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议当代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

2015-07-14杨明霞张雯昱

亚太教育 2015年8期
关键词:应对对策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

杨明霞 张雯昱

摘  要:当代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显著,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就当前贫困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可实施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对策

近些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大幅度增大。与此同时,农村大学生所占的比例也逐年上升。在一些二本院校及医学院校中,农村大学生的比例甚至占整体学生的70%~80%左右。这些学生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与农村的贫困家庭。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贫困大学生比例占在校生总数的20%。大多是由于家处农村,父母离异,家庭子女众多致使学生家庭背负着比一般家庭更大的经济压力。尽管国家在经济上给予了巨大的帮助,但在心理方面却没有给予更多的关注。在思想教育及心理引导方面甚至存在很大的缺口。因此,深入分析探讨当前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特征,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和策略可以说是刻不容缓。

一、当代贫困大学生心理特征分析

高校中贫困大学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这部分学生往往有很多优于其他同龄人的心理品质,艰苦生活环境的磨炼使大部分贫困学生都表现出自立能力强、意志力坚定、吃苦耐劳等特点。但还有部分学生深陷家庭以及外界带来的压力无法自拔,以至于引起心理异常。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分析归纳现有问题、总结出整体方案、制定有效方法,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大学生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帮助他们脱离物质贫困、心理贫困的沼泽。总体来说,当前我国贫困大学生所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自尊心强、自卑感强烈

整体来讲,来自贫困家庭的大学生通常比其他学生自尊心更强,更敏感。进入大学以后,生活环境的转变,与其他同学相比物质生活上的落差,都会对学生的自尊心产生影响。一旦意识到与其他同学的不同,他们会将自己武装起来,不容他人侵犯,会在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表现出过度的争强好胜。原因就在于贫困学生在自尊心强的同时又有很强的自卑感,会认为自己在物质方面的不充裕成为一种缺陷。长此以往,会觉得自己在各方面都不如别人,越来越没有自信,因此郁郁寡欢,以至于怀疑自己的人生,生存的价值。

2.经济压力与学业压力共存

现实的经济压力致使贫困大学生不得不在上学期间勤工俭学、寒暑假兼职等。尽管他们从小就养成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但时间精力毕竟有限,因此他们上学期间一直要面临经济压力与学习压力并存的状态。部分学生在初高中时所接受的地方教育水平本身就不高,再加上时间被各种兼职占据,学习时间短、效率低,成绩一落千丈,最终导致厌学、退学。大多数贫困大学生都来自于农村家庭,他们急切希望通过上学改变自己的命运,然而经济压力却迫使他们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学习当中,这种现实与梦想之间的偏差,会使他们心理受到严重的打击,导致一蹶不振,难以振作的面对未来。

3.存在人际交往障碍

贫困大学生由于生活环境封闭和经济条件拮据的原因,存在着交往面单一,交往范围小,交往层次固定等特点,家庭主题也往往围绕着经济问题,对于其他问题没有太多的关注度。贫困生交往障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生活环境的封闭致使贫困生交往范围具有局限性。对范围外环境知之甚少,一旦走出这个圈,对外面的各种情况显得无所适从。第二,由于社会人群收入层次分化较大,大学生经济条件分布广,差异明显,这就造成了大学中不同收入阶层的学生在交往上出现一些障碍。贫困学生处于阶层的最底层,对结交比自己经济条件优越的学生有自卑感,甚至出现嫉妒和仇富情绪;相反,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对贫困生的行为习惯可能也产生一些不好的看法和意见。马加爵案和药家鑫案这两起最有影响力的案件就揭示富裕学生阶层与贫穷学生阶层间的突出矛盾。

二、应对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对策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多渠道心理疏导

现在每所高校都设立有专管心理咨询的部门。首先,心理咨询教师应就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咨询向学生做详细的说明,要让学生认识到看心理医生就像是感冒了去看医生一样的平常,能够在心理不平衡的时候积极地、主动地去寻求心理老师的帮助。其次,除过心理咨询室,学校应设立多种沟通渠道,比如热线电话、电子邮件、网络平台等方式,打消存在心理问题却羞于咨询的学生的顾虑。使学生与心理老师的交流更加便利,让学生可以在合理的范围内,尽情宣泄自己的情绪,并且我们也可以通过学生在网络平台上的诉求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心理疏导。此外,高校可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并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真正全方位的为学生解决心理上的雾霾。

2.进一步完善大学生资助系统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究其原因都是经济困难所致。因此,首先要从源头上解决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压力。高校必须进一步完善贫困大学生的资助体系,同时,争取社会各方面资助来源,创新资助模式,使资助能够辐射到更多的困难学生。多渠道的解决学生生活上的实际问题。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的基础上,设立“校级助困奖学金”、“勤工助学基金”、“临时困难补助”等多项助学项目。建立“奖、贷、补、助、勤、减、免”等多元化贫困生资助体系。并采取公平、公正的奖助学金评定准则,使更加需要帮助的学生,得到国家及社会的资助和关心。也可以鼓励贫困大学生通过国家助学贷款顺利完成学业。尽可能的减小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压力,从而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随着社会变革,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一项严峻的工作。我们在高度重视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也要从实际出发,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从根本上帮助贫困大学生摆脱经济与心理的双重压力。

参考文献:

[1]彭曼丽.《关于高校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当代教育论坛,2005(3).

[2]万敏.《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

(作者单位:陕西中医学院)

猜你喜欢

应对对策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
浅析高校辅导员对贫困大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思考
基于发展型资助视角的贫困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研究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关注学生的心灵花园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从2016年全国Ⅰ高考书面表达看应用文写作特点
中学体育教学师生关系障碍及对策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