战术上重视。对具体的鬼,一个一个的鬼,要具体分析,要讲究战术,不然就打不败它。如《聊斋志异》的那篇《妖术》,如果那个于公战术上不重视,就可能被妖术害死了。还有《宋定伯捉鬼》,鬼背他过河,发现他身体重,他就欺骗它,说他是新鬼,“新鬼大,旧鬼小”。他后来又从鬼那里知道鬼怕什么东西,就把鬼治住了。据此,何其芳对序言又做了修改,交毛泽东审阅,毛泽东进行了认真修改,才最后定稿。1961年《不怕鬼的故事》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引起很大反响,使干部们树立了不怕鬼、不信邪的斗争精神,也对中国人民起到了很大教育作用。这些是公开场合,对同志们作为专题讨论、专门编选而说的,主要内容是阐述、开发《聊斋志异》的社会意义、政治意义,以古典证实如何用于当今现实,如何对待现实生活中家事、国事、天下事。

相类的看法、想法,也出现在一些对《聊斋志异》的篇章批语上。《白莲教》说白莲教的首领徐鸿儒,读了一部旁门左道的书,遂图谋不轨,说自己能够役使鬼神,知人过去,未来,当众拿出一面镜子,挂在厅堂上,叫来人去照。来人照时,衣帽变化,有的是一顶平民幞头,有的是一顶贵人纱帽,有的是一袭大官所穿的绣衣,形象很不一样,人们感到惊异,徐则说,这是你们各人未来的结果,宣称:“凡是镜子里出现的文武官员,都是如来佛祖注定要参加白莲教的人,各自应该努力,不要退缩。”徐拿镜子自己来照,只见镜子中的他,冕旒龙袍,俨然一个帝王。大家看着,大为吃惊,以为见到了真龙天子,一齐拜伏在地。徐趁机扯起大旗造反,从者如云。毛泽东看了这个故事,写下这样一条批注:“表现作者的封建主义,然亦对农民有些同情。”此条评语说明毛泽东认为蒲松龄笔下记述的徐鸿儒形象反映出他仍然为封建主义思想所缠绕,但并不全站在皇帝立场,对于封建社会中的农民起义怀有同情之心。《细侯》写的是浙江昌化一个姓满的书生,在杭州教书,闲时到街上散步,偶遇妓院里贾家的养女细侯,见其年轻貌美,不由得心动情摇,亟思与她相会,回到书房冥思苦想,整夜没睡。后来向好友借了一笔钱,往会细侯。细侯说:“我要嫁给你,不要只这么见一次,我也准备了一些钱,可以赎身,嫁给你以后,生活在一块,你不要再出去教书了。种四十亩地可以维持生活了,再种十亩黍,织五匹绢,缴纳平常的赋税还有剩余。关着门互相照应着,你读书,我织布,有空的时候,喝几杯酒,吟几句诗,消遣消遣,就是千户侯也不过如此啊!”毛泽东在读了细侯这段话后写下批注:“资本主义萌芽。”从这条“批语”可见,毛泽东从《聊斋志异》故事中,分析当时的社会生产力结构,人们日常所从事的生产项目,已经看到那个年代,中国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小谢》说的是穷书生陶望三借住府第读书,遇上乔秋容和小谢两个女鬼,经常恫吓、纠缠、挑逗他,但他不惧不恼,反而对她们平等相待,教她们习字读书。两个女鬼也颇知义理,亲如家人。当陶生被诬下狱后,两个女鬼给他送饭,并赴院申理,陶生获释归家。与两个女鬼重聚,情同伉俪,但怕“阴霾之气”伤人,始终未同寝。这一人鬼善良、真情、平等、和睦的故事,感动了一个法术通天的道士。道士用借尸还魂之术,使两位女鬼还阳,与陶生结为夫妻。小谢和秋容积极主动地追求幸福美满的爱情生活,写得生动感人。毛泽东读后写下了这样一段批注:“一篇好文章,反映了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人与人的关系应是民主的和平等的。”这条批语,涉及人性、人的个性解放、人与人关系三大要题,是毛泽东对《聊斋志异》评价的核心思想,是他欣赏、推荐《聊斋志异》的根据,是毛泽东对蒲松龄的赞扬,对《聊斋志异》的赞扬!

