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配合耳穴贴压治疗慢性鼻炎的护理观察
2015-07-11徐凤宜
徐凤宜
慢性鼻炎是指鼻腔黏膜及黏膜下组织的慢性炎症,祖国医学称之为“鼻渊”、“鼻窒”,多由外感风寒或风热、邪毒留滞鼻窍,日久伤肺,肺气不宣,鼻窍不通而成。慢性鼻炎是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尽管目前治疗方法较多,但保守治疗仍缺乏疗效显著的方法。近年来对耳穴的临床应用发展十分迅速,其在鼻病的治疗方面确有独到之处。中医艾灸、穴位按摩干预慢性鼻炎的方法无不良反应、简单实用,深受患者喜爱[1-2]。2012年7月-2013年12月,笔者运用艾灸配合耳穴压豆治疗慢性鼻炎9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96例在我院住院和门诊就诊的患者,均以鼻塞、鼻流清涕或鼻流腥臭浊涕、嗅觉丧失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男25例,女23例;平均年龄(47.1±9.1)岁;病程(5.2±3.6)年。观察组:男22例,女26例;平均年龄(47.2±8.7)岁;病程(5.1±3.0)年。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所有参与试验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2组均给予以下护理:①戒烟、酒,注意饮食卫生和环境卫生,避免粉尘的长期刺激;②不长时间待在过冷的空调房;不过度饮用冰凉饮料;不多吃辣、腌渍、烧烤等刺激性食物;③局部不长期使用麻黄素滴鼻;④感冒鼻塞加重时,不用力抠鼻;⑤治疗过程中配合体育运动,以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夏季游泳时注意不让水进入鼻腔,如鼻腔内有水,可在地上作跳跃运动,同时用鼻作短促呼气以便将水喷出。观察组在上述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艾灸与耳穴压豆治疗。具体操作方法如下。①艾灸[3]:取艾条1支,燃着一端,对准下关穴悬灸,至局部皮肤潮红有热感为度。20~30min/次,1~2次/d。取穴方法:取下关穴时,先嘱患者将口腔尽量张开,在其颧弓下缘凹陷处触摸到下颌骨髁状突,然后嘱患者闭口,此时,下颌骨髁状突则向后隐匿,下关穴即在张口时下颌骨髁状突可触摸到的位置;闭口取穴时,在颧弓下缘凹陷处下颌骨髁状突的前方。②耳穴压豆[4]:局部皮肤用75%乙醇消毒,把绿豆粒分成两半,绿豆平面贴在0.7cm见方的胶布中间,再将绿豆对准穴位贴上,嘱患者用手指按压,使耳部产生胀、重、痛的感觉。3~5次/d,10min/次。每贴压1次可持续5d,休息3d再行2次耳穴贴压。10贴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1.3 评价方法
①疗效评价[5]。痊愈:两鼻通气功能正常,即无鼻塞和流涕症状,经半年随访无复发者。有效:鼻塞和流涕症状消除,两鼻通气功能正常在四个月以上,经半年随访尚有复发者。无效:经耳穴压豆疗法治疗暂时有效或治疗前后无变化者。②生活质量评价。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6],该问卷共有74个条目,分别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4个维度评定受评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鼻塞、鼻流浊涕等症状明显改善,嗅觉恢复正常,对照组患者的症状无明显变化。随访半年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1)。
表1 2组患者半年后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例(%)
2.2 2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比较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2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比较
3 讨论
慢性鼻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祖国医学称之为鼻渊,多由外邪入侵,使肺卫失宣、阻塞清窍所致。肺开窍于鼻,故表现为鼻塞、流涕,邪气上传则会出现头痛,现代医学多采用消炎及应用血管收缩剂滴鼻净治疗,效果欠佳。对慢性鼻炎患者经常采用滴鼻净,副反应大,对患者身体不利[7]。本组病例采用艾灸与耳穴贴压治疗慢性鼻炎的方法,疗效满意,深受患者喜爱。
《灵枢·口问》说“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说明耳与经络脏腑的联系密切。刺激耳部的淋巴管、血管、神经等组合在一起的神经通路,通过神经丛、骨髓和大脑以后又以神经的形式走向内脏器官,能达到改善器官的作用,故通过耳穴刺激可调节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防治疾病[1]。艾绒气味芳香、温暖透达,能发挥温通经脉、行气活血、散寒除疾之功能。祖国医学认为灸法具有通经活络、祛湿散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升提阳气的作用,可升血中之气、通气中之滞,能通诸经而除百病[8]。下关穴属足阳明胃经,起于鼻,交安页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故可治疗鼻部疾患。又因下关穴深层有蝶腭神经节及腭前、后神经通过,故用艾灸可直接刺激蝶腭神经节,使支配鼻腔黏膜和黏膜下组织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趋于平衡状态,恢复调节功能,起到温通气道、宣畅鼻腔之功[3]。艾灸主要是借灸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而温通鼻窍。
表1、表2显示,艾灸配合耳穴贴压治疗慢性鼻炎,不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地促进患者恢复。该疗法安全可靠,经济方便,简单易行,深受患者欢迎。
[1] 欧阳喻璐,彭涛,谢强.耳穴在鼻病治疗中应用的综述.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22(6):93-97.
[2] 董纪翠,吕晓华,崔玉芝.针刺加艾灸治疗慢性鼻炎86例.上海针灸杂志,2005,24(9):27-27.
[3] 宋南昌.艾灸治疗慢性鼻炎.家庭医生报.2007-10-29(7).
[4] 李昌玲,唐艳丽.耳穴压豆法治疗慢性鼻炎42例.针灸临床杂志,2002,18(4):42-43.
[5] 曹文忠,庞文儒,宣之东.针刺合大椎穴三重法治疗变应性鼻炎:随机对照研究.中国针灸,2014,34(2):110-112.
[6] 谢姣,高艳斌.认知行为干预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及病情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524-525.
[7] 张淑哲.艾灸列缺、迎香穴治疗急慢性鼻炎.中国针灸,1997,17(3):158.
[8] 黄庆芬,许新连.艾灸配合开天门对冠心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中国临床护理,2013,5(5):402-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