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第二课堂”的应用型新闻专业实践教学创新路径探析

2015-07-20潇潇

教学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第二课堂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潇潇(1982),女,安徽合肥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

[摘要]为创新应用型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发挥第二课堂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试以合肥学院新闻专业第二课堂培养模式具体内容为切入点,探索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教学实践的结合途径,为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一些经验。

[关键词]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新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5)03009804

第二课堂作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载体,既依托第一课堂教育的知识基础,又有别于第一课堂的传统教学模式,以生动而富于实效的内容和形式吸引了大量师生积极参与其中,从而实现了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教育目标。第二课堂的实践性是活动教育理论在大学教育中的一种体现和延伸,它所具有的消化性学习特征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内涵,更对大学生非结构性知识的掌握和知识转化速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应用型高等教育背景下,历来看重实践的新闻专业如何进一步加强第二课堂建设,使之成为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与创新精神的有效载体,无疑是高校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1第二课堂的界定和发展现状

当前,国内高校文科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是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互动式的教学模式。改革的重点是增加实践比例,丰富实践手段,优化专业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而对于应用型高校来说,实践教学则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手段之一,更是促进专业知识转化吸收和培育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桥梁。第二课堂作为高校实践教育改革的有效载体之一,在部署与实施过程中,既要体现其自身特质,更要紧扣当下应用型高校教学改革进程和具体课程改革实际,不断发掘其与专业教学之间的关联点,实现培养知识和能力兼备人才的目标。

经过调研发现,制约我国高校第二课堂发展的因素很多,具体表现为:(1)对第二课堂的认识不足,部分高校还没有把第二课堂体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尚未进行第二课堂的学分制改革,也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对第二课堂活动的经费扶持力度有限;(2)目前,由于高校第二课堂的实际承担部门很多是团学组织,指导老师常由辅导员等担任,导致第二课堂非专业化的比例较大;(3)即便有的高校为第二课堂配备了专业教师,由于一方面部分教师对第二课堂的理解还停留在“课外活动”的概念上,仅仅关注学生参与的“自发性”与活动评价的“结果性”;另一方面学校对专业教师第二课堂工作量和工作业绩缺乏科学的管理与考核,这些都会造成教师积极性不高、疏于指导,甚至只是挂名的情况。综上所述,在思想认识不到位、教师指导不专业、考核管理不到位的影响下,不少高校虽然开展了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第二课堂活动,但这种活动与第一课堂教学互补性体现不充分,存在“活动”与“课程”分离、“文艺熏陶”与“知识拓展”脱节等现象。不少高校的第二课堂活动成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大舞台,而在面对大学生专业成长需求的务实性、针对性引导设计时却力不从心,造成了高校的实践教学流于形式、人才培养与使用脱节等不可小觑的问题。

2新闻专业第二课堂的构建与意义

新闻专业的属性决定这是一个重实践的专业,新闻专业也因此获得了“文科中的工科”的别称。“重实践”的新闻专业教学不仅要求高校具备较为完备的教学设施设备和固定多样化的实习基地,对校内实践教学环节也有较为实际和可操作的要求。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条件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与同伴)的帮助,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构建过程”[1]。因此,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应符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能够引导学生强化理论知识的掌握,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相互合作性,从而科学地开展自主性学习实践活动。以新闻专业二课堂的构建为例,就是充分利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互补,从知识的输入、吸收、消化、输出环节着手,提升专业知识转化速率,强化新闻实践能力,培育新闻职业素养,从而打通新闻专业学习过程到实际运用的途径。

第3期

潇潇基于“第二课堂”的应用型新闻专业实践教学创新路径探析

首先,由于多数传统的校外实习基地一般只吸纳大学三、四年级的学生,所以对于大部分的一、二年级学生而言,创新校内外第二课堂的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无疑给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实践的新路,对于他们学习兴趣、专业认知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新闻专业毕业生的主体去向是与专业相关的企业,多数学生已经意识到提前与企业接轨的重要性。人才培养方案设定的毕业实习只有一次,且大多放在四年级,即便有些学校在大二下学期安排了为期8周左右的企业认知实习[2],学生与企业和社会的接触也是时断时续,不能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常态,因此与企业合作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受到了绝大多数同学的欢迎。其次,通过与专业结合密切的常规性比赛、校际项目、校地合作等活动,第二课堂不仅可以配合第一课堂的教育实施,还可以充分调动和强化学生的参与兴趣和参与意识,对于促进学生非结构性知识的培养和深化实践活动效果明显。虚拟情景教学和项目教学法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新闻评论能力、编辑排版能力、创意策划能力、摄影摄像能力、媒介经营管理能力。专业竞赛和品牌项目能搭建一个开放性实践平台,让更多的学生走出校园,接触行业,完善纵深复合知识结构,构建整合传播的思维能力。

