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福建港口如何在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015-07-14洪燕君
【摘要】《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加强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与对外通道建设。按照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和两岸直接“三通”的要求,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内地到福建的便捷交通走廊。整合港湾资源,形成以厦门港、福州港为主,布局合理的东南沿海地区港口发展格局,发展港口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重要力量。这无疑是给福建港口经济指明方向,在带来新的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福建港口将如果进行自身发展以便在加快建设海西经济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港口经济 福建港口 现状分析
一、福建港口现状
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体。东邻台湾,北邻浙江,南接广东,西连湘赣等内陆腹地,是两岸三地、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重要连结点,具备独特的区位优势和重要的战略地位。福建省海岸线曲折漫长,港口资源丰富,具备发展大港口的优越条件。全省大陆海岸线长3752公里,海岛岸线长2804公里,陆域岸线长度位居全国第二,并拥有众多的优良深水港湾,港口深水岸线位居全国首位。
2014年福建省沿海港口货物吞吐总量达4.9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271万标箱,其中亿吨大港厦门港、福州港、湄州湾分别完成2.05亿吨、1.44亿吨、1.43亿吨。福建省港口群、产业群、城市群联动发展,通过完善规划、整合资源、拓展腹地等一系列措施,港口发展势头强劲,“大港口”的雏形初步呈现。
二、当前形势下促进港口发展的建议措施
福建省岸线资源丰富,但众多港口的潜力仍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港口发展水平长期落后于其他沿海省市。目前港口依然存在规模化程度不高,货源增长不快,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物流技术水平比较低,港口功能定位不够明确,业务开展过程中产生内耗较大,特别是集疏运配套设施建设不能充分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港口企业较弱,港口影响力和竞争力不强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必须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一)提升港口规模化水平
重点推进核心港区整体连片开发,集中力量打造“两集两散两液”核心港区,即以集装箱运输为主的厦门港和福州港,以大宗散货运输为主的罗源湾可门和湄州湾北岸,以临港工业为依托、液体散货运输为主的湄州湾南岸、漳州古雷等核心港区。当前大型专业化深水码头短缺问题已成为制约港口物流发展的因素之一,因此应加快推进重点港湾大型深水航道建设,在重点水域推行船舶定线制,提升沿海航道深水化、网络化水平。
(二)加快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
铁路是港口的延伸,是扩大与经济腹地联系最有效的运输方式,然而我国港口基本都存在着陆路运输“瓶颈”制约较为严重的问题,公路网主架构尚未形成,铁路干线严重超负荷运载,落后的集疏运条件已严重制约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福建陆地交通(公路,铁路)系统基础也相对较薄弱,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应加强港口货运铁路网构建,加快沿海港口铁路支线建设,形成便捷经济的铁路运输网;同时完善港口公路集疏运通道,将铁路的支线及公路等延伸至港区内,形成一个以港口为中心,以高速公路和铁路为主骨架,以国道省道为补充的水路互补、功能完善、交通便捷的综合港口集疏运体系,实现沿海港口与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工业区、开发区、科技园区之间的快速顺畅连接。
(三)大力发展临港产业
纵观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临港产业的发展已成为区域港口经济壮大的重要支点。港口的发展需要仓储、运输、物流、加工、金融、保险、代理、信息、口岸相关服务的支持,同时港口的发展也将极大的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福建陆域地理特征及历史原因造成的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发展壮大临港产业首先要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充分发挥港口优势,研究分析各大港口产业发展条件,加强统筹规划,合理配置资源,强化临港产业规划和港口规划的衔接,优化全省临港产业布局。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培育一批业绩突出、带动能力强的临港产业龙头,发挥龙头项目对延伸产业链、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的功能,形成港口和临港产业联动发展的新局面,力争在沿海形成一批产业集中度高、产业链条完整、与港口发展相互促进的临港产业基地和园区。
(四)做大做强港口企业和航运企业
目前我国大部分港口是各自为政的封闭经营,港口间只有竞争没有合作,但随着综合物流时代的到来、港口功能的转变,现代港口的运作机制需要创新,只有加强企业间联合,加强统筹规划,避免企业间的无序竞争,以促进区域港口的协调发展,才能做大做强港口企业和航运企业。同时要以市场为导向,政策调控为手段,合理配置资源,有序推进重点港口企业和航运企业的整合,培养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港口龙头企业和航运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五)拓展港口腹地
国内外港口发展实践表明,港口经济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带动腹地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而港口的发展也必须以腹地经济的开发和腹地范围的拓展为基础。因此,港口经济腹地的拓展已显得十分迫切。拓展港口腹地一方面要拓展陆向腹地,做大做强既有龙岩、三明、武夷山等陆地港,规划建设邵武及江西吉安、丰城、宜春和广东潮州等一批新陆地港,以港口发展为核心,注重港口与腹地对接,加强陆路交通建设发展,实现条条道路通港口;另一方面要拓展海向腹地,制定优惠政策,增加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和航班密度,健全支线网络,发展国际集装箱中转业务。
(六)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将有力推进福建与北边的长江三角洲和西边的珠江三角洲的区域协作,逐步形成从环渤海湾到珠江三角洲整个沿海一线的完整发展布局,形成带状港口链,凸显海峡西岸在东部率先发展、东中西部良性互动的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翔.加快福建港口建设的思路和对策[J].发展研究.1996.(2):28-29.
[2]陈兰,翁清光.福建省港口经济腹地拓展研究[J].中国水运月刊.2010.(11).
[3]陈斓,伍世代,陈培健.福建港口体系结构研究[J].热带地理.2007.(3).
[4]韩凌芬,陈延艺.福建主要港口竞争力比较研究[J].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2009,(4):49-52.
[5]李增军.港口对所在城市及腹地经济发展促进作用分析[J].港口经济.2002.(2):38-39.
[6]姜爱林.海峡西岸城市群的规划形成与发展对策研究[J].珠江现代建设,2010.(4).
[7]翁清光,陈培健.福建省港口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水运工程.2006.(8).
[8]张燕青,龚高健.加快福建港口现代化建设[J].区域发展.2006.(12).32-33.
作者简介:洪燕君(1978-),女,福建龙海,本科学历,职称:会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