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雪》中的中国元素
——谷崎润一郎“中国情结”的余韵

2015-07-13张艳婷山西大学文学院太原030006

名作欣赏 2015年9期
关键词:情结日本

⊙张艳婷[山西大学文学院, 太原 030006]

《细雪》中的中国元素
——谷崎润一郎“中国情结”的余韵

⊙张艳婷[山西大学文学院, 太原 030006]

对比谷崎之前表现“中国情趣”的作品,《细雪》只是零星地提及到中国,并且不再把中国作为他心中充满异域情调的天堂来描述。不过中国仍然是他寄托情感的国度,只是这种情结被更多地转移到了生活情调上。这种转变主要来自当时的中日战争和近代中国复杂的现状,谷崎印象中深切喜爱的那个诗词歌舞的“古典中国”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则是“理想国”幻灭后一曲深深的挽歌。

谷崎润一郎 《细雪》 中国情结

《细雪》是日本近代唯美主义作家谷崎润一郎(1886—1965)创作生涯后期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一部表现日本关西传统风情的杰作。谷崎一生的创作倾向经历了从崇拜西洋文明到回归日本古典传统的转变,而在这中间连接两者的,正是他独特的“中国情结”。谷崎对中国怀有浓厚的兴趣,曾经于1918年和1926年先后两次到过中国,也曾专门写过一些表现“中国情趣”的作品。然而《细雪》创作之时已经是20世纪40年代,正值中日关系敏感时期。从时间上来说,此时谷崎的创作倾向已经回归到传统日本,不再创作表现“中国情结”的小说。所以说,《细雪》并不是能够充分体现谷崎润一郎“中国情结”的代表作。

然而作为谷崎文学作品的集大成者,《细雪》无不表露出“中国情结”对他创作的影响。《细雪》中一共有四十多处或直接或间接地提到了“中国”。下文主要对作品中出现的这些“中国元素”进行分析和探讨,考究其背后蕴含的文化意义和深层内涵。

一、美食为中国菜而倾倒是谷崎润一郎“中国情结”的表现之一。中国元素在《细雪》中最常见的体现就是中国饮食,书中好多关于吃饭的情节都提到了中国餐馆:不仅涉及到餐馆布置的格局,还有中国各地耳熟能详的菜名和特色风味。比如主人公雪子姐妹外出吃饭时就常常选择中国餐馆,小说对于餐馆的描述也很地道,如“东雅楼位于南京街,是一家广东风味的小店,店堂前面也切卖牛肉和猪肉”(《细雪》上卷16章),“油腻的食物做成中国菜,也很好吃”(《细雪》上卷25章)。对于日本菜肴,谷崎也常拿中国料理作参照。小说中主人公的好友——一个名叫卡塔丽娜的俄国女人请四姐妹中的妙子去自己家吃饭时,就将饭菜与中国食物作了参照,“有一道菜稍微新奇一些,它和中国菜之馄饨相似,也是一盆汤,用白粉捏的团子浮在上面”(《细雪》上卷16章),可见谷崎对中国美食了解之细微。

除了对中国特色饮食的喜爱外,谷崎对中国餐馆的脏乱差颇有微词。借书中姐妹的好友,前文中卡塔丽娜的描述提到了他对中国餐馆的看法,“要吃中国菜,越是一般西洋人不中意的脏乎乎的店家,味道越好(《细雪》上卷16章)”。但比起同时期其他日本文人来,谷崎尚能忍受这一切。

当然,谷崎对于中国饮食这种细致的描述绝不是偶然。谷崎从饮食上开始接触中国,并且一生喜欢中国料理。他与中国饮食的最初情缘来自于青少年时代一家名为“偕乐园”的中国餐馆。谷崎自己在《故乡》里曾经提道:“东京有名的中国餐馆偕乐园的老板是我小时候的同学,那时我常常去他家玩,并借机品尝美味佳肴。”①谷崎有部作品叫作《中国饮食》②,其中明确指出中国的伟大就存在于具有神韵缥缈的古诗和味足色艳的中国菜肴中。他曾宣称:“我比那些长期住在中国的日本人在饮食方面知道得还多。”③

谷崎润一郎对于中国饮食这种信手拈来的描述,无不反映出“中国情结”对他创作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中国美食的热爱从意识深处来说正是谷崎作为唯美主义作家极度崇拜“官能享受”的体现。浓郁甘美的中国菜象征着追求肉体感官享乐的理想舞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谷崎猎奇的心理。同时谷崎也把中华料理看成是了解中国国民性的一部分,正如他所言:“如果要想了解中国的国民性,不吃中国饭菜是不成的”④。

