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言文的变序教学
2015-07-08周建标
周建标
如果说现代文教学相对侧重内容解读,那么文言文教学则更注重字面解释。一般教师采取按部就班式的逐段翻译法,力求做到字字解释,句句翻译,再穿插一点朗读,省事而不乏实效。但长此以往,一成不变的教学套路会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消解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不利于思维的激活和深入,长远来说,学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教学是一门艺术活。所谓戏法人人会变,只是巧妙不同。不言而喻,大家都喜欢巧妙灵动的“戏法”,同样,学生也乐意有所变化的教学程序。变化,使课堂更灵动,使互动更活跃,使思维更开阔。
鉴于此,本学期笔者一改以往直入式的文言文教学,而是研磨每篇课文的内在逻辑,寻求作者的写作脉络,思考教学的突破口,力求有所创新,从而激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趣味和思维,使文言文教学朝着“活、实、趣”的目标进展。
一、海底捞月式
此种教学方式以底为头,层层倒逼,步步设疑,环环相扣,最后不知不觉地直捣黄龙。它避免了一般按部就班的直线式程序,由果溯因,逻辑推理性强,有利于文本内容的清晰解读和学生思维的深度开发,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点,使教学显得趣味盎然。
教学《陋室铭》从最后一句“孔子云:‘何陋之有”入手。下面是教学片段。
师:陋是客观存在的,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陋室之“陋”?
生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说明房子不高,连草都能伸入窗内,还有说明来的人少,可能是因为不是很有钱吧。
生2:屋里的摆设很简单。只有一台素琴,一张桌椅,还有一些佛经。没有其他多余的物品。
师:我们可以想见屋子陈设的简陋。可是作者自己有没有感到简陋呢?
生齐:没有。
生3:从“绿”“青”可看出屋子所处的环境非常清幽,他很喜欢这个地方。
生4:从“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看出作者交往的人高雅,不是粗人,人虽少却是有共同志向的同道者,想必谈话充满着乐趣和机智。
师:同学们从环境、人际交往、兴趣爱好等方面看出了陋室其实并不陋,归根结底,是因为作者的什么?
生5:品德高尚。课文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教者从结尾句起底,抓住“何陋之有”这个牛鼻子,确切地说,是紧抓“陋”这个黄金字眼,追问“陋”在何处,又追问作者是否感到“陋”,最后归结到“陋室不陋”。由果推因,由现象到本质,逐层推进,浑然天成。
再比如教学《大道之行》,也可采用此法。抓住文中三个“故”字,首问:作者的目标是什么?明确最末一句话:是谓大同社会。再问:要实现这个理想,须达到什么条件?由此一步步往上追溯条件,最后回到文本首句:大道之行也。这是实现大同社会的根本条件。整个教学自然回环,一气呵成。学生既厘清了作者思路、把握了文本主旨,也落实了重点字词和重要句式,优化了教学效益。
二、中间开花式
此种教学法是从文本中间“横插一杠”,然后“瞻前”又“顾后”,贯穿起文本的整体内容,起到承前启后、抓重点带两头之功效。
下面是《核舟记》教学片段。
师:这枚桃核刻的是什么内容?
生:苏轼泛舟图。
师:就他一人泛舟湖面吗?
生:连他在内共有5人。
师:究竟是哪5人呢?他们各自在干些什么?
生:苏东坡、黄庭坚共阅一手卷,佛印和尚“矫首昂视”。
(重点分析第三段的内容。略)
生:还有两个是舟子,也就是船工。一个仰着面,靠在一横木上,好像在呼喊;另一个拿着扇子,在烧水。
(重点分析第四段的内容。略)
师:这艘船上除了5个人,还有哪些物品?
生:顶上有箬篷,船侧各有八扇窗,窗上各刻着8个字。
(重点分析第二段的内容。略)
生:船背上刻有4个字,还印着一枚4个字的篆章。
(重点分析第五段的内容。略)
师:这么多人和物都刻在怎样的一枚桃核上的?谁有这样高超的手艺?
生:长只有八分多一点,高只有二分左右。
(重点分析第一段和最后一段)
本设计从人物入手,搞清有哪些人物,各自在做什么,再摆列舟上的所有物品,可谓是琳琅满目。接着话题一转,追问是怎样大的船容下了如此多的人和物,答案提示:原来是一枚不满一寸的核舟。不禁让人惊叹中国民间艺术的精美绝伦和民间高手的巧夺天工。
突出重点,兼及其余是这种教学法的特点,适合篇幅较长的文本。运用巧妙,可起到一箭双雕之效,而且学生对重点内容印象深刻,避免平分秋色。
三、牵一发动全身式
这种教学法以某一句话为基点,通过层层设问,不断铺展,像滚雪球一般最后席卷所有内容,推进有序,教法灵动。
下面请看《桃花源记》的教学片断。
师:文中有一句话,“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请问“此中人”是谁?又是跟谁说的?
生1:“此中人”是桃花源里人。他们是对渔人说的。
师:渔人是怎么遇见桃花源人的?
生2:渔人沿着溪流走,遇到了一大片桃花林,感到奇怪,便顺着水源,穿过一个小山洞口,来到了桃花源。
师:在桃花源,他看到了怎样的一幅景象?
生3:土地平坦空旷,房子整整齐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青翠的桑树和竹林,田间小路纵横交错,鸡狗的叫声此起彼伏,男男女女各忙各的,老人小孩,快快乐乐。
师:桃花源人是怎么到这个地方的?
生4:是秦朝时为了躲避战乱拖家带口,和同乡人一起来到这里的,久而久之,与外界隔绝了,不知外面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师:桃花源里的人是怎么对待渔人的?
生5:都非常热情,各家各户邀请他去自家做客,杀鸡备酒做饭,招待了好几天。
师:他们为什么要嘱咐渔人不能对外面的人提起?
生6:一旦被人知晓,肯定会蜂拥而来,这样他们平静安逸的生活就会被打破。
生7:暗示桃花源这样美好的地方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
就这样以一句话为引线,中心爆破,发散如云,看似松散,实则紧紧围绕核心,把主干内容一网打尽,浑然一体。
也可以一字、一词作为核源,层层抽剥,有序点击。如《伤仲永》一文紧紧抓住一个“伤”字,问学生作者究竟“伤”什么。第一层,“伤”仲永幼时天资过人最终却”泯然众人”;第二层“伤” 仲永之父贪财短视的可悲行径;第三层“伤”天资不佳却又不重视后天教育的普通人。从而带动相关内容的理解。整个教学紧凑匝密,铺垫自然。
教学如同写文章,都喜欢有些波澜起伏,跌宕回旋。如果上课程式老是千篇一律,平铺直叙,中规中矩,四平八稳,学生也会产生审美疲劳的。尤其是多数学生不那么钟意的文言文,更是如此。而变序教学多少弥补了这一缺憾,在平静的湖面上投进了一颗小小的石子,激起了些微的涟漪。当然并不是有了变序,就有了活力和效率。变序仅仅是形式,不能为变序而变序,最重要的是变序有其现实必要性和内在逻辑性,能使文脉更清晰,文意更贯通,文本更紧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在一次次活泼有机的变序中迸发出来,使得文言文变得可爱起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