3应用型新闻专业第二课堂活动的实施策略

第二课堂活动的有效实施是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抓手。对于应用型新闻专业来说,既需要对第二课堂的体制机制进行科学定位,又需要因地制宜、灵活架构第二课堂实践与第一课堂理论,通过项目驱动制进一步完善校内实践、校际联合和校地合作平台,从而逐步实现应用型新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3.1科学定位第二课堂的体制机制

对于高校人才培养来说,第二课堂的开放性、互动性和灵活性特点源于其关注实施过程评价和监控的机制,只有建立健全科学的体制机制,才可能实现第一课堂的知识与第二课堂的活动的顺利过渡、结构性知识与非结构性知识的有效衔接,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实践活动提供一个循序渐进的通道。

对于新闻专业而言,第二课堂活动的实用性在于通过科学合理的解构与重构,将新闻专业的知识结构与实践活动打通,这就要求深入探索课外活动与专业教育、人才方案、社会需求相融合的新模式,重新整合第二课堂内容,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与专业学习紧密相连的第二课堂活动。

首先,在第二课堂活动开发过程中,必须同时考虑到学科内容、学生、环境、教师这四个要素,使这四个基本要素达到协调与平衡[3]。要做到这一点,仅靠教育专家或专任教师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需要加强与学校管理者和各类新闻单位的合作研究,不断吸纳新的产业形态,形成一个与时俱进的导师组,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这种方式改变了过去“自上而下”的注重“教”的课程决策模式,探索了“自下而上”的关注“学”的新模式,从而变革了大学课程的决策体制。

其次,要将第二课堂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就要在教学内容、考核方式、学分设置等方面建立一套系统的指标评价体系。在有效实践的基础上,采取开放式评价、总结性评价与跟踪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对第二课堂过程、内容和效果的评价,才能够真正意义上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从而保障学生参加课外学术活动(第二课堂)的规范有序和切实有效。教师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逐步建立和完善第二课堂教师培训机制,引入合理的岗位准入体制,才能有效发挥教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创意、策划、组织和指导的作用,提高第二课堂的学习效果[4]。目前,第二课堂活动学分制管理在部分高校的推广,逐渐成为了第二课堂活动的一种有效激励机制。

3.2丰富拓展第二课堂的内涵设计

1) 以系统综合训练为核心,实现第二课堂实践与第一课堂理论的灵活架构。对于应用型高校来说,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时,更需要强调培养学生的专业情感和基本技能,并通过丰富多彩而富于实效的内涵设计来实现第二课堂活动与学生业务知识学习有机结合[5]。以合肥学院新闻专业为例,在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重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模块化改革之后,实践模块在整个课程设计中所占比重达到了40%以上,比起一些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理论和实践课程的 3∶1甚至 4∶1的比例,这样的课程设置不仅将新闻学专业相关联的能力要素、培养能力要素所需的知识和知识的应用组合成模块,而且更加关注专业知识的关联、发散和拓展,也更能体现新闻传播专业的实践性特征,有助于学生将书本知识运用到新闻传播的具体实践之中。实践比例提升后的第二课堂活动也列入了“3+1”新闻学人才培养方案中,并占9学分,使得第二课堂具备了更为充足的设计、实施、反馈和评价操作空间。

第二课堂的设计包括教学目标、内容和方式等,可以依托专业竞赛、品牌项目和素质培养,以项目驱动方式进行组织,从而实现内容与实践的灵活架构。首先,发挥专业应用课程的课堂教学与校内实践活动、专业竞赛的互补和聚合效应。其中,通过“媒介策划”、“新闻采访写作”、“播客”、“摄影摄像”、“微电影”等校内或校际的学科竞赛,使新闻业界人士走进校园,与师生共同开展多种形式的作品展评,从而吸引低年级学生,实现第二课堂参与面的覆盖。而加强高校新闻院系与本地媒体合作,成立非官方的媒体驻校记者站和新闻组,依托稳定的项目开展各种交流活动则可以吸引高年级学生,从而达到第二课堂参与质量的提高。其次,通过参与校媒实践,让学生从大一开始便增加与各类媒介的接触率,提高对“全媒体”业务的认知度和使用度。根据校园媒体的不同属性,安排专人指导,充分利用校园各类媒介,让学生从身边人、身边事着手,结合相关课程的理论学习,逐步在实践中培养他们的新闻素养与动手能力。

在具体操作中,第二课堂的设计不仅需要满足课程中单项技能训练的需要,而且能按照行业实际要求提供系统实践训练条件。比如,通过制作《校园“零距离”》这样定期播出的校内新闻电视节目,学生不仅可以接触到多种新闻操作的单项技能,对于高年级的节目组组长来说,他们常常自主管理其中的某一栏目,独立完成从栏目选题、策划到拍摄的全过程实践活动,从而使他的新闻采写、摄影摄像、策划创意、电视编辑与制作等方面知识和技能得到了系统综合的训练。

