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场教育模式与行为的革命

2015-07-21王春晖

未来教育家 2015年12期
关键词:教育学生

一场教育模式与行为的革命

王春晖:中国信息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互联网络和信息化浪潮已经遍及全球,完全融入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正在颠覆性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形成了人类独立于陆地、海洋、航空、航天之外的第五维空间——网络空间。事实上,自1994年国务院批准全面接入互联网以来,互联网在中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度较差,没有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良性生态发展态势。

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是自然而然的自然,即“无状之状”的自然。人受制于地,地受制于天,天受制于规则,规则受制于其本身。老子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由此可见,道是自然,自然是有规律的,生是按自然规律走。阴阳是万物组成的两种气质。气是阴阳二气。和是中和平行。

首先,互联网发展之“道”,应该是将互联网作为一种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其次,互联网的发展之“道”,一定要与实体经济进行深度融合,产生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绝不是“你颠覆我,我破坏你”;再次,“互联网+”之“道”,应该是“互联网+人+万物”,最终使互联网向以人为中心的生态社会进行理性回归。

人类科技的每一次进步,都让我们以为自己看清并掌握了这个世界的真理,然而仍受制于自身所限。随着时间的推移,再迈一步的时候,又自嘲自己停留在某种固定的思维中几百甚至上千年。互联网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将来不存在所谓的互联网企业,所有组织都将互联网化,而互联网企业将要传统化。

认识互联网发展的规律是实施“互联网+”的前提

互联网的发展有无规律可循?我认为互联网的发展有其一定的规律。

第一,从计算机网络的角度讲,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每个国家的网络可以把它看成一个局域网,正是基于公共网络基础设施,才把各个国家的局域网连在一起,形成现在我们熟知的互联网。可见,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是互联网的高速公路,负责把信息快速地传输到各个地方。

第二,从未来信息领域的发展路径上看,未来信息领域的发展大概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是初级阶段 ,即“物理集中”,其效果是规模经济引起的“便利和效率”;第二是中级阶段,即“化学反应”,其效果是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分析以协助决策和解决大规模商务、政务、教育和社会等问题;第三是高级阶段,即“基因突变”,其效果是将产生大量的基于多媒体智能的全新市场的应用和服务,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将深度融合。目前,人类仅仅处在第一个“物理集中”的阶段,体现的是互联网给人类带来的“效率和便利”。

第三,从大数据与云计算的角度看。为什么会出现大数据与云计算?其简单的发展路径是,互联网产生了大用户,海量的用户产生了海量的数据,海量复杂的数据产生以后,导致现有的技术和设施无法处理,需要一个庞大的系统,就要打造一个大平台,这个系统和平台需要云体系的支撑。在2006年,互联网当时只进入了TB的时代,一共产生了181EB的数据;到2011年,这个数字达到了1.8ZB。据IDC预测,到2020年,整个世界的数据将增长到35.2ZB。

一个是云存储,一个是计算,现在只有存储,没有计算。我们将来学生的学习行为将是一个以智能终端为接入界面,互联网从门户网站到现在智能终端上的APP,通过智能终端的碎片化学习,将会成为学习的主流。

第四,云计算与大数据的结合将可能成为人类认识事物的新的工具,实践证明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认识世界的工具更新而逐步深入。过去人类首先认识的是事物的表面,通过因果关系由表及里,由对个体认识进而找到共性规律。现在将云计算和大数据的结合,人们就可以利用高效、低成本的计算资源分析海量数据的相关性,快速找到共性规律,加速人们对于客观世界有关规律的认识。

“互联网+教育”令现有的教育组织将发生重构

“互联网+教育”会令现有的教育组织发生的重构,主要表现在教育模式的重构、基于“互联网+”下的产业链融合、用户体验模式的变革、教育融合形成的一体化平台。

1.教育模式的重构。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是终身教育,是受教育者利用碎片时间的个性化教育,这种基于个性化教育的聚合,会产生两种模式,一个是众筹教育(Crowd sourcing service),另一个是教育众筹(Service forcrowed sourcing)模式,这种终身和个性化的教育模式将实现特定的教育服务需求。

2.教育跨界融合的重构。在“互联网+”模式下的教育,教育与相关产业链的上下游将进行融合,产生教育与利益相关行业的跨界合作与流程再造。尤其是教育大数据和云服务的应用,将促进以教育为纽带的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数据交换和相互融合。

教育服务互联网化之后,将使得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分享成为可能,逐步形成一个“教育生态系统”。教育生态环境是以人为中心,通过互联网的互联和互通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元环境体系。

3.用户体验价值模式的重构。传统的教育和“互联网+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由原来的单向教育模式向双向模式的转变,所有教育将成为以受教育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以教育服务体验和评价为核心教育模式,将颠覆传统教学的教育模式。

以大数据应用为核心的教育评价体系,将预测教育服务与人才培养的关联关系,这将颠覆原有的基于考试为核心的因果模式。将来教育评价最核心的是人才数据,而对数据的分析可以预测一个学生从小学一年级一直到大学毕业之后,最后到走上工作岗位的成长和发展轨迹。对他的教育历程的数据分析之后,我们会发现他是一个具有什么价值取向和能力的人,而不仅仅是评价他的考试成绩和发表的论文。

