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教育国内外研究述评
2015-07-08邓华
邓华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 大连 116052)
协同教育国内外研究述评
邓华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 大连 116052)
协同教育是协同学应用于教育领域的产物。协同教育自产生以来就以其巨大优越性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作为一种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协同教育在国外得到较好的研究及应用。国内协同教育研究尽管起步较晚,但在近十几年却发展迅速、成果不斐。然而,协同教育研究仍存在子领域有限、定义存在混乱等不足,同时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其带来了巨大挑战,尚待进一步研究。
协同教育 研究现状 反思
“协同”一词来自古希腊语,也称协和、同步、和谐、协调、协作、合作,意指开放系统中各子系统(要素)相互作用、相互配合、协调协作,产生拉动效应。协同的结果使个个获益,整体加强,共同发展。协同不是新生事物,而是随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随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的。没有协同,人类就不能生存,生产就不能发展,社会就不能前进。协同学(synergetics)亦称协同论或协和学,是现代系统思想的发展,其核心思想是协同导致有序。协同教育是协同学应用于教育领域的成果。协同教育对现代教育改革具有重大的意义,协同教育是现代教育改革的强大推力。协同教育旨在更广领域内集更多教育力量寻求合力,共谋发展,以实现教育效益的最大化,是未来教育的主流,是现代教育研究的前沿课题。
一、协同教育的产生
德国著名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Hermann Haken)是协同学的创立者。哈肯教授在研究激光理论的基础上,于20世纪70年代正式提出[1]。协同学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种事物普遍存在有序、无序的现象,在一定条件下有序和无序之间会相互转化,无序就是混沌,有序就是协同。有序是协同的产物。哈肯在其所著《协同学导论》和《高等协同学》中对此进行了系统而精辟的论述。协同学不仅具有科学性、先进性,还具有普适性。《法兰克福汇报》曾对协同学做出这样的评论:“哈肯创立的协同学不仅是可以应用于许多方面的一种物理理论,还是对整个世界进行观察的一种新方法。”协同论为人们认识事物、处理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具体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协同学在近十几年获得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取得许多重大应用研究成果。协同学除应用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等自然科学领域外,还广泛应用于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协同教育指联合对学生有影响的各个社会机构的力量,对学生进行教育,以增强教育效果,提高效率和效益[2]。协同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思想与方法为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协同教育研究日益受到国内外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二、协同教育的研究现状
将协同理论运用于教育领域已日渐成为当前国内外学术研究的重要课题。
1.协同教育的国外研究现状
协同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始于国外,在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相关研究开展较多、应用较早。国外,协同理论已被运用于教育改革的多项实验中,而且已有成功经验证明其对教育改革具有重大意义。90年代初,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开始出现技术支持下的协同教育研究,研究者较多关注系统技术的开发及其应用效果的研究,着力于协同教育平台的设计、开发与应用,而如今研究者把更多精力放在协同教育资源上,努力为各级各类学习者提供优质、丰富、开放的教育资源和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如提供专家咨询指导、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等。美国的K12教育和国际开放课件联盟(OCWC)都是协同教育的典型代表和成功范例。
2.协同教育的国内研究现状
在国内,1987年,李仲涟教授在《论心理的协同效应》一文中首次将协同学引入教学研究领域[3]。“协同教育”首次出现在文献中,一般被认为是在1996年。1996年刘纯姣在《学校家庭协同教育构想》一文中提出“协同教育”,将其定义为:“协同教育是将协同学理论移植于教育领域,探索教育系统(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构成的教育系统)中的两个主要子系统及学校教育系统与家庭教育系统怎样发挥各自组织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合作、协同、同步、互补的协同效应。”[4]这一定义只是关注学校教育子系统和家庭教育子系统之间的合作,而孙庆曜在2002年则对协同教育的定义和内涵进行了科学发展,将社会教育系统纳入其中。他提出:“协同教育是在现代教育观念特别是素质教育观念的指导下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教育资源、教育力量彼此主动协调积极合作形成合力实施同步教育。”[5]近十几年,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专家关注并投身于协同教育理论和实证研究,取得较丰硕的成果。协同教育相关研究及论著逐年递增,数量攀升。其中南国农的论文《成功协同教育的四大支柱》、黄立新的著作《网络环境下的协同教育研究》等论著堪称协同教育研究领域的代表之作。这些研究的开展和论著的发表不仅进一步丰富协同教育的内涵,拓宽协同教育的研究领域,还有力推动我国协同教育不断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建设了一批支持协同教育的教育资源平台。其中,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这一成功的精品开放课程共享系统,高等教育优质教学资源汇聚及可持续建设的运营平台,是我国技术支持下协同教育的典型代表。近年来,高等教育领域的协同教育开始向校企合作、产学融合的协同创新方向探索和发展。
