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将给专用车行业带来什么?——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用车分会副秘书长左五洲
2015-07-08张筱梅
本刊记者 | 张筱梅
作为“十二五”的收官之年,同时也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元年,今年全国“两会”的召开意义重大。尤其是李克强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带来了诸多的新概念、新提法、新战略,这些让近年来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的我国专用车行业又一次感受到了变化的节奏正在加速。
《政府工作报告》将给专用汽车行业带来什么?面对国内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未来专用汽车的发展机遇在哪里?“十三五”期间我国专用汽车该如何发展,将面对哪些课题和难题?
带着上述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用车分会副秘书长左五洲。
《政府工作报告》传递出若干重要信息
“《政府工作报告》传递出大量的新信号和新信息,方向很多,调整很大,发展的新模式已经出现,并且迅速地取代了以往的传统模式,这些都暗示着我国专用汽车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变革。”谈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左五洲告诉记者,“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决定了‘十三五’规划的编制是有史以来最艰难的一次,首先就面临着专用汽车行业发展导向性这个难以把握的问题。”
左五洲说:“协会专用车分会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在分析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基础上,对中国专用汽车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初步判断。总的来说,因为调整力度大,发展方向多,千头万绪需要理清,因此需要企业积极改革,在新常态下调整产品结构、创新运营模式,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如此才能在‘十三五’期间不被市场淘汰。”
那么,《政府工作报告》究竟给专用汽车行业传递出哪些重要信息呢?左五洲认为,《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放在经济一体化协同发展上,主要围绕“一弓两箭”来展开。“一弓”是指振兴东北、京津冀一体化、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海自贸区建设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两箭”主要指长江经济带建设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来的发展。
“一弓两箭”的发展规划从大的方向来讲,就是国内经济整体协同化发展,这个发展规划无论是从改革难度、深度还是广度上来看都是史上空前的,因为改革发展至今,国内存在的各种问题几乎全部展现,改革难度可谓空前。消费、投资和出口三架马车拉动经济增长的传统模式将发生重大变化。
那么,我国经济增长究竟发生了怎样的重大变化?左五洲结合近期国内一些经济理论研究成果,倾向认为国内经济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有所期待:
一是以往铁路基础建设为主的“铁公基”向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方向转变,城市基础建设等将成为今后政府的工作重点。相对“铁公基”来说,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特点是短期内难见效益,是中长期才能产生效益的建设。
二是传统产业将进行绿色升级,依靠创新驱动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提出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中国制造2025”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立足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际需要,围绕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人才为本等关键环节,以及先进制造、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提出了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增效的重大战略任务和重大政策举措,力争到2025年从制造大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三是消费,消费占GDP的构成比重目前已近半数,消费将成为今后拉动GDP增长的最主要动力。
专用汽车行业服务于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与国民经济发展高度正相关,上述经济增长的趋势性发展状况,意味着我国专用汽车行业将面临众多的新课题,对行业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巨大考验。
持续和深化改革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继续深化改革,这意味着专用汽车行业必须改变以往的重“量”的生产方式,转向重“质”,这从“十二五”期间我国专用汽车行业前低后高的市场走势可见一斑,“十二五”期间,不仅产销走势发生较大的变化,而且产品结构和市场需求也发生巨变。
“十二五”期间,我国专用汽车行业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这种变化将给专用汽车行业带来哪些影响?左五洲认为,“十二五”期间,我国专用车行业在产品结构、组织结构乃至整个市场结构等方面均发生较大变化,并且这些变化还将在“十三五”期间持续下去。
