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探索

2015-07-12王媛玉

江西教育C 2015年6期
关键词:杏林语文课程课题

王媛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加强阅读方式的指导,注重学生阅读实践,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独特的体验。”语文个性化教学是实践语文教学目的和语文课程标准的需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思能力的关键是阅读教学。

一、注重阅读理解的方法

在阅读过程中,对文章产生的感悟,必然会带有个性化倾向。同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学过的课程一样,但由于经历的差别、家庭文化背景的不同,以及心理、情绪、兴趣、思维方面的差异,同一种方法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学生。在传授学法时,尽可能提供更多的学习方法,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让他们把不同的看法、独特的见解都表达出来,从而使每个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如体会《生命 生命》一课中的“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这句中杏林子是怎样对自己负责的?有同学联系上下文,了解到杏林子说生命是自己的。有同学联系作者简介知道了作者杏林子虽然全身关节不能动了,可她还坐在轮椅上写作,没有让生命白白地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精彩有力。在众多答案的交流中,学生对“生命”有了不同程度的理解,在相互学习中,找到了理解重点语句的方法。

琢磨传神的词语,学生对语言的细致感受、揣摩、推敲以及咬文嚼字,都是阅读所必需的。传神的词语精妙之处在于既形象又包含丰富的内涵。如教学《小英雄雨来》时,学生提出文中“鬼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中的“扭”,而为什么不用“揪”,通过琢磨学生感悟到鬼子的凶狠。又如《父亲的菜园》为什么不命名为《我家的菜园》,通过讨论分析、揣摩,以“父亲的菜园”命题体现了父亲勤劳、坚持不懈的精神。

二、注重在阅读中质疑

阅读教学中引导质疑问难,教师可以清楚知道学生在哪些地方不明白,难点在什么地方,便于有针对性教学,减少无效劳动。对学生来说,也能调动主动求知、积极参与、主动发展,也能够起到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激活思维及养成求知兴趣的作用等等。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在何处质疑,一般来说,应在困惑处、难点处、关键处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据题质疑。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既有利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如《生命 生命》一课,出示课题后让学生自读课题,提出疑问:“课题中为什么要用两个‘生命?”“两个‘生命中为什么不加逗号?”又如教《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课时,出示课题后就可以问学生看了这个题目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质疑,学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这个中国的孩子是谁?”“他的呼声是什么?”“这个中国的孩子为什么要发出呼声?”……这样就为更好地理解课文作了铺垫。有疑则有问,有问则有学,有学则有知,李四光曾说过:“不怀疑不见真理。”

引导学生在学文中质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质疑问题,促进学、思、疑、问、悟的结合,并注意循环往复不断提高。如教《尊严》一课,有同学提出“为什么哈默开始不吃杰克逊给的东西?后来又为什么狼吞虎咽地吃起来?”这个有一定难度的问题,通过释疑来体会“尊严”的含义,进而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了解了人物的特点,也提高了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在阅读中联系实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感情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每一位学生都是各不相同的生命体,他们对问题的理解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个性特点,有自己的生活经验,他们在阅读中对文章产生的感悟也就不同,教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适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经验、读书方法等去感受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心理体验”,与作者的情感相碰产生火花,从而感悟文章语言的内涵。

在教学《生命 生命》一课时,让学生联系实际讨论交流:“如何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学生对此纷纷发表看法。有同学联系了作者杏林子,体会了只活了62岁的杏林子身残志坚,一生写出了40多部著作,这就是“有限的生命体现了无限的价值”。有同学说:“交通警察叔叔风雨无阻地指挥车辆畅通,保证人们的安全,为人们做了实事。”也有同学说:“医生忘我地救死扶伤;老师夜以继日地教学,为学生传授知识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多么切合实际的解答,学生对“无限的价值”也就有了准确理解,那就是“为人们多做好事,多做实事”。让学生结合实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激活了思维,真正理解了课文中心句的内涵。◆(作者单位:江西省永新县石桥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潘中原

猜你喜欢

杏林语文课程课题
杏林组曲·蜀医经
杏林组曲·天使赞
杏林组曲·寻原曲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杏林春满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