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联合隔姜灸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研究*
2015-07-11冉传生胡万生孙建兵李福兰余星桥
冉传生,胡万生,孙建兵,李福兰,冯 佳,徐 敏,程 蓉,余星桥
(重庆市万州区人民医院,重庆404100)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diopathic facial palsy),临床又称周围性面瘫、面神经炎或贝尔麻痹,发病率高且任何年龄皆可发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一侧口眼歪斜,给患者工作、学习、生活及身心等方面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西医治疗本病主要有内科治疗、理疗和外科治疗,然而内科治疗[1]中患者畏惧激素等药物的副作用或改善循环药物药效的缓慢性,导致患者依从性较差,而手术治疗[2]亦会给患者带来心理负担及并发症的风险,因此,现在临床上多采用中医的方法治疗[3],如针刺、放血、穴位注射等疗效肯定。临床上针刺治疗较为普遍,但因针刺带来的疼痛及有创导致患者治疗上存在心理压力、依从性较差,本研究旨在追求“创伤少、患者依从性好”且费用低、疗效好的治疗方法,提出穴位埋线联合隔姜灸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自2013 年4 月至2014 年4 月,笔者应用穴位埋线联合隔姜灸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现将研究所得的临床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1.1.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神经病学》(第6 版)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诊断制定[4]:①急性起病,或有面部受凉、受风病史,或伴有病侧耳后疼痛;②病侧侧额纹消失或变浅,抬眉、皱眉不对称;③病侧侧口角下垂歪斜、讲话漏风、露齿或发笑时尤为明显,患侧鼻唇沟消失或变浅,露齿不对称;④病侧眼睑闭合不全,闭眼时出现Bell 征,或眼睑闭合不对称;⑤鼓腮和吹口哨漏气;⑥颊肌无力,病侧齿龈之间易藏食物;⑦多单侧发病。具备上述表现至少4 项,其中1 ~4 项必须具备,即可确诊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1.1.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针灸治疗学》(2007 年第2 版)中面瘫的证候及分型制定[5]。证候:本病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特点,常在晨起时发现刷牙时饮水漏水,一侧面部肌肉麻木,咀嚼欠灵活,进而出现口角下垂歪向健侧,露齿不对称,病侧齿龈间易藏饭食,鼓腮及吹口哨漏气,额纹消失或变浅,不能抬眉、皱眉,眼睑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或消失,部分患者可自觉舌前2/3 味觉改变、听觉过敏等,多数患者发病前有感冒或饮酒后面部受风病史。分型(见2007 年第2 版《针灸治疗学》)。分级标准:根据1984 年美国耳鼻喉头颈部外科学及第五届国际面神经外科专题研讨会上一致推荐的House-Brackmann 面神经功能评价系统(简称H-B 分级)制定,分为Ⅰ~Ⅵ级。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的单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②据分级标准诊断属于Ⅱ级至Ⅵ级的患者;③据中医分型诊断为风寒证的患者;④性别不限,年龄在15 ~65 岁之间;⑤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加本项研究者。
1.3 排除标准
①其他疾病引起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②伴有味觉改变,或合并眼球运动异常,或伸舌偏斜,外耳道、口腔疱疹症状的患者;③年龄在15 岁以下和65 岁以上者;④体弱大病、贫血、孕妇,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肝、肾等疾病者,以及心理、精神异常的患者;⑤体内置有心脏起搏器或其他非自身物体情况的患者;⑥正在参加其他临床试验的患者。
1.4 剔除及脱落标准
①不符合纳入标准而被误入的病例;②纳入后,受试者依从性差,未能按设计方案完成试验者,或有明显的干预因素影响疗效判定或安全性判定者;③试验期间因各种因素而未能完成整个临床试验方案者;④试验期间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或其他意外事件,不宜继续接受试验者;⑤试验期间病情恶化,有可能发生危险而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患者。
1.5 一般资料
本研究病例均来源于重庆市万州区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2013 年4 月至2014 年4 月间的门诊患者。根据上述标准,确定合格受试者后,按照就诊先后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及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分组,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 例及对照组35例。随机分配方案的隐匿为按顺序编码、密封于不透光的信封中。研究期间根据剔除标准及脱落标准,实际统计病例数为63 例,即治疗组31 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中男16 例,女15 例;年龄18 ~62 岁,平均(35. 41 ± 11. 25)岁;病 程3 ~20 天,平 均 病 程(10.99 ±2.93)天;左侧患病者17 例,右侧患病者14例;治疗前H-B 分级评定在日本面神经麻痹程度评价分析表总分平均(8.19 ±5.06)分。对照组中男15例,女17 例;平均年龄(36.08 ±11.14)岁;平均病程(11.17 ±2.68)天;左侧患病者15 例,右侧患病者17例;治疗前H-B 分级评定在日本面神经麻痹程度评价分析表总分平均(8.88 ±5.34)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2 研究方法