三、对协同教育研究的反思
1.协同教育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随着协同学在教育领域的移植和应用,协同教育的优势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认可。许多研究和实践证明协同教育对教育改革具有重大意义,是推动现代教育改革创新的强大动力和有效途径[6]。同时,协同教育研究不断深入和发展,从最初理论研究发展到应用研究;研究领域从基础教育、家校合作发展到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协同主体从家校两者合作育人发展到集聚各种力量协调各种因素开展协同创新;协同方法从单一的家校互动发展为教学方法、教育模式、教学策略多维度协同;协同方式从基本的沟通协作发展到多主体在网络技术支持下的人机、人人协同,网络集成各类资源协同。协同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取得丰硕的成果。
2.协同教育研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协同教育发展迅速,成果不斐。但是目前国内外关于协同教育的研究多局限于基础教育,主要强调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大教育体系形成的合作、协同、同步、互补的协同效应,对于受教育者等其他力量和因素未做应有重视和研究,且对于高等教育的研究较少。少量关于高等教育的协同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领域,对特定专业或课程的应用研究还存在一定空白和不足,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3.协同教育的内涵和思想仍有待深刻认知和理解
方蓉在《论协同理论在教育领域中的移植》一文中指出,在已有协同教育研究中,很多研究存在概念界定不清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对“协同教学”、“协同学习”、“协同教育”等不加概念说明及区分即拿来运用,即使运用时也只是取用“合作”、“整合”的表层字面意思理解,错误地认为“协同”=“合作”[3]。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人们对协同教育缺乏清晰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对协同教育与协同教学、协同学习的关系和各自内涵认识存在混淆和错乱。“协同”≠“合作”,协同不是单纯的合作,而是各种力量和因素的合作、协同、同步、互补。协同才能发展,协同才能进步,协同才能创新,教育的发展需要协同。而“协同教学”和“协同学习”≠“协同教育”,前两者不等同于协同教育,只是协同教育的组成和表现。
4.技术支持下的协同教育仍任重道远
南国农指出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是构成成功协同教育的两个要素。这两个要素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个都不能取得成功的协同教育。协同教育平台直接影响协同教育的成效。随着协同教育的发展及教育信息化的需求,我国已设计开发出一大批大大小小的协同教育平台。这些平台在技术创新、功能设置和资源多元化各方面一直不断提升和完善,但是在人机及人人互动性、资源丰富性、操作简便性、平台利用率、应用和评价有效性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有待完善和改进。特别是随着教育信息化和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网络学习和移动学习已成为必需的今天,技术支持下的协同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需要不断发展和提升,才能适应和服务学生的需求。
协同教育具有时代性和先进性。在教育信息化的今天,协同教育对现代教育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协同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观念,更是一种教育方法和教育策略,需要广大教育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应用、优化和完善,方能使其发挥出最大优势,有效提高教育效率,增强效果,更好地服务于各类人才培养。
[1]南国农.成功协同教育的四大支柱[J].开放教育研究.2006(5):11-12.
[2]杜栋.协同管理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58.
[3]方蓉.论协同理论在教育领域中的移植[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2):17-18.
[4]刘纯姣.学校家庭协同教育构想[J].怀化师专学报,1996(3):23-24.
[5]孙庆曜.谈小学德育协同教育的策略[J].教育探索,2002(08):89-90.
[6]李运林.协同教育是未来教育的主流[J].电化教育研究,2007(9):8-10.
本文为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校外语教学改革专项2014年度重点课题“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大学英语协同教育研究与实践”的部分成果(课题编号:WYZDA14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