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教学衔接研究

2015-07-20沈秀丁建华刘嘉林

教学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教学衔接高考改革高中

沈秀+丁建华+刘嘉林

[作者简介]沈秀(1992 ),女,河北保定人。在读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学。

[摘要]

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的教学衔接问题由来已久,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就此展开研究并提出了改进意见,但以往的研究多停留在理论教学层面,缺少实证支持。笔者结合高考外语改革的新举措,通过问卷和访谈对220名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评价体系、教学者与学习者在衔接中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并依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高中;大学;英语;教学衔接;高考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5)03011506

0引言

2013年10月21日,北京市教育局公布了《2014~2016年高考高招改革框架方案(征求意见稿)》,其中英语从150分总分降低至100分,一年实行两次社会化考试,成绩三年内有效。随后,这些措施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部分省市纷纷出台改革措施,掀起了新一轮的外语改革。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规定高考外语仍为统考科目,分值为150分,学生共有两次考试机会。同时,《意见》指出要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新一轮的高考改革方案更有利于实现多元化选拔,尊重人才成长的内在规律,也促进了英语教学从“应试型”到“应用型”的回归。然而,英语改革不能只改高考,大学英语教学也要进行配套改革,以有效改善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的教学衔接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外语学者开展了大量有关外语教学“一条龙”体系的研究内容,研究成果对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的教学衔接也有一定借鉴意义,但是这些研究大多集中于理论教学层面,缺乏实证支持。因此,本研究以高考外语改革为背景,实际调查分析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掌握大学生对衔接中问题的反馈意见,探索与实践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教学衔接的有效途径。

1研究方法

1.1调查对象

本项目组对22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主要来自河北省4所院校,其余的来自北京、浙江等地的院校。这些学校中既有部属院校,也有地方性大学,工、农、师范、财经、艺术和综合类高校均有涉及。被调查大学生中,既有英语专业学生也有非英语专业学生,并且来自不同水平的高中英语教育背景。综上可见,本次调查较具代表性。项目组共发放220份调查问卷,回收214份,其中有效问卷191份,有效率为89.3%。

1.2调查方法

为了能全面真实地反映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教学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衔接的现状和问题,笔者收集了学生与教师的反馈意见,本项目组主要采用了定量与定性两种研究方法,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展开。

1) 问卷调查。研究工具采用项目组设计的调查问卷,为确保问卷调查的质量,项目组经过讨论初步设计问卷后,先对20名大学生进行了小范围试测,然后对试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收集学生对试测问卷的反馈意见。之后,项目组成员对问卷进行了最终修订,并对220名大学生进行了正式调查。

调查问卷共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个人简况;第二部分为大学生在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学习衔接中的情况与反馈意见,共16个项目,由8个方面组成,分别是英语学习动机(1项)、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的教学差别(4项)、大学英语学习的适应情况(2项)、英语学习目标(2项)、大学英语学习情况(6项)、尽快适应大学英语学习的方法(1项)。

2) 访谈。根据问卷调查反映的情况,本项目组在220名大学生中随意选取了20名学生作为访谈对象,进一步了解学生适应大学英语学习的情况及其对高考外语改革的看法。另外,项目组还在本校英语系选取了3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分别进行了个人访谈,访谈的问题主要围绕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在“教”学层面的衔接。

1.3数据分析

所研究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均在计算机上完成。在数据分析之前,项目组成员先对问卷中所有封闭性问题进行量化,即把A、B、C、D、E都统一变换到\[0,1\]区间内分别赋值,设A=1,B=0.8,C=0.5,D=0.3,E=0。之后,成员采用SPSS 21.0进行统计分析。

2研究结果

调查显示,有79.1%的学生不能立即适应大学英语学习,更有9.9%的学生表示一直都没有适应。经过计算,大学生的平均适应时间为124.5天(见表1)。以上数据说明了开展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研究的必要性;除此之外,本项目组发现造成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教学脱节的原因不是单一的,评价体系、教学者与学习者均有责任。

表1适应大学英语学习所需的时间

适应时间立即适应一周一月三月半年一年一直没有

人数4035511426619

百分比20.918.326.77.313.63.19.9

注: 平均适应时间=∑7i=1FiXi/N。其中,F:各选项人数;X:适应时间(天),其中“立即适应”为0,“一直没有”为两年(730天);N:总人数,按上述公式计算,结果为:124.5天