4.教育融合的一体化平台与教育数据分析师。互联网本身具有数字化和互动性的特征,这种属性特征给数据搜集、整理、研究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

大数据时代将围绕教育生态环建立一个生态化的教育数字化平台,这个平台将是一个互通互融、互融互动,拥有广泛人气的教育社交化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最有价值的东西是通过互融互动所产生的数据。由此,将产生一个新型的职业——教育数据分析师。与传统的数据分析师相比,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数据分析师面临的不是数据匮乏,而是数据过剩。因此,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数据分析师必须学会借助技术手段进行高效的数据处理。更为重要的是,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数据分析师要不断在数据研究的方法论方面进行创新和突破。

未来的“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创新,是一个基于如何创造一个新的教学服务函数,如何把课程教学、行动教学、教育平台、教学模式与以学生为中心的利益相关者链接起来,并成一个“互联网+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你”的一个生命共同体,这就是2.0时代的教育。

“互联网+教育”模式下的五大特征

“互联网+教育”将催生无边界的教育组织和自教育组织,具体有以下五个特征。

1. 教育资源的互联与互融。互联网的互通缩短了教育组织与受教育者以及优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互联网的互融,将整个世界所有多元教育要素融为一体。

2.双价值网的形成。“互联网+教育”将构建两大价值网,一个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资源价值的交互网和以学生为中心的价值创新网;一个微创空间会像“蝴蝶效应”一样,引发巨大价值,创造巨大的能量。

3.高流动性下的高价值。互联网时代,各个教育要素之间会是一个高速流动的过程。因为各教育主体、客体、对象等利益相关者在一个公共的平台上围绕教育价值去获取各方适得其所的教育资源。一个教育组织最大的财富不再是简单的资金、土地、人才,而是你所拥有的教育数据以及这些教育数据经过相互转换与分享之后带来的巨大价值。

4.开放与共享的生态圈。“互联网+教育”模式下的教育,是一个开放与共享的时代。它强调的是所有教育的利益相关方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必须是开放的,也必须是利益共享的。

5.教育自组织模式。自然是自组织的,生命是自组织的,自然界的动物是自组织,微信的朋友圈(群)就是自组织。基于简单规则的相互作用,涌现出的整体上的复杂性,就是自组织。没人规定这个组织必须怎样产生、怎样运转,完全是一个自然的组织状态。

“互联网+教育”下的学习行为变革

2014年中国教育信息化十大关键词是:云计算、移动学习、MOOC 、翻转课堂、微课(程)、电子书包、教育大数据、学习分析、智慧教育、创客。下面,就MOOC、翻转课堂、创客教育做以下解析。

1.MOOC教育。MOOC的全称为: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即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2012年,美国的顶尖大学陆续设立网络学习平台,弥补自己的不足。MOOC教育的定位是讨论,点评和记录课程,课程是属于其他平台的,MOOC学院不直接收录课程内容,只是专注于帮助学习者互相交流,发现课程。

MOOC的特殊之处在于,学习的碎片化和游戏化,视频都被分割成小块,最短的一两分钟,一般是三五分钟,最长的也不过十几二十分钟。观看视频时,中途会跳出一个小问题,只有答对了,课程才继续,就像玩游戏一样。课上完了,还有作业,作业有截止期限,迟交的作业分数要打折扣,迟交太久就没学分。此外,MOOC上的每一门课都有一个相应论坛,可以和选修的同学探讨课程相关内容。

数据显示,在国内,正式签约加盟MOOC的高校已达100多所,其中包括北大、清华等国内一流高校,中国式MOOC也已覆盖300多万在校学生。

2.“创客”教学法。“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是指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他们是一群新人类,是坚守创新、持续实践、乐于分享并且追求鲜活生活的人。

创客的标准定义其实是未经最终确认的,有着多元化的理解,目前所说的中国创客也是不仅包含了“硬件再发明”的科技达人,还包括了软件开发者、艺术家、设计师等诸多领域的优秀代表。基于“创客”模式的创客教学法,鼓励学生在探索、发明和创造中主动与协作学习。创客教学法的特征是“做中学”,强调教与学方式的转型:即创造就是学习。

创客教学法大致分五个步骤:一是创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精神;二是设计:学生把创意转化为具体项目的设计;三是制作:学生从使用工具,到小组协作,动手将设计制作成产品;四是分享:从个体认知,到集体认知,集体智慧形成;五是评价:过程性评价,关注学习过程、创新精神和科学方法论。

3.“互联网+教育”时代的翻转课堂。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在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一个山区学校——林地公园高中,教师们常常被一个问题所困扰:有些学生由于各种原因,时常错过正常的学校活动,且学生将过多的时间花费在往返学校的巴士上。这样导致很多学生由于缺课而跟不上学习进度。为此,学校的两位化学教师开始使用屏幕捕捉软件录制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播放和讲解。并把结合实时讲解和PPT演示的视频上传到网络,以此帮助课堂缺席的学生补课。