2.1 治疗方法
2.1.1 治疗组 穴位埋线联合隔姜灸治疗。
穴位埋线治疗部位:患侧牵正穴(定位:在面部,耳垂前方约0.5 寸处)。操作:于患者患侧牵正穴及其附近0.5 cm 处用碘酒棉球进行常规皮肤消毒,取一次性5 ml 注射器抽吸0.9%生理盐水2 ml,外接16 号注射针头,针头内置入无菌可吸收“0”号羊肠线约1.0 cm,于患者患侧牵正穴注入可吸收“0”号羊肠线,再以碘酒消毒,创口贴保护针口24 h 以预防感染。于治疗第1 天行穴位埋线治疗,穴位埋线10 天1 次,疗程中共行2 次。
隔姜灸治疗部位:患侧阳白、太阳、四白、下关、颧髎、颊车、地仓、翳风,操作:取精细艾绒制成1.0 cm ×1.0 cm 的艾柱,放置于0.2 cm ×1.5 cm 的生姜片上,再将其贴于患者患侧阳白、太阳、四白、下关、颧髎、颊车、地仓、翳风穴处,线香点燃进行隔姜灸。根据患者耐热度、约燃烧3/4 艾柱进行易柱,每穴每次5 壮。
2.1.2 对照组 常规西医治疗和普通针刺治疗。
常规西医治疗:发病7 天内者,予患者醋酸泼尼松片(天津天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41151,规格,5 mg/片)6 片30 mg/d 口服,连续服用3 天后以5 mg为单位每天逐渐减量。
普通针刺治疗:参照新世纪(第2 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治疗学》“面瘫”治疗取穴制定[5]。取穴:患侧阳白、太阳、四白、下关、颧髎、颊车、地仓、翳风,双侧风池,对侧合谷。采用一次性0.30 mm×25 mm 毫针,穴位常规75%酒精棉球消毒后除地仓、颊车采用透刺法,余腧穴进行常规针刺,留针30 min。
2.1.3 疗程 隔姜灸和普通针刺治疗每天1 次,每周6 次治疗,6 次为1 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1 天,以防治疗过度。治疗4 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未治愈患者继续进行当前治疗直到临床痊愈为止,痊愈后随访3 个月。
2.2 观察指标
一般情况:两组病例性别、年龄、病侧等。H- B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与日本面神经麻痹程度评价分析表评分[6-7]。分别于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评定1 次,且在痊愈时评定1 次,并记录痊愈所需时间,同时评价参考邹英等[8]“基于不同就诊环节的门诊病人满意度调查”制定的满意度调查评分表。
2.3 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2006 年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上制定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标准”[9]进行制定,痊愈:面部症状和体征消失,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Ⅰ级;显效:面部症状和体征大部分消失,H-B 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Ⅱ级;有效:面部症状和体征有所改善,H-B 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Ⅲ级;无效:面部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或进行性加重。
2.4 统计分析
运用SPSS19.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及构成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
3 研究结果
3.1 两组患者疗程结束后临床疗效比较
表1 两组患者疗程结束后疗效比较
由表1 可知,经治疗后两组患者有明显的疗效。治疗组病例经过4 个疗程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63%,两组间比较经秩和检验,Z =-6.65,P =0.00 <0.01,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3.2 两组患者疗程结束后日本面神经麻痹程度评分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日本面神经麻痹程度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日本面神经麻痹程度评分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5,●P <0.01;与对照组比较,△P <0.05,▲P <0.01。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31 8.19 ±5.06 27.95 ±5.65●▲对照组 32 11.17 ±2.68 24.17 ±7.68●
由表2 可知,治疗组病例疗程结束后与治疗前日本面神经麻痹程度评价分析表评分经t 检验,P =0.00<0.01,具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病例疗程结束后与治疗前该评分经t 检验,P =0.00 <0.01,具有显著性差异;组间比较治疗后经t 检验,P=0.00 <0.01,具有显著性差异。表明两组治疗方法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都有疗效,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3.3 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满意度调查总评分比较
表3 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满意度调查总评分比较(±s)
