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图腾》的“狼”与“国民性”
2015-07-12党霜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南充637000
⊙党霜[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南充637000]
《狼图腾》的“狼”与“国民性”
⊙党霜[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南充637000]
在《狼图腾》中,作者打破人们有关狼的常规认识,使之以高傲、冷艳、自尊、不屈的形象出现,并透过其中的不屈来展现自我的生存体验和态度。小说通过对草原文化和农耕文化的思考,进而对中国历史,尤其是历史进程中的“狼性”“羊性”转变做出反思,从而体现出对国民性何去何从问题的深切关注。
《狼图腾》国民性生存体验
在《狼图腾》这部小说中,人、狼、狗与马、羊、牛,以及老鼠、旱獭、野兔,组成了一个大的生物链。狼作为草原的主角,在农耕文化中被冠以恶名,而在游牧文化中,却恰恰是连接生物链的重要角色。草原没有了狼,马就会放松警惕而变得慵懒,质量下降,就不可能为军队提供好的战马;没有了狼,黄羊就会肆意繁殖,数量难以控制,好的草原就会被糟蹋,从而导致家畜不能得到更好的养殖;没有了狼,草原人可能就无法更好地生存。而对于老鼠、旱獭来说,狼又是它们的天敌。可以说,狼帮助草原人有效地控制了食草动物的增长,保护了美丽的草原,又使草原子孙得以延绵生存。狼像一位掌舵手,把握着草原生物的生存命脉,调控着草原物种的平衡,使草原生物得以长久繁衍。因而,它被草原人奉为一种信仰。
在作者笔下,狼是一位勇者,一位战略家,亦是一位慈善家。这与我们的传统认识完全不同,它显然需要我们从草原人的角度来重新审视狼文化。
小说从头到尾所强调的“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自然法则,在狼身上得到了真切展现。在自然环境恶劣的额仑草原,生存力极强的熊群、狮群、虎群、豹群,都没能生存下来,而狼却能够顽强地繁衍。可想而知,在那片看似祥和的草原上,狼战胜了多少劲敌才得以称霸草原。正是长时期残忍的生存竞争,锻造出了狼视死如归、不畏牺牲的坚强勇气。文中有这样的描写:“一条被马蹄踢破腹部,踢下了马的饿疯了的公狼,龇牙咧嘴地蜷缩在雪地上嚎叫,可它还是拼命地用两条前腿挣扎着,爬向倒地未死的马,撕咬生吞那匹囫囵个的大马,绝不放弃最后一次机会,只要它的嘴还在,牙还在,它就不管自己有没有肚子,照吞不误。”“这是狼在临死之前最痛快最惨烈的最后一次晚餐。”①狼把自己的生存勇气延续到了最后一刻,让人读来颇有悲壮淋漓之感。
狼群的勇敢,除了表现在对生存的坚持,还更多体现在猎食过程中的战略技能。在经历了军马覆没的灾难之后,牧民对狼进行了一次报复性的猎杀。然而身陷死地的狼群并没有散作一团,而是在毫无退路的情况下选择了“以轻伤换重伤,以重伤换敌命”的战略方式。十几个回合下来,大狼巨狼都浑身是血,但倒下的却极少。到最后,狼群甚至用自己的坚持、智慧、胆量与勇气,在战场上慢慢使自己的意图“得逞”。对狼群绝地重生的如此描写,使人不得不敬佩狼的勇猛与智慧。
在飞狼的故事里,狼群团结地拧成了一股绳。首先,它们以一条头狼的身子为跳板进入羊圈,等自己吃饱喝足后再跳出围墙,送头狼进去觅食。狼群表现出的高超的团队意识、对同类中弱者的帮助,是其他动物难以做到的。智慧的狼清楚地知道,在环境恶劣的大草原里,种族的兴旺和繁衍是第一位的,自己的生命是第二位的。因而,当自己的生命将要结束或是给狼群带来致命的拖累时,它们总会以自己的牺牲来换取种族的安全。在狼群中,这样的生存方式已经变成一种维系种族命运的默契。这种互相扶持的团队精神,才是狼在草原始终屹立不倒的根本。
狼在情况恶劣的草原上,没有像羊马一样向人类臣服,而是以王者的姿态生存,活出了自己的尊严与傲气。对此,作品有着多方面的描写,尤其是最后一部分所出现的一个场景:军用吉普车对狼进行疯狂的追击,亡命的狼始终没有向人类的追击屈服,它被追得全身痉挛,目光散乱,瞳孔放大。当包顺贵走近狼,狼竟然一动不动,包顺贵“伸出手掌,像摸狗一样的摸着巨狼的脑袋。这可能是千万年来蒙古草原上第一个在野外敢摸蹲坐着姿势的活狼脑袋的人。巨狼仍没有任何反应,当包顺贵再去摸狼耳朵的时候,巨狼像一尊千年石兽轰然倒地。”巨狼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没有放弃,它用生命的最后一点力气摆出了草原霸主该有的姿态,向人类展现着一位王者应有的气节。作者对狼的不屈服是认可的,在其心里,狼不仅仅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动物,更是尊严与傲气的象征。