本人认为在毛泽东对《聊斋志异》的各种评价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毛泽东对亲人、下一代推荐《聊斋志异》的时候对《聊斋志异》的评荐语:认为书中狐狸精非常善良,助人为乐,非常主动!我认为这段信息含金量特别多。毛泽东将近晚年,要将心中最重要的话传之后世的重要时刻,又是给亲人子侄晚辈的,可见心神所系,所嘱之要。这是欲将金丹遗后世。再者对《聊斋志异》评荐,是抓住人的本性(善良)和最重要的美德(助人)而言的。我认为这两点体现了毛泽东具有的对中华民族品性、美德的认知,切盼后代能继承和弘扬这些高品、美德。

欲将“金丹”传后人,看似平凡之举,甚至有点“私”意,可是细想一下,这正是对人类的爱,对人类未来的关注,希望一代能比一代强,美好生活一代胜一代。这正是诸葛亮《诫子书》、司马光《训俭示康》等告诫子孙的箴言,不过毛泽东的立脚点比诸葛亮、司马光高。因为诸葛亮是要子孙好学,修养立身之本,立身之能,以免长而无能,难以发达,将成平庸。司马光则就生活作风来说,主要讲俭之功和奢之恶,是一种防腐举措。而毛泽东强调的则是对民族性的认知和中华民族助人美德的认知和弘扬与继承。可以说前二人是局部勉后,毛泽东则是全息(全部)勉后,这当然值得我们重视、珍视、尊奉。

“善良”即“仁”,是孔夫子对人的品德、高风的揭示和要求,民众、小民要“仁者爱人”,官员人上者,则要施行“仁政”,才能得天下,才能得众心,才能尽己责,所以中国启蒙读物《三字经》一开头就说“人之初,性本善”。这一观念,千百年来一直为中华民族所尊奉,对人、对己、对内、对外都要“仁”。一个人的好,乃至伟大,只是“仁而以己”。可是近代“仁”、“善良”受到了挑战,甚至提出“仁”、“善良”是虚伪的代名词,是掩盖称霸野心、压迫野心的手段。人性“恶”论风靡,成为斗争哲学的基础。而且,这种“反仁”论横行中国,扩散世界,贻害人类,祸延几代。但是多少年来,少有人站出来纠正,专家、学者在著作中也对此回避或违心粉饰,真叫“艄公不努力,误了一船人”。可是毛泽东却在此时此刻揭示、倡扬“仁”、“善良”,真是狂涛中的砥柱,黑夜中的朗月,荒漠中的甘泉,一声惊雷震散满天乌云,让人眼睛一亮,心头一喜,这叫一言兴邦,救世之论也!为中华民族复兴恢复名誉之论也。

毛泽东此论的可贵可尊,是进一步揭示(也是要求)仁者、善良者的最核心风格是“助人”!而“助人”,有更多内容:既要主动助人为乐,又要自然、无偿助人,必要时应舍己助人,而不求回报,并注意到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助人,是成人之美,而不是成人之恶(助纣为虐),因而如何助人,更要审思。如此等等,这才是毛泽东对《聊斋志异》人物“仁”性“助人”的核心内容和发挥。毛泽东借《聊斋志异》故事旭勉亲人后人,待人接物要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帮助别人去危解困,共同向上向善,这样才算不枉为人。所以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等精华箴言,都是赞扬“爱人”、“助人”的优秀品质。这才是恢复弘扬中华民族的高品、高风,这该是毛泽东晚年对后人的肺腑之言,叮嘱之语!我们要好好体会,践行!

(责任编辑:陈丽华)

猜你喜欢

善良聊斋助人
聊斋书介
聊斋书介
聊斋书介
助人无需等待
助人为“乐”
助人为乐
读破聊斋
让爱与善传递下去
从《西游记》看战胜心魔
心灵深处的手电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