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霍克海默的技术批判理论
2015-07-12王慧娟
王慧娟
浅论霍克海默的技术批判理论
王慧娟
霍克海默通过对科学技术已经转为意识形态的社现状的分析和批判,指出了目前的科学技术的普及看似是科技的启蒙,但实则是技术将人的价值观的又一次的蒙昧,人们对科学技术的顶礼膜拜同过去人们对神话的顶礼膜拜相似。霍克海默批判这种唯工具理性的价值观,并对其进行了全面批判。
工具理性;科学技术;启蒙;意识形态
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认为,霍克海默以其独特的眼光开启了对工业文明的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效应的全面批判的社会批判理论。霍克海默从如何建立学派的研究方向的研究思路出发,将社会批判理论进行了整体的探析和研究。
一、工具理性对人类价值观错误导向
霍克海默的《理性之蚀》一书将理性进行了详解。他认为理性包括主观理性和客观理性。主观理性是指主体在思考的过程,以主体自身的目的、需要为标准,来进行的分类、推演、计算等能力。主观理性所强调的是手段与目的的可适性。主观理性将所有的人、行为、事物都标上有用无用的标签,一旦是对其有用的人、行为、事物就是合理的,而并不考虑,也不关注这些人、行为、事物的本身价值。在霍克海默眼中,主观理性等同于工具理性,也就是技术理性。这种技术理性代表性的特点就是:(1)它把全部的事物以及要素都当做自己达到目的的手段。(2)它以效率、实用性为其价值观,关心的是实用目的,所有的人或物的价值全部以是否有用性来评价。在霍克海默看来客观理性是指在客观存在的世界中,客观存在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不以人的意识而改变的理性。如果以客观理性的进行思考,科学技术应当把复杂多样的客观存在进行揭示,以思辨的分析方式来对整体价值进行评价。客观理性致力于人性的自由发挥,并不断的社会现实进行批判并在批判中让社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霍克海默指出:“由客观理性向主观理性的转变绝不是偶然的,思想的发展过程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被武断地逆转。如果具有启蒙形式的理性已经毁灭了作为西方文化本质部分的信仰的哲学基础,那么,事情就只能是这样,因为这个基础太脆弱了。”霍克海默毫不留情的揭示出来,在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当中,人们所运用的理性也已经沦为了手段和工具的主观化的理性,而人们已然将主观理性当成了唯一正确的理性。霍克海默认为,理性的在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渐渐的变成了主观形式化。以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为例,科学技术被用来达到丰富的物质财富之时时,理性作为一种工具的主观理性也蓬勃发展,并将人们的价值观念一步一步的完全占领。用霍克海默的话来说,“理性放弃了自己作为伦理、道德和宗教的观点的媒介地位”。理性成为了工具,它将人性应有的正义、平等、幸福、宽容等价值内容都抹杀掉。
二、人和自然变为工具理性的统治对象
霍克海默在《启蒙辩证法》中指出“神话变成了启蒙,自然则变成了纯粹的客观性。人类为其权力的膨胀付出了他们在行使权力过程中被不断异化的代价。启蒙对待万物,就像独裁者对待人。独裁者了解这些人,因此他才能操纵他们;而科学家熟悉万物,因此他才能制造万物。于是,万物便顺从科学家的意志。事物的本质万变不离其宗,即永远都是统治的基础”。可以看出霍克海默认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启蒙的本质成为了是人类运用技术统治自然,然后,人类又将技术无限放大到统治人类自身,而这种以科学技术为神话的启蒙精神,所造成的便是运用科学技术对人和自然进行双重统治,从而成为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现状。
从霍克海默的理论角度来看,所谓的启蒙就是要让人类对自然进行全面控制,而所谓的启蒙精神便是让人类产生一种支配和控制自然的欲望。启蒙理性将人们从自然中解放出来,但是却抛弃了实质、因果性、属性一类的形而上学范畴,把世界以数字、量的形式进行归结。因而,在启蒙后,自然界成为了纯粹客观、没有生命价值的客体。而这样就使得自然界将遭受掠夺,而人类自身将也免不了成为奴役的对象。
启蒙精神的发生和发展都是以征服和支配自然为根本目标,只是这种征服和支配是以借助了科学技术手段的征服支配,在征服和支配自然的同时,启蒙精神向人们宣扬的就是“知识就是力量”的这种唯科学、唯技术至上的意识。将人们沉浸在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物质丰裕的状态之中,而丧失了人类自身应有的思考、判断。这也正如霍克海默所言:“技术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生活上的安逸,统治也以更沉稳的压榨手段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同时也确定了人类的本能。”在这种人和自然双双被技术统治的状态下,人与自然的关系很难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而最终受害的还是人类自身。
三、科学技术沦为意识形态
在霍克海默的技术批判理论当中,科学技术是带有价值观色彩的,并不是完全中立性的。就像他在《批判理论》中所说: “不仅形而上学,而且还有它所批判的科学,皆为意识形态的东西;后者之所以也复如是,是因为它保留着一种阻碍它发现社会危机真正原因的形式。说它是意识形态的,并不是说它的参与者们不关心纯粹真理。任何一种掩盖社会真实本质的人类行为方式,即便是建立在相互争执的基础上,皆为意识形态的东西。”在他说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分析出来,霍克海默并不是仅仅将科学技术当做是发展生产的工具,更重要的是,他将“科学技术就是意识形态”首次明确的提出来,并且对这种科学技术已经发展成为意识形态的社会现状进行了批判。霍克海默的这一提法,对法兰克福学派之后对“科学技术即意识形态”的研究慢慢的越来越深入。这一理论在马尔库塞那里得到了完善,后来又在哈贝马斯那里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论述,并形成了专门的理论。
在霍克海默的理论之中,科学技术作为意识形态对人类的思想自由的限制性作用是应当引起警觉和批判的。而且,这种对人类思想的限制更多的是在文化方面进行的,有着更加难以发现的特点。“大众文化”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消遣和娱乐,并且人们在这种消遣和娱乐之中慢慢消除了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感,让人自身的思想变得弱化,在社会活动中更多的是去遵循既有的社会秩序,成为了毫无自由思想的“社会水泥”。
霍克海默对技术的批判,其根本的目标是想解决在技术发展中人类的未来的问题,他的理论对技术理性片面的发展进行了深入骨髓的批判,也指出技术理性给人类带来的灾难。通过对他的技术批判理论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寻找到实现人类美好未来的途径,从而建立一种正确的价值理性来指导人类创造未来世界,发展人文精神。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1] Max Horkheimer.Edipse of Reason,New York:The Seahury Press,1974,p.62.
[2] 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M].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3] 霍克海默:批判理论[M].李小平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5]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张峰、吕世平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6] 张一兵:“反人类中心主义:工具理性与市场逻辑批判——《启蒙辩证法》中的一条逻辑主线”,《求是学刊》,2000年第5期。
[7] 王凤才: “启蒙精神的毁灭——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观析评”,《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9期。
[8] 倪瑞华:“寻找人生存的价值基础——霍克海默技术批判理论探析”,《国外社会科学》,2008第1期。
王慧娟 (1987-),女,汉族,山东省聊城莘县人,2013级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专业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研究方向: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