翻转课堂的英语是“Flipped Class Model”,其中文含义是“翻转式课堂教学模式”,简称翻转课堂。翻转课堂包括两个阶段,先是线上学习阶段,这个部分学生的时间是自由的,由学生自己控制,可以跳跃式学习,也可以反复学习;再就是线下的 学习,这个部分是学生与老师共同参与的,老师通过引导和答疑使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互动,从而强化知识点,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翻转教学模式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去练习。完成作业;后者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随着“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到来,使“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变得可行和现实。“翻转式教学”将使教师完成从“演员”到“导演”的转型,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去使用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再单纯地依赖授课老师去教授知识;课堂和老师的角色则发生了变化。老师更多的责任是去理解学生的问题和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

“互联网+教育”基本形式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指出,“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

《指导意见》关于“互联网+教育”提出了三种类型:一是互联网+A型,即鼓励互联网企业和社会教育机构根据实际需求开发。数字教育资源,提供网络化教育服务;互联网+B型,鼓励学校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平台,逐步探索网络化教育新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开展学历教育在线课程资源共享,推广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等网络学习模式;三是互联网+AB模式,鼓励学校通过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等方式,对接线上线下教育资源,探索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教育公共服务新方式。

“互联网+”时代教育的十大变革

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人们接收与反馈信息的方式会发生巨大变化,人类的学习模式也有可能而因此改变。“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将发生以下变革。

1. 传统的“授课”模式逐步消失,“互联网+教育”将更多基于标准算法、系统模型、数据挖掘、知识库等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定制化学习服务。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授课的依赖会越来越小,并被技术部分取代。

教育的本质是服务,未来的学习过程,将由“以老师为中心”转向“以学员为中心”,为学员提供全方位、个性化、持续的学习服务,是教育机构的必然选择。

2. 教育平台的本质是社交与互动,强调的是学习氛围、强制化的是学习状态、收获的是真实有效的OAO互动式教育,这些都是“互联网+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未来教育电商更靠谱的活法不是卖课,而是打造一个汇聚更多优质课程的免费社区平台,在此基础上针对自制力和自学能力不强的受众提供可选择的个性化教育增值服务。

3. 传统的教育模式将互联网化,所有的教学过程都已经离不开互联网,所有的教学都将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实现。线上与线下只是不同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而已,传统教育不与互联网相加,将被时代淘汰。

4.个性化的学习出现。在线教育通过收集大量数据,可以全面跟踪和掌握学生特点、学习行为、学习过程,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更准确地评价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这才会出现真正的“因材施教”,大大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成才率。

5. 优质教育资源平等共享。由于“互联网+教育”成本很低,优质教育资源将不再局限于高等学府,将有机会传遍全国和全球的每个角落,使每个人都有机会接触。往大了说,可以推动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的跨越。

6. 4A(Anytime、Anywhere、Anybody、Anyway)学习模式的到来。未来的教育,可以做到在任何时间、在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从任何人那里学习。这将会颠覆传统的教与学的过程与规律。

7. 教育娱乐化。如果玩网游就是一种学习,学习过程中不断挑战,不断得到即时激励,那么学习过程还会那么枯燥么?互联网时代的“寓教于乐”,即“教”必须通过“乐”的手段才能实现,“互联网+教育”的创新模式将极大地提供学习的趣味性。

8. “互联网+教育”将实现国家和社会的认证。多数人上大学或参加培训就是为了获取一个认证,毕业证、学位证或职业资格证等。未来的“互联网+教育”模式下的碎片化自学习模式,也将获得国家或社会相应的认可,与学习内容相匹配的社会认体系将逐步建立和完善。国务院《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推动开展学历教育在线课程资源共享,推广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等网络学习模式,探索建立网络学习学分认定与学分转换等制度,加快推动高等教育服务模式变革。

9. 互联网教育的OAO模式将逐步形成,从原始的线下业态,到作为平台的网站出现,再到作为媒体的网站出现,有其发展规律可循。在线教育,最开始出现的是线下的各种教育机构,然后会出现平台型网站,再到媒体型网站。教育本质是服务,自然是OAO (offline and online),而不是O2O。现实社会中,那些传统商业行业是如何被电商颠覆的,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认真地思考和研究。

10. “互联网+”将重构学习模式与教育体系。当前的在线教育产品,基本只做到了“互联网+教育”,或者“互联网×教育”,未来更具颠覆性的产品应该是“互联网÷教育”,即用互联网改革传统的学习模式与教育体制,并且重新制定一套新的教与学互动模式,这将改变人类几千年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模式。

“互联网+”已经纳入国家的顶层设计,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当顺应“互联网+”时代的潮流,认真研究“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规律,充分认识“互联网+”时代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本着“开放、合作、平台”的互联网精神,积极参与“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模式与行为的变革。移动互联网时代,教育变革的核心是创新,而创新的成功来自变革。变革可能失败,但不变肯定失败。

Development Alliance of EDUCATORS

猜你喜欢

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快把我哥带走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赶不走的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