2.1评价体系

目前,我国的高考主要考查学生在中学所学的知识,而不是大学所需的知识。考查中涉及到某个知识点只是简单地因为在中学学过,与高考的初衷及整个评价体系是相背离的。追根究底,高考外语改革其实不在于降不降分、取不取消听力或者有几次考试机会,关键应在于如何还其本来功能,即检测学生外语能力的手段。

高考的主要目的是甄别与区分,以此次成绩为依据,国家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将其分配进与自身学习能力相称的学府。那么,现有的高考外语评价体系是否能真正体现学生的外语能力呢?首先,教育者要明确外语能力应该包括的成分。学者戴曼纯指出,“我们通常把能力分解为知识和技能……构成语言能力知识体系的有语音知识、语法知识、语篇知识、语用知识、交际策略知识等,缺少任何一部分都不能进行恰当的交际。构成语言能力的技能部分(包括听说读写等)是融语法(及词汇)、语篇、语用、交际策略等知识于一体的实际操作技能”[2]。从此角度审视以往的高中外语考试,可以发现对静态知识,尤其是语法知识的考查较多,而忽视了以知识为基础的技能,那么考试结果便不能反映学生的实际语言能力,也不能作为高校录取的科学评判标准。

2.2教学者

1) 教学差异。关于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比较,调查中有51.3%的学生认为有很大差别,42.9%的学生认为有一些差别,只有极少数学生认为差别很小或没有差别。在差别的表现方面(见表2),39.3%选择了教学内容,即“高中英语课上老师侧重对词汇、语法及句子结构等英语知识的讲解,主要研究学生在考试中解题的技巧;大学英语课上老师主要注重文章语篇的分析以及文化背景的介绍”;28.8%选择了教学目标,即“高中英语以应试为主,大学英语注重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28.3%选择了教学方式,即“高中英语以教师授课为主,大学英语更侧重于学生自主学习”。

表2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教学差别的主要表现

表现方面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其它教材内容

人数75555443

百分比39.328.828.32.11.6

此外,表3显示,学生对教师教学目的与要求的了解程度与其在英语课上能否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这表明,教师在课前向学生介绍课程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减少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的情况,有效缓解学生对大学英语学习的“不适应”。

表3学生对教学目的、要求的了解程度与

课堂情况的相关系数

英语课上能否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

对教师教学目的与要求的了解程度Pearson 相关性显著性(双侧)N0.446**

0.000

191

注: **. 在0.01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2) 教材差异。虽然与表2中其他因素相比,只有1.6%的学生选择了教材内容,但在其后对两个学习阶段教材内容的对比调查中可见(见图1),二者确实存在巨大的差异,值得引起关注。其中,语法、口语、英语运用能力、词汇、听力占比均有显著波动,差异最明显的是语法,在大学英语教材中下降幅度高达89.1%。总结发现,高中英语教材侧重的语法、词汇、阅读、写作是面向高考英语的教学重点,而大学英语教材侧重的英语运用能力、口语、听力、阅读则是应用型教学导向的结果。此外,大学生初入学时,在听、说、读、写、译五种技能中明显表现出了对会话(35.6%)与听力(33.5%)技能的不适应,而这正是高中英语教材所忽视的。

图1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教材重点的对比

综上可知,在“教”这个层面上,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和教材内容种种差异均对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在教学衔接上有重要影响。

2.3学习者

1) 学习目标。表4显示,学生对《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英语学习目标的了解程度、大学英语学习目标的明确程度均与适应时间呈负相关关系,其中大学英语学习目标的明确程度呈显著负相关。这表明,学生了解并建立学习目标有利于帮助其适应大学英语学习。

表4对学习目标了解程度与适应时间的相关系数

对《大纲》中英语学习目标了解程度大学英语学习目标明确程度

适应时间Pearson相关性-0.157*-0.353**

显著性(双侧)N0.030

1910.000

191

注: *. 在 0.05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在0.01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2)自主学习。在比较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学习的调查中,有个别同学提到,高中英语作为高考的必考科目,由于其重要性“不得不投入时间、精力来学习”。而在大学,尤其是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公共英语课“看看教材过了就好”。学生的学习态度有明显的不同,从而使学生在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的学习时间、精力投入上极不协调,收效上也产生了巨大差异。掌握一门语言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日积月累的不懈努力。然而由表5可见,将近一半的被调查者每星期课外英语学习时间仅为1~5小时,平均工作日每天的学习时间不到1小时。