有人会问,狼这种不屈服的斗志是怎样训练出来的?小说中对小狼的描写为我们解开了疑惑。当小狼被陈阵养到三四个月大时,它开始为自由而战。失去自由的小狼怒气冲冲地与铁链斗争了一个星期,将半段铁链咬得湿漉漉的。当草原人搬家要带走小狼时,它誓死反抗:脖子被磨掉了一半皮,厚韧的爪掌被坚韧的沙地磨穿,喉咙最终被项圈勒破而喷出了鲜血。小狼的拼死反抗,让我们看到了这种傲气是骨子里带来的,是狼血中独有的。这种王者独有的坚强品质早已渗入到它们的骨肉之中,变成了一种天性。
通过草原动物的生活方式,小说向读者阐述着一个问题:如何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狼在荒凉的草原中,选择做一位王者;二郎放弃流浪的生活,选择保有野性地回归人类;黄黄为了食物,向人类摇摇尾巴。对于羊,姜戎更是给予了寓意深刻的描述:当狼咬翻几只大羊的时候,周围的十几只羊陷入了惊慌,四处奔逃;但不一会儿,羊群就恢复了平静,甚至有几只绵羊傻乎乎、战战兢兢地跺着蹄子,凑到狼跟前去看狼吃羊;最后上百只绵羊,竟然把狼和血羊围成了一个三米直径的密集圈子,前挤后拥,伸长脖子看个过瘾。于此,我们看到的不是羊群的恐惧,而是一种幸灾乐祸的态度。这段描写,使羊变成了一群麻木的看客。
姜戎把读者的视角引向了对中国历史的思考,他认为“狼吃羊固然可恶,但是像绵羊家畜一样自私麻木怯弱的人群更可怕,更令人心灰意冷”。整个故事构架都在叙述家畜和狼的问题,使得家畜的懦弱和狼的勇猛形成了鲜明对比。通过小说,姜戎将主题集中到了国民性改造这一问题上。在《透视〈狼图腾〉的心灵话语》中,他明确表示:“就我写作此书的本意来说,弘扬自由独立、不屈不挠的游牧精神和狼的精神,是为了冲击积弱已久的国人羊性格,以提升汉民族的国民性格。”②
在小说中,也有这样一段描写:“我当马倌之后,感触最深的就是蒙汉民族的性格差异。过去在学校,也算是处处拔尖的,可一到草原,发现自己弱得像头猫一样。我拼命地想让自己变得强悍起来,后来才发现,咱们好像从骨子里就有些先天不足似的。”从话语中,作者有意地将草原民族和农耕民族形成鲜明的对比,用狼和猫这两种性格差异较大的动物,给人视觉上的冲击,让人有意无意地回忆中国历史上惨痛的经历,把软弱与懦弱总结为国民的根本性质。在对比中,仰视狼的天性,崇尚蒙古精神。
姜戎认为农耕民族的性格和羊一样,是软弱、保守、毫无战争力的,而游牧民族的性格与狼匹配,具有强悍、进取、不屈服的特征。他认为游牧文化中的狼性精神,才是推动中华历史文化的动力之源,是游牧民族的强悍进取精神为农耕文化提供了狼性血液,中华民族才得以延续发展。文中提到“中国汉人崇拜的是主管农业命脉的龙王爷——龙图腾,只能顶礼膜拜,诚惶诚恐,逆来顺受。哪敢像蒙古人那样学狼、护狼、拜狼又杀狼”,并大胆地提出了“中华民族的‘龙图腾’文化是由‘狼图腾’文化发展而来”这一观点。小说通过“狼”与“羊”的关系对比,认为“中国的国民性格问题,已经到了必须认真重视和解决的时候了”③,而狼性至上观就是解决国民性的方式。作者的做法和思维显然具有一定的偏激色彩,过分地甚至是无限地夸大了狼的反抗精神。而换位思考,如果将作者所追求的这种纯狼性强加于国人,我们会颠覆自己已有的上千年文化去适应吗?
当然,历史悠久的狼图腾精神也有很多部分值得我们学习。在小说的结尾,陈阵引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狼图腾进行概括,这就是对狼的精神的真实写照与高度评价。长期生活在草原上的毕格老人,他所尊重的就是狼不息、不淫、不移、不屈的精神。就狼性对于中国的意义,应从两个方面思考。从肯定方面而言,我们应看到草原狼的勇敢坚强、热爱生活、不屈不挠,在恶劣残酷的环境中越挫越勇的精神。如果“狼性在现代社会中,更多地表现为顽强进取,友爱合作,为争取独立不屈不挠”④,那么将这些积极的狼血注入国民性之中,当然会使国人焕发出新的生机;而就其否定方面而言,面对中国已有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实,如果纯粹地采取“拿来主义”,偏激地持有狼性至上的原则,甚至单纯地想改变中国原有的历史存在,将纯粹的狼性强加于历史和现今,那无疑是在用一个中国无法接受的纯粹狼性,去取代已有的民族历史和文化精神。
①姜戎:《狼图腾》,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文中有关该作引文皆出自此版本,故不再另注)
②姜鸣、姜戎:《透视〈狼图腾〉的心灵话语》,《新西兰镜报》2004年7月3日。
③陈国恩:《〈狼图腾〉与“中国”形象问题》,《天津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
④丁尘馨、应妮:《专访〈狼图腾〉作者姜戎:我身上有狼性也有羊性》,http://www.sina.com.cn。
作者:党霜,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编辑:魏思思 E-mail:mzxsws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