二、文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谷崎润一郎始终怀有一颗景仰的心。

谷崎少年时代就拥有很深的汉文学素养。十几岁就能赋汉诗的他,从小就喜欢阅读中国古典作品。谷崎的启蒙老师稻叶青吉和对他有着知遇之恩的作家永井荷风都对中国抱有好感。受此影响,谷崎始终对中国文化怀有一种世外桃源一样的憧憬与向往之情。首先,谷崎润一郎对中国诗文怀有内心的审美共鸣。在《细雪》中,谷崎就提到了汉诗,“父亲有一位挚友,是擅长写汉诗的医学博士”(《细雪》上卷21章)。除了汉诗,他也对中国传统书画有着浓厚的兴趣。《细雪》中描述四姐妹过世的父亲生前珍爱的物品中,就有一幅朱子学者赖春水⑤的对联(《细雪》中卷15章)。

不仅如此,谷崎对中国建筑和家具器物也情有独钟。谷崎曾在偕乐园见识了中国式的建筑和各式家具物品,这些回忆都表现在他作品中对中国式建筑和家具极为细致地描述。如“中国人经营的中国餐馆,不管怎样,有不少欠风雅之处,但这种栏杆和栏间的雕刻、室内的装饰,还是很有特色和趣味的”(《细雪》上卷28章),可见谷崎对雕栏玉砌这种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喜爱;精巧的瓷器和古朴的中国式家具同样也令谷崎心驰神往:如“中国产瓷墩”(《细雪》上卷20章),“一色紫檀木中国式家具”(《细雪》中卷31章)等等。谷崎润一郎在对汉诗、书画、传统建筑和家具器物这些“中国元素”的追求中,表现了他印象中的古典化中国。

然而,谷崎心目中的中国形象亦是复杂的:并非单一的古典化形象,同时还具有西洋化的一面。《细雪》中出现最多的中国地名就是上海。卡塔丽娜这个俄国女人就是“在上海长大”(《细雪》上卷16章),“因为十月革命时,一家人七零八落,祖母带着她逃到上海”,“她过去在上海当过护士”,甚至还“拿出她那上海时代的影集”给别人看。谷崎润一郎的“上海”情结主要来自两次中国之旅,作为他一生中仅有的两次海外之旅,谷崎都到过上海。特别是第二次,谷崎只在上海这一城市度过了整一个月。谷崎对于当时自由开放的上海赞叹不已,他曾经有过定居上海的想法,后来没有实现。上海在当时已经是一个欧化的城市,早期崇拜西洋文明的谷崎一直没有机会去欧洲旅行。谷崎把殖民化的上海看成是充满欧罗巴文明的大都会,所谓“西洋”不过存在于拥有整齐的街道、清洁的路面和美丽的西式房屋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讲,谷崎将自己对于西洋的幻想投入到了欧化的上海,上海寄托了谷崎的一个西洋梦。

三、政治在中日关系恶化和敏感的时代,谷崎润一郎努力坚持文学的纯洁性,对于政治避而不谈,往往采用较为隐晦的方式含蓄委婉地表达。《细雪》中没有特别明显的政治倾向,但是作者却通过没落商家四姐妹的家庭婚姻生活,客观上反映了侵略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小说中把中日战争作为时事论点来讨论,书中人物谈话间隐约表现出对中国问题的关注。比如白俄罗斯人茶余饭后的对话:“您说中国会变成什么样子呢?现在那里的共产主义势力不是很强了吗?”“您怎么看待蒋介石呢?”“对去年十二月在西安发生的那件事,您怎么看呢?张学良逮住了蒋介石,不过,还是留了他的命。这是什么道理呢?”(《细雪》上卷17章)

中日战争消息也通过报纸出现,或是作为时局背景提及,并且贯穿全文始末。例如主人公每天阅读的报纸经常就有关于中国的战争消息“我航空母舰飞机空袭汕头和潮州”(《细雪》上卷23章),“近来世界舆论集中在亚洲、欧洲发生的两个事件上,即日本军队进攻汉口的战斗和捷克的苏台德问题”(《细雪》中卷17章);也有借人物书信写国际局势的,借德国人舒尔茨一家与主人公莳冈家姐妹的通信就提到了日本发动的战争,“只是日本和中国的纷争仍然没有解决,又渐渐地发展成为一场正式战争的忧虑”(《细雪》下卷25章)。最常见的方式还是通过作品中人物对话来反映,借四姐妹大姐鹤子之口说出“日华事变经过三年还没有得到解决,弄不好会卷入世界大战乱的漩涡中去”(《细雪》下卷8章),借姐夫贞之助之口说出“无论如何,日本和中国关系恶化是令人痛心的”,这些都从侧面反映出普通民众对于战争的忧虑。在当时严酷的法西斯统治下,谷崎勇敢地表达了日本人民希望中日友好的意愿,更是难能可贵的。