表5大学生每星期课外英语学习时间

学习时间1~5小时5~10小时10~15小时15小时以上

人数94422827

百分比49.222.014.714.1

其次,在大学生看来,决定大学英语水平的主要因素(见表6)前三个都在于学生自身,分别是学习兴趣、学习方法与勤奋努力,高中英语基础位列第四。由此可见,虽然高中学得的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大学英语奠定了基础,但英语学习的“自主性”与“自助性”才是真正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因素。

表6在大学生看来,决定大学英语水平的主要因素

主要因素ABCDEFGHI

百分比/%81.270.767.040.328.826.721.55.22.1

注: A.自身对英语学习的兴趣;B.找到适合自己且有效的学习方法;C.自身学习勤奋努力;D.高中英语基础;E.自身学英语的智力条件;F.教师的授课水平;G.大学教学条件;J.高中教学条件;I.其它。

3)学习资料。另外,61.80%的大学生选择了“教材和练习”作为课外英语学习资料(见图2),访谈中学生也表示相较于阅读原版的外文资料,他们更习惯通过做题来查漏补缺知识点,可见大部分学生仍未摆脱“题海战术”的学习方法。

图2大学生选择的课外英语学习资料

3讨论

2013年12月1日,在“语言与未来”首届高峰论坛上,熊丙奇先生提出,“现在所有的教育问题由两个因素导致,一个因素是我们的教育高考一体化,考什么教什么,教什么学什么”[3]。由以上调查结果也可知,高考外语改革若想真正产生良性的效果,则需要从“考”、“教”、“学”,即评价体系、教学者与学习者三方面入手,缺一不可。对此,本项目提出了以下意见。

3.1明确划分不同教育阶段的任务,建立基于能力模型的外语评价体系

评价在教学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英语课程的评价应基于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有效监控教学的全过程及结果。通过表7的对比,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要明确划分不同教育阶段的教学任务。目前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着明显的教育、科研和学习资源的浪费。高中和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在基础知识上有重叠,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高中的基础知识在大学英语课程中被重复讲解。而当今大学生通过四六级考试后,却仍在读英文文献、写英语论文上有很大困难,这都令人不得不对大学英语的教学效果产生质疑。早在12年前,冯增俊教授就提出,当今的外语素养教育应在中小学完成,大学外语教育应是学科性教学[4]。因此,本研究认为高中阶段应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大学时期则应大力培养学生用英语从事学习和工作的英语生存能力(Survival English),教导学生以外语为工具汲取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为我所用[5]。

表7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对比

教学目标重点

《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在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基础上,让学生巩固、扩大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提高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侧重提高阅读能力;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受到思想品德、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增进对外国文化,特别是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在学习中,提升学生的智力水平,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扎实基础知识,提高听说读写方面的基本技能,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打下较扎实的语言基础,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以适应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打下基础知识,加强听说能力,提高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第二,建立基于能力模型的外语评价体系。虽然高中英语教学大纲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心智发展、跨文化理解、学习策略等提出了要求,但这些或许不需要评价,因为经过后期培养均有可能得到发展。不过外语能力是需要评价的,而高考英语在考查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上尚未达到全面与客观。值得一提的是,教育部已经意识到此问题并采取了对策。2014年10月30日,“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启动会暨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研制总体方案论证会”在北京召开,这标志着我国正式启动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将研制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此举将改变当前外语教学与评价脱节的现状。

3.2发挥英语课程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质,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思维能力

1) 教学内容。针对以上教学目标,高中英语在教学内容上也要做出相应调整。布卢姆·安德森的认知能力模型将认知技能分为了“记忆(Remembering)、理解(Understanding)、应用(Applying)、分析(Analyzing)、评价(Evaluation)和创造(Creating)”[6]。而过去的高中英语教学,也包括一些大学英语教学,对基本技能的培养仅停留在“记忆”、“理解”和“书面应用”层面,因此,英语教学应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口头应用”能力,并突破学科的工具性,发挥其人文性的作用来培养学生的“分析”、“评价”和“创造”技能,即包括逻辑性思维、反思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在内的思维能力。将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落到实处,而不只停留在“纸上谈兵”。

2) 教学方式。第一,采用语篇教学法。高考英语试卷的命题原则为“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交际”,近几年的试卷主要有三个显著特点:增加了“阅读理解”的难度;增强了语言文化因素,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测试重点由语言形式向语言意义转换,加大了知识与能力综合测试的比重[7] 。这指导教师要以语篇为基础进行教学活动,特别是在阅读课中。语篇教学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和语境中理解文章,把握主旨,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成绩,还能帮助其养成科学的阅读思维习惯。第二,有效灌输学习策略。高中英语教学目标提到要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但访谈中发现,学生对学习策略的了解并不多。事实上,相较于高中以老师授课为主体的英语学习,大学自由的学习环境更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这对监控自身学习效果并及时有效地调整学习方法十分重要。因此,高中英语教学除了通过集体授课的方式教导学生有意识地学习基础知识之外,还应指导其运用策略管理自己的学习,找到适合自己且有效的学习方法。