表3 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满意度调查总评分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 <0.05,▲P <0.01。
组别 例数 满意度总评分治疗组 31 90.97 ±4.18▲32 87.32 ±5.62对照组
由表3 可知,疗程结束后两组病例满意度调查总评分经t 检验,P <0.01,具有显著性差异。表明治疗组患者对治疗方法、疗效等方面的满意情况高于对照组,进而可知,治疗组的治疗方法可令患者易于接受从而依从性更好。
3.4 两组患者达到痊愈所需时间比较
表4 两组患者达到痊愈所需时间比较(±s)
表4 两组患者达到痊愈所需时间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 <0.05,▲P <0.01。
组别 例数 痊愈时间(天)治疗组 31 33.10 ±9.73▲32 36.01 ±8.41对照组
疗程结束后未痊愈患者继续治疗并记录其所需时间。由表4 可知,两组病例达到痊愈所需总的时间(天)经t 检验,P <0.01,治疗组病例疗程明显短于对照组,说明治疗组的治疗方法优于对照组,可以有效缩短疗程。
4 讨论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由于茎乳孔段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引起面神经缺血、水肿、受压,临床以患侧额纹消失、面部表情肌瘫痪、口角向健侧歪斜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祖国医学认为此病与风、寒、热等邪气趁虚而入中人体面部经络有关。其起病急,多一侧发病,罕见双侧,预后尚可。目前临床上普遍使用口服激素及营养神经药物、针刺等方法进行治疗,但由于激素副作用较多,尤其对胃肠道影响较大,而普通针刺过程存在酸、麻、胀、痛等“得气”现象,患者可忍受程度不同,使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依从性情况不一,从而影响治疗结果及疗效观察。
《内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面瘫患者正气不足,肌表不固,外邪乘虚而入,痹阻经络,经脉失养,故治疗上祛邪的同时,予以扶正。穴位埋线是现代针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治疗方法,其利用可吸收的羊肠线埋在牵正穴处,以达到长时间刺激腧穴,从而增强祛邪外出的功效[10]。灸法是祖国医学“针灸”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温热、药物及调节经络等综合作用[11],而隔姜灸是隔物灸的一种,具有艾叶和生姜两重功效。艾叶可温经散寒,生姜可解表祛湿,二者结合可起到温通经络、散寒除痹的作用。隔姜灸火力温和,且疗效确切[12],患者易于接受,解决了研究中依从性差的问题,利于观察治疗效果。本课题旨在对比穴位埋线联合隔姜灸与西药结合普通针刺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提供临床依据。
本研究结果表明,穴位埋线联合隔姜灸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显著,较常规西医治疗结合普通针刺治疗患者的疗效明显,并能明显缩短疗程,增加患者满意度,从而解决研究中出现的患者依从性问题。综上所述,穴位埋线联合隔姜灸治疗操作简便易行,且疗效肯定,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1] 陈静,杨伟利,张毅.三磷酸胞苷二钠治疗老年人周围性面神经炎[J].四川医学,2006(5):492
[2] 沈志森,张宇园,关亚峰,等.面神经显微手术治疗周围性面瘫47例[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9(1):29-30
[3] 周璐,蒋琼. 周围性面瘫的针灸治疗近况[J]. 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399
[4] 贾建平.神经病学[M].6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2-337
[5] 王启才.针灸治疗学[M].2 版.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69-71
[6] Yanagihara N.Grading of facial palsy[M]//Fisch U.Facial nervesurgery,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Inter- national Symposium on Facial Nerve Surgery.Zurich:Kugler Med Pubications,1976:337-343
[7] Berg Thomas,Jonsson Lars,Engström Mats.Agreement between the Sunnybrook,House-Brackmann,and Yanagihara facial nerve grading systems in Bell's palsy[J].Otology & Neurotology,2004:256
[8] 邹英,王乐,彭巧君. 基于不同就诊环节的门诊病人满意度调查[J].护理研究,2014,28(9):3231-3233
[9] 杨万章,吴芳,张敏.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中西医结合评定及疗效标准[C]//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克拉玛依: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分,2006:346
[10] 何希忠.穴位埋线配合灸法治疗顽固性面瘫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26(11):89-91
[11] 宁晓军,陈瑛.隔姜灸治疗难治性面瘫[J].中国民间疗法,2009,8(8):13
[12] 温木生. 论灸法的治疗机理[C]//2013 中国针灸学会学术年会——第四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针灸研究与国际化分会论文集.成都:中国针灸学会,201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