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中心慢慢生长的厦门园林植物园
2015-07-14黄黎帆
文·图 ◎ 黄黎帆
FINE LANDSCAPE>精致园林
在城市中心慢慢生长的厦门园林植物园
文·图 ◎ 黄黎帆
>>导语很多时候越是熟悉的地方,越是容易在头脑中呈现出一片空白。当《园林》安排我写写家门口的厦门园林植物园时,我一口答应下来:“这个容易呀,我从小春游都去了几十次!”。但是,提笔的瞬间,脑海中却只出现了一大片青葱碧绿的大海,“好像这里有一座桥……”“好像那里有一片树……”,氤氲朦胧中,丝毫找不出清晰的脉络枝叶来。于是在2014年12月初冬的清晨,我再次踏进了这座对我来说无比熟悉却又全然模糊的植物园。
1. 万石湖中的“春秋桥”,横卧碧波,连接竹径和棕榈岛,傍天然巨石,波光荡漾,意趣超凡
厦门园林植物园位于厦门岛东南角,老厦门人称之为“万石植物园”,顾名思义,因其位于万石山中。万石山的历史从尚存的摩崖石刻可追溯至明朝万历年间,自古以来都是厦门人民登山踏青的好去处。厦门植物园始建于1960年,占地227公顷,国家首批4A级旅游景点,根据科研和游览需要,依次设计了松杉园、玫瑰园、棕榈园、荫棚、引种植物区、药用植物园、大型仙人掌园、百花厅、兰花圃等20多个专类园和种植区,栽培了3 000多种热带、亚热带植物,180万株乔灌木。这些植物将这里打造成了一个天然的绿色氧吧。现在,每年春秋季节,这里要接待数十万全市乃至周边的中小学生春游远足,在他们幼小的头脑里,留下一片又一片葱茏迷蒙的绿色回忆。同时,作为全国唯一地处城市中心的植物园,这里每天还要接纳众多厦门居民入园晨练、登山、喝茶歇息……
2. 邓小平同志亲手种植的大叶樟树
3. 棕榈区的棕榈直入云际
万石湖 12月初冬某个清晨的六点,我随着晨练的市民踏入了厦门园林植物园。入园后,沿着两旁栽培着高大的华盛顿棕榈的园路,踏上大门右侧的大台阶,可以看到一个小平台,从平台放眼望去,前方出现了一片波平如镜的宽阔水面,这就是万石湖。万石湖是一个战备水库,积蓄附近山上流下的山洪而成,湖水碧绿深邃,如同一块巨大的翡翠。这里被列为厦门“二十景”之一,叫做“万石涵翠”。
南洋杉草坪 万石湖南侧平坦的绿地是游人们最爱的南洋杉草坪,草坪临山一侧种植了成片的‘诺福克’南洋杉,是目前中国栽植面积最大的南洋杉纯林。南洋杉又称肯氏南洋杉、花旗杉,寿命可长达450年,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南洋杉也是著名的园林树种,约有40个种。厦门植物园现引种有两属七种,为全国之最。
草坪中间还留有邓小平于1984年亲手种下的大叶樟。自古以来,厦门人就有邀请德高望重的长者在寺庙、庭院、村头栽培樟树作为纪念的习惯。而今30年过去了,这棵富于纪念意义的大叶樟树也已经根深叶茂,苍翠欲滴,浓密的树叶在阳光下焕发出勃勃生机。
春秋桥 走过南洋杉草坪,来到万石湖上的“春秋桥”。这是万石湖上的一座拱桥,连接着竹径和棕榈岛。每到秋天,竹叶就会枯黄,远远望去金光闪闪,而桥对面的棕榈岛则四季常青,两边形成了鲜明的色彩对比,一边暗黄,一边浓绿,因此称为“春秋桥”。从春秋桥眺望,湖水波光粼粼,湖中央的石头上趴着两三只乌龟。早晨暖暖的太阳,让它们时不时探探头、伸伸腿,一派悠然自得的景象。
