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税收筹划战略目标分析

2015-07-09晋自力

经济研究导刊 2015年18期
关键词:避税节税税收筹划

晋自力

摘 要:税收筹划是企业将纳税事务与经营活动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各种节税途径、运用各种节税技术,按照税后收益最大的要求,统筹安排企业的纳税事务与经营活动。探讨并确立税收筹划战略目标,对于企业减少税收负担,提高管理水平,增加利润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税收筹划;节税;避税

一、税收筹划特征分析

对于税收筹划概念的理解,国内外还存在着不同的表述。

美国南加州大学W.B.梅格斯博士在其著作《会计学》中提出,税收筹划是“人们合理而又合法地安排自己的经营活动,使之缴纳可能最低的税收。他们所使用的方法可称之为税收筹划。”

荷兰国际财政文献局(IBFD)发表的《国际税收词汇》,将税收筹划表述为“税收筹划是指通过纳税人经营活动或个人税务活动的安排,实现缴纳最低的税收。”

印度税务专家N.J.雅萨斯威在其《个人投资和税收筹划》中认为:“税收筹划是纳税人通过财务活动的安排,以充分利用税收法规所提供的包括减免税在内的一切优惠,从而享受最大的税收利益。”

还有一些研究者认为,税收筹划也就是“节税”。

虽然对税收筹划的理解各有不同,但其共同点却是一致的,即税收筹划是纳税人在财务管理过程中,依据并利用税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经营活动进行各种不同纳税方案的测算、比较、选择与组织实施,以缴纳适当税收,实现总体税负最小化目的的一种财务管理活动。其具体特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合法性是企业税收筹划的前提

首先,税收筹划的研究和实践活动的开展应该受到国家法律上的认可或默许,起码是不为法律所禁止。其次,税收筹划是依据税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是在法律所许可的范围之内进行的,因而它与偷税、漏税、逃税、避税、抗税等违法行为有着本质区别。税收筹划是纳税人自觉守法的一种表现,自然不可能存在违法行为。当然,在税收筹划过程中,也包括有纳税人从维护自身利益的角度,对政府的税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自觉利用。

2.税收筹划的目的是实现企业总体税负最小化

税收筹划的目的,是要结合生产经营活动来全面考虑问题,缴纳适当的税收,实现总体税负最小化。通过制定各种不同纳税方案,并进行不同方案的测算、比较,选择和实施是企业税收筹划的途径与方法。

3.将纳税与经营结合起来考虑问题,是税收筹划的一个重要特点

将纳税与经营活动视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税收筹划,它是在生产经营活动开始之前进行的,既包括为了实现长期减税目标进行的税收筹划,如在企业组建、投资和筹资活动中所进行的税收筹划;也包括为了实现短期减税目的的税收筹划,如在企业经营过程中采取某些减税措施。

二、国内外税收筹划的现状分析

税收筹划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1959年H.肖肯霍夫在撰写的《企业税收筹划》一书中首先提出了税收筹划的概念。“税收筹划”这一条目后来被德国伐克主编的《德国与国际税收百科全书》所收录。此后,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税务筹划理论和相关的专业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许多企业、公司都聘用税务顾问、税务律师、审计师、会计师、国际金融顾问等高级专门人才从事税务筹划活动,以节约税金支出。西方国家税收筹划有以下特点:(1)税收筹划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2)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跨国税务筹划已形成当今跨国投资和经营中提高效益的重要手段;(3)很多国家在会计、管理等专业中都开设了税收筹划的课程,税务筹划活动领域的专业化现象越来越明显;(4)许多国家的企业将税务会计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充分发挥了税收筹划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在我国税收筹划开展较晚,发展较为缓慢。原因主要为:(1)理论上没有充分认识税收筹划的重要性,没有正确地理解税收筹划与偷税、漏税的区别。(2)严重缺乏掌握和熟悉我国税收制度,了解我国立法意图的高素质的专门人才。(3)税务代理制度不健全。我国的税收代理制度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出现,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并且代理业务也多局限于纳税申报等经常发生的内容上,很少涉及税收筹划。(4)税收制度不够完善。我国的税收制度是以流转税为主体的复合税制,过分倚重增值税、消费税、营业营业税等间接税种,尚未开展目前国际上通行的社会保障税、遗产税、赠与税等直接税税种,所得税和财产税体系简单且不完备,这使得税收筹划的开展受到很大的限制。

三、税收筹划战略目标

1.增强纳税人纳税意识,抑制违法行为

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初衷是为了少缴税或缓缴税,但是作为一个合法的企业,合法的缴税是每个企业应尽的义务。一个企业纳税意识的强弱往往体现如下几个方面:(1)财务会计账证设置齐全、规范;(2)按有关规定及时办理营业登记、税务登记手续;(3)及时、足额地申报缴纳各种税款;(4)主动配合税务机关的纳税检查;(5)接受税务机关的处罚,例如按时上缴滞纳金及罚款等。目前,在我国有税收规划的往往只有一些大中型企业,这些企业纳税比较规范,相当一部分还是纳税先进单位。也就是说,税收筹划搞得好的企业往往纳税意识也比较强。

2.实现纳税人财务利益的最大化

税收筹划可以减少纳税人税收成本(节税功能),还可以防止纳税人陷入税法陷阱。税法漏洞的存在,给纳税人提供了避税的机会;而税法陷阱的存在,又让纳税人不得不小心,否则会落入税务当局设置的看似漏洞、实为陷阱的圈套。纳税人一旦落入税法陷阱,就要缴纳更多的税款,影响纳税人正常的收益。税收筹划可防止纳税人陷入税法陷阱,有利于纳税人财务利益最大化。

3.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资金、成本(费用)、利润是企业经营管理和会计管理的三大要素,税收筹划就是为了实现资金、成本(费用)、利润的最优效果,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离不开会计,会计人员既要熟知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也要熟知现行税法。企业设账、记账要考虑税法的要求,当会计处理方法与税法的要求不一致或允许进行会计政策、会计方法的选择时,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可以分离,正确进行纳税调整,正确计税,正确编报财务报告,并进行纳税申报,从而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会计管理水平,发挥会计的多重功能。

4.优化结构,合理分配资源

纳税人根据税法中税基与税率的差别,根据税收的各项优惠、鼓励政策,进行投资、筹资、企业制度改造、产品结构调整等决策,尽管在主观上是为了减轻自己的税收负担,但在客观上却是在国家税收经济杠杆的作用下,逐步走向了优化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合理布局的道路,体现了国家的产业政策,有利于促进资本的流动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5.采用科学的税收筹划方法

与节税相比,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主动性虽然是大大提高,但其所要求的技术和方法同样也有极大提高。常用的税收筹划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1)比较税负筹划法。是指纳税人在设计依法合理纳税方案时,对每一种纳税方案的税收负担进行测定,选择税负较轻的纳税方案。如增值税纳税人根据自身增值率的高低,以及在采购环节能够取得的进项税额抵扣凭证的情况,选择确定其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身份。(2)比较效益筹划法。是纳税人应从税收政策、财务核算、利润分配、市场营销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从多种渠道加以运筹,使企业通过税收筹划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如利用企业经营管理的组织形式,利用投资经营地、投资经营项目的税收优惠政策,利用企业的资金筹集和财务核算方法,利用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和利润分配形式等,来使企业通过税收筹划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endprint

猜你喜欢

避税节税税收筹划
论会计方法的选择对企业纳税筹划的影响
论国有企业合并税收筹划中应注意的事项
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研究
浅析道路交通中物流企业的避税行为
商业地产企业税收筹划研究
在华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避税和反避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