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课堂展示谈

2015-07-13孙彬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周朴园职业高中语文课堂

孙彬

从近些年进入职业高中就读的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来看,由于有了新课程背景及区域推进的某些教学模式的熏陶,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非智力因素方面,在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方面,较之以往的学生而言,都有明显的进步。这是一种可喜的现象,说明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及职业高中学生所追求的职业素养而言,都会产生一些不可忽视的影响,因而需要在实际教学中予以发现和矫正。

一、课堂展示以语文理解为基础

语文课堂上,学生展示的基础是什么?这是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展示基本遵循了一种模式,即在提出展示的要求之前,学生总会自主学习一番,然后进行展示。学生展示的是什么呢?往往是将导学案或者课后问题的答案重新叙述一遍,也就是将已经完成的问题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语言,或者在语言表达的时候加一些感情色彩甚至是动作,学生认为这就是展示。这样的现象比较普遍地存在于语文课堂上,似乎已经成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一种习惯。

笔者以为这样的展示是有问题的,其关键就在于学生展示的基础出了问题。根基不牢,展示自然就会出现同质且无效的情形。

以《雷雨》的课堂展示为例。文中的主人公周朴园是否怀念侍萍这个问题,历来都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且有趣的问题。笔者每次教到此文,都会将这个问题抛给学生,而且给足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这一策略是适合职业高中的语文教学的,因为在笔者看来,职业高中的语文教学应当追求深度,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尤其是在应试压力相对较小的情况下,这样的教学选择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更有意义。这几年,学生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似乎有些千篇一律:周朴园并不是真的怀念侍萍,他的怀念其实是一种虚伪的表现。应当说,学生的这一回答多少在笔者的预料当中,但当学生在课堂展示中那样自信且几无回旋余地的回答时,笔者就诧异了。经过不断地追问,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去判断,笔者知道了学生课堂展示背后的思考:他们基于对《雷雨》这一作品的前置性理解,基于对手边参考资料的“参考”,因而得出了如此高度统一的答案。

笔者以为这样的课堂展示是肤浅的,也说明学生的语文理解是有问题的。任何一个文本,尤其像《雷雨》这样的经典文本,对其解读需要结合自己的理解与感悟,而不是照着某个参考答案去“背书”。因此,展示不是某个标准答案的语言展示,而是读完文本后感想的展示,这是语文理解的本义所在。譬如周朴园这一人物,他在具有旧社会资本家诸多缺点的同时,并不缺乏人性中最基本的良知,因此对侍萍的感情是复杂的,思念也不全是虚伪的。至少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认识到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

二、课堂展示要呈现真实的理解

语文教学应当是追求真实的,职业学校教出的学生也应当是追求真实的。真实是当下最宝贵的品质,也是高素养职业学生能力的基本体现。

曾几何时,语文教学包括职业高中的语文教学在内,总在有意无意地追求课堂上的所谓精彩,华丽的词藻与“高大上”的答案常常成为点缀语文课堂的色彩。在这样的色彩下,一些虽不那么鲜亮却真实的东西就被掩盖了。对于语文课堂展示而言,这一点体现得尤为明显。

譬如在《雷雨》一文的教学中,当笔者着力于追求基于语文理解上的课堂表达时,学生其实也感觉到了笔者并不只是追求华丽的参考答案,因而就敢于将自己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这种想法不完全拘泥于“中国话剧现实主义的基石”,也没有受缚于所谓的“情感的迫切的需要”而去剖析社会和历史的深重罪孽,因为有学生评价这样的说法有些戾气。而当有学生从人性角度去剖析文中的主人公,并在课堂展示中说出类似于“对于一个旧社会资本家的批判不能带有极端的思维”,“无论什么样的人都不会是黑白分明的,因为有哲学家说‘人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对人的判断不能非白即黑,而应当看到事物的两面性”的判断时,笔者以为这样的展示是基于真实的理解,也是有个性的理解,他们将自己对周朴园的分析上升到对人的认识,自然是值得肯定的。

三、课堂展示须集合众人的智慧

无数次发现一些学生的课堂展示总追求“单打独斗”,究其原因,竟然多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形成了追求教师表扬的习惯。即使学生在经由小组讨论等学习形式之后,竟然还是有学生说出了在小组讨论中没有提及的想法,这里不排除学生有即时的想法,但缺少合作的意识也是事实。笔者以为这样的习惯对于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无益,也感觉改变这种意识可以从语文课堂开始,从课堂展示开始。

譬如在《记念刘和珍君》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课堂展示环节:若从不同的角度读这篇课文,你会有什么不同的心情?在此之前笔者着力于让展示者(首先鼓励每个学生都要争当展示者)不仅要关注自己的思考,更要关注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有什么心情?如果你是学生,你有什么心情?如果你是鲁迅,你又会是什么心情?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往往有不同的观点,而学生在观点整合中又促进了对文本的深入理解。更有学生提出:是不是也该站到段琪瑞政府的角度理解?笔者当即回答:可以,但请思考“政府”的含义。于是一段意外的精彩又出现在课堂上。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用“分”的策略,促成了学生多维思考的“合”。这里的“合”,不仅是学习形式的“合作”,更是思维与智慧的“集合”。

在此请允许笔者再举一个与语文没有直接联系的例子,那就是乔布斯,他的产品发布会总能吸引全球那么多人的眼球,而他的成功则离不开他所在的合作团队。笔者也常常在课堂上举此例子,然后告诉学生,乔布斯不仅是创业者的偶像,也应当是你们的偶像。你们今天在语文课堂上的表现,某种程度上讲就是你将来的职业状态。因此,怎样理解组内其他成员的观点,怎样将不同的意见进行整合与呈现,是展示者应当做的事情。

举这一例子是想从职业素养的角度给学生一点启示,让他们知道对于语文而言,语文课堂不只属于语文,更属于他们的职业与人生。而在这样的视野下看待语文学习,并将目光聚集到课堂展示上,他们看到的就不只是一粒沙子,而是从沙子中看到了世界。

在这个隐喻中,沙子是为语文课堂上的学生展示,世界则是学生走上职业岗位后的人生世界。在语文课堂展示中展示的不仅是语文素养,更包括人生及职业的底色,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并矫正之,应当是职业高中语文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中等专业学校(226500)

猜你喜欢

周朴园职业高中语文课堂
CLASS STRUGGLES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从人性的一面看周朴园
《雷雨》(节选)
职业高中会计教学改革与实践
法国庆祝职业高中文凭创设30周年
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浅析
浅析周朴园性格的二重性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