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制剂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
2015-07-09荀昭凤
荀昭凤
【摘 要】目的:分析中药制剂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并作出客观评价。方法:选取我院儿科门诊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共96例,随机平均分成两组进行比较,观察组采用中药制剂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及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并比较。结果:联合治疗方式下,患儿临床症状可在较短时间内就得到控制,并且总体治疗有效率较高,与对照组比较P<0.01,同时中药制剂联合阿奇霉素共同治疗的观察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好。结论:对于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治疗,中药制剂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可达到较高治疗水平,同时安全系数高,适合儿童患者的治疗,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药制剂;阿奇霉素;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观察与评价
近年来,小儿受肺炎支原体感染所引发的支气管炎在临床上的发病率日益增加,多发于5~15岁儿童,且有提前倾向[1]。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是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治疗的常用药物[2]。本文就这一现象展开讨论,为临床选择合理治疗方式及药物提供有力依据。现将资料整理如下。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观察对象随机抽取自2012年9月至2014年6月本院儿科门诊诊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共96例,经检查全部符合权威临床诊断标准。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的比较,本次分组全部征求患儿家长同意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男患儿29例,女患儿19例,平均年龄(7.69±2.3)岁;观察组采用中药制剂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男患儿26例,女患儿22例,平均年龄(8.13±2.6)岁。患儿入院时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等症状,对比两组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发现,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具备可行性。
1.2 方法
阿奇霉素(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426),取250ml,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本品,使最终药物浓度为2.0mg/ml进行静脉滴注给药,滴注时间最低为1小时。
中药制剂:取中药前胡、桔梗、牛蒡子、射干、款冬花、白前、桑白皮、苏子、黄岑、苍术、地骨皮及地龙各10g,配以紫苑、半夏各6g,加水煎煮,分别于早、中、晚三次服用。
本次治疗时间为2周。
1.3 疗效判断
依照权威疗效判定标准,将本次治疗效果共分为4级,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治愈:疗程结束后,患儿临床表征完全消失,经X射线等相关检查显示病灶已完全吸收;显效:相关临床症状部分消失或好转明显,X射线结果显示病灶大部分被吸收;有效:患儿咳嗽、发热等临床表现已有好转,部分病灶被吸收;无效: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甚至出现恶化,X射线结果也显示病灶未被吸收。
1.4 统计学方法
百分数与均数 标准差分别表示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统计软件SPSS 16.0处理数据,并分别进行卡方检验与t检验。结果显示P<0.05则为有统计学意义,反之则无。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疗程结束后再次对患儿进行诊断检查,发现观察组大部分患儿病灶已被吸收,并且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好转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
2.3 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有少数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有2例患儿表现出恶心;对照组5例患儿有呕吐症状。两组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肺炎支原体不仅会引发肺炎,还可能引起支气管炎、哮喘性支气管炎等,大多均为上呼吸道感染。临床上对于该疾病的治疗多通过抑制亦或杀灭病原体从而达到治疗效果,一般采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该药物治疗抑制肺炎支原体蛋白的形成,但同时会对小儿患者带来一定的不良反应,常见如恶心、反胃等胃肠道不适以及皮疹等[3]。
阿奇霉素是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物之一,具有独特的药动力学特点,能有效增强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迅速控制患儿病情并改善临床症状,同时不会产生较多且严重的不良反应,非常适合儿童患者的治疗;本次治疗所选的中药制剂大多具有清热解燥、泻火解毒、消痰等功效,对治疗风热头疼、痰热咳喘、胸膈满闷等具有良好作用效果。
经上述,中药制剂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的特点,其治疗有效率远超出单独使用阿奇霉素治疗(P<0.01),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也具有突出优势(P<0.01)。因此,在临床用药选择时要更加注意。
参考文献
[1]许丹彦.痰热清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对比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1,19(6):631-632.
[2]刘天鉴.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5):549-551.
[3]李燕妮,徐东红,代科科,等.热毒宁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2014,9(6):894-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