2) 建立复合型实践教学队伍,打造校内新闻实践平台,统筹规划第二课堂校内教学资源。合肥学院着力构建新闻专业校内实践平台和实习基地,即建设一支由校新闻宣传骨干、专业教师、媒体工作者组成的多层次教师队伍,将校报、校刊、广播、网络、电视等校内新闻宣传资源引入高校特色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模中,联合打造学生新闻中心。校内教学实习基地建设遵循因地制宜、布局合理、整体规划、分步建设的基本原则,从2007年开始,通过相关专业类学生社团的组织管理,鼓励新闻专业学生在入学之初就积极融入学院新闻中心这个专业实践平台,在参与校园新闻采编和筹办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锻炼实践能力。

利用大学生新闻中心这一实践与实习的平台,不仅能实现积极吸收各个年级新闻专业学生参与实践的基本目标,而且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长,还能为学生提供各具特色的实践平台(校园网、校报、广播台、电视台),使校园媒体新闻专业实践贯穿学生大学教育始终,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自2007年以来,该中心累计吸纳和培养了近400名新闻专业学生,覆盖面超过90%,这些学生先后成长为校园记者团、广播台和校报学生骨干,从事文字编辑、栏目策划、摄影摄像等工作,年度发表新闻稿件500余篇。此外,在参与校园新闻采编实践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发现和培育创业、创新团队,更可以形成良好的传帮带,高年级的同学主动将自己的经验传承给低年级的同学,极大地提升了学生主动学习和团队协作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在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之外较早地形成一些关于职业的感性认识,在大学一、二年级就形成对将来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与技能的基础认知。

3) 以校际联合和校地合作为依托,通过专业性品牌活动提高第二课堂的开放性和实战性。新闻专业注重实践,仅靠单一途径的第二课堂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所以通过接地气的品牌项目驱动实现专业间的校际联合与校地合作,便成为了拓展第二课堂活动范围的有效途径。合肥学院安徽省大学生记者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始建于2004年,目前已形成了覆盖安徽省40多所高校新闻专业的稳定运行模式。2009年,论坛以安徽青年网为依托,创办安徽省大学生通讯社和大学生周刊,逐步建立校内新闻中心与高校记者站、省内传媒(实践平台)互动的教学管理和实践模式,为新闻专业学生走向社会提供了体制保证和实践平台。一般而言,由于高校类型和发展历史的不同,不同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校园文化活动都各具特点,项目型的校际活动不仅可以取长补短,为学生的交流与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也有利于深化和陶冶学生的思想感情。

校际合作模式进一步融合了高校新闻教育教学资源,也为第二课堂活动的打造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社会资源,避免了同类项目的机械重复和单一发展。对于新闻专业而言,校际、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成熟完善将实现第二课堂活动的以强带弱、优势互补,为学生的交流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为校园媒体的交流与发展酝酿了浓厚的氛围,更切实解决了安徽省20多所新闻传播类大一、大二在校生实习困难、实践演练机会少的难题。

更为难得的是,与课堂教学和传统实践教学中的简单印证性模式相比,以校际联合和校地合作为载体的媒介活动不仅能给学生提供一个高度仿真的实践环境,也对实践中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技能与素养要求,即学生不仅要具备“真刀真枪”的专业技能,还要具有一定的合作意识与经营管理意识,这是实现新闻专业大学生职业角色实战性体验的有效途径之一。以论坛与安徽青年报联合创立的《大学生周刊》来看,学生们不仅要具有策划、撰写新闻的基本技能,更需要与其他高校开展广泛合作,形成合力,以联合组稿的形式实现一种覆盖面较广的媒介视角。此外,积极创新活动载体,通过诸如“播客大赛”、“微课堂”等活动与相关行业和企业进行深入合作,进一步扩大覆盖面与影响力也成了该周刊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从合肥学院的实践来看,第二课堂是新闻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能够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对新闻专业教育来说,只有以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为目标,改革传统的“知识传授”导向为“能力培养”导向,紧密结合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人才需求,深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将第二课堂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合理地丰富第二课堂的内涵设计,才能强化第二课堂的职业素养与创新能力培养,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戴维·H·乔纳森.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张涛,刁宗广.应用型本科专业认知实习运行模式研究——以合肥学院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为例[J].科教文汇,2010,(6):38+50.

[3] 施良方.课程原理: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94206.

[4] 魏昌东.第二课堂:以构建主义为指导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J].江苏高教,2010,(6):5860.

[5] 张存库,田小平,陈梅,王小雪.基于第二课堂建设的大学生素质教育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7,(10):9091.

猜你喜欢

应用型人才培养第二课堂实践教学
“第二课堂”课程化建设路径探究
01—02合刊
高职院校第二课堂学分认定制管理的有效性研究
应用型人才培养下作物栽培学教学方法改革
基于OBE模式的模具课程设计改革与实践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成长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