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5-07-09罗富琼邓春颖
罗富琼 邓春颖
【摘 要】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366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强对胰岛素泵使用过程中各环节的规范管理,如置泵前的培训、宣教,规范置泵操作流程,置泵后的观察、护理等。结果:提高了胰岛素泵的护理质量,减少了胰岛素泵输注障碍、意外脱管、忘记注射餐前大剂量、局部皮肤感染等事件的发生。结论:熟练掌握胰岛素泵的操作程序,加强使用过程中各环节的管理,可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胰岛素泵治疗效果和病人的依从性。
【关键词】胰岛素泵;糖尿病;护理对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老龄化,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已达到11.6%,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1]。而治疗糖尿病的关键是严格控制血糖在理想水平。胰岛素泵能模拟生理胰岛素分泌,平稳控制血糖,减少低血糖的发生;减少患者多次皮下注射的痛苦,减少胰岛素用量,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一种最先进的治疗方法[2]。但如果管理不善,患者会出现注射部位红肿、疼痛、意外脱管、软管扭曲、堵塞、未注射餐前大剂量、低血糖等安全隐患,从而也会降低病人对使用该方法治疗的依从性。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为36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通过加强使用过程各环节的护理及安全管理,不仅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大大减少了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及其相关的安全隐患。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住院的患2型糖尿病且使用胰岛素泵的患者366例,其中男154例,女212例。年龄22~90岁,平均54岁。其中,并发酮症酸中毒12例,非酮症高渗综合征2例,高渗综合征伴酮症酸中毒1例。
2 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 输注障碍
输注装置和储液管内有空气堵塞、皮下软管堵塞、软管打折、储药器胰岛素用完、快速分离器接头松开,储药器活塞推动受限等都属于输注障碍,均会影响胰岛素的注射。本组2例患者因软管放置不妥打折出现餐前大剂量未注射完毕,1例出现皮下软管打折,胰岛素不能正常输入报警。
2.2 意外脱管
由于固定不牢,活动不当,汗液、水的浸湿使胶布脱落,或患者不配合、烦躁等自行将皮下软管拔出。本组患者4例发生意外脱管,其中有两例是患者不配合、烦躁发生意外脱管,另外2例是由于活动不当发生。
2.3 输注部位瘙痒、疼痛、红肿
注射部位选择不当、连接管更换不勤、安装胰岛素泵前皮肤清洁不彻底、无菌操作不严或皮肤过敏引起。本组有1例于置泵后7天输注部位出现瘙痒、红肿,予拔管后局部涂安尔碘、红光照射治愈。
2.4 异常高血糖
饭前忘记输注餐前大剂量或软管放置不当造成扭曲或打折导致餐前大剂量未全部注入、胰岛素用量不足、运动量减少等均可导致血糖升高。
2.5 低血糖
发生的原因有设定基础量过大、患者对胰岛素高度敏感、食物摄入量减少或未吃主食、注射餐前大剂量后未及时进餐或进食少。
2.6 对病人的健康宣教不到位
病人带泵行X线、CT检查,不清楚胰岛素泵治疗的血糖控制目标、血糖监测的时间点,对低血糖的预防认识不足等。
3 对策
3.1 加强胰岛素泵护理的培训
对科室护士进行有计划、系统的胰岛素泵护理培训,要求每位护士熟练掌握胰岛素泵的安装、调试、常见报警处理及常见问题的应对措施。将胰岛素泵操作使用流程纳入科室护理人员技术操作考核项目,定期进行考核,做到人人过关。
3.2 对糖尿病患者的培训
患者是糖尿病治疗的对象,是胰岛素泵护理管理的另一重要主体和软环境[3-4]。患者的培训内容包括:①详细讲解胰岛素泵的工作原理和优点;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重要性,置泵的目的和操作方法;②详细讲解带泵治疗的注意事项,如避免穿刺点受压、防止软管打折,以避免胰岛素输注不畅;三餐前通知护士按时追加餐时胰岛素,避免餐后高血糖;③讲解血糖控制的目标、血糖监测的时段及重要性;低血糖的症状、原因、临床表现及应急措施;身边备含糖饼干、糖果等含糖食物,以备低血糖时食用;④强化安全意识,防止不良事件发生,禁止患者在未培训的情况下对仪器上的按键进行调节。⑤防止仪器损坏,讲解胰岛素泵携带方法防止泵跌落,患者进行X 射线检查、MRI检查、CT 检查或洗澡时应通知护士将泵取下,检查或洗澡完毕后再进行连接,防止强磁场或水分破坏仪器内零件。⑥机器出现报警声应及时请示医护人员,不可自行处理。⑦出现穿刺部位不适、红肿、出血、疼痛等情况及时通知护士。⑧将胰岛素泵治疗温馨提示卡放于病人床头桌上,以加强记忆防止遗忘,并便于随时查看相关知识。
3.3 置泵时护理