棕榈植物区 跨过“春秋桥”,就进入棕榈植物区。棕榈区又叫棕榈岛,是一个伸入万石湖的半岛,三面临湖,青山环抱,湖光山色配上婆娑叶影,风景如画。厦门植物园有近200种棕榈科植物,高低错落,形态各异,其中有产砂糖的砂糖椰子、做绳子的棕榈、产蜡的蜡棕、能书写佛经的贝叶棕……行走其中,就像徜徉在一个巨大的热带植物宝库。有趣的是,在两株高大的国王椰子树下,赫然写着“巨型落叶,请勿靠近”的告示牌,仰头观察了许久我才明白,国王椰子树叶硕大无朋,叶柄坚硬如铁,难不成在原生地曾经有人被它的落叶砸伤过脑袋?那可真是应了一句俗话:“树叶掉下来怕砸了脑壳。”
蔷薇园 再往上走,就进入蔷薇园。这里除了种有蔷薇、月季外,还种有梅花、桃花、火棘、绣线菊和木瓜等蔷薇科植物。我到的初冬时节,已经看不到三棚花架上缀满蔷薇木香的美景,只能看到远处水池里被寒风侵袭得没精打采的睡莲。好在池边有一坛扶桑花圃,倒是正在花期。数十株颜色各异的扶桑争奇斗艳,有的柔黄内敛、有的粉媚娇艳、有的奇如吊钟、有的大过人脸。品种之多,在扶桑花遍地开放的厦门市,也实属罕见。
图片说明
4. 颜色各异的扶桑争奇斗艳
5. 极具南洋闽南风格的园林建筑
6. 腊肠树奇特的果实犹如一根根煮熟了的腊肠挂在树枝上,然只可观赏不可吃哦
7. 株型完全展开的笔筒树
8. 见识一下雨林植物的板根
百花厅 沿路往右,来到了百花厅。百花厅并不是厅,而是一座小园林。它以传统中式庭园为构架,中心为荷花池,夏日里池中睡莲、荷花、王莲盛开,簇拥着一位汉白玉荷花仙子的雕像,极富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园林风格。沿着荷花池有数个展厅,中间以回廊道路连接,从各个角度都可以看到对面建筑上充满闽南风格的白墙粉柱、翘角尖顶,古趣盎然。百花厅的花木也同样具有独特的南洋庭院风格,最为特别的是一株有着豇豆般长形果实的腊肠树。腊肠树是泰国的国花,5月花期时满树的金黄,花序随风摇曳,花瓣随风而如雨落,又名“黄金雨”。初冬是腊肠树收获的季节,所以现在的树上挂满了细长的果荚,就如一串串小腊肠,奇趣又夸张。
热带雨林植物区 出了百花厅,沿着石板路右行,就进入热带雨林植物区。雨林区的植物有的板根宽大,有的叶尖滴水,有的茎上开花,有的绞杀寄生……而这当中,笔筒树尤为显眼。笔筒树属莎椤科,是恐龙时代遗存下来的一种蕨类植物。在所有的蕨类植物中,只有桫椤科的蕨类有树干,所以又称为树蕨。笔筒树死后把树干拦腰锯开,里面呈空洞,坚硬耐用,可以做成笔筒,所以得名“笔筒树”。
笔筒树的叶子长约半米,羽毛状伸展的叶片和拳头状的嫩叶在枝头螺旋排列,叶柄上部绿色,基部褐色披有金黄色鳞片,像是一把撑开的绿伞,造型奇特,十分美观。笔筒树叶子衰老后顺次脱落,在茎干上留下一个个略带椭圆的三角形叶痕,远看如同蛇皮斑纹,所以又叫蛇木。此外作为一种珍贵的孑遗植物,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笔筒树仅仅分布在台湾省1 500米以下的山区,直至1982年在厦门大学附近的山中发现了笔筒树,才找到了它在中国大陆的踪迹。因此,若是你有机会来到了厦门植物园的雨林植物区,万万不可错过这几株珍稀的笔筒树。
大树高高耸立,藤蔓盘根错节,溪流瀑布潺潺吟唱,天空一步一步地暗下来……热带雨林植物区里还安装有福建省第一套雾森系统,它利用高压运行的水流,化水成雾,在穿过树叶之间的缝隙的阳光照射下,朦胧幽绝,宛如一个如梦似幻的奇妙世界。