产品结构上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工程类专用车市场需求急剧下降,物流类专用车的需求明显上升,环卫类等能够提升城市功能建设的专用汽车在“十二五”期间也发展得相当不错。产品边际贡献低于10%的产品,市场逐渐向规模化企业进行集聚,边际贡献较大的产品呈现较多的“专、精、特”型专业化工厂,这种变化由于改变较快且幅度较大,比较难把握住方向且难以掌控,对传统中小型企业形成一股巨大的冲击力,那些反应迟钝的企业在“十二五”末期感到巨大的生存压力,如果继续迟钝下去,“十三五”期间极有可能惨遭淘汰。
组织结构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国进民退上。“十二五”期间,国有企业发展迅速,并购等大规模扩张行为比比皆是,出现一批大体量级的国有企业进军专用汽车行业的现象。由于这部分企业大多进行的是股权式的收购,且企业顶层对专用汽车行业缺乏深层次的认识,或企业顶层设计根本就没有设计好,在“十二五”末期开始出现“嚼不烂”的不良反应,由于并购及整合的规模庞大,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文化融合的速度慢,技术创新、市场开拓、企业管理水平等核心能力的提高没有跟上,造成大型企业的虚肿,反而拖累了企业的发展,没有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十三五”期间,如果还没有迅速调整并对未来规划做出正确决断,这种大体量的企业将会逐渐难以维系,其并购的那部分企业将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
专用汽车行业区域化、集中化发展势头不减。“十二五”期间,不少地方政府如火如荼地发展专用汽车产业,以求形成产业集群,拉动当地GDP的增长,实际情况是在“十二五”期间真正形成专用汽车产业集群的基地基本没有,并且原有较为成熟的山东梁山、湖北随州等专用汽车生产基地也相继遇到各种发展问题,产能严重过剩、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市场恶性竞争白热化、产品品质低劣、产品一致性差、企业管理水平低下、企业融资困难及现金流短缺等问题,已成为制约这些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因素,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令地方政府头疼的事。
左五洲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行业内企业需要随之变革,“十二五”期间不少企业由于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市场变化,举步维艰,反之则有部分企业发展不错,关键就在于企业有没有研究新形势下的市场新需求,有没有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及运营模式。
“十三五”重在把握方向
伴随着新常态的到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烈地释放出即将到来更多变化的信号。“在这种形势下,眼花缭乱和六神无主是当前国内中小专用汽车企业的普遍状态,因为他们对当前的复杂形势和未来走势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无所适从,不知何去何从。”左五洲告诉记者。
左五洲认为,首先是各种新概念让企业应接不暇,比如互联网+,互联网向物联网的转变,由此而产生的大物流概念;再如城市化发展战略和新农村发展战略带来的市场机遇;传统“铁公基”转向公共基础建设的情况下,产品和市场的转变;国内“一弓两箭”的整体经济协同发展,市场需求大格局的变化;“一路一带”的发展对外延市场的变化;节能环保对新能源、新材料专用汽车产品的需求形式等,这些变化产生众多的新课题,适应这些变化,并找准方向就相当于抓住了新的发展机遇。
其次是在大环境改变下的新常态和新的经济走向,使得专用汽车行业在产品技术、市场划分、经营模式、企业产品能否形成系统解决方案等方面发生巨变。专用汽车生产企业该向哪个方向走,才能抓住未来新的市场机遇?
左五洲认为,在新常态下,专用汽车生产企业在企业运营模式上将发生重要转变,比如众多领域要求企业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产品;地方政府在财政收入减少的情况下,结合简政放权政策的推动,很多政府行为将转向第三方,政府拿钱买服务的行为越来越多,推动生产企业提供BT/BOT等运营模式;在大物流产业发展的推动下,“互联网+”概念的提出,车联网技术的运用能否在未来有效降低物流运营成本,提高运输效率,专用汽车生产企业如何参与产业链价值的分享,需要企业改变传统的运营思路;如何更高效地利用金融平台、金融工具解决企业资金瓶颈,或利用金融手段创造更多的企业价值等,这将是“十三五”期间众多企业应该深层次思考的问题。
在车辆的需求上,我们能够强烈感受到新能源专用汽车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比如大物流最后一公里运输需求的电动新型物流车辆;在城市类作业路径较为稳定的市政环卫车辆,以及该路径上的充电设施一体化建设等,均是我们专用汽车生产企业应予重点考虑的问题。此外,对危化产品的安全运输和监管会更加严格,危化品运输车辆的生产和运营将面临更加严格的监管。
行业内普遍关注的“走出去”问题,受中国人口红利下降、生产成本上升、欧美制造业回流等各种不利因素影响,我国专用汽车出口在“十二五”期间并没有取得大的进展。通过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东南亚、中亚、中东、非洲等地将呈现需求高峰,这为我国专用汽车产品的“走出去”又带来一次新的机遇。
上述种种原因,造成国内专用汽车行业“十三五”期间的发展方向不好把握,这是行业内的共识。但是不管怎样,企业只能适应当前的新形势,改变传统的运营模式,调整产品结构。在大环境下,企业需要有超强的判断力,难以适应变化的企业将很难生存,创新和产品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行业内又涌现一些以新材料、新工艺、新思路的大型规模化专用汽车生产企业,如在“十三五”期间能够良性发展,将给整个行业带来更大的结构改变,或许能够打破目前一些大型企业的传统经营方式。此外,大量的传统中小企业,比如以厢式、自卸、半挂类大路货产品为主且年产量在2 000辆以下的企业,因其产品同质化严重、产品边际贡献低、以低端市场为主、融资困难等因素,将在“十三五”期间发展更加艰难。
左五洲预计,“十三五”期间,我国专用汽车的整体产销将在200万~220万辆的水平徘徊,产品结构将会出现重大变化。