小说尤其写到侵略战争对于人民生活的影响。从书中的描写可以看出,这些上流社会的人们在衣着、医药等日常物质生活以及精神享受方面,如戏剧、舞蹈等同样都受到战争的影响,“据说自支那事变以来,商业日益萧条”(《细雪》中卷4章),“不过,因为支那事变的影响,人手和货车不足”(中卷10章),“中国事变开始,人们都避免带戒指”(《细雪》下卷23章),“在中国事变的影响下,渐渐地订货锐减了”(《细雪》下卷27章),“他们也从中国和日本进口货物,只是在战争期间受到了限制”(《细雪》下卷36章)。这些细节都透露出作者对战争的不满,。作为资产阶级作家,谷崎没有描写反映社会底层人民困苦生活和日本无产阶级、劳动人民反抗法西斯斗争的作品。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中、上流社会尚且如此,也就曲折地反映了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以及人民的反战、厌战情绪。从这个角度来说,《细雪》隐含着谷崎对往昔和平岁月的追忆,同时也是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消极反抗。

四、结语 谷崎润一郎生活的日本时代在地理位置上属于东方,文化上已经倾向西方。对比谷崎之前表现“中国情趣”的作品,《细雪》只是零星地提及到中国,并且不再把中国作为他心中充满异域情调的天堂来描述。不过中国仍然是他寄托情感的国度,只是这种情结被更多地转移到了生活情调上。这种转变主要来自当时的中日战争和近代中国复杂的现状,谷崎印象中深切喜爱的那个诗词歌舞的“古典中国”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则是“理想国”幻灭后一曲深深的挽歌。

尽管如此,《细雪》这部表现日本传统风情的小说仍然流露出他对中国传统的热爱。因此,并不能说谷崎的“中国情结”在他放弃了创作中国题材作品后就彻底泯灭。这似乎说明了放弃“中国情趣”作品创作后的谷崎仍然无法抵抗“中国情结”对他的影响,似乎谷崎一直处在矛盾的双方。谷崎的中国观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同时也与他个人审美标准和自身异国情趣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和谷崎润一郎同时代的日本其他作家,如芥川龙之介对中国总有一种居高临下的蔑视感,他们眼中的中国更是落后、肮脏的象征,带有较多的后殖民主义色彩。谷崎润一郎笔下的中国已经成为了古老东方的一种符号,我们应把它至于特殊历史背景下进行探讨。

① [日]谷崎润一郎:《谷崎润一郎全集》,中央公论社1982年2月版,第154页。

② [日]谷崎润一郎:《阴翳礼赞》,孟庆枢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69页。

③ [日]西原大辅:《谷崎润一郎与东方主义——大正日本的中国幻想》,赵怡译,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27页。

④ [日]谷崎润一郎:《支那の料理》,载千叶俊二编《谷崎润一郎 上海郊游记》,みみず书房2004年版,第43页。⑤ 赖春水(1746—1816):朱子学者,系安艺(今广岛县境内)豪商之子,求学于大阪,加入片山北海的混沌社,研究儒学诗文。

[1][日]谷崎润一郎.细雪[M].周逸之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

[2] 王向远.中国题材日本文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3]谭晶华.日本近代文学名作鉴赏[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4] 宋再新,武继平.《日本文学百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5]王健宜,吴艳,刘伟.日本近现代文学史[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

[6]谭晶华.日本文学研究:历史足迹与学术现状[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

[7]崔玮玮.谷崎润一郎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D].东北师范大学,2007.

作 者:张艳婷,山西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理论与实践。

编 辑:郭子君 E-mail:guozijun0823@163.com

猜你喜欢

情结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毛绒情结
探寻日本
告别“GDP情结”
《黄金时代》日本版
一名人大代表的扶贫情结
我的英雄主义情结
任何不能让你赚到钱的文艺情结,都是黄赌毒
我的对联情结
第 位首相考验日本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