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生为客
2015-07-17顾建平
顾建平
最早知道“客家人”这个名词,和“湖广填四川”这段历史,还是在中国的红司令朱德《我的母亲》一文中。
我家是佃农。祖籍广东韶关,客籍人,在“湖广填四川”时迁移四川仪陇县马鞍场。
为何要填四川?有史料记载是张献忠在四川杀人如麻,妇孺不留,也有人说是清兵镇压所致,清初统治者夸大其词栽赃给张献忠。但张献忠在四川滥杀无辜,史籍记载在在皆是,肯定不是凭空捏造。近些年,四川屡屡发现新的万人坑,张献忠屠四川又引起了历史学家的研究兴趣。
在成都近郊龙泉驿区洛带古镇,我第一次感受到客家文化在四川的巨大存在。此前我对洛带镇的全部认识,都来自诗人成都凸凹的长篇小说《甑子场》,小说中屡屡提到的会馆,如今依然坐落在洛带古镇上。这里共有广东会馆、江西会馆、湖广会馆、川北会馆四大外地会馆,还有客家博物馆、客家公园,这里婚丧嫁娶的礼仪是客家风格的,美味佳肴尤其豆腐菜是客家风味的,说的话依然是客家的词汇和语音。
在洛带镇的广东会馆,东西墙上写着一位名叫笑秋的人的两首诗:
豫闽粤川皆吾家,
勤耕苦读勇开发。
乡音无改东山下,
百里桃林香客茶。
这首是丘壑题壁的。另一首笑秋自撰自书:
岭南尊我客,
客本中原根。
根育成材树,
树逢盛世春。
两首诗言简意赅地记录了客家人的历史。细看两边墙上的字,书法相近,“丘壑”或许正是笑秋,这位笑秋本身也是居于西蜀东山下的客家人。
会馆内的柱子上的对联也寓意颇深。我兼任着《中华辞赋》的总编辑,对诗词楹联有着本能的关注:
云水苍茫,异地久栖巴子国;
乡关迢递,归舟欲上粤王台。
另一幅:
江汉几时清,且向新宫倾竹叶;
罗浮何处是,但逢明月问梅花。
家国之忧,故土之思,尽在这些文辞之中了。
我在北京读书求学然后工作、娶妻生子,至今居京已经三十一年了。前些年我跟父母开玩笑说,我现在在哪儿都是客人。在北京,因为是第一代北京人,乡音未改,行为做派跟北京“土著”或者第二、第三代北京人有明显的区别。因为北京的包容性,新北京人完全可以不管不顾老北京的风俗礼节,因此也不可能从内心对北京产生归属感,美学上的故土诗意只是在瞬间涌现又瞬间消失。在我的家乡,虽然父母、兄姐、亲朋居住在此,但父母已经把偶尔回乡的你当作客人一样对待。或许我今后的生活始终游离于我所居住的地域,在每一个地方都是客人,终生作客,终生都心系远方。
客家人本来居住在中原,后来迁徙到闽粤,再在明清之际填四川。起初视中原为故土,现在岭南又成了乡关。
一首著名的唐诗,一直归在贾岛名下,也有人说是贞元间诗人刘皂所作,诗句道出了人心中乡情的微妙变化: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其实,我们从人类寄居于地球这一角度看,故土之思都是相对的。航天员在太空第一眼回看地球,对这个飘浮于太空中的蓝色星球便会产生无限眷恋,对于人生困扰顿时释然、达观。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起句便说: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人生不过百年,安居不动无以了解世界,飘浮无根则如云如絮不知所之。客家人千百年来从中原到东南,到西南,到东南亚,到世界各地,为了生存不停迁徙,但是语言习俗是客家人文化的根,走到哪里带到哪里。客家人对自身传统的珍视,也是对中华文化的珍视。我在洛带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
初冬时节,洛带的空气中有四川盆地常见的潮湿清冷,早晨坐着电瓶车游览洛带湿地公园,看得到周围忽聚忽散的薄雾,草地和树叶上、水边的芦苇上,覆盖着薄薄一层白色的霜。我在江南水乡长大,长期羁旅京城,这薄雾这白霜已经久违了,忍不住惊奇赞叹。陪同我们游览的一洛带人随口吟出诗句:“这就是《诗经》里所说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确实,我已经许久没见过覆盖着白霜的芦苇了,为生计忙于奔走,离诗的世界越来越远。
新年初,中华辞赋杂志社在京主办迎新春诗赋咏诵会,我把《诗经·国风·秦风》里的这首《蒹葭》选为咏诵篇目的第一首,潜意识中可能因为那天早晨所见到的洛带湿地,因为文雅风趣随口吟出诗句的那位洛带人,因为客家文化丰盈的甑子场,让我重新体验到悠然思远的诗意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