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商行创新支农服务的思考
2015-07-14张建华
张建华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核心,是城镇化建设的推动力,如何充分发挥农商行在县域金融的主力军作用,更好的服务“三农”、惠及“三农”,需要切实改善和强化金融服务,不断创新金融产品、支农载体和服务工具,通过创新逐步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一、从贷款产品处创新
农村经济的多元化要求贷款品种服务多样化,愈是专业化、个性化的贷款品种,愈能受到客户的青睐。研发个性化产品需要树立新的经营理念,改变过去的以产品为中心主义,逐步向以客户为中心主义转变,围绕客户创造价值,针对不同层次客户的需求,加快贷款产品的创新和整合,逐步推出贴近客户、贴近农村、贴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系列贷款品种,如促进乡镇社区建设贷款、帮助农民工创业贷款、新型家庭农场贷款、农村种养殖合作社专项贷款、棚膜蔬菜经济专项贷款、绿色产业的小微企业贷款等。以综合化的贷款产品服务打通农村融资渠道,促进农户、个体商户、小微企业加快发展,增强客户对系列产品的依赖度,全方位、广布局、多层次的支持农村经济发展。
二、从支农载体处创新
围绕支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开展“阳光信贷工程”、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工程、“富民惠农金融创新工程”等,增强支农实力;深入开展“信用工程”建设,引导农民增强信用意识,与时俱进的建设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在广大农村树立无信用不立的思想观念,努力营造良好的信贷市场环境和信用意识环境;探索多元化的合作模式,积极探索开展“银行+政府+农户的模式”、“银行+担保公司+农户的模式”、“银行+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银行+信用村镇+农户的模式”,分担贷款资金回流风险,解决融资瓶颈问题;认真开展帮扶建设,选定当地的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大型农户、新型农场主、农村致富能手为帮扶对象,以先进带后进,以富带贫,以多样化经营带动单一式经营,帮助广大农民把支柱产业扶优、规模扶大、效益扶强,加速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进程,努力走出一条现代化农业之路。
三、从服务工具处创新
“农信银快汇”业务的全面普及,使全国80000家农村(信用社、合作银行、商业银行)间的资金清算业务受益,可实现个人账户全国通存通兑、电子汇兑实时支付、银行汇票异地办理等业务,为广大客户提供快捷便利的服务。但相对一些大型城市商业银行,农商行的金融服务工具发展相对滞后,制约了支农作用的发挥,因此应集中科技人员力量攻关,加大科技资金投入,加强科技平台建设,优化数据信息库,逐步完备农商行在区域内乃至全国性的信息共享,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和自身发展构建新的平台。
在全国金融机构加快经营结构转型的情况下,农商行应大力实施“借船出海”战略,依托省联社的信息网络和经营指导,人民银行的结算网络,现代商业银行的结算体系,为广大农民提供宽领域、多渠道、厚基础的金融服务;同时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其在农村领域腿长、耳灵、信息广的聚合优势,经常深入农村,强化宣传,加强对农民的资金支持和技能培训,为广大农户融资、融智、融技,发挥出农商行的县域金融的主力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