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角度外斜视手术方法临床分析

2015-07-12宋宝宁

中国医疗美容 2015年6期
关键词:施术眼位正位

宋宝宁

灌云县人民医院,江苏 连云港 222222

大角度外斜视手术方法临床分析

宋宝宁

灌云县人民医院,江苏 连云港 222222

目的 探寻大角度外斜视手术治疗的有效临床方法。方法随机从2000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大角度外斜视患者中抽取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入选患者均分成两组,每组各1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以外直肌后退术+内直肌缩短术进行疾病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行外直肌错位缘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患者术后眼球旋转正常。观察组患者由于外直肌错位缘切,施术期间不会出现过矫现象,眼位正,但眼球外转外至眦角3mm位置处的功能受到影响,眼正前方运动则不受限制且无复视。随时间推移,本组患者眼球外转功能逐渐恢复至正常值;施术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中14例眼位正,仅1例患者眼位不达标,正位率93.33%;对照组患者中8例眼位正,7例患者眼位不达标,正位率53.33%。组间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外直肌后退术联合内直肌缩短术治疗大角度外斜视时,加用外直肌错位缘切可有效提高斜视正位率,对于常规患者或有外转障碍,但应用于大角度外斜视患者则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大角度外斜视;外直肌后退术;内直肌缩短术;外直肌错位缘切

外斜视属眼科常见疾病,可分为间歇性与恒定性两种,儿童与成人均可患病。其最大特点为斜视角度变化大,当远看或走神时,斜视表现尤为明显。患者罹患该疾病后,眼位外斜,不仅影响外观形象,更会破坏视觉功能,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带来困扰[1]。目前,临床多以手术治疗外斜视,其中,由于大角度外斜视患者眼位外斜度大,手术涉及眼部肌肉一般超过3条,故手术难度相对较大,由此给医患带来的压力与顾虑也相对较多[2]。故为帮助临床寻求大角度外斜视的有效治疗之法,以实现安全施术、矫正理想,文章现以2000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30例大角度外斜视患者为例进行分析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从2000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大角度外斜视患者中抽取30例,全部患者均为单眼恒定性大角度外斜视。随机将入选患者均分成两组,每组15例病患。观察组:男9例,女6例;患者年龄3-42岁,平均年龄(27.2±3.6)岁;弱视眼视力0.1-0.5,平均视力0.22;斜视度35°-45°,平均41.2°。对照组:男8例,女7例;患者年龄2-44岁,平均(26.8±4.1)岁;弱视眼视力0.1-0.6,平均视力0.24;斜视度30°-45°,平均40.7°。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 法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外直肌错位缘切。本组患者外直肌后退术与内直肌缩短术的施术方法及流程与对照组一致。外直肌后退术施术完成后,患者加行外直肌错位缘切,具体施术如下:外直肌与巩膜缝合后,将外直肌5cm、10cm位置处的肌肉边缘切开。选择切口位置时上下切口需错开,其切开宽度占肌宽2/3左右。施术完成后患者再常规行内直肌缩短术。

施术完成后,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护理,出院后随诊6个月以上。随诊期间对患者的眼位及肌肉运动幅度进行观察和记录,本次临床试验以最后一次随诊时患者的眼位情况为依据对两组患者治疗术式的正位率进行比较,以眼位斜视程度上下不超过8°为正位标准。

2 结 果

对照组患者术后眼球旋转正常。观察组患者由于外直肌错位缘切,施术期间不会出现过矫现象,眼位正,但眼球外转外至眦角3mm位置处的功能受到影响,眼正前方运动则不受限制且无复视。随时间推移,本组患者眼球外转功能逐渐恢复至正常值。

施术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中14例眼位正,仅1例患者眼位不达标;对照组患者中8例眼位正,7例患者眼位不达标,组间差异对比(P=0.016).具体结果详见表1:

3 讨 论

本次临床试验中,观察组患者在外直肌后退术和内直肌缩短术基础上加行错位缘切,与对照组常规治疗术法相比具有外直肌附着点的选择符合眼球运动标准的优势[3]。术中所用错位缘切与错位对切相似,相同处在于两种术法外直肌均常规量后退,不同的是其边缘切开方式有所不同,前者错位切开,位置选择在肌止点5cm、10cm位置处,宽度为肌宽2/3。后者则是对位切开,位置仅选择肌止点5cm位置处,宽度为肌宽1/3。从施术方法来看,以错位缘切的方式施术,外直肌“Z”型延长,这样有利于削弱外转效果,且该种削弱效果具有弹性,它可以很自然的依据眼球正位需求而进行伸展,柔度较大,故手术不会出现过矫问题。本次试验中,观察组15例患者中无1例出现手术量需调整的问题,即便患者外斜视度数存在差异,以相同手术量施术,效果也基本相同[4-5]。

实验发现,对照组患者术后眼球旋转正常。观察组患者由于外直肌错位缘切,施术期间不会出现过矫现象,眼位正,但眼球外转外至眦角3mm位置处的功能受到影响,眼正前方运动则不受限制,15°内转动无复视。随时间推移,本组患者眼球外转功能逐渐恢复至正常值,术后2年内眼位始终正位。由此可以看出,虽然观察组操作术法相对困难,但手术效果确切、稳定。此外,观察组患者14例眼位正,仅1例患者眼位不达标,正位率93.33%;对照组患者中8例眼位正,7例患者眼位不达标,正位率53.33%,观察组正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以外直肌后退术联合内直肌缩短术治疗大角度外斜视时,加用外直接错位缘切可有效提高斜视正位率,对于常规患者或有外转障碍,但应用于大角度外斜视患者则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此外本次研究所用病例数较少,加之两组患者均存在一定比例的儿童患者,其智力水平相对较低,故观察组治疗术法对患者双眼视觉的作用效果还有待分析,望今后能积累病例,做进一步深入研究[6]。

[1]王欢.间歇性外斜视术后远期眼位的临床评估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4.

[2] 郭敬丽.单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儿童间歇性外斜视与残余性外斜视的临床疗效比较[D].山东大学,2014.

[3] 米静.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年龄及术后视功能的临床观察[D].新疆医科大学,2014.

[4] 张阳,赵岱新,濮伟,等.大角度外斜视手术方法的探讨[J].国际眼科杂志,2013,02:396-397.

[5] 史健,许前,刘丽丽.探讨外斜视手术后患者发生继发性内斜视的原因以及治疗方法[J].中国实用医药,2012,(19):18-20.

[6] 田巧霞,杨先,满滕滕,等.不同类型恒定性外斜视术后立体视的观察[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5,(02):217-219.

猜你喜欢

施术眼位正位
以石养腧
关于铁路货车制动管系漏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针刺施术时长对脑出血大鼠急性期脑炎症反应的影响
金融委的意义在于为金融“正位”
论媒体监督在司法领域的“正位”回归
6.82实用眼位攻略
校园妖怪录,你能逃出手掌心吗
DOTA2终极眼位攻略(夜魇篇)
手筋发现法
手筋发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