3)教材内容。面对种类繁多的教材,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做出选择。大学英语教材应与高中英语教材在内容上衔接好。比如,对学生词汇量的要求,尤其大学一年级的教材不应有过大出入,大学一年级是学生从高中进入大学的过渡期,要帮助其尽快适应大学英语学习。此外,大学英语教材要配套使用,包括听力教材、口语教材和阅读教材等,重视对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4) 因材施教。“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各高校之间情况差异较大,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正如,《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年版)所言,高校之间情况各有不同,大学生生源高中不同,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对此,访谈中有学生提到在大学一年级依照学生英语水平划分进行小班教学,待缩短差距后再融合。但笔者认为这种做法很有可能导致“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结果。所以,本研究提倡教师在课内依据学生的平均水平授课,在大一初入学阶段以双语为宜;在课外对大一新生进行分类指导,因材施教,鼓励不同水平的学生结成学习小组,并根据学生的特点适时调整教学方式。教师还应了解高中英语教材,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同地区内的高中与大学合作办学,能为以上建议的实施创造便利条件。

3.3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运用语言学习策略管理自己的学习过程

英语学习的成功者往往有良好的日常英语学习习惯与学习计划,相比考前突击式的学习,他们更注重日积月累的成果,“管理了自己的学习过程,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8],而不是被动地为考试安排所驱使。研究显示,外语学习策略的每一个维度都与学生自评成绩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9]。这表示,学生通过运用外语学习策略,不断自行总结,以求对自己有促进,对提高外语学习成绩有效果。

同时,学生还应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教材和练习只能介绍相应课程或考试的一方面知识,且一些中国人编写的英文教材不如原汁原味的英语读物地道,更何况现如今借助互联网可以很快获得多种资料,所以鼓励学生阅读英语杂志、期刊、报纸和小说,并根据自身英语水平调整难易程度。

高考外语改革后,学生更应该顺应大趋势将注意力转移到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上来,并且对于英语这种“测试题库和训练题库高度背离(不一致)”的学科,日常有效率的学习比短期大量做题更能提高能力。这就要求学生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运用语言学习策略管理自己的学习过程。

4结束语

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的教学衔接作为外语教学“一条龙”上的一环,是一项系统而意义重大的工程,需要相关教育部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关注、配合及努力。另外,由于高考外语改革初期,一些体系、实施办法等尚未建构完善,也需要得到外界的各项支持以及相关部门的共同探索。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EB/OL].(20140903)[20150315].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78/201409/174543.html

[2] 戴曼纯.外语能力的界定及其应用[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6):412413.

[3] 熊丙奇.高考改革究竟该怎么改[EB/OL].(20131201)[20150309].http://learning.sohu.com/20131201/n391074731.shtml.

[4] 肖建芳.中国外语教育的价值取向金属实然与应然[EB/OL].(20131201)[20150315].http://learning.sohu.com/20131201/n391078814.shtml.

[5] 蔡基刚.中国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发展回顾、问题和任务[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5,(1):6872.

[6] 徐苏.高考英语改革与师范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4,(28):3335.

[7] 庄志琳.语篇教学模式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DB/OL].(20120307)[20150315].http://www.doc88.com/p087717102367.html.

[8] 文秋芳.英语学习成功者与不成功者在方法上的差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3):6166.

[9] 罗嘉文,简晓明,王月芳.学习动机、外语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J].教学研究,2004,(2):146151.

Study on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connection

between senior school and college

—New thinking under background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reform

SHEN Xiu,DING Jianhua,LIU Jialin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Hebei University,Baoding,Hebei071000,China)

AbstractThe problem of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connection between senior school and college has been going on for a long time. Despite that many domestic experts and scholars had studied on it and proposed some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those studies focused more on theory teaching, lacking support from empirical evidence. This study takes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reform into consideration and investigates the English learning situations of 220 undergraduates by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 The result shows existing problems in evaluation system, teachers as well as learner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the author proposed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Key wordssenior school;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connection;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reform

猜你喜欢

教学衔接高考改革高中
从新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探讨初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衔接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高考双轨制改革的意义及难点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