安装胰岛素泵时避免选择皮肤皱折,瘢痕部位,以及受衣服及腰带等摩擦的部位,一般选择腹部,肚脐旁开5cm处,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操作技术,严格无菌操作,并妥善固定管道,将胰岛素泵固定在专用袋内。
3.4 置泵后的护理
3.4.1 严格交接班制度。床旁认真仔细查看胰岛素泵是否正常运行、剩余液量、电池电量、输注部位有无红肿、出血;输注软管有无打折、脱出等现象;血糖监测、餐前大剂量注射情况。对于高龄、理解力或记忆力差的病人,将其作为床旁交接的重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4.2 严密观察血糖变化。置泵期间每日监测血糖8次,分别为三餐前、三餐后2h、睡前及凌晨3点,以便医生根据患者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用量。
3.4.4 严格患者外出请假制度,防止出现低血糖,做腹部彩超需空腹时,告知患者随身准备食物,以备出现低血糖时食用。
3.4.5 饮食指导。适当控制饮食是治疗糖尿病最基本的方法,也是糖尿病自然病程中任何阶段必不可少的措施[5]。饮食定时定量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关键,指导患者纠正日常生活中的不良饮食习惯,帮助患者制订食谱,尽可能做到日常膳食满足患者的营养需要。注意每次餐前注射大剂量胰岛素后必须进食,对进食量少的患者,可先进食,根据患者进食量的多少决定追加胰岛素的剂量,以防发生低血糖反应。
3.4.6 运动指导。根据糖尿病患者身体情况,鼓励适当运动,锻炼身体。提醒携带胰岛素泵者,运动时不宜做剧烈、幅度较大的运动,以免泵管脱出。推荐的运动方式为散步,做四肢关节的轻柔动作。
3.5 撤泵后的护理
3.5.1 撤泵后立即挤压穿刺处,并外涂安尔碘。皮肤红肿者要注意每天观察皮肤情况,必要时每天用安尔碘消毒后红光照射至皮肤恢复正常。
3.5.2 撤泵后把基础率都调零后方可撤出储药器,以免引起胰岛素泵待机时出现低药液量报警,消耗电池量[6]。胰岛素泵专用袋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清水洗净后晾干备用,避免交叉感染[7]。
4 讨论
经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作为一种新型(有效)的糖尿病治疗方式(胰岛素强化治疗形式),不仅有助于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8];同时也减少了患者多次皮下注射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而对于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胰岛素泵(CSII)强化治疗,在较短的时间内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可改善高糖毒性,保护胰岛β细胞,成为近年来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热点[9]。但在胰岛素泵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胰岛素输注障碍、意外脱管、异常高血糖、低血糖、局部皮肤感染等。因此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规范胰岛素泵操作标准、流程,加强使用过程中各环节的管理,持续不断改进胰岛素泵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强化患者教育,提高知晓率,是不断提高胰岛素泵控制血糖治疗效果及病人依从性的关键。
参考文献
[1]Xu Y, et al. Prevalence and control of diabetes in Chinese Adults[J]. JAMA,2013,310(9):948-958
[2]李晶,母义明.中国胰岛素泵治疗指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2,832(8):605-607.
[3]杨梅芳.5M因素法在胰岛素泵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8):88.
[4]高艺桑.系统原理在胰岛素泵临床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8):194-195.
[5]陈明道,李荣英.糖尿病饮食治疗的若干不同观点[J].中华内科杂志,2005,44(10):791.
[6]潘淑茹,黄水英,曾咏梅.住院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09,16(7):538-539.
[7]郭素华.糖尿病胰岛素泵治疗的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22):159-160.
[8]何小雁,祖芏.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2):708.
[9]李光伟.2型糖尿病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J].中华内分泌杂志,2006,22:309-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