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乐训练点滴谈

2015-07-13浙江省苍南县文化馆325800

大众文艺 2015年12期
关键词:声带毛病气泡

蔡 东 (浙江省苍南县文化馆 325800)

声乐训练点滴谈

蔡 东 (浙江省苍南县文化馆 325800)

本人从事声乐教学已有三十来年,训练过童声、青少年、青年、老年各种声音,因长期从事基层文化工作,边学习边研究,获得了许多教学经验和心得,也曾有过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懊恼,酸甜苦辣尽在其中,也乐在其中。以下是本人在声乐教学中积累的点滴经验。

一、用气泡音开始练声

声乐训练是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个人的声音千差万别,对音乐的感受各不相同,声乐教师只有对学习者的声音状况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才能进入训练。针对不同发声问题采用不同训练手段,去掉不良的发声习惯,建立正确的发声方法。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良好的起音训练是掌握正确发声的第一步,尤其是对初学者,能让他们迅速进入正确发声状态。本人近几年研究发现,从气泡音渐渐转化为声音,能较快的进入正确的发声而且简便易学。方法是这样的:先让歌唱者全身放松,在喉咙里发气泡音,就是让气息在喉咙里自由流出而声带不挡气发声,只做轻微的闭合,这就产生了轻微摩擦声,这就是气泡音,然后气息慢慢的加深支持,声带闭合的程度渐渐加强,由气泡声渐渐转化为震动发声。开始出现的声音有点要破要破的,我们不要管它,坚持这样练习,慢慢的声带振动正常了,声音也开始好起来,接着在钢琴上找到和这个音的音高相近的音开始音阶练习。在音阶走动训练时要保持发气泡音时的喉咙状况,并注意声带的细微调节,使声音自如的走动。这种起音练习好处是:喉位较低,喉咙是打开的,喉部周围肌肉是放松的。对于解决喉部肌肉紧张和声带用力过度有很大帮助。

二、以字带声的发音训练

通常我们进行声音训练时都是选择一些简单的练声曲结合母音进行练习,随着音节的上下走动,使声音获得锻炼,增强发声能力,扩展音域,掌握演唱技巧。有些学生平时说话的声音自然松弛,没有多少发音毛病,但在歌唱时,由于思想上觉得歌唱和平时说话的发音大不一样,或者为了追求某种声音,模仿某些歌唱家的嗓音而用力逼紧嗓子,结果使得声音十分做作,非常不自然。当我们用练声曲进行训练时,他们的毛病总是那么顽固,收效甚微。这时我们可以采用以字带声的训练方法。

1.朗诵方法

朗诵是接近于说话的发音,一般比较容易作到声音自然。通过朗诵训练,让学生体会声音自然流畅,去掉人为做作和声音逼紧,学生对朗诵时的生理感觉有所记忆,并把这种感觉再现于歌唱,往往可以使原来不自然的歌唱趋向自然。朗诵时,必须比平时说话有更好的气息支持,即歌唱所要求的气息支持和高的声音位置。

2.念白练习

所谓“念白”是指模仿京剧青衣的韵白,在高调的行腔中把字念的余音缭绕,通过念白时的行腔,找到自然发音的规律。方法是:先让学生念字,如“啊”“诶”“乙”“哦”“呜”,“美丽的丽”“刚强的强” 等,在念的时候不断地延长声音,要让声音保持均匀,注意用腹式呼吸发音,这时的声音是结实有力的,我们再接着变换声调让学生念字,当念到较高声调的字时让学生向着远方喊,并让声音在额头有炸开的感觉。通过这样的练习使学生体会到自然美好的声音是在气息、声带和身体状态充分协调下获得的,不是人为的挤压、做作,盲目模仿下产生的。当念白的声音具有一定的穿透力时,让学生带着这种感觉在钢琴的音阶上念,也就是说着唱,怎么说,就在音乐中怎么唱(用《清粼粼的水,蓝莹莹的天》和《边疆的泉水清又纯》这两首歌的第一句示范)。此方法还可以用于开阔音域,特别是对男女声的高音训练有着非常好的效果。

三、声乐教学中的模仿

模仿是声乐训练中最直接最常用的方法,模仿练习可分三个方面。

1.学生模仿老师的声音

学生通过模仿老师发声姿势、声音形象来建立自己的发声方法,通过模仿老师演唱的乐句、乐段来提高自己的演唱能力。这种学习直观、见效快,有时可以起到语言解释所起不到的作用。尤其是对反映灵敏,模仿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马上改善他的发声状况。但是,这种模仿学习也有它的局限性,如果使用不当,有时是会带来副作用。一般来说大多数声乐教师对声乐训练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较深的认识,对美好声音有较明确的概念,在自己的发声示范中也是尽量做到科学准确。但许多教师的发声和演唱往往很难做到完美无缺,但又不大愿意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声音上的欠缺,而学生对声音好坏的分辨能力又是非常不足,就很容易在模仿老师的声音时把一些毛病都完全继承过来。再说,即使是教师的声音“完美无缺”,由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在生理条件和心理因素上的差异,客观上存在着声音本身的不同,而学生在模仿教师的声音时,往往只从“外型”上完全的模仿,这样就会忽略发声状况的内在联系和准确性,以至于在教师身上是正确的演唱,在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却是不自然的声音,虽然二者之间在声音上有些“相像”。

为此,教师在作范唱时要充分认识模仿训练的局限性和带来的副作用,并对自己的声音有准确的认识和客观坦率的评价,在教学中让学生不要从声音外型上模仿,而要注重内在发声状况的准确性。这样才能使学生避免盲目模仿而走入歧途。

2.学生对自身声音的模仿

在声乐训练过程中,学生有时会不经意的发出一些非常自然、松弛、比较好的声音,这时教师应敏锐的告诉学生,刚才发声是正确的,要求学生按照刚才的感觉再发一下,通过这样的模仿练习,把这种发声感觉巩固下来,做到随时能发出这样的声音。并进一步启发学生对这次发音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然后以这个音为楷模,在不改变原来发声状态的情况下向其他音再模仿扩展,通过这样的学习,使学生建立起正确声音的形象和概念,掌握科学的发声。

3.教师模仿学生的声音

这种模仿主要是针对学生发音中存在的问题和不符合歌唱要求,教师通过模仿学生刚才发出的不规范的声音,指出学生发音存在的主要问题,让学生能客观的认识自己的不足或毛病。教师在模仿学生的声音时,必须敏锐地抓住学生的发音状态和所发声音的特征,伴之以必要的解释和说明,提醒学生需要注意的要点。模仿时对学生的缺点作适当的夸张是允许的,也是必要的,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清楚的知道自己发音的毛病和问题。但不宜作过分的夸大,过分的夸大学生发音的缺点,有时会使学生感到自己被丑化,自尊心受到伤害而产生反感,影响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声带毛病气泡
SIAU诗杭便携式气泡水杯
浮法玻璃气泡的预防和控制对策
声带常见疾病的应对方法
声带息肉症状表现
声带常见疾病的应对方法
一身毛病
长颈鹿为何是哑巴
冰冻气泡
燃烧吧!小羽宙
没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