沙生植物区 继续往上,终于到此行的重中之重——沙生植物区。厦门植物园的沙生植物区建造历时八年,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栽培了各类沙生植物32科、1 200余种。现为中国最大的仙人掌园,分室外展区和展览温室两大部分。在三个温室展区,栽培着琳琅满目的仙人掌和多浆植物。其中,在博览会屡获殊荣的镇园之宝‘金琥王’,已种植二十多年,球体直径70厘米,领全国仙人球之冠。此外,还有国内最大的‘斑纹金琥’,罕见的‘鬼头’‘神仙玉’‘翁玉’以及‘生石花’‘棒叶花’‘王妃雷神’等多肉植物。有趣的是,与其他植物园成片群植的风格迥异,这里的植物被小心地栽培在几百个花盆里,还有悬吊在吊篮里的,让我大有误入某个多肉爱好者家中的错觉,倍感亲切。
沙生植物的室外展区则全然体现出大型植物园的高端大气,一派原始粗犷的景色。这里有来自澳大利亚的瓶干树、高大雄伟的武伦柱,来自非洲的猴面包树,还有三角大戟、露兜树等。其中最让我惊艳的当属两排美丽异木棉树。美丽异木棉树是名副其实的美人树,花色有粉红、玫红和白色等,秋冬季是它的花期,长达三个多月。我去时正好时值12月初,花已经略显残败。但是远远望去,依然满树嫣红姹紫,像樱花般朦胧,又像桃花般艳丽,不禁连连感慨:“太美了,美得不像真的……”
图片说明
9. 美丽异木棉树酒瓶状树干上长满突刺
10. 美丽异木棉树冬季盛花,满树姹紫嫣红秀色照人,是优良的观花乔木
图片说明
11. 沙生植物区初冬的颜色也灿烂
12. 热带雨林植物区如梦似幻的奇妙小世界
13. 隐匿于沙生植物中的“世纪之花”难掩光芒
14. 盛开的三角梅
相比娇艳的花朵,美丽异木棉的树干十分粗犷,不仅形状是憨实的酒瓶状,还密生圆锥状皮刺。厦门市内有不少地方也栽有美丽异木棉,但是像植物园这么壮观的景色却绝无仅有,所以仅仅是为了这三株盛开的美丽异木棉,也值得在秋季到植物园跑这一趟!
在室外大规模种植、展示仙人掌植物,厦门植物园当属中国首创。在仙人掌的老家墨西哥,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野生的仙人掌可以长到一两丈高,如同大树一般。因为厦门气候温暖,经过园林养护人员精心设计的起伏景观和排水设施,终于重现了它们在老家的情景。放眼望去,阳光炙热,空气干燥,沙砾漫扬,高高耸立的仙人掌与瓶子树中间,几株龙舌兰正抽出被称为“世纪之花”的珍贵花杆,让人恍然犹如置身一片荒凉大漠,风平息了,鸟儿和昆虫寂静无声,日日夜夜,唯有植物在安静缓慢地生长着。
这里也是这次植物园之行的终点站。因为时间关系,虽然有几个区域未能一一走遍,但通过这次探访,厦门植物园秀丽的面庞重新在我心中清晰起来。
从童年的我在懵懂中沐浴的那一片雾霭,到今日的我在初探端倪中看到的花草园路,到将来的我再来仔细梳理它的每一条小径,这座园子一直在这座被称为“海上花园”的都市里陪伴着我们,年复一年,生生不息。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厦门人,我注定和它一起面朝阳光,慢慢生长。
黄黎帆 厦门人,文字工作者,兼职翻译。梦想是做漫画家,现在经营一家小小的淘宝花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