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2015-07-17李静
李静
【摘要】数学本身充满魅力,但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却对数学普遍缺乏兴趣。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问题在于数学本身的严密性、教师教学的枯燥性以及学生对数学产生的畏惧心理等。因此,正确认识数学的严密性,提高教师教学的生动性,培养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关键词】数学教学 数学严密性 教学生动性 学生兴趣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4-0157-01
前言:随着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数学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众多领域,作用也愈加重要,而且各个领域对数学人才的引进也越来越强烈。然而在大学高等数学教学中,学生普遍对数学感到恐惧、感觉枯燥,甚至有点讨厌。那么,如何转变学生这种态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就成了教师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正确认识数学“绝对严密”,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界历来以数学的绝对严格而自豪,断言数学的严格性是数学的生命,不容许有任何含糊不清。可见,数学的生命就在于数学的严密性。但是,数学的严密性不可能一蹴而就、急于求成,而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数学教学来说更该如此,原因如下:第一,世界是客观的,是无限发展的,而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可能一步到位,而是逐步发展的。人们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不断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运动的过程,任何知识都不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而是有条件性的和历史性的。所以,“绝对严密”也不可能绝对性,而是相对性的,数学也不例外。如,X在小学教学中仅表示一个量,但到中学课本里就可以表示变量,最后到了大学,则可以表示一个文字,其内涵是一点一点不断发展的。第二,那些不严格但很好用的数学方法也是有价值的,如牛顿发明的微积分,欧拉的大量数学发现,以及中国古代的数学成果,以现今的观点看,都是不严格的却无损于它们的历史光辉和应用价值。第三,数学中的体系和思想方法才是其严谨性更多更重要的表现,教学中不能因只关注个别细节的严谨而冲淡对它们的严谨。数学家L.Bers说:“有成效的数学家和最好的学生并不全神贯注于严格性,而是着眼于实质概念。”若只因以形式上的严谨,而把生机勃勃的数学思想阉割得支离破碎,面目死板,学生也只会从中感到枯燥乏味,高不可攀,甚至令人讨厌[1]。
所以,“绝对严密”的数学观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予以抛弃,应是应该重视引导学生们发现数学之美,从而为他们找到支配数学家的兴趣的那种滋味,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启发,并使他们做好愿意从事艰苦工作的准备,从而去获得那种具有挑战性的结果。
二、提高教学课堂的生动性,调动学习兴趣
枯燥的符号、概念、公式和法则,是数学自始至终都会接触的,如何把这种枯燥变为快乐,那么就必须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这种求知欲望,学生才会主动的去获取知识。首先,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在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却。上课,这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相互关系来决定的。因此,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对课堂成功是至关重要的。另外,学生敢于参与的先决条件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在这样感觉不到压力,充满乐趣、喜悅的情况下,更在喜爱老师教授的前提下,才会乐于学习。其次,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放在教学过程中来说,则是一节课能否有个好的开头,这直接关系到此节课的成败[2]。所以,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新颖、别致、不拘一格的课堂教学导语,充分利用课内课外的科学知识、人文知识,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此外,教师在课堂是一个导演,所谓导演,指的是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使他们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能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出现,应该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愿望去主动的听课,把听课当成一种享受。最后,用实际生活中的数学去激发学生的兴趣。数学来源于生产、生活实际,然而随着数学的发展,它的抽象性也越来越高,才使得学生产生一种畏惧感,认为数学高不可攀,从而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和勇气,也就自然失去了对数学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从生活实际中寻找数学的源泉,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无处不在。
三、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习兴趣
教师对学生的信赖、肯定和赞扬,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给予学生学习动力的最好方法之一。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们存在基础知识等方面有差异,在听课过程中的反映也会不一样,教师在对学生的反映做出判断时,应及时的调整教学形式,利用生动活泼的方法交给学生知识,使学生课课有所收获,只有这样,学生会了,才能越来越想学,才能更好的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另外,坚持正确的正面教育,不仅要注重学习态度,还要注重学习成绩,对于成绩水平、学习态度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对于学习态度好、成绩水平高的同学,应肯定成绩,总结成功经验,鼓励他们继续上进;对态度和成绩水平一般的学生,要分析成绩与不足,对他们严要求高标准,促其进取;对学习态度差、成绩水平低的学生,要帮助分析其不足的原因,制定改进的措施,并努力使他们在点滴的成功中,获得积极的心理体验,进而鼓励其奋发向上的愿望和动机,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总是受过去学习成败体验的影响,学习越成功,学习自信心就越强。所以,要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条件,帮助他们探索知识并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使其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其学习的信心[3]。
结语:综上所述,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面临的问题不单单是教学本身的问题,还包括了教学之外的师生关系、课堂方法之外的学生本身兴趣问题以及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认识等等,但最为关键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使用多种方法尽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积累一点一滴的兴趣,才能真正培养其学生的兴趣,也才能使课堂真正做到教师愿讲学生愿听的理想目标。
参考文献:
[1]李艳华.提高自身素质 激发学生兴趣[J].学周刊,2013,6:105.
[2]王杜福.激发学生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1,4:81-82.
[3]王志敏.大学英语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策略的有效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